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07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器官组织穿刺的辅助定位导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器官组织病变(如肿瘤),有时需要通过穿刺对病灶进行活检或治疗。对病灶穿刺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定位,通常是借助医学影像系统定位,如超声、C臂X光机、DSA、CT及MRI等,但各种影像设备作为定位引导各有利弊、优势和局限,表现在:

1、超声:虽然能够多角度实时定位引导,但易受穿刺部位组织(如骨、气体)的影响,加上超声仅显示平面影像,穿刺过程对穿刺针在人体内的空间关系显示不够,而且需要超声医师参与;2、X线影像系统:能显示一定的空间关系,实时监视穿刺过程,但多数情况缺少软组织及病灶的显示和分辨;3、CT、MRI:有很好的组织及病灶分辨和测量,但是不能实时监控,多数情况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做穿刺定位,缺少空间上的多角度。

目前穿刺辅助装置有以下几类:1、身体表皮固定标志物作参照;2、穿刺针固定装置,在选定穿刺点后,该装置固定穿刺针的位置并调整角度,不能动态进行调整;3、通过电磁及计算机系统进行引导的穿刺引导设备;4、计算机系统控制的电子机械臂(机器人)。以上的后两种引导设备设计复杂,造价高,同时由于其复杂构造,与影像设备配合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如不能与CT检查同时联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时监控、可以全角度进行穿刺的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其中,包括床旁固定座、调节杆、滑轨固定杆、圆弧状滑轨、穿刺针以及穿刺针固定座;所述床旁固定座包括上固定架和下活动调节架,上固定架和下活动调节架之间的距离为调节式,上固定架上设置活动关节球体;所述调节杆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置于外管内同轴滑动连接,外管和内管上均设置螺纹及裂缝;所述外管底部端面设有内凹腔体,床旁固定座通过活动关节球体置于外管的内凹腔体内与调节杆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内管顶部端面设有内凹腔体、螺纹和裂缝;所述滑轨固定杆的一端设有活动关节球体,另一端设有滑轨槽,滑轨固定杆通过活动关节球体置于内管的内凹腔体内与调节杆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圆弧状滑轨上设有圆弧状轨道,圆弧状滑轨嵌于滑轨槽内与滑轨固定杆连接;所述穿刺针固定于穿刺针固定座上,穿刺针固定座置于圆弧状滑轨上可沿着圆弧状滑轨滑动;所述穿刺针滑动过程中始终指向圆弧状滑轨的球心。

进一步地,所述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还包括固定旋套,固定旋套套于外管上,固定旋套将外管与内管固定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床旁固定座的活动关节球体置于外管的内凹腔体内,外管底部设有螺纹和裂缝,固定旋套套在外管的螺纹端旋紧后可将活动关节球体固定于内凹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顶部为斜切面,斜切面上设有内凹腔体,内管顶部侧面设有螺纹和裂缝。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槽上设有螺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固定座包括滑块、卡座和卡扣,卡座固定于滑块上,卡扣与卡座匹配连接后可形成放置穿刺针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包括连杆,连杆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套筒,套筒上对应设置轴向的套筒凹槽;所述卡座上设置轴向的卡座凹槽,套筒凹槽与卡座凹槽位置对应或错开可实现取出穿刺针或固定穿刺针。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置于圆弧状滑轨的轨道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可以实现全角度穿刺。

2、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采用的设计原理:一个特定的球体,其表面任何点到球体中心的距离(长度)都是完全相同的,即为球的半径。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一个系统支架是一个球体(不完整的球体),放置在人体表面,但不接触身体,人体内病灶正好位于这一球体的空间中心,那在球体表面任何点以垂直方向按等距离(球体半径)穿刺人体,均会穿刺到病灶(球体中心)。一个支架的穿刺针固定点的移动按一个球体表面轨迹移动,同样穿刺针在固定点所处任何位置按固定的深度(半径)穿刺人体,都能穿刺到病灶。因此,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穿刺精准,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只要确定了病灶在人体相对空间位置,就可以脱离影像设备独立定位导向穿刺操作,造价成本低、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床旁固定座和调节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床旁固定座和调节杆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调节杆任意角度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固定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内管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内管与滑轨固定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滑轨固定杆与滑轨、穿刺针、穿刺针固定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滑轨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滑轨固定杆与滑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中穿刺针固定座与螺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中穿刺针固定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穿刺针通道打开状态);

图16为图10中穿刺针固定座的背面结构示意图(穿刺针通道关闭状态);

图17为图15中穿刺针固定座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穿刺针固定座的滑块与卡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旁固定座;11、上固定架;12、下活动调节架;13、活动关节球体;2、调节杆;21、内管;22、外管;23、固定旋套;24、裂缝;25、螺纹;26、内凹腔体;27、内凹腔体;3、滑轨固定杆;31活动关节球体;32、滑轨槽;33、螺钉孔;4、滑轨;41、轨道;5、穿刺针;6、螺钉;7、滑块;8、穿刺针固定座;81、卡扣;81a、连杆;81b、卡扣凹槽;82、卡座;82a、卡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所示,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包括床旁固定座1、调节杆2、滑轨固定杆3、圆弧状滑轨4、穿刺针5、穿刺针固定座8及固定旋套23。

所述床旁固定座1包括上固定架11和下活动调节架12,上固定架11和下活动调节架12之间的距离为调节式,即通过下活动调节架12螺旋上移锁紧床旁架,实现整个装置固定于床旁穿刺;上固定架11上设置活动关节球体13。

所述调节杆2包括外管22和内管21,内管21置于外管22内同轴滑动连接,外管2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螺纹25和裂缝24,内管21上端也设置螺纹25及裂缝24;固定旋套23套于外管22上,固定旋套23旋紧内管与外管连接端,固定旋套23设有内螺纹,外管22设有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连接以及挤压裂缝,固定旋套23即可将外管与内管固定一体。

所述外管22底部端面设有内凹腔体26,床旁固定座1通过活动关节球体13置于外管的内凹腔体26内与调节杆2底部活动连接;固定旋套套在外管的螺纹端旋紧后可将活动关节球体13固定于内凹腔体26内。

所述内管21顶部端面为斜切面,呈45°斜切面,如图8所示,斜切面上设有内凹腔体27,内管顶部侧面设有螺纹和裂缝24。

所述滑轨固定杆3的一端设有活动关节球体31,另一端设有滑轨槽32,滑轨槽32上设有螺钉孔33,滑轨固定杆3通过活动关节球体31置于内管的内凹腔体27内与调节杆顶部活动连接;固定旋套套在内管的螺纹端旋紧后可将活动关节球体31固定于内凹腔体27内。

所述圆弧状滑轨4上设有圆弧状轨道41,圆弧状滑轨4嵌于滑轨槽32内,通过螺钉6与滑轨固定杆3连接。所述圆弧状滑块4为不完整的球体支架。

所述穿刺针固定座8包括滑块7、卡座82和卡扣81,卡座82固定于滑块7上,所述卡扣81包括连杆81a,连杆81a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套筒,套筒上对应设置轴向的套筒凹槽81b;所述卡座82上设置轴向的卡座凹槽82a,套筒凹槽81b与卡座凹槽82a位置对应后形成放置穿刺针通道,此时可将穿刺针5放入穿刺针固定座8上,将连杆81a移动到卡座凹槽82a位置时,即可将穿刺针通道封闭,实现固定穿刺针;将套筒凹槽81b移到卡座凹槽82a位置对应时,即可将穿刺针通道打开,实现取出穿刺针。

所述穿刺针5固定于穿刺针固定座8上,滑块7置于圆弧状滑轨上沿着圆弧状滑轨滑动;穿刺针5滑动过程中始终指向圆弧状滑轨的球心。

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的使用过程顺序如下:(1)根据需要作影像学检查;(2)根据影像学检查确定穿刺病灶的体表投影点(参考点)及两者间的距离;(3)选择合适型号滑轨(半径=病灶到拟穿刺体表的距离+1~5cm);(4)将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安装固定于检查床旁;(5)将模拟穿刺针放置穿刺针固定架并指向皮肤参考点(任意连接病灶靶点的皮肤测量点);(6)调整调节杆及各部位活动关节并固定;(7)分别转动活动关节,滑轨及穿刺针寻找合适的穿刺点;(8)可以用超声、CT扫描验证穿刺点、角度、穿刺深度是否正确;(9)通过固定旋套固定活动关节;(10)在滑轨上标记穿刺针固定座的位置后取下固定座后取下代用模拟穿刺针并消毒穿刺部位皮肤;(11)装上消毒后的穿刺针固定座(或换另一个已消毒灭菌的穿刺针固定架)进行再次微调并固定固定座;(12)将穿刺针标注,标注点距离针尖距离为选用滑轨的半径长度;(13)用穿刺针经过穿刺针固定座进行穿刺,穿刺深度为穿刺针标注点到滑轨标准点(测量基点)为止;(14)打开固定座的穿刺针通道,将穿刺针取出;(15)或以相同方法穿刺第二、第三根穿刺针;(16)进行后续检查操作或治疗。

本实用新型全角度穿刺导向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1)在超声、CT检查选定体表参考点时需要训练患者吸气、屏气或平静自然呼吸,穿刺时保持同样的呼吸状态,尽可能减小呼吸对穿刺的影响;(2)操作时患者身体进行必要的束带固定,保持患者身体固定;(3)该装置在作好定位调整后需要固定好各活动部位,使装置与患者间相对位置保持固定;(4)选定穿刺点及方向角度后及穿刺后均建议再次超声或CT扫描验证,特别是初期使用时;(5)本装置使用者为有一定穿刺操作经验的医师。本实用新型作为定位导向穿刺的辅助器械使用,并不取代影像设备在穿刺导向定位的作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