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958阅读:1048来源:国知局
非机动车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车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特别涉及一种非机动车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非机动车的保有量巨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大中小城市的电动车数量逐年暴增,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也对城市居民及城市管理者造成了巨大困扰,非机动车特别是电动车乱停乱放,大量占用了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影响市容市貌,同时电动车充电位又没有统一的规划,用户私拉电线进行充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没有有效的防盗措施,电动车被随意停放,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电动车盗窃问题严重。
[0003]目前国内外对于非机动车立体车库也有多种不同方案,特别是日本大力发展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如地下自行车库,但地下自行车库造价高,不利于推广。现有的地上非机动车库分为自动化立体车库和非自动化立体车库,其中非自动化立体车库需要用户将非机动车停放在上层,因此一般仅为两层,实质上仅为双层非机动车车棚;现有的非机动车自动化立体车库大多结构复杂导致成本难以收回,不利于市场推广,单位面积停放的非机动车数量小,同时车库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内设有输送机构和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形成一个闭合的输送回路,输送机构上依次设有若干组存放平台;存放平台包括与输送机构相连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组托板,托板前端设有粧座,粧座中设有充电管线和消防管线,粧座上还设有与消防管线相连的消防感应器;托板下面设有与固定支架配合的托板滑道,固定支架上固设有托板伸缩机构,托板伸缩机构一端与托板相接;托板上设有软质卡钳机构,粧座底部设有卡钳触碰开关,卡钳触碰开关与软质卡钳机构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托板下面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托板伸缩机构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车库框架上设有顶棚,车库框架侧面上设有电子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电子显示装置、驱动机构、充电管线、消防管线、光电开关和卡钳触碰开关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软质卡钳机构包括一对软质卡钳,软质卡钳上连接有卡钳驱动机构。
[0009]进一步地,充电管线为可伸缩式管线。
[0010]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呈环形或连续S形,固定支架均布在输送机构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输送机构形成一个闭合的输送回路,输送机构上依次设有若干组存放平台,存放平台可在输送机构上循环移动,方便用户进行存取非机动车,设计简单且使用方便;存放平台包括与输送机构相连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组托板,固定支架上设置若干组托板,可根据场地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托板,托板数量即停放的非机动车数量,增大该立体车库可应用的地域范围,同时安装方便;托板前端设有粧座,粧座中设有充电管线和消防管线,设置充电管线可方便用户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使用方便;粧座上还设有与消防管线相连的消防感应器,消防感应器感应到火灾发生后可控制消防管线开启进行灭火,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托板下面设有与固定支架配合的托板滑道,固定支架上固设有托板伸缩机构,托板伸缩机构一端与托板相接,托板伸缩机构可控制托板前移,处于节约空间的考虑,上下两组存放平台之间的距离较小,为方便用户停放非机动车,托板前移后,用户可方便停放车辆,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托板上设有软质卡钳机构,粧座底部设有卡钳触碰开关,软质卡钳机构包括一对软质卡钳,软质卡钳上连接有卡钳驱动机构,用户停车时,非机动车的轮子触碰到卡钳触碰开关后,软质卡钳机构启动,将非机动车的轮子夹紧,避免存放平台移动时非机动车发生滑动或掉落的问题,同时采用软质卡钳,可避免损坏用户的车辆;托板下面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托板伸缩机构电连接,当光电开关检测到用户后,控制托板伸缩机构工作,将托板伸出以方便用户存取车辆;车库框架上设有顶棚,对车库和车库中停放的车辆进行保护;车库框架侧面上设有电子显示装置,电子显示装置可显示车库中车辆存放情况,方便用户使用;电子显示装置、驱动机构、充电管线、消防管线、光电开关和卡钳触碰开关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控制装置对各部件进行控制,提高车库的自动化程度;充电管线为可伸缩式管线,方便用户进行充电;输送机构呈环形或连续S形,固定支架均布在输送机构上,可根据场地的不同设置输送机构,提高车库的可使用地域范围,方便各种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存放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一
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如图1-5所示,包括车库框架4,车库框架4内设有输送机构7和驱动机构8,输送机构7形成一个闭合的输送回路,输送机构7包括输送链条和输送轨道,驱动机构8带动输送链条转动,输送机构7上依次设有若干组存放平台5 ;存放平台5包括与输送机构7相连的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固定在输送链条上,固定支架3上设有若干组托板11,托板11前端设有粧座9,粧座9中设有充电管线17和消防管线18,粧座9上还设有与消防管线18相连的消防感应器21 ;托板11下面设有与固定支架3配合的托板滑道19,固定支架3上固设有托板伸缩机构13,托板伸缩机构13 —端与托板11相接,托板伸缩机构13前端可通过固定件20与托板11固接,托板伸缩机构13为液压缸,托板伸缩机构13带动托板11前后滑动;托板11上设有软质卡钳机构12,粧座9底部设有卡钳触碰开关10,卡钳触碰开关10与软质卡钳机构12电连接。托板11下面设有光电开关14,光电开关14与托板伸缩机构13电连接。车库框架4上设有顶棚6,车库框架4侧面上设有电子显示装置2和控制装置I ;电子显示装置2、驱动机构8、充电管线17、消防管线18、光电开关14和卡钳触碰开关10均与控制装置I电连接。软质卡钳机构12包括一对软质卡钳16,软质卡钳16可将非机动车的前轮夹紧,起到固定非机动车的作用,软质卡钳16上连接有卡钳驱动机构15,卡钳驱动机构15为液压缸。充电管线17为可伸缩式管线。输送机构7呈环形,固定支架3均布在输送机构7上。
[0014]工作时,光电开关14检测到用户进入车库后,控制各个托板伸缩机构13启动,由于托板11下面设有与固定支架3配合的托板滑道19,使得此组存放平台5上的托板11前移,方便用户将非机动车放入托板11上,非机动车的前轮触碰到卡钳触碰开关10后,卡钳驱动机构15启动,带动一对软质卡钳16将非机动车的前轮夹紧,固定非机动车的位置,防止出现晃动等情况;用户如需对非机动车进行充电,拉下充电管线17进行充电,如充电过程中出现短路导致火灾等情况,消防感应器21感应到火灾发生,可控制消防管线18喷出干粉或水等灭火物质进行灭火;待用户将非机动车停好后,托板伸缩机构13启动,带动托板11后移,当最底层的存放平台5上停满非机动车后,卡钳触碰开关10将停满信号输送至控制装置I中,由控制装置I控制驱动机构8启动,将停满非机动车的存放平台5通过输送机构7输送至上层,下一组存放平台5移动到最前端用于其他用户停放非机动车;控制装置I可将非机动车停放位置的信息输入磁卡中供用户取走,当用户需要取车时,可将磁卡放入控制装置I中,控制装置I读取磁卡中非机动车停放位置的信息,并启动驱动机构8,将该非机动车停放的存放平台5输送至最底层供用户取走。
[0015]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输送机构的设置不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7呈连续S形。
【主权项】
1.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内设有输送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形成一个闭合的输送回路,输送机构上依次设有若干组存放平台;所述存放平台包括与输送机构相连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组托板,托板前端设有粧座,粧座中设有充电管线和消防管线,粧座上还设有与消防管线相连的消防感应器;所述托板下面设有与固定支架配合的托板滑道,固定支架上固设有托板伸缩机构,托板伸缩机构一端与托板相接;托板上设有软质卡钳机构,粧座底部设有卡钳触碰开关,卡钳触碰开关与软质卡钳机构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下面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托板伸缩机构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框架上设有顶棚,车库框架侧面上设有电子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显示装置、驱动机构、充电管线、消防管线、光电开关和卡钳触碰开关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卡钳机构包括一对软质卡钳,软质卡钳上连接有卡钳驱动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线为可伸缩式管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呈环形或连续S形,固定支架均布在输送机构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车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内设有输送机构和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形成一个闭合的输送回路,输送机构上依次设有若干组存放平台;存放平台包括与输送机构相连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组托板,托板前端设有桩座,桩座中设有充电管线和消防管线,桩座上还设有与消防管线相连的消防感应器;托板下面设有与固定支架配合的托板滑道,固定支架上固设有托板伸缩机构,托板伸缩机构一端与托板相接;托板上设有软质卡钳机构,桩座底部设有卡钳触碰开关,卡钳触碰开关与软质卡钳机构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
【IPC分类】E04H6/00, E04H6/14, E04H6/42
【公开号】CN105133890
【申请号】CN201510634924
【发明人】张继涛
【申请人】张继涛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