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6868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高分辨率与窄边框成为了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展潮流。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器主要包括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其中,栅极驱动器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实现高分辨率和窄边框显示。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通过覆晶薄膜(Chip On Film,简称:C0F)或者晶片贴附在玻璃基板(Chip On Glass,简称:COG)的封装方式设置在显示面板中,也可以通过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构成集成电路单元而设置在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电路一般为移位寄存器的一个极与一根栅线对接,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向栅线输入信号,从而实现像素的逐行扫描。与传统的C0F或者C0G设计相比,栅极驱动器可以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更低,同时减少了一道工序,提高了产量。
[0003]由于触控显示装置(TouchPanel)具有易用性、操作的多功能性、不断下降的价格和稳步提高的良率等优点,应用越来越普及。触控显示装置可分为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和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又分为内嵌式(In Cell)触控显示装置和外置式(On Cell)触控显示装置两种。
[0004]当将栅极驱动器应用于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中时,栅极驱动器输出的驱动信号会干扰到触控信号,从而使得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用于避免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所述预充电模块连接至所述复位模块和上拉节点,所述复位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所述上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所述放噪模块和输出端,所述放噪模块连接至输出端;
[0007]所述预充电模块,用于在预充电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0008]所述放噪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0009]所述上拉控制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0010]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0011 ]可选地,还包括: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
[0012]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触控阶段为上拉节点充电。
[0013]可选地,还包括:下拉控制模块,所述下拉控制模块连接至上拉节点、下拉节点和复位模块;
[0014]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将下拉节点的电位拉低。
[0015]可选地,在正向扫描时,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
[0016]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7]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源连接;
[0018]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和上拉节点连接。
[0019]可选地,在正向扫描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
[0020]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连接;
[0021]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输出端和放躁模块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连接;
[0022]第七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0023]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连接;
[0024]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
[0025]第十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0026]可选地,在反向扫描时,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
[0027]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和复位信号端连接;
[0028]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和上拉节点连接;
[0029]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和第二电源连接。
[0030]可选地,在反向扫描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九开关管和第十开关管;
[0031]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0032]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控制模块、输出端和放躁模块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和放噪模块连接;
[0033]第七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0034]第八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四电源和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连接;
[0035]第九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四电源连接;
[0036]第十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0037]可选地,所述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电容;
[0038]第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时钟信号端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电容的第二端、输出端和放噪模块连接;
[0039]电容的第一端与上拉节点连接,电容的第二端与输出端、复位模块和放噪模块连接。
[0040]可选地,所述放噪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管;
[0041]第五开关管的控制极与开关电源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复位模块、输出端和上拉控制模块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复位模块和第三电源连接。
[0042]可选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十一开关管、第十二开关管和第十三开关管;
[0043]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二极和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和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十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上拉节点连接;
[0044]第十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十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开关电源连接,第十二开关的第二极与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
[0045]第十三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0046]可选地,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开关管;
[0047]第六开关管的控制极与上拉节点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与下拉节点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源连接。
[004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上述移位寄存器。
[004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栅极驱动电路。
[005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包括:
[0051]在预充电阶段:预充电模块为上拉节点充电;
[0052]在触控阶段:放噪模块对输出端进行放噪;
[0053]在输出阶段:上拉控制模块将上拉节点的电位上拉并通过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0054]在复位阶段:复位模块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复位,以及在放噪阶段对上拉节点和输出端进行放噪。
[005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6]本发明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中,移位寄存器包括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上拉控制模块和放噪模块,其中,放噪模块在触控阶段对输出端进行放噪,避免了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005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3为图2中的移位寄存器在第一种模式下进行正向扫描的示意图;
[0060]图4为图2中的移位寄存器在第二种模式下进行正向扫描的示意图;
[0061 ]图5为未对上拉节点进行补偿的示意图;
[006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6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65]图1为本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