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5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而城市的停车场建设却显得滞后,停车难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制肘。目前,大多数停车库为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大,而且地下停车场的投资太大,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有一些立体停车库投入应用,如螺旋车道停车库,螺旋车道停车库是当今世界主要采用的形式,但是该类停车库需要设置通往每一层停车场的汽车螺旋通道,这样使单车占地面积增大,与平地停车场相仿,而且还需要两台供司机上下楼的载人电梯,因而造价昂贵,另外在停车库也需要司机将车开至车库内的空停车位,耗费时间长;还有一种框架式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需要一个可上下左右移动的运载托板将驶入车库需要停放的机动车传送至空停车位,这种立体停车库的运载托板为了满足上下左右移动的刚度需要,一般为实体钢板,笨重耗能,而且来回移动缓慢,存取车花费时间也较长,效率不高。另外,现有的立体停车库大多没有充电装置,对于电动车而言,大大浪费了本可用于充电的停车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车花费时间少、效率高的而且在停放电动车时可对电动车充电的立体停车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材料、造价成本低的立体停车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包括设置有一个以上停车位的框架存载系统、用于在垂直方向运送车辆的升降系统、用于水平方向移动车辆的平移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系统与平移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所述框架存载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柱和一层以上环形停车平台,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环形停车平台,并围绕在所述环形停车平台的外边界,所述停车位设置在所述环形停车平台,所述停车位包括载车架以及设于载车架旁边的充电装置;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架、设于升降架顶端的转盘和驱动升降架升降和转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位于所述环形停车平台中央;所述平移系统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的动力装置,所述输送带设置于停车库入口至所述转盘的行程路线以及所述转盘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于停车库入口 一侧的电子控制平台,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 一侧的自动感应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地板的重量传感器,所述电子控制平台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平移系统的动力装置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送带为框架结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多个电驱动辊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电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其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载车架与所述输送带结构相同,也为框架结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多个电驱动辊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电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其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存载系统为模块式组合,所述支撑柱为钢架结构,所述支撑柱为圆柱体模块或者立方体模块。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柱体形。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柱斜向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锥体形。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停车库入口外部还设有可对进入车辆横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电动车且可左右运动的滑板,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滑板两侧的用于修正所述滑板左右位置的调节杆;所述滑板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滑板,所述滑板还设有电驱动辊;两所述调节杆在水平面成倒“八”字形排布。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可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插拔式有线充电装置。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取得如下有益效果驾驶者驾驶车辆到达停车库入口后即可下车,自动感应装置感应车辆,重量传感器测量机动车的重量,并将重量传输至电子控制平台,电子控制平台生成该机动车停车编号,电子控制平台按照先重后轻,即“重车在下,轻车在上”的原则计算车该车辆可停放的车位,当然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平台设置其他停放原则,如大车在下,小车在上;暂存在下,久存在上等等,以满足适应不同的停车需要。之后,电子控制平台发出指令至平移系统和升降系统的动力装置,平移系统和升降系统工作,从而将机动车停放至停车位。当要取车时,只要车主将存车时的停车编号输入电子控制平台,电子控制平台即可控制平移系统和升降系统将机动车运出。由此可见,使用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驾驶员只要将车开至停车库入口,即可下车离开,之后整个停车库构成一个自动存取车的系统,大大节约了存取车的时间,提高了存取车的效率。而且,使用该立体停车库,当停放电动车时,还可使用充电装置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从而利用了停车的时间,更好的保障了车辆行驶时能有足够的电能。此外,该实施新型立体停车库停车位的输送带、载车架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均采用由电驱动辊构成的框架结构,从而可以大大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输送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托板,自重大大减轻,相应的减小了需要电机提供的电能,从而节约了能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任一层车库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实施例升降架托举机动车上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实施例包括有一个以上停车位的框架存载系统、用于在垂直方向运送车辆的升降系统、用于水平方向移动车辆的平移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系统与平移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在该实施例中,框架存载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柱11和一层以上环形停车平台12,所述支撑柱11支撑所述环形停车平台12,并围绕在环形停车平台12的外圆周,环形停车平台12上设置了一个以上停车位13,该层环形停车平台的所有停车位环绕平均分布,在该实施例中,每一层停车位可设置为八个,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目,停车位包括承载车辆的载车架14和位于载车架14旁边的充电装置15,在附图1中仅显示了一个充电装置15,事实上,在每一个载车架旁边都设置了充电装置15,只不过附图1没有显示,当然,也可以选择性的在一些载车架旁边设置充电装置。充电装置既可以是传统的插拔式充电装置,也可以是在电动车领域新兴的无线充电装置,当使用无线充电装置对电动车充电时,需要在电动车车身下侧临时安装包含电磁线圈的电能接收垫。升降系统包括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架21 (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实施例升降架托举机动车上升的示意图)和设于升降架顶端的转盘22,升降架21位于所述环形停车平台12中央,升降架升降的动力装置和转盘旋转的动力装置均为电机(图中未视出),转盘22内部设有用于记录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图中未视出);平移系统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设置于停车库入口至所述转盘的行程路线上的输送带31和设置于转盘22上的输送带32,输送带和转盘由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包括设于停车库入口一侧的电子控制平台41,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 一侧的自动感应装置42,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地板的重量传感器(图中未视出),电子控制平台41带有显示装置,可根据显示装置显示的信息进行操作,所述电子控制平台41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平移系统的电机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图2是图1所述可充电立体停车库实施例第一层环形停车平台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在该立体停车库实施例中,输送带31为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平行并列设置的电驱动辊311以及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311两端固定的固定杆312。转盘上的输送带32同样包括电驱动辊321和固定杆322,转盘上的电驱动辊321和固定杆322既可以铺设于转盘表面,也可以将转盘设成中空形状,从而分割为弓形的两个部分,电驱动辊321即可设于转盘中空位置,电驱动辊两端分别固定在转盘的两个弓形部。载车架14采用与输送带31和输送带32相一致的结构,载车架包括多个平行并列设置的电驱动辊141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142。上述电驱动辊均由电机驱动其转动,为了在传送机动车时,提供更好的摩擦力,可在电驱动辊外表面设置阻尼胶包裹材料。如图1所示,该停车库的框架存载系统整体框架采用模块式组合,支撑柱11为钢架结构,可设置为圆柱体模块,当然也可以是立方体模块,或者其它形状模块,只要组装以后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即可。又由于铺设于停车库入口至转盘的行程路线的输送带,转盘上的输送带,以及停车位的载车架均采用相同的框架结构,均由电驱动辊组装而成,既能提供稳定的支撑,而且拆卸组装方便,大大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由电驱动辊组装成的输送带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载托板,自重大大减轻,所需要提供的电能减少,从而节约了能源。如图1所示,支撑柱11竖直设置,从而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柱体形。这样的结构,安装方便,而且支持框架规格统一,便于标准化生产,更换维修也更为便利。当然,支撑柱也可以倾斜设置,从而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锥体形,这样的结构更为牢固稳定,而且环形停车平台的面积自低层至高层逐渐由大变小,因此,低层可以停放更多车辆,而且可以停放体积更大的车辆,使得整个立体停车库形成一个更稳固的体系,不过,该种形状结构的立体停车库,支撑柱的规格互不一样,不利于标准化生产,以及维修更换。此外,该立体停车库入口外部还设有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是一可对进入车辆横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横向位置调节装置,该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电动车且可左右运动的滑板51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滑板两侧的用于修正所述滑板左右位置的调节杆52,所述滑板51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41电性连接,重量传感器可设置在滑板51内,滑板51还设有电驱动辊53 ;两个调节杆在水平面成倒“八”字形排布。该定位系统是对进入车库的车辆的横向位置的调整,具体的,当机动车驶入车库时,机动车先开上滑板51,由于滑板51的两侧设置有调节杆52,且两所述调节杆52在水平面成到“八”字排布,因此,当滑板51上的电驱动辊驱动机动车向前运动时,如果滑板51偏离方向较远时,位于两边的调节杆52会阻碍机动车继续朝偏离方向运动,受到调节杆52的限位作用,可使滑板51朝中部运行,从而调节机动车的横向位置,使机动车对准车库入口的输送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充电立体停车库实施例存取车的流程和原理进行介绍。存车时,驾驶者驾驶车辆到达停车库入口,开上滑板51之后即可下车(如果没有设置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则开至入口内的输送带31),自动感应装置感应车辆,重量传感器测量机动车的重量,并将重量传输至电子控制平台,电子控制平台生成该机动车停车编号,根据该车重量按照“轻车在上,重车在下”的原则智能计算出车应停放的车位,或者由人工输入车停放的时间,按照“久存在上,暂存在下”的原则计算出车应停放的车位,当然也可以根据车的体积,按照“下车在上,大车在下”的原则计算车应停放的车位,之后,电子控制平台发出指令控制滑板驱动机动车前进,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同时发挥作用,使机动车对准车库入口时,并被驱动进入车库,之后,传输带31上的电驱动辊311转动,将机动车移送至转盘22,升降系统工作,升降电机驱动升降架升至待停放空车位所在的车库层,如图4所示,转盘转动将输送带32对准该空车位,输送带32上的电驱动辊321转动,驱动机动车移送至该空车位。如果所停放的车辆是电动车,在电动车停放时,充电装置还可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从而充分利用存车的时间,保障电动车行驶时有足够的电。取车时,车主将存车时的编号输入电子控制平台,电子控制平台读取该车辆所在车位的位置,控制升降架到达该层,转盘转动将输送带32对准车辆所在车位,之后,载车架上的电驱动辊141转动,驱动该车辆将其移送至转盘,电子控制平台再次控制升降架降至低层,平移系统工作,将该车辆移送出车库,驾驶者即可驶离。可见,驾驶者将车辆驶入停车库的入口即可离去,整个存取车的过程均由电子控制平台进行智能控制,存取车花费时间短,大大提高了存取车的效率。另外,该立体停车库除可以从地面往上设置各层环形停车平台外,也可自地面往下设置,往地底设置的该技术方案的立体停车库亦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002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停车库包括设置有一个以上停车位的框架存载系统、用于在垂直方向运送车辆的升降系统、用于水平方向移动车辆的平移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升降系统与平移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框架存载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柱和一层以上环形停车平台,所述支撑柱支撑所述环形停车平台,并围绕在所述环形停车平台的外边界,所述停车位设置在所述环形停车平台,所述停车位包括载车架以及设于载车架旁边的充电装置; 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可上下升降的升降架、设于升降架顶端的转盘和驱动升降架升降和转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位于所述环形停车平台中央; 所述平移系统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的动力装置,所述输送带设置于停车库入口至所述转盘的行程路线,以及所述转盘上;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于停车库入口一侧的电子控制平台,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一侧的自动感应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设于停车库入口地板的重量传感器,所述电子控制平台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平移系统的动力装置以及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框架结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多个电驱动辊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电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其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架为框架结构,包括平行并列设置的多个电驱动辊和将所述多个电驱动辊两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电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其转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存载系统为模块式组合,所述支撑柱为圆柱体模块或者立方体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钢架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柱体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倾斜设置,所述多个支撑柱围绕成圆锥体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入口外部还设有可对进入车辆横向位置进行调整的横向位置调节装置,所述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电动车且可左右运动的滑板,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滑板两侧的用于修正所述滑板左右位置的调节杆; 所述滑板与所述电子控制平台电性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设于所述滑板,所述滑板还设有电驱动辊; 两所述调节杆在水平面成倒“八”字形排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可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插拔式有线充电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其包括设有一个以上停车位的框架存载系统、用于在垂直方向运送车辆的升降系统、用于水平方向移动车辆的平移系统和用于控制升降系统与平移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框架存载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柱和一层以上环形停车平台,停车位设置在环形停车平台,停车位包括载车架和充电装置;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架、设于升降架顶端的转盘和驱动升降架升降和转盘转动的动力装置;平移系统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的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包括设于停车库入口一侧的电子控制平台,自动感应装置,设于停车库入口地板的重量传感器。使用该立体停车库可对停置车辆充电,而且存取车花费时间少,效率高,又节省材料,造价成本低。
文档编号E04H6/18GK202850547SQ2012204785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梅声 申请人:周亚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