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915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通常的电加热产品都必须有发热源和被加热体(盛装容器),发热源发热后,将热量传递给被加热体,被加热体再传递给待加热的物体,即现有的电加热产品其加热模式为:发热-传热-再传热的模式,热量传递过程多,传递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多,导致现有电加热产品的能量转化效率很低,基本在〈80%以下;且发热源和被加热体两个部分的存在,增加了结构复杂度、产品重量,使得产品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器具,其盛装容器直接发热后对其内的待加热物体进行加热,减少了热量传递的步骤,提高了加热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盛装容器,所述盛装容器上设有红外加热膜;和电源,与所述红外加热膜电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通过将红外加热膜直接设置在承载容器上,这样红外加热膜通电后发热,并向外辐射红外线,使承载容器发热,发热的承载容器直接对承载容器内的物体进行加热,使得电加热器具的加热过程仅包括发热-传热两步,与现有的发热-传热-再传热的加热模式相比,节省了一道传热步骤,减少了热量传递的损耗,使得电加热器具的加热效率高。
[0007]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盛装容器的外壁面上,且所述红外加热膜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盛装容器的内壁面上,且所述盛装容器的外壁面上设有隔热层,所述红外加热膜的内表面上设有绝缘层。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加热膜为圆形或方形。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加热器具为电加热水壶,所述盛装容器为壶体,所述壶体上设有红外加热膜;所述电源为底座,所述壶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红外加热膜电连接。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壶体与所述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壶体上还设有温控装置。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控装置为温控开关,并与所述红外加热膜层和所述接线柱串联连接;或者,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控开关和控制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控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电控开关、所述红外加热膜层和所述接线柱串联连接。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重量控制装置。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量控制装置为重量感应开关,并与所述红外加热膜层、所述接线柱串联连接;或者,所述重量控制装置包括重量传感器、电控开关和控制器,且所述重量传感器和所述电控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电控开关、所述红外加热膜层和所述接线柱串联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加热水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2]I电加热水壶,10壶体,100红外加热膜,11底座,110接线柱,111电源线,112电源线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盛装容器和电源,所述盛装容器上设有红外加热膜100 ;所述电源与所述红外加热膜100电连接。
[0026]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所述电加热器具为电加热水壶1,所述盛装容器为壶体10,所述壶体10上设有红外加热膜100 ;所述电源为底座11,所述壶体100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上设有接线柱110,所述接线柱110与所述红外加热膜100电连接。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1上还设有电源线111和电源线接口 112,电源线111的两端分别与接线柱110和电源线接口 112相连接,电源线接口 112与外部电源相连。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红外加热膜直接设置在壶体上,这样底座通电后,电流经由接线柱,流向红外加热膜,使红外加热膜发热,并向外辐射红外线,使壶体发热,发热的壶体直接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水壶,其加热过程包括发热-传热两步,与现有的发热-传热-再传热的加热模式相比,节省了一道传热步骤,减少了热量传递的损耗,使得电加热水壶的加热效率高。
[0029]其中,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红外加热膜由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成型在壶体的表面,而后再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而制成,且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 %,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这样可以提高红外加热膜的光谱发射率和热辐射效率,使其实用性更好,同时,该红外加热膜产生的是中红外波段中对生物分子最活跃的不可见光,对营养的转化与析出有巨大促进作用。优选地,混合物内还可以包含Cr203、Mn02、Ni203,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红外加热膜的光谱发射率和热辐射效率,其热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更好地实现了产品节能的目的。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壶体(即盛装容器)为耐高温的壶体。
[0031]进一步,所述红外加热膜为纳米远红外加热膜。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壶体10与所述底座11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壶体10与所述底座11为分体式结构。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加热膜100设置在所述壶体10的外壁面上,且所述红外加热膜100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热层(图中未示出)。
[0034]隔热层的设置,避免热量向外传递,使得更多的能量向壶体内部传递,进一步提高了电加热水壶的加热效率和热利用率;且隔热层一般为绝缘材料制成,隔热层的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