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2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延带箔加工过程中带箔表面残留工艺油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压延带箔的生产过程中,因工艺需要,带箔表面会喷洒大量的工艺油,以保证正常轧制。工艺油主要为煤油基轧制油或乳化液。然而,经过压延的带箔表面附着的工艺油,会影响带箔的后续生产,甚至影响带箔的质量;所以生产中需通过辅助手段除掉带箔表面残留的工艺油。压延金属带箔表面传统的除油装置为,按工艺路线将空气吹扫装置、对辊式挤干装置、刮油条装置或接触式负压抽吸装置单独设置或组合设置,将表面残留工艺油的带箔经过上述装置。结合图1,压延金属带箔表面传统的除油装置,按工艺路线,带箔6先经空气吹扫单元2吹扫后,再经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3抽吸或对辊式挤干单元1挤压,然后经刮油条单元4除油后,成品卷取。压延金属带箔表面传统的除油装置首先进行的是空气吹扫,此时压延金属带箔表面的残留工艺油量最大;工艺油被空气吹扫单元的压缩空气吹扫后会雾化,造成带箔生产时油雾过大;不但影响生产工人的操作视线而且使误操作的可能性增加,还会因油雾被压延金属生产中必有的排烟装置抽走,造成工艺油大量损耗。压延金属带箔表面传统的除油装置采用的接触式负压抽吸,会由于负压抽吸装置的辊子与带箔之间打滑使带箔表面产生划伤,而随着下游客户对带箔表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实际带箔生产中,接触式负压抽吸装置极少应用。同样刮油条装置也是必须与带箔接触才能除掉其上的工艺油,其作用原理类同汽车雨刷器。刮油条装置中很容易嵌入带箔生产中产生的粉末颗粒,也会造成带箔表面划伤现象产生。故目前的有色金属尤其是铜类别的带箔生产,表面除油装置基本为采用空气吹扫的单一手段,也有少量在吹扫后用对辊式挤干装置辅助;所以,除油效果并不理想。综上所述,压延金属带箔表面传统的除油装置在使用中的缺点表现为1)、使用中造成工艺油浪费;2)、工艺手段使用受限;3)、除油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压延金属带箔表面传统的除油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改善除油效果,减少油品损耗并提高作业效率的除油装置。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包括按压延带箔轧制方向依次设置的对辊式挤干单元、空气吹扫单元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所述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包括位于带箔上下方的负压抽吸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负压抽吸上箱体和下箱体内设置有吹扫腔和负压抽吸腔,吹扫腔和负压抽吸腔与带箔接近的箱体端分别设置有吹扫腔吹扫风口和负压抽吸腔进口 ;箱体另一端设置有吹扫腔进风口和负压抽吸腔出口。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吹扫腔吹扫风口小于负压抽吸腔进口, 且吹扫腔吹扫风口与带箔轧制方向逆向呈锐角。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吹扫腔吹扫风口和负压抽吸腔进口设置有风口调节板,风口调节板通过密封条设置在负压抽吸箱体内的风口调节板槽内。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对辊式挤干单元设有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所述挤干辊的对辊数量依工艺油的粘度而定,当工艺油的粘度小于4mm2·。1时,设置一对挤干辊;当工艺油的粘度大于4mm2·。1时,设置二对挤干辊。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对辊式挤干单元的挤干辊辊径小于 IOOmm0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空气吹扫单元设有空气吹扫装置,所述空气吹扫装置下端设有风口。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空气吹扫单元的风口距对辊式挤干单元的挤干辊的水平距离为5(Tl00mm。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空气吹扫单元的风口距带箔表面的距离小于20mmο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上箱体、下箱体的吹扫腔吹扫风口和负压抽吸腔进口距带箔表面为1 5mm。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所述对辊式挤干单元的挤干辊上辊、空气吹扫单元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上下箱体能够垂直于带箔方向移动。本装置中的对辊式挤干单元将带箔上大量的工艺油阻挡挤干。带箔经对辊式挤干单元后,进入空气吹扫单元。此时,带箔表面残留的只是一层油膜,近距离的空气吹扫将该油膜层雾化,再次减少带箔表面的油膜。由于大量的工艺油已经被挤干辊阻挡,不会造成大量工艺油雾化形成损耗;并且,由于空气吹扫单元的风口紧临挤干辊,受辊子的阻挡,空气更易携带工艺油雾化。带箔经空气吹扫单元吹扫后,进入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由于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抽吸风口距带箔表面仅为1 5mm,且吹扫腔吹扫风口与带箔轧制方向逆向呈锐角,气体经吹扫腔吹扫风口对带箔上的残留油膜吹动,使油膜在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内部再次雾化,雾化的油膜被吸入带负压的抽吸腔,利于负压将油抽走,增强了负压的利用率,达到去除油膜层的目的。其中,规定空气吹扫单元、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吹扫进气速度不超过Ilm/ min,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对辊式挤干单元的上辊、空气吹扫单元、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上下箱体均可垂直于带箔移动,是便让出穿带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避免了大量工艺油被雾化后的油品损耗及油雾阻挡操作手视线;且装置的三个单元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实现;空气吹扫单元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风口与带箔的表面较近,系统的能耗减少,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图1是压延带箔表面传统除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延带箔表面除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箱体的侧视图;图中1 一对辊式挤干单元;1. 1 一挤干辊上辊;1. 2 —挤干辊下辊;2 一空气吹扫单元;2. 1 一空气吹扫装置;3—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4 一刮油条装置;5 一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 1 一上箱体;5. 2-下箱体;5. 3—吹扫腔;5. 4—负压抽吸腔;5. 5 一吹扫腔进风口 ;5. 6 一吹扫腔吹扫风口 ;5. 7 一负压抽吸腔进口 ;5. 8 一负压抽吸腔出口 ;5. 9 一风口调节板。6 一带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包括按工艺路线依次设置的对辊式挤干单元1、空气吹扫单元2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其中,对辊式挤干单元1的上辊1. 1、空气吹扫单元2中的空气吹扫装置2. 1、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上箱体5. 1和下箱体5. 2均可垂直于带箔6移动,以便让出穿带空间。图2中的双点划线为对辊式挤干单元1中挤干辊上辊1. 1、空气吹扫单元2中空气吹扫装置2. 1、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上箱体5. 1工作时的位置。对辊式挤干单元1中的挤干辊辊径D相等,在刚度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辊径,原则上要小于IOOmm ;挤干辊动平衡应达到G6. 3等级。对辊式挤干单元1的对辊数量依工艺油的粘度而定,粘度小于4mm2*s-l的油品用一对挤干辊,大于4 mm2-s-l的油品采用二对挤干辊。空气吹扫单元2的风口距挤干辊水平距离S为5(Tl00mm,偏小为佳。结合图2、图3和图4,当进行除油工作时,移动空气吹扫单元2中的吹扫装置2. 1, 使其风口距带箔6表面的距离B在20mm以内;移动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上箱体5. 1 下箱体5. 2,使其吹扫风口距带箔6表面的距离A在广5mm。调整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 的上箱体5. 1和下箱体5. 2的吹扫风口,通过调节风口调节板5. 9使吹扫风口与带箔同宽。 对辊式挤干单元1的挤干辊上辊1. 1压下,上下辊将带箔表面大量的工艺油挤压阻挡,使进入空气吹扫单元2的带箔表面残油量大幅减少。此时,带箔表面残留的只是一层油膜,空气吹扫单元2的吹扫装置2. 1内气体经风口将带箔表面的油膜层雾化,再次减少带箔6表面的油膜。由于大量的工艺油已经被挤干辊1. 1及1. 2阻挡,不会造成大量工艺油雾化形成损耗;并且,由于空气吹扫单元2的风口紧临挤干辊,受辊子的阻挡,空气更易携带工艺油雾化。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上箱体5. 1和下箱体5. 2的吹扫腔5. 3内气体经吹扫风口 5. 6对带箔上的残留油膜吹动,使油膜在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内部再次雾化,雾化的残留油膜被吸入上箱体5. 1和下箱体5. 2的负压抽吸腔5. 4 ;吹扫腔内气体吹扫的风向与
5带箔轧制方向相逆呈45°角利于负压将油抽走,增强了负压的利用率,达到去除油膜层的目的。 空气吹扫单元2、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吹扫进气速度应不超过llm/min,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按压延带箔轧制方向依次设置的对辊式挤干单元(1)、空气吹扫单元(2)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所述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 包括位于带箔上下方的负压抽吸上箱体(5. 1)和下箱体(5.幻,所述负压抽吸上箱体和下箱体内设置有吹扫腔(5. 3)和负压抽吸腔(5. 4),吹扫腔和负压抽吸腔与带箔接近的箱体端分别设置有吹扫腔吹扫风口(5.6)和负压抽吸腔进口(5.7);箱体另一端设置有吹扫腔进风口(5.5)和负压抽吸腔出口(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吹扫腔吹扫风口(5.6)小于负压抽吸腔进口(5. 7),且吹扫腔吹扫风口(5.6)与带箔(6)轧制方向逆向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吹扫腔吹扫风口(5. 6)和负压抽吸腔进口(5. 7)设置有风口调节板(5. 9),风口调节板(5. 9)通过密封条设置在负压抽吸箱体内的风口调节板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对辊式挤干单元(1)设有挤干辊上辊(1. 1)和挤干辊下辊(1.幻,所述挤干辊的对辊数量依工艺油的粘度而定,当工艺油的粘度小于^m2s-1时,设置一对挤干辊;当工艺油的粘度大于^im2s-1时,设置二对挤干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对辊式挤干单元(1)的挤干辊辊径小于100_。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吹扫单元 (2)设有空气吹扫装置(2. 1),所述空气吹扫装置(2. 1)下端设有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4或6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吹扫单元O)的风口距对辊式挤干单元(1)的挤干辊的水平距离为5(Tl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吹扫单元⑵的风口距带箔(6)表面的距离小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上箱体(5. 1)、下箱体(5.2)的吹扫腔吹扫风口(5.6)和负压抽吸腔进口 (5. 7)距带箔(6)表面为1 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对辊式挤干单元(1)的挤干辊上辊(1. 1)、空气吹扫单元(2)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的上下箱体能够垂直于带箔方向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压延金属带箔表面除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按压延带箔轧制方向依次设置的对辊式挤干单元(1)、空气吹扫单元(2)和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所述非接触式负压抽吸单元(5)包括位于带箔上下方的负压抽吸上箱体(5.1)和下箱体(5.2),所述负压抽吸上箱体和下箱体内设置有吹扫腔(5.3)和负压抽吸腔(5.4),吹扫腔和负压抽吸腔与带箔接近的箱体端分别设置有吹扫腔吹扫风口(5.6)和负压抽吸腔进口(5.7);箱体另一端设置有吹扫腔进风口(5.5)和负压抽吸腔出口(5.8);本装置能够有效改善除油效果,减少油品损耗并提高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B08B5/02GK202079046SQ2011201129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赵景申, 陈春灿 申请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