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3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复合式散热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使风可由各个方向对流,以达有效散热的复合式散热结构,尤适于应用在电灯、灯泡的散热器或类似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热导管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效能,因此被普遍的应用在电子设备散热用途上, 现有导热管和鳍片的结合方式,如中国台湾公告第449514号专利,主要于热导管与鳍片连接的接合面上涂布一层焊料,放入真空加热炉加热,使焊料于加热过程中熔化并产生毛细现象,渗入热导管和鳍片的接合面,经冷却后达到焊结;但上述工艺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必须配合特殊的生产设备(如真空加热炉),且其工艺冗长且控制模式相当缜密和复杂,使得单位时间内的产能效率低,因此生产的工时成本居高不下,且其所采用焊料涂布并加热焊料熔化填缝的作业,工艺中会产生有害人体和环境污染的废气、废水,故此种结合方式为一种高污染、不环保的工业制造工艺。为改善此一缺失,故有另一种采紧配合方式将热量导出的导热管和散热片结合, 如图1所示,散热装置A设有一座体Al、一中空管体A2以及数个散热鳍片A3;数个散热鳍片 A3中央设有配合中空管体A2径度而设的开孔,开孔向一侧设有一延伸段A31,延伸段A31 上并具一阶级部A32,将结合中空管体A2的座体A 1定位于夹具上,采自动化机械成型每一散热鳍片A3,同时将成型的散热鳍片A3穿套于中空管体A2上,再借成型模具依序逐一冲压 (即每一次冲压一片散热鳍片⑶,使每一散热鳍片A3能和中空管体A2形成套装紧结的状态;然,完成组装的散热装置A,其相对二侧的散热鳍片A3为不相通,因为中央具有中空管体A2的阻挡,故流动的风仅止于散热鳍片A3的外缘,而散热鳍片A3与中空管体A2的结合部处则形成死气、死风,造成所传导的热无法快速散去,为其最主要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复合式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使本身即拥有机械强度,同时使气流可由各个方向对流,以达有效散热的复合式散热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式散热结构,包含至少一个本体,该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嵌槽;至少一个散热元件,该散热元件嵌合于本体的嵌槽;以及至少一个迫紧元件,该至少一个迫紧元件将散热元件紧配于本体的嵌槽上,从而在散热元件间形成通透的空间来使空气对流散热。如上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结构,至少一个本体的周缘设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式散热结构,包含至少一个本体,该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嵌槽;以及至少一个散热元件,该至少一个散热元件固设于本体的嵌槽,从而在散热元件间形成通透的空间来使空气对流散热。[0009]如上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结构,散热元件固设于本体嵌槽的方式为焊接、迫紧、接 合、粘合或嵌入。如上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结构,至少ー个本体的周缘设有至少ー个发光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至少ー散热元件通过至少一迫紧元件紧配嵌合于本体的至少ー嵌槽中,可达成 节省材料及降低成本的优点。2、各散热件之间以及散热件与本体间具有透空的间隙,故使气流可由各方向对流 更进ー步提升散热导热性。3、散热元件与迫紧元件更进一歩使本体拥有机械强度。4、散热元件的形状为整齐排列或交错排列,使其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

图1为现有散热片借成型模具冲压紧结于热导管的实施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形成庙用灯具的样式。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形成灯泡的样式。其中A、散热装置 Al、座体 A2、中空管体A3、散热鳍片A31、延伸段A32、阶级部1、散热结构 11、本体 111、嵌槽112、结合孔 12、散热元件121、弯折部13、迫紧元件15、外罩 16、连接杆17、发光单元 18、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请同參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1,设有至少一本体11、至少ー散热元件 12及至少一迫紧元件13,本实施例的本体11设有ニ片,由于结构均相同故以其中之ー为例 说明,本体11的周缘设有数个嵌槽111,通过数个嵌槽111将本体11环绕住;至少ー散热 元件12,其数量配合本体11的嵌槽111数量而设,散热元件12为二相对侧呈相同形状的片 体,其中一相对侧的中间部位设有弯折部121 ;至少一迫紧元件13,迫紧元件13的宽度为配 合本体11嵌槽111的宽度而设,而迫紧元件13的数量为可配合本体11嵌槽111数量或呈 倍数而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本体11数量设有ニ片,假设本体11上具有15个嵌槽111, 此时,迫紧元件13设为30个或15个,30个迫紧元件13设为与嵌槽111相同宽度,但长度 为配合本体11的厚度;15个迫紧元件13则设为与嵌槽111相同宽度,但长度为配合ニ个 本体11之间的长度而设,本实施例设有15个迫紧元件13。每ー散热元件12利用弯折部121弯折,使散热元件12形成一中央具有容置空间 的对折片体,将ニ本体11以嵌槽111相互对齐,且距适当距离的方式,将每ー对折片体置入 ニ本体11的每ー嵌槽111中,再通过等长的迫紧元件13紧配于每ー散热元件12的弯折部121之间,以形成一个每片散热元件12之间均具有透空的间隙,使各个方向的风均可相互对流,以有效增加散热效率。请参图4,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1,二本体11上更进一步设有结合孔,以通过结合件结合一荷花造型的外罩15,且外罩15内的本体11另结合一发光单元17,如LED晶片, 再者,另一本体11的中心位置则设有一结合孔112,供一内部拉设有电线的连接杆16穿设并结合于设有LED晶片的本体11的背侧,如此,当发光单元17发光时所产生的热,传导至通过迫紧元件13迫紧于本体11嵌槽111的散热元件12上,又,每一散热元件12的周边各具有通透的空隙,故风则可由各方向流动对流,而有效达到散热的有益效果。另请参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散热结构1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迫紧元件13数量有30个,即每一散热元件12的二端各通过一个迫紧元件13紧配于二本体11的每一嵌槽111,而一本体11的中心位置结合一发光单元17, 另一本体11则结合一灯座18,发光单元17的电线由本体11的背侧拉至另一本体11的中心最后再与灯座18结合,借此以完成一散热优良的灯具。再者,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习于本业的人士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都应视为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个本体,该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嵌槽;至少一个散热元件,该散热元件嵌合于本体的嵌槽;以及至少一个迫紧元件,该至少一个迫紧元件将散热元件紧配于本体的嵌槽上,从而在散热元件间形成通透的空间来使空气对流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本体的周缘设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
3.一种复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个本体,该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嵌槽;以及至少一个散热元件,该至少一个散热元件固设于本体的嵌槽,从而在散热元件间形成通透的空间来使空气对流散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元件固设于本体嵌槽的方式为焊接、迫紧、接合、粘合或嵌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本体的周缘设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复合式散热结构,包含至少一本体,本体上具有至少一嵌槽;至少一散热元件,嵌合于本体的嵌槽;以及至少一迫紧元件,供紧配于散热元件及本体的嵌槽;借此,通过至少一迫紧元件将散热元件紧配于本体上,使散热元件间具有通透的空间,使整体达成良好的空气对流散热的效果。
文档编号F21V29/00GK202303280SQ2011203965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李家茂 申请人:李家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