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31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玻璃升降器有多种形式,一种为交叉臂式,通过电机带动扇形齿轮转动,再通过扇形齿轮的转动驱动交叉臂上下剪刀式运动,这种形式的玻璃升降器的摩擦噪声较大、电能消耗较多,且结构过于笨重,占用门护板空间较大,无法进行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另一种则为绳式玻璃升降器,通过驱动电机转动绕绳器拉动(放出)钢丝绳,再通过导向机构拉动玻璃进行上(下)运动,其结构需要将支架固定牢靠,钢丝绳运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力,拉动玻璃托架使玻璃升降,要求支架结构强度较高,且费力浪费电能,导致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用以实现节省汽车门护板内空间、提高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汽车零部件的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包括:

支架;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内;与车窗玻璃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所述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软轴带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支架内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三支架,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滑块包括:与所述车窗玻璃连接的第一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滑块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车窗玻璃连接的第二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滑块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

优选地,所述软轴包括:第一软轴,所述第一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第二软轴,所述第二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滑块上沿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出有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二驱动滑块上沿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延伸出有第二导向滑块。

优选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优选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滑块上端的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上设有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滑块上端的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第二卡槽。

优选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软轴绕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滑轮上;第二导向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软轴绕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滑轮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连接后呈“U”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窗玻璃和上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且所述车窗玻璃固定于所述驱动滑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柔性软轴结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软轴转动带动驱动滑块在支架内部上下滑动,驱动滑块上下滑动的同时实现了对汽车车窗玻璃的升降。通过软轴传动驱动电机的动力,有效的节省了门护板中间部分的空间,在配置不断升级的汽车中,节省下的空间可用于布置更多零部件;软轴为刚性元件,有效保证频繁运动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软轴连接、传动周围只需一个固定支架即可,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重量,且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驱动滑块、第一软轴设置在第一支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导向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驱动滑块分别与第一支架、第一软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驱动电机;6、车窗玻璃;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31、第一驱动滑块;32、第二驱动滑块;41、第一软轴;42、第二软轴;51、第一导向滑轮;52、第二导向滑轮;111、第一滑槽;311、第一导向滑块;312、第一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2,固定于所述支架内;与车窗玻璃6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所述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软轴带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支架内上下移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安装在汽车门护板内部,由于驱动滑块内设有螺纹通孔,使得软轴与驱动滑块内部螺纹连接,因而软轴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驱动滑块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通过驱动电机2驱动软轴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滑块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与驱动滑块相连接的车窗玻璃6便能实现上下移动。

通过软轴传动驱动电机2的动力,有效的节省了门护板中间部分的空间,在配置不断升级的汽车中,节省下的空间可用于布置更多零部件;并且由于软轴为刚性元件,有效地保证了频繁运动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软轴连接、传动周围只需一个固定支架即可,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重量,且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的第三支架1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13上;所述驱动滑块包括:与所述车窗玻璃6连接的第一驱动滑块3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一驱动滑块31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车窗玻璃6连接的第二驱动滑块3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所述第二驱动滑块32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进一步地,所述软轴包括:第一软轴41,所述第一软轴4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软轴41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11远离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一端;第二软轴42,所述第二软轴42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软轴42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一端。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第三支架13之间的连接呈“U”型连接,将驱动电机2设置在第三支架13上,不会对车窗玻璃6的下移产生妨碍。

第一支架11以及第二支架12分别垂直的设置在第三支架13的两端,这种设置方式是为了保证车窗玻璃6能够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第一支架11与第三支架13以及第二支架12与第三支架13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焊接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分别与第三支架13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长期使用。

为了保证车窗玻璃6在完全打开时能够完全下移到汽车门护板内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的高度和车窗玻璃6的高度相同或设置为略大于车窗玻璃6的高度。

第一驱动滑块31与车窗玻璃6的第一侧连接,第二驱动滑块32与车窗玻璃6的第二侧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在需要对车窗玻璃6上下移动时能够提高车窗玻璃6移动的平稳性。

具体的,驱动电机2分别设置在汽车门护板上的开启控制按钮和关闭控制按钮相连接。在需要对车窗玻璃6打开时,车内乘员通过按压汽车门护板上的开启控制按钮,控制按钮控制驱动电机2正向转动,进而驱动第一软轴41、第二软轴42向第一方向上旋转,在车窗玻璃6下移到乘员需要的高度时,乘员松开开启控制按钮,驱动电机2便停止运行;相应地,在需要关闭车窗玻璃6时,乘员通过按压汽车门护板上的关闭控制按钮控制驱动电机2反向旋转,带动车窗玻璃6向上移动即可。

具体的,设置在多个汽车门护板内的驱动电机2均与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相连接,驾驶员通过操作电子控制单元ECU,可以实现对多个车窗玻璃6实现开启与关闭。尤其是在车上装载有小孩时,通过驾驶员对多个车窗玻璃6的开闭的控制,能够规避小孩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参照图1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滑块31上沿所述第一支架11远离所述第二支架12的方向延伸出有第一导向滑块311;所述第二驱动滑块32上沿所述第二支架12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1的方向延伸出有第二导向滑块;且进一步的,该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侧的第一滑槽111,所述第一导向滑块31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11内;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侧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滑块311上端的第一托架312,所述第一托架312上设有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滑块上端的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第二卡槽。

第一驱动滑块31和第二驱动滑块32是通过第一托架312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卡槽与车窗玻璃6实现连接的。车窗玻璃6的下沿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

第一滑槽111在于对第一导向滑块311运动方向进行限制,第二滑槽的设置也是为了对第二导向滑块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进而实现控制车窗玻璃6的移动方向,保证其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第一滑槽111自第一支架11的上端连通至第一支架的下端,第二滑槽自第二支架12的上端连通至第二支架12的下端;这种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车窗玻璃6在完全下移到汽车门护板内部时不会受到第一支架11或者第二支架12的阻碍,实现车窗玻璃6的顺利下移。

参照图1与图3所示,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滑轮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三支架1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软轴41绕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滑轮51上;第二导向滑轮5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与所述第三支架1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软轴42绕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滑轮52上。

第一导向滑轮51用于对第一软轴41进行张紧和导向;同样的,第二导向滑轮52则是为了实现对第二软轴42的张紧和导向。

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软轴还可以只设置为一组,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滑块与车窗玻璃6的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2同时驱动第一软轴41和第二软轴42旋转,通过第一软轴41带动第一驱动滑块31在第一支架11内部上下移动以及第二软轴42带动第二驱动滑块32在第二支架12内部上下移动,第一软轴41与第二软轴42转动速度相同,使得车窗玻璃6两端能够以相同的速度上移或下滑,保证了车窗玻璃6上下移动的平稳性。通过软轴传动驱动电机2的动力,有效的节省了门护板中间部分的空间,在配置不断升级的汽车中,节省下的空间可用于布置更多零部件;并且由于软轴为刚性元件,有效地保证了频繁运动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软轴连接、传动周围只需一个固定支架即可,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重量,且结构更加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窗玻璃6和上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且所述车窗玻璃6固定于所述驱动滑块上。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