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面铺装施工的高精度易拆卸可周转使用的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48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面铺装施工的轨道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面铺装施工的高精度易拆卸可周转使用的轨道梁。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桥梁工程在公路中的广泛应用,桥梁施工质量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桥面铺装质量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它承受自然环境侵蚀及车轮反复周期荷载作用,它的质量好坏和使用耐久性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如何保证桥面铺装的整体性、施工标高的准确性以及施工速度是桥面铺装施工中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桥面铺装施工方法是先浇筑1m宽的标高带,再以先浇带的标高带作为摊铺机械行走的轨道梁,缺点是该方法在桥面施工后会留下两道纵向施工缝,且该标高带无法适用于具有横坡的桥面铺装,具有以下较大的局限性:拆除难、施工效率低、准确性差和成本高。

专利号为“201510247911.9”、专利名称为“一种简单的桥面铺装标高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针对先浇筑1m宽的标高带所带来的桥面两道纵向施工缝及标高带无法准确做出设计横坡,不能按设计施工的难题,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桥面铺装标高控制方法,支撑杆和底托连接组成的H型托架以及安装于托架上方敞口内的槽钢,槽钢顶面作为摊铺机械行走的轨道。与传统的桥面两侧现浇标高带的方法相比,提高了桥面铺装标高精度及平整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还能适用于有横坡的桥梁。但从实践结果来看此方法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用槽钢作为轨道梁刚度较低,摊铺机行走会出现较大下挠,桥面标高控制的精度大大降低,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在安装过程中将槽钢与支撑杆焊接在一起会给槽钢轨道回收造成很大困难,出现许多较难拆除的现象,施工效率低;最后该方法在浇筑前需将所有轨道焊接固定,一次施工投入的槽钢较多,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周转使用,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桥面铺装施工的高精度易拆卸可周转使用的轨道梁,其能够提高准确性,加快施工效率,方便拆除,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桥面铺装施工的高精度易拆卸可周转使用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桥面顶板、托架、焊接点、限位槽、矩形管、插销,桥面顶板与托架的底端固定,托架的顶端与限位槽之间通过焊接点焊接,矩形管部分位于限位槽的一个敞口内,限位槽和矩形管之间通过插销固定。

优选地,所述托架由两个支撑杆和横杆组成,两个支撑杆分别与横杆的两端固定,托架的形状为H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和横杆都采用直径为16cm的螺纹钢筋。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采用3mm厚钢板冲压而成。

优选地,所述矩形管采用直径为25mm的方形管。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上设有第一插销孔,矩形管上设有第二插销孔,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插销穿过第一插销孔、第二插销孔。

优选地,所述插销的一端设有一个耳环,耳环的直径大于第一插销孔的直径,第一插销孔的直径与第二插销孔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准确性,加快施工效率,方便拆除,节省材料。本实用新型轨道梁对轨道的材料截面形式进行了改进,相同截面面积的情况下采用矩形管代替传统的槽钢可提高轨道梁的抗弯刚度,从而减小摊铺机行走过程中两支撑点中间处下挠,则可进一步提高桥面铺装标高的精度。本实用新型轨道梁中的轨道固定形式采用插销连接代替传统的焊接连接,减小拆卸回收的难度,施工功效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轨道梁采用插销连接后无需一次全部焊接到位,可将拆卸后轨道钢材用于下一节段进行周转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桥面铺装施工的高精度易拆卸可周转使用的轨道梁包括桥面顶板1、托架4、焊接点5、限位槽6、矩形管7、插销8,桥面顶板1与托架4的底端固定,托架4的顶端与限位槽6之间通过焊接点5焊接,矩形管7部分位于限位槽6的一个敞口内,限位槽6和矩形管7之间通过插销8固定。

托架4由两个支撑杆2和横杆3组成,两个支撑杆2分别与横杆3的两端固定,托架4的形状为H形,这样方便固定。

插销在每个支撑点处将限位槽和矩形管固定,支撑点是沿轨道纵向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轨道着力点,可将上部荷载(主要为摊铺机械的自重)直接传递至桥面。

支撑杆2和横杆3都采用直径为16cm的螺纹钢筋,这样具有更大的承载力。支撑杆是使用冲击钻在已确定好的支撑点两侧钻孔,将两根支撑杆锤击插入孔道内而形成的杆件体系,支撑杆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会出现失稳及变形破坏。所述支撑杆的顶面高程应低于矩形管的顶面高程。横杆是横向连接两根支撑杆上两标记点之间的杆件,所述标记点是标高的间接控制点。

限位槽6采用3mm厚钢板冲压而成,冲压时控制限位槽内槽净宽26mm,这样可以增加承重量。限位槽的内槽尺寸依据矩形管的尺寸确定,冲压而成的限位槽可以限制矩形管的移动。所述限位槽仅在支撑点处设置,在限位槽中间位置将其敞口向上焊接于横杆上。

矩形管7采用直径为25mm的方形管,每个节段的长度为6m,这样可以节约成本。矩形管平放于限位槽敞口内且是摊铺机行走的引导梁,矩形管的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即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会出现较大下挠。所述引导梁是由一节一节矩形管拼接而成的轨道。

限位槽6上设有第一插销孔61,矩形管7上设有第二插销孔71,第一插销孔61和第二插销孔71位于同一直线上,插销8穿过第一插销孔61、第二插销孔71,这样方便使用和固定。

插销8的一端设有一个耳环81,耳环81的直径大于第一插销孔61的直径,第一插销孔61的直径与第二插销孔71的直径相同,这样防止插销从矩形管、限位槽随意脱落。插销是限位槽与矩形管的连接构件,在限位槽敞口侧面开设第一插销孔,同样在矩形管侧面也开同样大小的第二插销孔,插销孔的孔位的竖向高度以矩形管平放于限位槽敞口内无间隙为准,当插入插销后可以限制两者的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施工准备阶段,采用钢直尺参照支撑点的间距在矩形管上做好标记,在每个标记点处套上一个限位槽,矩形管端部套上10cm长度的限位槽,中间段套上6cm长度的限位槽,在磁力钻机上卡住已套好的限位槽及矩形管,调整钻机限位装置使每次钻孔的位置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即保证任何限位槽上的第一插销孔均能与任何一个矩形管上的第二插销孔对应;在托架及限位槽全部固定就位后将矩形管平放于限位槽敞口内,在相对应的第一插销孔、第二插销孔上插入插销,即形成第一节段的行走体系;在摊铺机械完成第一节段摊铺后,拔出插销,取出矩形管。在取出矩形管的过程中将毫无阻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节省了大量资源消耗,施工功效得到大幅提高;将取出的矩形管处理干净后平放于下一节段限位槽敞口内,插上插销,即形成第二节段的行走体系,如此周转使用,可节省大量钢材。本实用新型在限位槽与矩形管间通过插销的方式相连实现易拆卸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功效的目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