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79870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3是本实施例所得样品钆、镱掺杂的同时具有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的多功能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CT成像图,图A为肿瘤小鼠注射前CT成像图,而从图B可得在肿瘤部位注射该稀土纳米金探针后,信号明显增强,说明实施例制备的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材料可以用于潜在的CT成像造影剂。
[0015]图4是本实施例所得样品钆、镱掺杂的同时具有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的多功能纳米金生物探针的细胞存活率图。从图可以看出即使在最高浓度为400 mgXmL1时,对细胞也没有明显毒性,说明该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0016]按照本实施例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材料制备方法,得到的产物不仅尺寸小,并且同时具有多模式成像等优点,特别是所得纳米材料可应用于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并且该产物表面可以进一步功能化,可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和靶向诊断等领域。
[0017]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稀土与油胺在高温条件下搅拌配位,然后将氯金酸注入,利用油胺将氯金酸还原并逐渐成核长大得到纳米金。最后通过聚乙二醇(PEG)修饰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稀土纳米金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实验过程简单、重复性高的优点,得到的纳米材料尺寸小、在水中单分散性和生物相溶性好,同时具有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的多模式应用,可用于不同模式下的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
[0018]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a.将稀土金属阳离子浓度为0.03mmol的GdCl3溶液30 mL与5 mL油胺混合,升温至150 ° C形成均一透明的黄色溶液,得到第一分散液;
b.将浓度为0.3mmol氯金酸0.118 g与1 mL油胺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快速注射入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第一分散液,并在150 ° C下维持90 min,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离心、洗涤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分散在三氯甲烷中形成第二分散液;
c.将15mg聚乙二醇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加入2 mL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第二分散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至三氯甲烷蒸干,再加入10 mL去离子水并超声溶解,然后使所得溶液通过0.22 mm微孔注射滤膜,最终得到稀土纳米金材料水分散液。
[0019]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a.将稀土金属阳离子浓度为0.03mmol的YbCl3溶液30 mL与5 mL油胺混合,升温至150 ° C形成均一透明的黄色溶液,得到第一分散液;
b.将浓度为0.3mmol氯金酸0.118 g与1 mL油胺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快速注射入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第一分散液,并在150 ° C下维持90 min,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离心、洗涤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分散在三氯甲烷中形成第二分散液;
c.将15mg聚乙二醇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加入2 mL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第二分散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至三氯甲烷蒸干,再加入10 mL去离子水并超声溶解,然后使所得溶液通过0.22 mm微孔注射滤膜,最终得到稀土纳米金材料水分散液。
[002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创造的目的做出多种变化,凡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和原理下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或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只要不背离本发明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发明构思,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首先,将稀土金属阳离子溶液与油胺在高温条件下搅拌配位,然后将氯金酸注入混合,利用油胺将氯金酸还原,并逐渐成核长大得到稀土纳米金分散液,最后通过聚乙二醇修饰得到稀土纳米金材料的分散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将稀土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为0.03?0.06 mmol的溶液30?60 mL与5 mL油胺混合,升温至150。C形成均一透明的黄色溶液,得到第一分散液,所述稀土金属阳离子为Gd3+和Yb 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离子; b.将浓度为0.3mmol氯金酸0.118 g与1 mL油胺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快速注射入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第一分散液,并在150 ° C下维持90 min,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离心、洗涤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分散在三氯甲烷中形成第二分散液; c.将10?30mg聚乙二醇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加入2?4 mL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第二分散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至三氯甲烷蒸干,再加入10 mL去离子水并超声溶解,然后使所得溶液通过0.22 mm微孔注射滤膜,最终得到稀土纳米金材料水分散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的所述Gd3+溶液为GdCl 3溶液,采用的所述Yb 3+溶液为YbCl 3溶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稀土与油胺在高温条件下搅拌配位,然后将氯金酸注入,利用油胺将氯金酸还原并逐渐成核长大得到稀土纳米金。最后通过聚乙二醇(PEG)修饰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稀土纳米金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实验过程简单、重复性高的优点,得到的纳米材料尺寸小,在水中单分散性和生物相溶性好,同时具有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的多模式应用,可用于不同模式下的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
【IPC分类】A61K41/00, A61K49/06, A61K49/04
【公开号】CN105233307
【申请号】CN201510683800
【发明人】孙丽宁, 施利毅, 葛笑千, 刘京华, 魏若艳
【申请人】上海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