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78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将可聚合的含烯基结构的离子液体单体在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的作用下进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含烯基聚离子液体;

第二步:在室温下,将第一步制得的含烯基聚离子液体搅拌溶解于溶剂中,得到质量分数为5~30%的电纺原料;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电纺原料加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的静电纺丝条件为:静电压为10~40kV,注射泵流速为1~4mL/h,喷丝头距接收屏距离为10~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的转速为100~2500r/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的可聚合的含烯基结构的离子液体单体的质量分数为70%~90%,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5%~15%,链转移剂的质量分数为5%~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聚合的含烯基结构的离子液体单体为季铵盐类离子液体单体、咪唑盐类离子液体单体、吡啶盐类离子液体单体或季磷盐类离子液体单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类引发剂或无机过氧类引发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转移剂为二硫酯、甲醇、正丁硫醇、特丁硫醇、正辛硫醇、正十二硫醇、脂肪族硫醇、十二烷基硫醇、四氯化碳、碘仿、异丙醇、亚硫酸氢钠、次磷酸钠、甲酸钠、1-氯-1-碘烷、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以及巯基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烯基聚离子液体为季铵盐类聚离子液体、咪唑盐类聚离子液体、吡啶盐类聚离子液体以及季磷盐类聚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的溶剂为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乙腈、乙醚、四氢呋喃、N,N-二甲基乙酰胺、己烷、乙醇、甲酸、乙酸、氯仿、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烯、1,2-二甲氧基乙烷、1,2,3,4-四氢化萘、环丁砜、嘧啶、甲酰胺、正己烷、氯苯、二氧杂环己烷、乙烯基乙二醇、甲苯、甲基环己烷、1,2-二氯乙烯、二甲苯、环己烷、N-甲基吡咯烷酮、戊烷、苯甲醚、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以及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聚离子液体纳米纤维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