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30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电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化控制的炒菜装置有多种,有自动电饭煲、电饭锅、制动蒸锅、制动压力锅、炒菜机器人等。这些产品只能将食材放入各个锅中或煲中,由芯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将食材加热蒸煮至熟。现有的炒菜机器人也是将生的食材入锅中,定时加热,其中食材翻炒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会有一个搅拌铲在炒锅内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实现搅拌铲在炒锅内翻菜,这样往往会造成食材贴近锅底的一面熟的较快,而远离锅底的一面熟的较慢,致使食材生熟不够均匀,影响口感;另一种是像水泥搅拌车一样上下旋转,这种方式仅仅是解决了食材的翻炒问题,食材及调味品的加入往往需要通过人工投放的方式,并不能实现炒菜过程的全自动化,而中国人烧菜的特点往往比较讲究火候的大小、食材的放入顺序及调料品的放入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色、香、味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可以根据菜品的菜谱顺序及调料的放入顺序进行翻炒,实现炒菜流程的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包括由第一底板、侧板、顶板组成的固定框架,第一底板的中间设有过火通孔,过火通孔内放置有炒锅,所述第一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其安装板上设有固体食材添加装置、液体食材添加装置、固态调料添加装置,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多个液体调料添加滴管,该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还包括旋转翻菜装置、出菜升降装置。

所述出菜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架由三块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和三块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第三竖直板固定连接而成。

所述出菜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由下到上依次穿过安装板、第三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且第一丝杠的两端端部分别与第一底板和顶板转动连接,第一丝杠上设有两个第一丝杠螺母,且第一丝杠与第一丝杠螺母螺纹连接,其中一个第一丝杠螺母位于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另一个第一丝杠螺母中位于第三水平板的下方。

所述旋转翻菜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旋转主轴、托盘、第一钢丝绳、铲板支撑架、第三驱动电机、凸轮旋转轴、凸轮、万向球套、万向球,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板上,旋转主轴的上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旋转主轴的中间部分套设有托盘,且托盘通过直线轴承座和直线轴承与旋转主轴连接,旋转主轴的下端与铲板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铲板支撑架的末端转动连接有铲板轴,铲板轴的一端与铲板支撑架之间设有扭簧,铲板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绕线轮,所述铲板支撑架上设有绳轮组,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托盘上,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绳轮组和绕线轮,且第一钢丝绳的端部与铲板轴固定连接,铲板轴的端部连接有Z字形铲板。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三水平板固定连接,凸轮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凸轮旋转轴的另一端与凸轮相连接,所述万向球套与第三水平板固定连接,且万向球套位于托盘和凸轮之间,万向球与托盘靠接。

所述铲板轴上套设有L形调节板,所述的L形调节板水平段上设有导向螺栓,导向螺栓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且导向螺栓与Z字形铲板相连接,所述的L形调节板水平段上设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限位螺栓与Z字形铲板靠接。

所述第一底板与顶板之间设有至少一根与丝杠平行的导向支撑轴,导向支撑轴由下到上依次穿过安装板、第三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且导向支撑轴与第三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一水平板均通过直线轴承连接。

所述旋转主轴与第二水平板之间设有止推轴承。

所述第一底板设有四个水平调整螺杆。

所述固体食材添加装置,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座板,第一驱动电机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二联轴器、第二丝杠、第二丝杠螺母、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架、U形储菜槽、推菜板,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分别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第二联轴器将第二丝杠与第四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二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二丝杠螺母与推菜板一体连接而成,第二丝杠螺母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所述U形储菜槽悬吊在第一支撑架上,推菜板上设有U形开口,且U形开口与U形储菜槽相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挡菜门上均设有花键套,花键套内设有花键,所述花键的中间段套设有内套,内套的外边套设有外套,所述内套外套设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架和外套之间;所述挡菜门与第一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挡菜门和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四根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穿过推菜板。

所述推菜板上设有可拆卸的清洗板。

所述液体食材添加装置包括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座板,第二驱动电机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三联轴器、第三丝杠、Y形支撑架、液体存储容器、第三丝杠螺母、U形推板槽、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架、U形挡板槽、连接板,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架分别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第三联轴器将第三丝杠与第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三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U形推板槽与第三丝杠螺母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丝杠螺母与第三丝杠螺纹连接配合,液体存储容器的一端放置在Y形支撑架的开口内,且液体存储容器与Y形支撑架铰接,液体存储容器的另一端放置在U形推板槽内,U形挡板槽位于Y形支撑架和U形推板槽之间,U形推板槽的首端设有弧形凸起,U形挡板槽的尾端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凸起与弧形凹槽配合使用;所述U形推板槽的两侧均设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支撑连接杆,同侧的支撑连接杆上端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杆,且第二导向杆穿过连接板,支撑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凹槽口处设有导轮;所述第三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液体存储容器支撑架,且液体存储容器支撑架位于液体存储容器的尾端下方。

所述固态调料添加装置包括第四底板,所述第四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座板,第三驱动电机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驱动电机,还包括第四联轴器、第四丝杠、L形推料块,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三支撑架,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三支撑架分别与第四底板固定连接,第四联轴器将第四丝杠与第六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四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支撑架转动连接,L形推料块的水平段与第四丝杠平行,L形推料块的竖直段套设在第四丝杠上,且与第四丝杠螺纹连接,L形推料块的水平段设有下料孔,下料孔的上方设有储料漏斗,所述L形推料块的水平段下侧设有滑块,且滑块与L形推料块的水平段相贴合,滑块与第三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L形推料块的水平段上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下侧的开口面积小于安装孔上侧的开口面积,安装孔内设有止推柱,止推柱上套设有第四弹簧。

所述止推柱的下端底部为圆弧面,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与侧面之间为圆弧连接结构。

所述L形推料块的上方和滑块的下方均设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有过料孔,过料孔与储料漏斗和下料孔相连通,且储料漏斗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漏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密封盖和后密封盖,前密封盖包裹滑块的首端和L形推料块水平段的首端,前密封盖与L形推料块固定连接,滑块的尾端和L形推料块水平段的尾端均穿过后密封盖,后密封盖与密封板固定连接。

所述前密封盖和后密封盖的内表面均设有密封圈。

所述滑块尾端的下侧设有凸起。

所述储料漏斗上设有可开闭的储料密封盖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旋转翻菜装置、固体食材添加装置、液体食材添加装置、固态调料添加装置、液态调料添加装置能够实现炒菜过程的数控全自动操作,节省了大量的精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在炒菜的过程中翻菜装置可以一直保持对炒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避免了食材糊锅;同时对菜品的添加顺序、固态调料的添加份量、液态调料的添加份量均能够进行精确的控制,以此来保障菜品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菜升降装置和旋转翻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向视图;

图6为图4的C向视图;

图7为图4的D-D剖面图;

图8为翻菜装置铲板和铲板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固体食材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固体食材添加装置推菜板与U形储菜槽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食材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固态调料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包括由第一底板1、侧板2、顶板3组成的固定框架4,第一底板1的中间设有过火通孔,过火通孔内放置有炒锅5,所述第一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其安装板7上设有固体食材添加装置、液体食材添加装置、固态调料添加装置,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多个液体调料添加滴管,该数控全自动炒菜装置还包括旋转翻菜装置、出菜升降装置。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出菜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8,支撑架8放置于安装板7上,所述支撑架8由三块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板9、第二水平板10、第三水平板11和三块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板12、第二竖直板13、第三竖直板14固定连接而成。

所述旋转翻菜装置包括支撑架8,支撑架8放置于安装板7上,所述支撑架8由三块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板9、第二水平板10、第三水平板11和三块竖直设置的第一竖直板12、第二竖直板13、第三竖直板14固定连接而成。

该旋转翻菜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5、第一联轴器16、第一丝杠17,所述第一丝杠17与第一驱动电机15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6连接,所述第一丝杠17由下到上依次穿过安装板7、第三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0、第一水平板9,且第一丝杠17的两端端部分别与第一底板1和顶板3转动连接,第一丝杠17上设有两个第一丝杠螺母28,且第一丝杠17与第一丝杠螺母28螺纹连接,其中一个第一丝杠螺母28位于第一水平板9和第二水平板10之间,另一个第一丝杠螺母28中位于第三水平板11的下方。

如图4~图7所示,该旋转翻菜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8、旋转主轴19、托盘20、第一钢丝绳21、铲板支撑架22、第三驱动电机23、凸轮旋转轴24、凸轮25、万向球套26、万向球2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板9上,旋转主轴19的上端与第二驱动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旋转主轴19的中间部分套设有托盘20,且托盘20通过直线轴承座29和直线轴承30与旋转主轴19连接,旋转主轴19的下端与铲板支撑架22固定连接,所述铲板支撑架2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铲板轴31,铲板轴31的一端与铲板支撑架22之间设有扭簧32(初始状态下扭簧32处于扭转变形状态),铲板轴31的另一端连接有绕线轮33,所述铲板支撑架22上设有绳轮组34,第一钢丝绳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托盘20上,第一钢丝绳2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绳轮组34和绕线轮33(其中绳轮组34的作用就是在直角转弯处起到转向改变方向的作用,这些都是现有常规技术中的常规手段,就不再详细的介绍),且第一钢丝绳21的端部与铲板轴31固定连接,铲板轴31的端部连接有Z字形铲板35。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与第三水平板11固定连接,凸轮旋转轴24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2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凸轮旋转轴24的另一端与凸轮25相连接,所述万向球套26与第三水平板11固定连接,且万向球套26位于托盘20和凸轮25之间,万向球27与托盘20靠接。

如图8所示,所述铲板轴31上套设有L形调节板36,所述的L形调节板36水平段上设有导向螺栓37,导向螺栓37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8,且导向螺栓37与Z字形铲板35相连接,所述的L形调节板36竖直段上设有限位螺栓39,限位螺栓39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0,限位螺栓39与Z字形铲板35靠接。

所述第一底板1与顶板3之间设有至少一根与第一丝杠17平行的导向支撑轴41,导向支撑轴41由下到上依次穿过安装板7、第三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0、第一水平板9,且导向支撑轴41与第三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0、第一水平板9均通过直线轴承30连接。

所述旋转主轴19与第二水平板10之间设有止推轴承42。

所述第一底板1设有四个水平调整螺杆43。

使用时,第二驱动电机18旋转带动旋转主轴19转动,固定在旋转主轴19上的铲板支撑架22跟随旋转主轴19转动,L形调节板36上的导向螺栓37通过第一弹簧38向下压Z字形铲板35,使Z字形铲板35能很好的接触炒锅5的锅体,防止菜糊在锅体上,这就实现了Z字形铲板35将炒锅5中的菜铲一圈的目的。

第三驱动电机23旋转带动凸轮旋转轴24转动,连接在凸轮旋转轴24上的凸轮25跟随凸轮旋转轴24一起转动,凸轮25由低的一端转向高的一端而推动万向球套26,万向球套26内的万向球27向上移动,推动托盘20也向上运动,固定在托盘20上的第一钢丝绳21也随之向上移动,扭簧32由扭转变形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带动铲板轴31逆时针旋转,固定在铲板轴31上的Z字形铲板35跟随铲板轴31逆时针旋转,完成翻菜动作。

第三驱动电机23反向旋转带动凸轮旋转轴24转动,连接在凸轮旋转轴24上的凸轮25跟随凸轮旋转轴24一起反向转动,凸轮25由高的一端转向低的一端而推动万向球套26,万向球套26内的万向球27向下移动,托盘20也向下运动,固定在托盘20上的第一钢丝绳21也随之向下移动,第一钢丝绳21通过绳轮组34带动铲板轴31顺时针旋转,固定在铲板轴31上的Z字形铲板35跟随铲板轴31顺时针旋转,Z字形铲板35恢复到原来的初始位置,即完成一次翻菜的工作,也准备下一次的翻菜动作。

如图9~图11所示,所述固体食材添加装置,包括第二底板44,所述第二底板4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座板45,第一驱动电机座板45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46,还包括第二联轴器47、第二丝杠48、第二丝杠螺母49、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架50、U形储菜槽51、推菜板52,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架50分别与第二底板44固定连接,第二联轴器47将第二丝杠48与第四驱动电机46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二丝杠4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架50转动连接,第二丝杠螺母49与推菜板52一体连接而成,第二丝杠螺母49与第二丝杠48螺纹连接,所述U形储菜槽51悬吊在第一支撑架50上,推菜板52上设有U形开口53,且U形开口53与U形储菜槽51相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架50和挡菜门54上均设有花键套55,花键套55内设有花键56,所述花键56的中间段套设有内套57,内套57的外边套设有外套58,所述内套57外套设有第四弹簧59,且第四弹簧59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架50和外套58之间;所述挡菜门54与第一支撑架50之间设有第二钢丝绳60,第二钢丝绳60的两端分别与挡菜门54和第一支撑架5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50上设有四根第一导向杆61,且第一导向杆61穿过推菜板52,第一导向杆61能够保证推菜板52沿直线运动,防止推菜板52在推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导致U形储菜槽51内的固体食材添加不干净。

所述推菜板52上设有可拆卸的清洗板62。本实施例中可以分别通过在推菜板52上和清洗板62上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燕尾槽来实现,这样便于在添加固体食材结束以后对沾在清洗板62表面的固体食材进行清洗。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添加的固体食材放在U形储菜槽51内,启动第四驱动电机46,带动第二丝杠48旋转,通过第二丝杠螺母49与第二丝杠48螺纹连接配合,推动推菜板52向炒锅5的中心移动,将装在U形储菜槽51内的食材推入到炒锅5内,在推菜板52向前移动的同时,固定在推菜板52上的外套58沿固定在第一支撑架50上的花键56向炒锅5的中心移动,外套58推动第四弹簧59,推动固定在内套57上的挡菜门54向炒锅5中心移动,将挡菜门54打开,使食材掉入炒锅5内,完成固体食材的添加,其中第二钢丝绳60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挡菜门54在推菜张开的过程中掉落到炒锅5内,以此起到限位挡菜门54的作用。

固体食材添加完成以后,反向驱动第四驱动电机46,带动第二丝杠48反向转动,通过第二丝杠螺母49与第二丝杠48螺纹连接配合,推动推菜板52远离炒锅5的中心,使推菜板52和挡菜门5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液体食材添加装置包括第三底板63,所述第三底板6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座板64,第二驱动电机座板64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驱动电机65,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电机65采用步进电机,便于对第三丝杠67进行控制。此外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联轴器66、第三丝杠67、Y形支撑架68、液体存储容器69、第三丝杠螺母70、U形推板槽71、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架72、U形挡板槽73、第二连接板74,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支撑架72分别与第三底板63固定连接,第三联轴器66将第三丝杠67与第五驱动电机65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三丝杠6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架72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三丝杠6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架72之间设置轴承以此来实现其转动连接。

所述U形推板槽71与第三丝杠螺母70通过第二连接板74固定连接,第三丝杠螺母70与第三丝杠67螺纹连接配合,液体存储容器69的左端放置在Y形支撑架68的开口内,且液体存储容器69与Y形支撑架68铰接,液体存储容器69的右端放置在U形推板槽71内,U形挡板槽73位于Y形支撑架68和U形推板槽71之间,U形推板槽71的首端设有弧形凸起75,U形挡板槽73的尾端设有弧形凹槽76,且弧形凸起75与弧形凹槽76配合使用,本实施例中在弧形凹槽76口处设置导轮79,导轮79能够有效的减少U形推板槽71与U形挡板槽73之间的啮合摩擦阻力。其中液体存储容器69呈勺子状,其中液体存储容器69的左端深度明显小于液体存储容器69的右端深度,这样更有利于液体食材存储在液体存储容器69内,保证液体食材在推动的过程中不被洒出。

所述U形推板槽71的两侧均设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支撑连接杆77,同侧的支撑连接杆77上端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杆78,且第二导向杆78穿过第二连接板74,支撑连接杆77的下端与第三底板63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78能够保证U形推板槽71沿直线运动,保证液体存储容器69内的液体食材不会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倾斜洒出。

所述第三底板63上固定连接有液体存储容器支撑架80,且液体存储容器支撑架80位于液体存储容器69的尾端下方,液体存储容器支撑架80能够在液体存储容器69复位时,对液体存储容器69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保证液体存储容器69平稳。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添加的液体食材放在液体存储容器69内,启动第五驱动电机65,带动第三丝杠67旋转,通过第三丝杠螺母70与第三丝杠67螺纹连接配合,推动U形推板槽71向前运动,U形推板槽71上的弧形凸起75插入U形挡板槽73上的弧形凹槽76内,液体存储容器69绕着Y形支撑架68向上转动,将液体存储容器69内的液体食材倒入炒锅中,完成液体食材的添加。液体食材添加以后,使第五驱动电机65反向旋转,带动第三丝杠67反向旋转,第三丝杠螺母70沿第三丝杠67后退至初始位置,液体存储容器69的尾端放置在液体存储容器支撑架80上。

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固态调料添加装置包括第四底板81,所述第四底板8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座板82,第三驱动电机座板82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驱动电机83,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电机83采用步进电机,以便于更好的对第四丝杠85进行控制,以保证L形推料块86更平稳的进行推进,以此来实现下料孔88出露滑块90的大小分别为1/5、1/4、1/3、1/2等,可实现对菜品调料的酌情添加。该装置还包括第四联轴器84、第四丝杠85、L形推料块86,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三支撑架87,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三支撑架87分别与第四底板81固定连接,第四联轴器84将第四丝杠85与第六驱动电机83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第四丝杠8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支撑架87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四丝杠8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支撑架87之间设置轴承以此来实现其转动连接。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与第四丝杠85平行,L形推料块86的竖直段套设在第四丝杠85上,且与第四丝杠85螺纹连接,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设有下料孔88,下料孔88的上方设有储料漏斗89,储料漏斗89上设有可开闭的储料密封盖板91。所述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下侧设有滑块90,且滑块90与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相贴合,滑块90与第三支撑架87固定连接。

所述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上设有安装孔92,且安装孔92下侧的开口面积小于安装孔92上侧的开口面积,安装孔92内设有止推柱93,刚好止推柱93被安装孔92的下端卡住,止推柱93上套设有第四弹簧94,初始状态情况下,第四弹簧94的强度足以保证止推柱93推动滑块90向前移动,安装孔92的上端设有弹簧卡,便于第四弹簧94的安装和更换。

所述止推柱93的下端底部为圆弧面,所述滑块90的上端面与侧面之间为圆弧连接结构。此种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止推柱93和滑块90之间的摩擦力,顺利保证止推柱93缩进安装孔92,保证L形推料块86在滑块90上继续滑行,以完成调料的添加过程。

所述L形推料块86的上方和滑块90的下方均设有密封板95,密封板95上设有过料孔96,过料孔96与储料漏斗89和下料孔88相连通,且储料漏斗89与密封板95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漏斗89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前密封盖97和后密封盖98,前密封盖97包裹滑块90的首端和L形推料块86水平段的首端,前密封盖97与L形推料块86固定连接,滑块90的尾端和L形推料块86水平段的尾端均穿过后密封盖98,后密封盖98与密封板95固定连接。

其中密封板95、前密封盖97、后密封盖98、密封圈99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烹饪过程中的水蒸气和油烟进入储料漏斗89内,导致储料漏斗89内的固态调料固结成块。

所述滑块90尾端的下侧设有凸起100,当凸起100碰到后密封盖98时能够阻止滑块90继续向前滑动。

使用时,打开第六驱动电机83驱动第四丝杠85转动,L形推料块86沿着第四丝杠85向前移动,止推柱93推动滑块90连同前密封盖97和L形推料块86一起向前运动,当凸起100碰到后密封盖98以后,滑块90停止向前移动,止推柱93压缩第四弹簧94向安装孔92内移动,而L形推料块86继续向前移动,直到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上的下料孔88到达下方炒锅的中心,L形推料块86的水平段上的下料孔88内的固态调料向炒锅内撒去,完成固态调料的添加过程。

固态调料的添加完成以后,打开第六驱动电机83,使第六驱动电机83反向转动,驱动第四丝杠85反向转动,L形推料块86沿着第四丝杠85向后移动,L形推料块86带动前密封盖97向后移动,当前密封盖97碰到滑块90以后,前密封盖97带动滑块90一起向后移动,止推柱93退出滑块90的尾端以后,第四弹簧94将止推柱93从安装孔92内弹出,直到L形推料块86和滑块90到达初始位置时,关闭第六驱动电机83。

待菜品炒熟以后出锅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丝杠17旋转,通过第一丝杠17和第一丝杠螺母28的螺纹连接配合,在直线轴承30和导向支撑轴41的配合下,第一丝杠螺母28推动支撑架8向上运动,带动铲板支撑架22向上移动,使Z字形铲板35离开炒锅5并高于炒锅5,取出炒锅5倒出菜品;将炒锅5放回原来的位置,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5带动第一丝杠17反向旋转,通过第一丝杠17和第一丝杠螺母28的螺纹连接配合,在直线轴承30和导向支撑轴41的配合下,第一丝杠螺母28推动支撑架8向下运动,带动铲板支撑架22向下移动,使Z字形铲板35进入炒锅5内,恢复至原始位置。

该炒菜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食用油、老陈醋、酱油等液体调料分别添加到液体调料添加滴管101,然后可以根据烹饪过程中液体调料的添加顺序进行添加。

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