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锁激活系统及包括这种车辆锁激活系统的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099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车辆锁激活系统及包括这种车辆锁激活系统的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机动车辆安全标准要求车辆的门在碰撞的情况下保持关闭。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PCT申请公开文献WO 2004/042177A1描述了一种类型的车辆锁激活系统,包括:

-一个支架,

-一个激活元件,其意在通过相对于该支架围绕激活轴线从初始位置旋转到最终位置来激活锁,其中在该支架上沿着碰撞方向的碰撞可引起该激活元件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

-一个阻挡元件(blocking element),意在作为碰撞的结果相对于该支架围绕阻挡轴线从脱离位置旋转到阻挡位置,在脱离位置中该阻挡元件允许该激活元件达到它的最终位置,在所述阻挡位置中该阻挡元件意在将该激活元件阻挡在位于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之间的一个的被阻挡位置。

在这个公开文献中,阻挡元件是棘爪(pawl)的形式,具有当该阻挡元件在它的阻挡位置时阻挡该激活元件的端部。因此,阻挡元件被放置在激活轴线的侧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替代的车辆锁激活系统,该车辆锁激活系统允许释放激活轴线的侧面的空间。

相应地,提出了一种上述类型的车辆锁激活系统,其特征在于,阻挡轴线基本上正交于激活轴线。

因为阻挡轴线不再平行于激活轴线,所以可以将阻挡元件放置在另一个位置而不是在激活轴线的侧面,例如根据激活轴线放置在激活元件的前面或后面。

可选择地,激活元件包括一个设置有第一止挡件(stop)的激活杆,该第一止挡件意在当该激活元件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时遵循一个路线,并且该阻挡元件包括一个具有端部部分的阻挡杆,当该阻挡元件在它的脱离位置时该端部部分位于该激活杆的第一止挡件的路线的外侧,并且当该阻挡元件在它的阻挡位置时该端部部分位于该激活杆的第一止挡件的路线上,以拦截该激活杆的第一止挡件。

还可选择地,阻挡杆的端部部分意在当阻挡元件从它的脱离位置旋转到它的阻挡位置时遵循一个路线,并且该激活元件包括第二止挡件,当该激活元件在它的初始位置时该第二止挡件位于阻挡杆的端部部分的路线上,以在阻挡元件的阻挡位置处阻挡该阻挡杆的端部部分。

由于激活杆的第二止挡件,防止了阻挡臂的端部部分超过激活杆的第一止挡件,这有助于保证阻挡元件的端部部分被正确地放置以拦截该激活元件。

还可选择地,阻挡元件包括一个主体,该主体意在围绕阻挡轴线旋转,其中阻挡杆从该阻挡元件的主体突出并且包括一个附接到该阻挡元件的主体的基座部分,并且阻挡杆的端部相对于该阻挡杆的基座部分沿着阻挡轴线偏移。

这个偏移允许将阻挡轴线放置在相对于激活元件偏移的位置,即,不是直接放置在激活轴线的延续上。以此方式,可以获得激活元件的正前面或正后面的空间的增加。

还可选择地,阻挡元件还包括一个质量杆,该质量杆意在当碰撞发生时平衡阻挡杆的惯性。

例如,当阻挡杆的端部相对于阻挡杆的基座部分偏移时,这个选择是有用的。事实上,这个偏移常常意味着使用更大的阻挡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质量杆有助于平衡额外的重量。

还可以选择地,激活杆还包括一个引导壁,当激活元件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而阻挡元件在它的脱离位置时,该引导壁意在引导阻挡杆的端部以使阻挡元件围绕阻挡轴线旋转。

还可选择地,所述车辆锁激活系统还包括:

-一个把手,意在相对于支架围绕把手轴线旋转以使激活元件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

并且该把手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激活轴线。

这个选择允许更好地将移动从把手传递到激活元件。例如,它允许在把手和激活元件之间使用齿轮机构。

还可选择地,车辆锁激活系统还包括一个在把手和激活元件之间的齿轮机构。

还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包括:

-一个门,

-一个用于该门的锁,

-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激活该锁的车辆锁激活系统。

可选择地,激活轴线基本上平行于该机动车辆的前-后方向,并且阻挡轴线基本上平行于该机动车辆的顶-底方向。

现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车辆外部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门开启系统的三维视图,

-图2是车辆内部的车辆门开启系统的三维视图,

-图3和4是图1和2的车辆门开启系统的激活元件和阻挡元件的三维视图,

-图5是示出激活元件的前部的三维视图,

-图6是示出激活元件的后部的三维视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位置术语,诸如,前、后、左、右等指的是正交基,该正交基包括下面三个方向:前-后F-B,左-右L-R以及顶-底T-Bt。在描述的实施例中,这三个方向对应于机动车辆附有的习惯方向。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中,方向前-后F-B,左-右L-R以及顶-底T-Bt可以是任何形成一个正交基的任意方向集。

此外,当术语“基本上”被用在方向之间的比较时,它意味着,存在加或减15°的容差,特别是用于比较机动车辆附有的已知方向和下面将描述的门开启系统的元件的移动方向。优选地,该容差是加或减10°,特别是对于下面将描述的门开启系统的元件的两个移动方向之间的容差。例如,“两个基本上平行的方向”的表达意味着,两个方向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具有加或减15°的容差;也就是说,该角度在从-15°到15°的区间内。

参考图1,现将描述用于机动车辆(未描绘)的门开启系统100。

门开启系统100首先包括一个锁102,该锁意在当接合到机动车辆的主体104中时保持机动车辆的门(未示出)相对于主体104关闭,并且当从主体104脱离时允许打开该门。在描述的实施例中,该门是车辆的左侧门。

门开启系统100还包括一个锁激活系统106,该锁激活系统意在经由鲍登线(Bowden cable)108激活锁102以使锁102从它的接合位置移动到它的脱离位置。

车辆锁激活系统106首先包括一个附接到该门的支架110。

车辆锁激活系统106还包括一个把手112,该把手意在由使用者操作。把手112意在相对于支架110围绕基本上沿着前-后方向F-B(即,基本上平行于前-后方向F-B)延伸的把手轴线114旋转。把手112可以是翻式把手(flap handle)或拉式把手(swing handle)或任何类型的围绕基本上沿着前-后方向F-B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把手。

参考图2,车辆锁激活系统106还包括一个激活元件116,该激活元件意在相对于支架11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以激活锁102。激活元件116意在围绕基本上沿着前-后方向F-B(也就是说基本上平行于把手轴线114)延伸的激活轴线118旋转。激活元件116例如是由金属合金制成的。除非另外指出,将在下面描述处在它的初始位置的激活元件116。

车辆锁激活系统106还包括一个激活元件返回机构120,该激活元件返回机构意在将激活元件116朝向它的初始位置推回。激活元件返回机构120例如包括一个围绕激活轴线118卷绕的返回弹簧。

车辆锁激活系统106还包括一个阻挡元件122,该阻挡元件意在相对于支架110围绕基本上沿着顶-底T-Bt方向延伸的阻挡轴线124旋转。

在其旋转期间,阻挡元件122意在相对于支架110从脱离位置(图中例示的位置)移动到阻挡位置,在脱离位置中阻挡元件122允许激活元件116达到它的最终位置,在阻挡位置中阻挡元件122意在将激活元件116阻挡在位于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之间的受阻挡位置处。除非另外指出,将在下面描述处在它的脱离位置的阻挡元件122。

参考图3,激活元件116首先包括一个围绕激活轴线118延伸的圆柱形主体126。

激活元件116还包括一个激活杆128,该激活杆从圆柱形主体126的后端基本上突出到右下方。

锁激活杆128包括一个设置有罩130的自由端,球132(在图2上例示的)被限制在该罩内。如图2上例示的,鲍登线108将球132连接到锁102,以使得锁激活杆128的旋转拉动鲍登线108,鲍登线进而使锁102从主体104脱离。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球132可以由一个圆柱体取代。球和圆柱体之间的选择取决于鲍登线的类型。

回到图3,锁激活杆128还包括一个后表面134,在后表面中设置了凹口(notch)136。凹口136朝向后且朝向右打开。凹口136在下面由止挡平台138界定并且在左边由止挡壁140界定。止挡平台138基本上水平地(沿着前-后F-B和左-右L-R方向)延伸,而止挡臂140基本上横向地(沿着前-后F-B和顶-底T-Bt方向)延伸。

后表面134还设置有位于凹口136下方的槽142。槽142基本上沿着右-左R-L方向延伸。槽142具有一个右开口端144。槽142在下面由引导壁146界定,该引导壁延伸远到比止挡平台138更右边。

激活元件116还包括一个轮齿148,该轮齿从圆柱形主体126基本上朝向顶部突出。

锁激活元件116还包括一个配重150,该配重附接到圆柱形主体126并且基本上在激活轴线118下方延伸。

阻挡元件122首先包括一个具有围绕阻挡轴线124延伸的套筒152的形状的主体。

阻挡元件122还包括一个阻挡臂154,该阻挡臂从套筒152向前突出。阻挡臂154首先包括一个基座部分156,该基座部分附接到套筒152并且基本上在向前的方向上突出。阻挡臂154还包括一个倾斜部分158,该倾斜部分从基座部分156基本上朝向顶部且朝向前延伸。阻挡臂154还包括一个端部部分160,该端部部分从倾斜部分158基本上朝向前突出。由于倾斜部分158,端部部分160相对于顶-底T-Bt方向比基座部分156高。端部部分160位于凹口136的外侧并且面向止挡壁140,即,端部部分160位于止挡壁140的右边。

阻挡元件122还包括一个质量臂162,该质量臂与阻挡臂154相对地从套筒152突出,也就是说基本上在向后的方向上突出。质量臂162意在在支架上从右到左的碰撞的情况下平衡阻挡臂154的惯性,以将围绕阻挡轴线124的旋转设置到期望的量。

根据图3应理解,阻挡元件122位于激活元件116的后面,但不是直接在激活轴线118的延续上。特别是由于阻挡轴线124基本上平行于激活轴线118的事实,并且由于阻挡杆154的端部部分160相对于阻挡杆154的底座部分156的偏移,阻挡元件122的这个定位成为可能。

参考图4,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位于激活元件116的止挡平台138的右边,以使得当激活元件116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时,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不会拦截止挡平台138。

然而,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位于引导壁146的上面,以使得当激活元件116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时,引导壁146接合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

参考图5,提供了激活杆128的前表面134的更好的视图。

车辆锁激活系统106还包括一个阻挡元件返回机构164,该阻挡元件返回机构意在朝向阻挡元件的脱离位置将阻挡元件122带回。例如,阻挡元件返回机构164包括一个围绕阻挡轴线124卷绕的返回弹簧。

此外,激活杆128的槽142在左边由左封闭端165界定。

参考图6,把手112意在由使用者操作以使激活元件116从它的初始位置移动到它的最终位置。为此,把手112包括两个轮齿166、168,在这两个轮齿之间插入了激活元件116的轮齿148,以在把手112和激活元件116之间形成一个齿轮机构。齿轮机构148、166、168意在将旋转以相对恒定的作用从把手112传递到激活元件116。

现将描述门开启系统100的操作。

当使用者操作把手112以使把手112围绕把手轴线114旋转时,齿轮机构148、166、168将旋转传递到激活元件116以使激活元件116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通过这样做,激活元件116的激活杆128拉动鲍登线108,鲍登线进而使锁102从主体104分离。同时发生地,激活杆128的止挡平台138通过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的旁边而不被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拦截。然而,引导壁146接合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然后引导它使得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通过右开口端144进入槽142并且在引导壁146上滑动,以朝向它的左封闭端165移动到槽142中。这使阻挡元件122围绕阻挡轴线124离开它的脱离位置朝向它的阻挡位置旋转。因此引导壁146发挥凸轮的作用。以此方式,使阻挡元件122在每次门开启时移动,这防止了阻挡元件122由于冰、湿气或灰尘而被固定。

在支架110上来自左边的碰撞170的情况下(见图1),碰撞170会引起激活元件116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事实上,碰撞170朝向右推动支架110。作为反应,由于它的惯性,把手112易于相对于支架110朝向左移动,这使激活元件116围绕激活轴线118朝向它的最终位置旋转。因此,在碰撞170期间,有使锁102脱离以及门被打开的风险。

配重150提供了防止在碰撞170期间打开门的第一装置。事实上,由于它的惯性,作为碰撞170的结果,配重150易于朝向左运动。这易于使激活元件116朝向它的初始位置旋转,这平衡了由把手112的惯性导致的朝向最终位置的旋转。

阻挡元件122提供了防止在碰撞170期间打开门的第二装置,现将描述该第二装置。

当激活元件116从它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它的最终位置时,第一止挡平台138意在遵循围绕激活轴线118的圆形路线。如前所述,当阻挡元件122在它的脱离位置时,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位于激活杆128的止挡平台138的路线的外侧。

作为碰撞170的结果,由于阻挡臂154和质量臂162的组合的惯性,阻挡元件122围绕阻挡轴线124从它的脱离位置向它的阻挡位置旋转。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从右边进入凹口136并且被止挡壁140阻挡在它的阻挡位置。以此方式,在强碰撞的情况下,不存在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到止挡平台138左边或超过止挡平台138过远的风险。在这个阻挡位置,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位于止挡平台138的路线上,以使得如果碰撞170使激活元件116朝向它的最终位置旋转,则阻挡臂154的端部部分160将止挡平台138拦截在激活元件116的受阻挡位置处。

在碰撞170之后,由于阻挡元件返回机构164,阻挡元件122回到它的脱离位置。这种类型的阻挡元件被称为可逆的。

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将权利要求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案,而应被解释为包括权利要求意在用它们的文字表述覆盖的和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用他的或她的常识对上面公开的教导的实施的想像的所有等同内容。

特别是,应注意到术语“锁”应包括意在保持车辆门关闭的任何装置。

此外,配重可以围绕激活轴线自由轮转。以此方式,在支架上在从右到左的方向上的碰撞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与碰撞170相反,配重将从所述激活元件脱离,使得配重不会拖拽激活元件朝向它的最终位置。

此外,车辆锁激活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意在使阻挡元件从它的阻挡位置到它的脱离位置的返回减缓。例如,可以使用WO 2012/1755599A1中描述的阻尼机构中的一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