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毛辊辊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682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毛辊辊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磨毛机,尤其涉及一种磨毛辊辊芯。



背景技术:

磨毛织物是布料通过磨毛机,磨毛机上的磨毛辊对布料进行摩擦,形成一种仅在外观起毛的品种,在保留织物原有性能的同时,使织物表面形成了一种具有短绒毛层的感觉,既降低了磨毛织物的导热性,又增加了保暖性和柔软性;磨毛辊作为对布料磨毛的关键部件,一台磨毛机上一般要用到6~10根磨毛辊。因此,其质量直接决定了磨毛机的磨毛效果。

一般磨毛辊的辊直径在100~130毫米,长度在2~2.5米,磨毛辊在正常工作时其转速要达到800~1400转/分钟。现有技术的磨毛辊一般是采用无缝管,其管壁厚度通常在10毫米以上。在无缝管两边设轴头法兰,轴头法兰伸入辊体60~100毫米热装,然后在轴头法兰上安装端轴。以长2.2米,直径100毫米的磨毛辊辊芯为例,为了保证辊子强度管壁厚度在12毫米。这种管子的缺陷是:1、重量大、启动慢,高速旋转时耗能高;2、由于无缝管的管内壁均匀性差,而且较难整平,因此磨毛辊整体动平衡、静平衡均比较查,因为无缝管本身直线度,表面光洁度差,而且厚度不均,在高速运行时容易出现径向跳动;3、由于辊子的动力在一侧,两端的通轴不连通,因此需要无缝管的管壁将动力传递到另一侧,因此管壁的厚度不能减小;4、目前的磨毛辊一般转速为800~1400转/分钟,本身比较高,但随着设备发展的要求,该转速还在提高到2000转/分钟。因此对磨毛辊的轻量化,直线度、端跳等均提出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直线度好的磨毛辊辊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磨毛辊辊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所述辊体内设有通轴,所述通轴上固定穿装有多个支撑法兰,所述支撑法兰的外缘与所述辊体的内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通过通轴传递动力,则辊体无需承受较大扭矩,因此采用辊体采用轻质材料也能满足扭矩要求;2、辊芯的重量相对集中在辊体中央,转动时转动惯量小,能耗小;3、动、静平衡性能优于无缝钢管,径向调动可以控制在0.1毫米以内,有利于适应更高转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辊体的两端还固定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缘与所述辊体的内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轴套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将所述轴套的外缘分成至少两个凸起环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轴套一般比支撑法兰长,支撑稳定性更好。采用凸起环面结构能使轴头与通轴配合更牢靠,安装更省事。

进一步,所述辊体为铝管,所述通轴为钢管或钢棒,所述支撑法兰为钢质材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铝材使得辊芯轻量化。由于采用铝材辊体替代现有技术的无缝钢管,重量减轻;同样规格的辊芯减少重量30%以上;另外由于铝管管壁比无缝管均匀,更有利于提高动态和静态平衡性能。

进一步,支撑法兰的外缘直径依次递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了达到将轴及支撑法兰压入所述辊体时,对辊体的内孔依次起到镗加工作用,从而使内孔直线度更好。

进一步,所述支撑法兰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将所述外缘分成至少两个凸起环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把通轴等压入辊体过程中更省力,因为把外缘分成多个环面时,每道环面分成更窄时容易推进加工,并且在推进到位时利用其凸起环面的反弹使其与辊体结合更好。

进一步,所述辊体外缘的前部凸起环面直径小于后部凸起环面直径。这里将先插入孔的凸起环面指定为前部。

本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法兰在通轴上固定多个,以通轴插入端为起端,前部凸起环面直径小于后部凸起环面直径,实际上在推进过程中可以给辊体内孔进行多道镗孔修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法兰与辊体结合部放大示意图;

在图1到图4中,1、通轴;2、轴套;3、辊体;4、支撑法兰;4-1、凸起环面;4-2、环形槽;4-3、倒角;4-4、轴孔;5、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磨毛辊辊芯,包括辊体3,所述辊体3内设有通轴1,所述通轴1上固定穿装有多个支撑法兰4,所述支撑法兰4的外缘与所述辊体3的内孔过盈配合。

所述辊体3的两端还固定设有轴套2,所述轴套2的外缘与所述辊体3的内孔过盈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轴套2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4-2,将所述轴套2的外缘分成至少两个凸起环面4-1。

所述辊体3为铝管,所述通轴1为钢管或钢棒,如45#钢;所述支撑法兰4为钢质材料。

支撑法兰4的外缘直径依次递增。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法兰4的外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4-2,将所述外缘分成至少两个凸起环面4-1。

所述辊体3外缘的前部凸起环面4-1直径小于后部凸起环面4-1直径。

以长度为2米,直径为100毫米的辊芯为例,其铝管壁厚选用10毫米左右,支撑法兰4的厚度为10毫米左右。如果铝管中设有三个支撑法兰4,其外径尺寸选第一个支撑法兰为A,第二个支撑法兰为A+0.2毫米,第三个支撑法兰为A+0.4毫米,如此形成级差即实现依次递增。其中A为支撑法兰的基准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如下步骤,以制得辊芯:

(1)分别准备支撑法兰4、通轴1、一对轴套2以及一组支撑法兰4:

(2)将步骤(1)中加工好的一组法兰,按所述支撑法兰的外缘直径尺寸大小依次套装在所述通轴上,并焊接牢靠,形成支撑组件;

(3)将按上述步骤制作好的支撑组件套装进所述辊体内形成过盈配合;

(4)在所述辊体的两端安装所述轴套;

(5)在轴套上插入销钉,以使轴套和通轴锁定。校正动、静平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