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皮带分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28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皮带分切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输送皮带分切机。



背景技术:

在输送皮带的生产中,宽幅的输送皮带通常需要被分割成不同规格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需求,这一工作需要分切机来完成,分切机是一种将输送皮带、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

在公告号为CN2050116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切刀位置可调的AGM隔板分切机,包括刀架以及转动安装在刀架上的多个圆盘形的刀片,所述刀片下方设置有承刀辊,刀架上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上安装有与刀片一一对应的安装座,刀片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上,安装座与升降台之间通过螺栓定位,刀片边缘的两侧面逐渐靠拢收窄形成刃部,刃部与承刀辊外周面相接触,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水平滑槽,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水平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通过导向块与水平滑槽的配合能够调整各刀架之间的间距,生产不同尺寸的AGM隔板。

这种分切机由于安装座与升降台为滑动连接,安装座之间的距离调节方式为无级调节,调节时需要人工测量刀距,精度不高,适用于小批量试产,在大批量生产时产品宽度相对固定,不需要经常调节,且对精度要求较高,所以这种分切机存在适用性不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送皮带分切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输送皮带分切机,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之间的多根张紧辊,所述张紧辊的一侧设置有主承刀辊,所述主承刀辊上方平行于所述主承刀辊设置有刀轴,所述刀轴上活动套设有多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轴一轴端设置有用于旋转刀轴的控制组件,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主承刀轴远离所述张紧辊一侧平行于所述主承刀轴设置有副承刀轴,所述副承刀轴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副承刀轴相配合的压紧辊,所述压紧辊与副承刀辊的上方设置有副分切装置,副分切装置包括横梁以及安装在横梁上的安装部,安装部与横梁滑动连接且可拆卸连接有切刀;

所述横梁朝向刀轴一侧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远离滑轨一侧设置有导轨,导轨沿安装部高度方向设置,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朝向副承刀辊一端安装有切刀,所述安装部远离滑块一端设置有切换气缸,切换气缸沿安装部高度方向设置,切换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安装部与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小批量试产时,产品宽度不定,采用主分切装置进行分切,在大批量生产时,产品宽度相对固定,对产品的精度要求也更高,采用副分切装置进行分切,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当需要切换到主分切装置时,切换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滑块以及位于滑块上的切刀上升,从而使副分切装置停止工作,切换到主分切装置,操作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远离副承刀辊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沿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部远离齿条一端设置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沿安装部高度方向设置,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安装部,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朝向齿条一端与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产品的宽度需要调节切刀的间距,定位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定位块下降,定位块与齿条啮合完成对切刀的定位,由于齿条啮合精度较高,且在生产过程中定位块不会发生偏移,能够提高产品的分切精度,稳定分切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刀轴同轴心设置的涡轮,涡轮径向一侧设置有蜗杆,蜗杆轴向固定只能径向转动,蜗杆一轴端设置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切换到副分切装置时,通过旋转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涡轮带动主分切装置朝向远离承刀辊一侧转动,从而使主分切装置停止工作,切换到副分切装置,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刀片的安装座上间隔可拆卸安装有压紧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刀片切割产品的同时,压紧轮对产品进行压紧,防止产品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副承刀辊周向开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沿副承刀辊轴向等间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副分切装置进行分切工作时,切刀内嵌于切割槽内,防止切刀受力过大发生偏移或变形,影响产品分切质量。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张紧辊包括呈倒三角形分布的辊筒一、辊筒二、辊筒三,辊筒一、辊筒三与辊筒二外周面的的间距等于产品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产品进入分切装置前对产品进行张紧,提高产品分切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辊筒三轴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辊筒三与辊筒二间距的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轴承座一端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辊筒一的调节结构与辊筒三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不同厚度的产品时,通过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座上升或下降,从而使辊筒一、辊筒三与辊筒二外周面的的间距等于产品的厚度,对不同厚度的产品实现有效地张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间距无级调节的主分切装置和间距有级调节的副分切装置,且切换方便,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2)通过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座上升或下降,从而使辊筒一、辊筒三与辊筒二外周面的的间距等于产品的厚度,对不同厚度的产品实现有效地张紧;

(3)定位气缸通过定位块与齿条啮合完成对切刀的定位,且在生产过程中定位块不会发生偏移,能够提高产品的分切精度,稳定分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副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C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支架;2、张紧装置;21、辊筒一;22、辊筒二;23、辊筒三;24、轴承座;25、活动槽;26、调节气缸;3、主承刀辊;4、主分切装置;41、刀轴;42、安装座;43、刀片;44、压紧轮;5、控制组件;51、控制箱;52、涡轮;53、蜗杆;54、手轮;6、副承刀辊;61、切割槽;7、压紧辊;8、副分切装置;81、横梁;82、滑轨;83、安装部;84、导轨;85、滑块;86、切刀;87、切换气缸;9、齿条;10、定位气缸;1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分切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2,上述张紧装置2主要包括多根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的张紧辊。支架1远离张紧装置2一侧设置有主承刀辊3,主承刀辊3上方设置有主分切装置4,主分切装置4包括刀轴41,刀轴41一轴端设置有用于旋转刀轴41的控制组件5,所述支架1上远离刀轴41一侧设置有副承刀辊6,支架1远离副承刀辊6一侧设置有压紧辊7,压紧辊7与副承刀辊6的上方设置有副分切装置8。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刀轴41上套设有若干安装座42以及安装在安装座42上的刀片43,刀片43与安装座4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座42与刀轴41滑动连接,安装座42通过螺栓紧固在刀轴41上,相邻两刀片43之间的安装座42上设置有有压紧轮44,压紧轮44与安装座42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控制箱51,控制箱51安装于支架1外侧,控制箱51内设置有与刀轴41同轴心的涡轮52,涡轮52径向一侧设置有蜗杆53,蜗杆53沿控制箱51高度方向设置,蜗杆53两轴端与控制箱51通过轴承连接,蜗杆53轴向固定只能径向转动,蜗杆53远离控制箱51一端设置有手轮54,通过旋转手轮54带动蜗杆53转动,蜗杆53通过涡轮52带动主分切装置4转动,从而使主分切装置4靠近或者远离主承刀辊3,从而切换主分切装置4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副分切装置8包括横梁81,横梁81朝向刀轴41一侧设置有滑轨82,滑轨82沿横梁8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轨82上滑动设置有安装部83,所述安装部83远离滑轨82一侧设置有导轨84,导轨84沿安装部83高度方向设置,导轨84上滑动安装有滑块85,滑块85朝向副承刀辊6一端安装有切刀86,所述安装部83远离滑块85一端设置有切换气缸87,切换气缸87沿安装部83高度方向设置,切换气缸87的活塞杆贯穿安装部83与滑块85固定连接,切换气缸87用于带动切刀86上升或下降,从而切换副分切装置8的工作状态。

如图7所示,所述横梁81远离副承刀辊6的一侧设置有齿条9,所述齿条9沿横梁8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部83远离齿条9一端设置有定位气缸10,定位气缸10沿安装部83高度方向设置,定位气缸10的活塞杆贯穿安装部83,定位气缸10的活塞杆朝向齿条9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朝向齿条9一端与齿条9啮合,根据产品的宽度需要调节切刀86的间距,定位气缸10通过活塞杆带动定位块11下降,定位块11与齿条9啮合完成对切刀86的定位,由于齿条9啮合精度较高,且在生产过程中定位块11不会发生偏移,能够提高产品的分切精度,稳定分切质量,所述副承刀辊6周向开设有切割槽61,所述切割槽61沿副承刀辊6轴向等间距设置,在副分切装置8进行分切工作时,切刀86内嵌于切刀86槽内,防止切刀86受力过大发生偏移或变形,影响产品分切质量。

如图8所示,所述张紧装置2由呈倒三角形分布的辊筒一21、辊筒二22、辊筒三23组成,辊筒一21、辊筒三23与辊筒二22外周面的的间距等于产品的厚度,所述辊筒三23轴端设置有轴承座24,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活动槽25,活动槽25沿支架1厚度方向贯穿支架1,轴承座24内嵌于活动槽25内,所述活动槽25远离轴承座24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气缸26,调节气缸26的活塞杆朝向轴承座24一端与轴承座24固定连接,调节气缸26用于调节辊筒三23与辊筒二22间距,所述辊筒一21的调节结构与辊筒三23相同,在生产不同厚度的产品时,通过调节气缸26的活塞杆带动轴承座24上升或下降,从而使辊筒一21、辊筒三23与辊筒二22外周面的的间距等于产品的厚度,对不同厚度的产品实现有效地张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