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6203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脚跟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骨牵引是利用克氏针、斯氏针穿入骨内对某部位进行的牵引,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起复位、固定作用,常用于颅骨、股骨髁上、胫腓骨远端等牵引。
[0003]然而,在骨牵引过程中,由于脚跟持续受到器械的作用力,因此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压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跟保护装置,以解决在骨牵引过程中,由于脚跟持续受到器械的作用力,因此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压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跟保护装置,用于骨牵引患者或长期卧床患者的脚跟保护,所述脚跟保护装置包括主体、加气孔、跟部固定带、两侧固定带以及卡紧装置,其中,所述主体由柔软的不透气材料制成并包括腔体、脚跟部分和两侧部分,所述加气孔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腔体流体连通,通过该加气孔能够往所述腔体内充气,所述跟部固定带连接在所述脚跟部分的表面,所述两侧固定带连接在所述两侧部分的表面,以及在所述跟部固定带和两侧固定带上设置所述卡紧装置,当所述脚跟保护装置安装于脚上时,所述跟部固定带与所述两侧固定带通过该卡紧装置连接,从而将所述脚跟保护装置固定于脚上。
[0006]较佳地,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脚跟配合的凹槽,所述两侧部分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脚跟部分位于所述凹槽的后方。
[0007]较佳地,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主体与脚底接触的一面上,所述两侧固定带和所述跟部固定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面上。
[0008]较佳地,所述主体的平面投影为三角形,其中,所述三角形的三个角被倒圆角,以及所述脚跟部分的投影为三角形的一个角,所述两侧部分的投影为所述三角的另外两个角。
[0009]较佳地,所述主体的平面投影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脚跟部分的投影为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所述两侧部分的投影为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0010]较佳地,所述卡紧装置为设置于所述跟部固定带和所述两侧固定带上的魔术贴。
[0011]较佳地,所述卡紧装置为设置于所述跟部固定带和所述两侧固定带上的塑料锁扣。
[0012]较佳地,所述柔软的不透气材料为橡胶。
[0013]较佳地,所述主体设置成当加满气后,所述主体的厚度为5-20毫米。
[0014]较佳地,所述加气孔设置于所述脚跟部分和任意一个所述两侧部分之间。
[0015]本实用新型的脚跟保护装置给予贴近脚跟弧形设计,能简便充气,防止足后跟长期受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
[0016]本实用新型的脚跟保护装置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避免了骨牵引装置对脚跟的直接接触,防止了骨牵引装置对脚跟的摩擦;
[0018]第二,通过在其内部充填气体,在骨牵引装置对脚跟保护装置施力的过程中,脚跟保护装置能够对脚跟进行按摩,从而加快脚跟部分的血液循环,放置压疮发生;
[0019]第三,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加气孔,从而可以往腔体里面进行多次充气,从而增长了使用寿命;
[0020]第四,通过设置跟部固定带和两侧固定带,能够牢固的将脚跟保护装置固定在脚跟上,从而防止脚跟保护装置意外滑落导致脚跟受损;
[0021]第五,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具有与脚跟形状匹配的轮廓的凹槽,从而使得折叠脚跟部分和两侧部分时方便省力准确高效;
[0022]第六,通过在跟部固定带和两侧固定带上设置卡紧装置,使得脚跟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脚跟保护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脚跟保护装置的主体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26]本实用新型的脚跟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骨牵引患者或长期卧床患者,以防止其在骨牵引手术中脚跟由于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压疮。通常包括主体、加气孔、跟部固定带、两侧固定带、以及设置于跟部固定带和两侧固定带上的卡紧装置。其中,主体由柔软的不透气材料制成并包括腔体,加气孔设置于主体上,通过加气孔能够往腔体内加气。主体包括脚跟部分和两侧部分,在脚跟部分设置跟部固定带,在两侧部分设置两侧固定带。脚跟保护装置安装于脚上时,跟部固定带与两侧固定带通过卡紧装置连接,从而将脚跟保护装置固定于脚上。
[0027]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脚跟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图1为脚跟保护装置100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脚跟保护装置100的主体10的侧面剖视图。
[0029]如图1-2所示,脚跟保护装置100包括主体10、跟部固定带11、两侧固定带12、设置于跟部固定带11和两侧固定带12上的卡紧装置13、凹槽14以及加气孔15。
[0030]其中,主体10由柔软的不透气材料制成并包括两侧部分101和脚跟部分102和腔体103。腔体103贯通整个主体10的内部。凹槽14构成的轮廓与脚跟的形状配合,并设置于主体10的与脚底接触的一面(图1所示反面)上,且该凹槽14的深度在1-3毫米之间,而两侧固定带12和跟部固定带11设置于主体10的另一面(图1所示平面)上。
[0031]如图1所示,主体10的平面投影(即图1所示的面)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三个角被倒圆角,其中,脚跟部分102的投影为三角形的一个角,两侧部分101的投影为该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较佳地,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脚跟部分102的投影为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两侧部分101的投影为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凹槽14的投影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中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