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83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包括螺母夹头和拉杆夹头,所述螺母夹头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块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下端与第一夹块左端连接,所述拉杆夹头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块和竖直设置的第四夹块,所述第四夹块下端与第三夹块左端连接,第三夹块和第一夹块右端开设有夹口,所述第一夹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四夹块向上穿设在该限位孔内,并能沿限位孔左右滑动,所述第四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便于减震器拧接时,螺母和拉杆同时固定夹紧,通过弹簧的缓冲作用力可以在固定拉杆的同时,防止拉杆被压坏。
【专利说明】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减震器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后减震器装配拧接头工序,之前采用人工拧紧,拧紧扭力距力因人而异,质量一致性差,工人劳动强度大。后减压装接头类产品分为挡板类和抱夹类两种,每次更换产品时需拆换工装,产品换型时间长。挡板类装配时减振器弹簧在气缸压力作用下,压在挡板上实现工件定位,然后用扳手和加力杆把锁紧螺母与接头拧紧;每次调节挡板安装位置时,需拧安装螺栓,调节工装时间较长。抱夹类装配时手扳动气阀开关夹紧减振器弹簧;然后踩脚阀开关,使压缩气缸伸出,压缩弹簧致阻尼器拉杆伸出;然后用扳手和加力杆把锁紧螺母与接头拧紧。此装配过程需用两台气缸装夹,操作较繁琐。每次调节抱夹安装位置时,需拧安装螺栓,调节工装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便于拧接时减震器拉杆和螺母的夹持固定。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包括螺母夹头和拉杆夹头,所述螺母夹头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块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下端与第一夹块左端连接,所述拉杆夹头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块和竖直设置的第四夹块,所述第四夹块下端与第三夹块左端连接,第三夹块和第一夹块右端开设有夹口,所述第一夹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四夹块向上穿设在该限位孔内,并能沿限位孔左右滑动,所述第四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5]上述结构,螺母夹头用于夹紧螺母,拉杆夹头用于夹紧拉杆,使用时螺母夹头和推送机构连接,在推动螺母夹头运动的同时,通过弹簧推动拉杆夹头运动,由于螺母便于固定可以直接刚性夹紧,而拉杆容易被损坏,采用弹簧传递作用力避免了硬性接触,螺母夹头在夹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拉杆夹头起辅助作用,主要使拉杆保持在竖直位置,在固定拉杆位置的同时防止其受损,通过限位孔限制拉杆夹头的移动范围。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块与第四夹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左端与第二夹块连接,右端与第四夹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块上端开设有连接槽,该第二夹块下部开设有连接孔,第四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螺孔,所述导向杆为螺栓,螺栓一端穿设在螺孔内,另一端穿出连接孔。连接槽可用于与推动机构,如气缸等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所述弹簧左端伸入连接孔内,并抵在第二夹块左侧面设置的挡片上,弹簧右端抵在第四连接块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块下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夹块位于该滑槽内。限制第三夹块的移动方向。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夹块的宽度小于第三夹块的宽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三夹块的夹口呈V型。
[0012]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为条形孔。
[00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与推送机构连接后,推送机构在推动螺母夹头运动的同时,通过弹簧推动拉杆夹头运动,由于螺母便于固定可以直接刚性夹紧,而拉杆容易被损坏,采用弹簧传递作用力避免了硬性接触,防止拉杆被压坏,两个夹头组件相对设置即可进行夹紧固定,能同时夹紧螺母的拉杆,且防止拉杆被压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母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17]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杆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0]零件标号说明
[0021]I 弹簧
[0022]2 导向杆
[0023]3 挡片
[0024]4 拉杆夹头
[0025]41 第三夹块
[0026]42 第四夹块
[0027]43 螺孔
[0028]44 夹口
[0029]5 螺母夹头
[0030]51 第一夹块
[0031]52 第二夹块
[0032]53 连接孔
[0033]54 夹口
[0034]55 限位孔
[0035]56 连接槽
[0036]57 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包括螺母夹头5和拉杆夹头4,螺母夹头5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块5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夹块52,第二夹块52上端与推送机构2连接,第二夹块52下端与第一夹块51左端连接,拉杆夹头4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块41和竖直设置的第四夹块42,第四夹块42下端与第三夹块41左端连接,第三夹块41和第一夹块51的右端开设有夹口 44、54,第一夹块51和第三夹块41的夹口 44、54呈V型,夹口 44、54的开口角度在120度至160度之间,第一夹块51上开设有限位孔55,限位孔55为条形孔,第四夹块42向上穿设在该限位孔55内,并能在限位孔55内左右移动,第四夹块42与第二夹块52之间设置有弹簧1,第一夹块51下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57,第三夹块41位于该滑槽57内。限制第三夹块41的移动方向。
[0039]第二夹块52与第四夹块42之间设置有导向杆2,导向杆2 —端穿设在第二夹块52内,另一端与第四夹块42连接,弹簧I套设在导向杆2外。第二夹块52下部开设有连接孔53,第四夹块42上开设有与连接孔53对应的螺孔43,导向杆2为螺栓,螺栓一端穿设在螺孔43内,另一端穿出连接孔53,连接孔53的内径大于导向杆2的直径,弹簧I 一端伸入连接孔53内,并抵在第二夹块52侧面设置的挡片3上,弹簧I另一端抵在第四夹块42上。
[0040]该夹头组件在使用时,推送机构与第二夹块52连接,推动螺母夹头5运动的同时,通过弹簧I推动拉杆夹头4运动,由于螺母便于固定可以直接刚性夹紧,而拉杆容易被损坏,采用弹簧I传递作用力避免了硬性接触,螺母夹头5在夹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拉杆夹头4起辅助作用,主要使拉杆保持在竖直位置,通过限位孔55限制拉杆夹头4的移动范围。所述第二夹块上端开设有连接槽56,连接槽56可用于与推动机构,如气缸等连接。
[0041]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至
ΠΠ O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夹头和拉杆夹头,所述螺母夹头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夹块和竖直设置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下端与第一夹块左端连接,所述拉杆夹头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夹块和竖直设置的第四夹块,所述第四夹块下端与第三夹块左端连接,第三夹块和第一夹块右端开设有夹口,所述第一夹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四夹块向上穿设在该限位孔内,并能沿限位孔左右滑动,所述第四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与第四夹块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左端与第二夹块连接,右端与第四夹块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上端开设有连接槽,该第二夹块下部开设有连接孔,第四夹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螺孔,所述导向杆为螺栓,螺栓一端穿设在螺孔内,另一端穿出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所述弹簧左端伸入连接孔内,并抵在第二夹块左侧面设置的挡片上,弹簧右端抵在第四连接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下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三夹块位于该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夹块的宽度小于第三夹块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三夹块的夹口呈V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拧接装置的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条形孔。
【文档编号】B25B11/02GK204248731SQ20142070832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田祥云, 张 杰, 黄强, 翁长江, 周明元 申请人: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