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运输保护装置的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91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运输保护装置的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运输保护装置的豆浆机,尤其是指一种于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得到良好保护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豆浆机由于采用电机和相关线路板的部件置于机头上的结构,导致机头较重。在运输过程中,尤其是鉴于网购渠道的日益发展,为了应对快递公司的暴力分拣,对豆浆机包装的保护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考虑到机头和杯体的杯沿直接接触,机头相对杯体小幅且频繁的摆动,容易对该位置处的金属或者塑料材料造成损坏。另外,部分豆浆机在包装中由于将过滤杯等附件放置在杯体内,机头的摆动容易造成过滤杯与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碰撞,而对于部分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杯体底部距离较近的机型,甚至使得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过滤杯的底部直接抵靠,大大增大了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风险。

因此,我们考虑在机头与杯体的杯沿之间增加保护件,而现有的保护件的加工方式往往为冲孔,即在大块物料中心切除供机头下盖穿过的通孔,同时切除外围物料,进而形成环状的保护件。可以理解,上述过程将造成物料的大量浪费,据测算,物料的使用率不到30%,造成大量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豆浆机运输过程中,机头和杯体的杯沿之间损坏风险高、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过滤杯的底部碰撞甚至直接抵靠带来损坏的风险以 及设置保护件的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运输保护装置的豆浆机。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运输保护装置的豆浆机,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所述运输保护装置包括保护件和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包括头尾两端互相固定而由条状弯曲形成环状的第一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位于机头和杯体的杯沿之间,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内沿和/或外沿设有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在环状的第一保护件直径方向上的高度为H,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宽度为W,其中,W/2≤H<W。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保护件内沿的缺口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件在呈直条状的情况下,位于第一保护件内沿的缺口的顶角角度为θ,位于第一保护件内沿的缺口个数为n,n*θ≥360度。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保护件内沿的缺口的顶角处设置圆孔。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保护件外沿的缺口呈三角形或者呈半圆形或者为沿环状的第一保护件直径方向延伸的缝。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内沿与机头的配合处至少有2毫米的间隙;或者,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外沿直径至少比杯体的杯沿外径大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件的厚度至少为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机头和杯体的杯沿之间设置第一保护件,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机头相对杯体小幅且频繁的摆动,造成对两者配合处的金属或者塑料材料的损坏,同时,一定程度上将机头垫高,使得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杯体底部或者过滤杯杯底的距离变大,避免了两者间的碰撞或者抵靠。重 要的是,第一保护件的内沿和/或外沿设置缺口,便于第一保护件头尾两端互相固定而由直条状形成环状,实际生产中物料的使用率将大于90%,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护件与豆浆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直条状的第一保护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环状的第一保护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环状的第一保护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带有运输保护装置的豆浆机,豆浆机包括机头1和杯体2,运输保护装置包括保护件和外箱,保护件包括头尾两端互相固定而由条状形成环状的第一保护件3,第一保护件3位于机头1和杯体2的杯沿21之间,第一保护件3的内沿和/或外沿设有缺口311。其中,第一保护件3头尾两端互相固定一般采用胶粘、打钉等固定方式,另外,条状的第一保护件3包括了直条状的,也可以是带有一定弧度的条状。本实施例中,缺口311包括了位于内沿的缺口3111和位于外沿的缺口3112。具体分析,当直条状的第一保护件3弯曲过程中,内沿的材料受到挤压,外沿的材料产生拉伸,内沿的缺口3111则减小了挤压的压缩量,外沿的缺口3112同样减小了拉伸的拉伸量,进而使得弯曲过程更为容易。尤其是当第一保护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其厚度时,在弯曲过程中极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即原本在同一平面的断面在第一保护件的弯曲过程变 成了曲面,在整体上还表现为弯曲后呈环状的第一保护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加大了加工难度,而设置了上述缺口则减小了其断面内的应力,避免了上述翘曲变形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第一保护件为单一件由直条状弯曲形成环状,当然,保护范围内包括了两段或者两段以上的拼接段首先拼接成直条状的第一保护件,再由由多段拼接段拼接成的直条状的第一保护件头尾两端互相固定而弯曲形成环状的第一保护件。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第一保护件3的内沿和外沿都设置了缺口,极大的提高了弯曲的便捷性,另外,也可以是只设置内沿的缺口或者只设置外沿的缺口。较优的,缺口311等间距分布,有利于受力均衡,进而形成较均匀的环状。

在弯曲过程中,第一保护件的断面由外沿的拉伸向内沿的挤压受力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在其断面上必然会有一个既不受拉,又不受压的中性层,该中性层的应力几乎等于零,且该中性层即位于其断面的中间附近。基于上述分析,缺口311在环状的第一保护件3直径方向上的高度为H,第一保护件3的宽度为W,如果H<W/2,则中性面内侧任有部分材料在弯曲过程中发生挤压,同样,中性面外侧有部分材料在弯曲过程中发生拉伸,因此,较优的,W/2≤H<W。

进一步的,内沿的缺口3111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底边位于第一保护件3的内沿,基于上面的分析,在弯曲过程中,离中性层越远挤压或者拉伸越明显,相应的应力越大,对应的,上述呈三角形状的缺口3111离中性层越远则缺口尺寸越大,与上述应力分布规律相匹配。其中,第一保护件3在呈直条状的情况下,位于第一保护件3内沿的缺口3111的顶角角度为θ,位于第一保护件3内沿的缺口3111个数为n,其中,如果n*θ<360度,则中性层内侧必然有部分材料处于挤压状态,因此,n*θ至少不小于360度。另外,第一保护件3内沿 的缺口3111的顶角处可设置圆孔(图中未示意),有利于在该顶角处形成挤压。

进一步的,外沿的缺口3112为沿环状的第一保护件直径方向延伸的缝,在弯曲过程中,缝两侧材料分离开,避免了该处形成拉伸,提高了弯曲的便捷性。当然,外沿的缺口还可以呈三角形或者呈半圆形。

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件的厚度为δ,如果δ<5毫米,则不利于缓冲机头1和杯体的杯沿21间由于运输震动带来的碰撞。较优的,δ≥5毫米。另外,部分豆浆机在包装中由于将过滤杯等附件放置在杯体内,机头的摆动容易造成过滤杯与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碰撞,而对于部分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杯体底部距离较近的机型,甚至使得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过滤杯的底部直接抵靠,大大增大了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风险。通过第一保护件将机头垫高,使得机头下盖上的刀片或者扰流部件与杯体底部或者过滤杯杯底的距离变大,避免了两者间的碰撞或者抵靠。

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件的内沿与机头的配合处至少有2毫米的间隙,便于将第一保护件套在机头下盖外。另外,第一保护件的外沿直径至少比杯体的杯沿外径大2毫米,这样即使第一保护件在轴向上受力,多余的空间也可以减少其形变。

保护件还包括置于豆浆机上方的第二保护件以及置于豆浆机下方的第三保护件,第二保护件和第三保护件分别与外箱抵靠;或者,保护件还包括置于豆浆机侧边的第二保护件和第三保护件,第二保护件和第三保护件分别与外箱抵靠。上述两种方案为对豆浆机机头、底座以及侧壁等部位形成全面有效的保护。一般来说,上述第二保护件和第三保护件为泡沫或者牛皮纸材质。

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