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5286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录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油气田录井行业的岩芯劈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岩芯劈开方式是沿用的手工作业方式, 人工把劈刀刀刃放在岩芯上,用重锤击打刀背,把岩芯劈开。这种方式不但原始、落后,最主要的缺点是劈芯时着力的方向和大小不易控制,在无其他配套设施的情况下岩芯无法被规则的劈开,并且耗时费力、不安全,给岩芯的观察实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作业方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录井岩芯的劈开提供一种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其在不采用电力的条件下,改善录井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手段,同时能够省时省力且安全的劈开岩芯,非常方便现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基座、主体、刀体、刀床、液压缸、液压管以及手动液压泵组成;所述基座上固定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安装刀床、上部安装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手动液压泵连接;所述刀体包括刀架和劈刀,刀架连接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体上设有刀架导槽,且所述刀架的侧边安装在导槽内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液压管为高压胶管。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座下表面设置机腿。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液压缸的缸筒与缸盖之间、缸筒与活塞之间以及缸盖与活塞杆之间均为密封连接,缸筒两端各设一个连接液压管的油路接口。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油路接口为手拧式快锁接口。

本实用新型方便现场使用,在不采用电力的条件下,改善录井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手段,同时能够省时省力且安全的劈开岩芯,劈芯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手动液压泵未画出);

图2是液压缸及刀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液压缸、2-主体、3-刀架导槽、4-刀床、5-基座、6-机腿、7-液压管、8-油路接口、9-缸筒、10-活塞、11-活塞密封件、12-活塞杆、13-活塞杆密封件、14-缸盖密封件、15- 缸盖、16-刀架、17-劈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主要由基座5、主体2、刀体、刀床4、液压缸1、液压管7以及手动液压泵组成;刀体包括刀架16和劈刀17,刀架17连接在液压缸1的活塞杆12下端;基座5上固定主体2,基座5的下表面设置机腿6,主体2的下部安装刀床4、上部安装液压缸1,主体2上设有刀架导槽3,且刀架16的侧边安装在刀架导槽3内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液压缸1的缸筒9与缸盖15之间、缸筒9与活塞10之间以及缸盖15与活塞杆12之间均为密封连接,缸筒9两端各设一个油路接口8用以连接液压管7,液压管7的另一端与手动液压泵连接,液压管7为高压胶管,油路接口8为手拧式快锁接口。

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工作原理如下:

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是通过手动液压油泵的正向运行使劈刀17对岩芯施加压力,待岩芯劈开后,通过换向使得手动液压油泵反向运行,提升起劈刀17,完成岩芯劈开工作。

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采用活塞式液压缸1,液压缸1的两端可交替进油和出油,满足双向运行的需要。液压缸1垂直安装于液压岩芯劈开机的主体2之上。

活塞杆12的下端连接刀架16,劈刀17伴随刀架16沿刀架导槽3可做上下运行。刀架导槽3的作用是扶正防歪,保证劈刀垂直作用于岩心。

在材料方面,关键部件刀的材料,选为45#钢,为了达到其性能要求,我们采用了HRC工艺,使其硬度达到46-48,如此便保证其承受冲击力的要求;底座采用的是Q235材料,成本低,便于加工,又能满足使用要求。

手动油泵采用了双向功能的液压泵,满足双向运行的需要,液压泵与液压缸1之间采用高压胶管连接,进行动力传递,高压胶管分别与液压泵和液压缸1使用手拧式快锁接口连接,系统可快装快卸,方便便携。

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采用的人工打压方式,打压能力有限,且不必担心失去控制造成超高压,产生安全方面的担忧。

手动液压岩芯劈开机由于施加于劈刀的力是由液压渐渐施加的,并非突然外在的冲击力来劈芯,可施加到岩心上的劈力可能更大,且劈芯的长度也要长。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对具体尺寸或者局部结构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