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多肽美白面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272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多肽美白面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护肤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生物多肽微球美白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贴式面膜包含面膜基材和精华液,面膜基材作为介质,吸附精华液,可以固定在脸部特定位置,形成封闭层,促进精华液的吸收。贴式面膜拥有即刻保湿、提亮肤色和改善皮肤纹理的效果,是面膜类产品中销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品类。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且销量最大的贴式面膜逐步淘汰了使用时会损伤皮肤的撕拉型面膜。

传统的美白面膜的制备方法,一般为面膜基材浸泡在含有美白功能成分的液体中。传统的皮肤美白剂,往往采用化学性物质,如过氧化氢、氯化氨基汞以及各种酚类衍生物,这些化合物能使黑色素组织迅速瓦解,达到快速美白的效果。但由于安全问题,在许多国家的卫生规范中,已被禁止用于化妆品中。近年来,人类使用各种天然的、合成的物质美白皮肤,如曲酸、熊果苷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果酸类以及动植物提取物等。寻找有效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已成为药学和化妆品行业研究的趋向。

生物活性多肽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肤类化合物,是蛋白质中20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肤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肚类的总称,也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目前,化妆品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细胞因子类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还有一些酶类如:sod,谷胧甘肤过氧化物酶等。而本发明的fmoc-hp则很少有人应用于美白组分的研究。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多肽美白面膜更具有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多肽美白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得到的生物多肽面膜,美白效果好,球形的生物多肽使面膜具有较好的皮肤接触感。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多肽美白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七肽fmoc-hp溶于1,1,1,3,3,3,-六氟-2-丙醇溶液中,得到fmoc-hp溶液;其中,fmoc-hp的浓度为50~150mg/ml;

(2)将pta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得到pta的乙醇溶液;其中pta的浓度为0.5~1.0mg/ml;

(3)将步骤(2)中的pta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到步骤(1)中的fmoc-hp溶液,pta的无水乙醇溶液和fmoc-hp溶液的体积比为:15:1~5:1,静置,离心,冷冻干燥,得到生物多肽微球;其中,避光静置的时间为0.5~2小时;

(4)将步骤(3)中的生物多肽微球重新分散在溶液中,得到生物多肽微球的分散液,将分散液利用手持喷枪均匀喷洒在空白面膜上,烘干,即得含生物多肽微球的美白面膜;其中,分散液的浓度为5~15mg/ml。

所述步骤(1)中七肽的序列为fomc-ile-gln-ser-pro-his-phe-phe。

所述步骤(3)中的加入为快速加入。

所述步骤(4)中均匀喷洒采用手持式喷枪,其中,手持喷枪的喷洒距离为3~6cm,含有生物多肽微球的喷洒溶液质量和空白面膜纸的质量比为:5%~15%。

所述步骤(4)中溶解液为ph7.4的磷酸缓冲液。

所述步骤(4)中烘干为恒温干燥;其中,温度为30~45℃。

有益效果

(1)本明制备含生物多肽的美白面膜,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耗时较少,成本低,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2)本发明所使用的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美白特性,具有较好的皮肤接触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生物多肽微球的sem图;

图2为含生物多肽面膜对黑素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图3为含生物多肽面膜对黑色素瘤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生物多肽微球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质量浓度为10mg/ml的fmoc-hp溶液10.0ml,标记为a液。准确称取1g的fmoc-hp,溶解在10毫升1,1,1,3,3,3,-六氟-2-丙醇中,使用漩涡振荡器震荡均匀,得到均一透明的fmoc-hp溶液;

(2)配制质量浓度为0.6mg/ml的pta的乙醇溶液90ml,标记为b液。准确称取54mg的pta,溶解在90毫升无水乙醇中,实用漩涡振荡器震荡均匀,得到均一透明的pta乙醇溶液;

(3)将b液快速加入a液中,使用漩涡振荡器震荡10秒,然后静置1小时,8000转速离心,去掉上层清液,取下层沉淀物,冷冻干燥,得到生物多肽微球,所拍sem图如图1所示,分散均匀,粒径在1um左右。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中所制得的生物多肽微球制备美白面膜:

(1)裁取10cm╳10cm的无纺布一块,称重,质量为0.538g,作为面膜基材,待用;

(2)配制质量浓度为10mg/ml的多肽生物微球的分散液。称取100mg的多肽生物微球,分散于10ml的ph7.4的磷酸缓冲液中,搅拌,形成均一的乳白色悬浊液;

(3)取配制好的5.38ml的多肽生物微球分散液,置于手持喷枪中,喷洒距离为5cm,均匀的喷洒在步骤(1)中的裁好的无纺布上;

(4)喷洒完毕后,置于干燥无尘的培养皿中放置恒温干燥箱(37℃),烘干12小时,至完全烘干,得到含生物多肽微球的美白面膜。

实施例3

生物多肽微球的美白面膜的美白性能测试,分别采用对黑素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和对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美白效果评价:

(1)生物多肽微球的美白面膜对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细胞接种之前,空白面膜和多肽面膜都用紫外光进行杀菌消毒3小时。采用mtt法,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常规消化,调整细胞浓度为5×104个/ml,取100ul接种于96孔板,37℃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设立4个实验组,每孔分别加入1mg,2mg,4mg和10mg的生物活性多肽面膜。并设立美白对照组(培养基+空白面膜),阴性对照组(培养基+细胞)和空白对照组(单纯培养基)。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48h后,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ul,继续培养4h后,弃上清,每孔加入100uldmso,用酶标仪在492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用增殖比例表示细胞增殖情况。即细胞增殖率=(a实验组-a美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空白对照组)×100%。测定结果见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4.8%,89.6%,81.3%,70.5%,可以看出,在质量不高于4mg情况下,对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率没有显著影响,增殖率均保持在80%以上。当质量为10mg时,开始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增殖率降低至73%以下,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生物多肽微球的美白面膜对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影响:调整黑色素瘤细胞密度,以5×105个/孔接种于6孔板,6h后换液,每孔加入1mg,2mg,4mg和10mg的生物活性多肽面膜,对照组加入新鲜培养液代替多肽面膜,5%co2,37℃孵育48h后,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0.25%胰酶1ml于室温下消化2min,每孔加入4ml培养液中止消化,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取20μl作细胞计数,其余细胞悬液15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人1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震荡5min,80℃水浴加热1h后,转移至96孔板,每孔加入100ul,选择492nm波长,以空白孔调零,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吸光度(a)。各实验组相对黑素含量=(a实验组-a美白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a空白对照组)×100%。生物多肽面膜对黑色素瘤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见图3,当浓度低于4mg时,虽然不显著影响黑素细胞的增殖率,但是在1~10mg质量范围内,呈质量依赖性抑制黑色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当质量为10mg时,相对黑色含量仅为对照组的56%;

综合图1和图2实验结果,本发明制备的生物多肽面膜,不仅抑制了黑素细胞的增殖,且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具有显著的美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