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046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光学膜片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光学膜片及光学模组,且特别设及一种光学膜片及背光模 组。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可区分为直下式与侧入式。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 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W及位于导光板侧面的光源。另外,为了达到出光均匀或改善光学效 果,一般也会在导光板上增设光学膜片组。光源所发出的光束自位于导光板侧边的入光面 进入导光板后,会因全反射而被引导至导光板中。位于导光板底面或出光面的多个网点会 破坏光束的全反射,让光束自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并通过导光板的出光面上增设的光学 膜片组,从而形成所需的均匀面光源。
[0003] 在现有的光学膜片中,W扩散膜片为例。为了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例如是散射效 果或雾度化aze),通常会在扩散膜片的上、下表面铺设颗粒层化eads)。一般而言,颗粒层 的光学颗粒硬度较导光板大。在背光模组搬运的过程中,或背光模组因其他原因而震动或 晃动时,导光板与扩散膜片的光学颗粒摩擦而产生刮痕。除此之外,导光板容易因人眼无法 察觉的异物存在于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或是存在于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之间,因为异物挤 压接触而导致刮伤。由于导光板上的刮痕、缺陷或异物会直接影响背光模组的出光效果,例 如是出现亮白点或异物状光斑,造成背光模组光学效果不佳。因此,如何降低导光板刮伤的 影响,或者使导光板在刮伤的情况不会直接造成背光模组出光效果不佳,实为目前研究人 员亟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掲 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背 景技术"段落所掲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 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其可W遮蔽导光板上的缺陷或异物,并 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导光板上的缺陷或异物可W被光学膜 片遮蔽,且背光模组具有良好的光学效果。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W从本实用新型所掲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 步的了解。
[0008]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 光学膜片,其用于配置在一背光模组的一导光板上,W接收来自导光板的一光束。导光板具 有一入光面W及一相对于入光面的侧面。光学膜片包括一第一材料层W及一第二材料层。 第一材料层具有一第一表面W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光束透过第一表面进入光 学膜片。第二材料层配置于第一表面w及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材料层具有多个 第一光学微结构。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一侧W及相对于第一侧的一第二侧。第一侧对位于导 光板的入光面,第二侧对位于导光板的侧面,且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由第二侧朝向第一 侧的方向上增加。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膜片具有一区域。此区域位于第一侧W 及第二侧之间。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由第二侧朝向此区域增加,且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 度由此区域朝向第一侧减少。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材料层于第一侧具有一第一分布密度 值。第二材料层于第二侧具有一第二分布密度值,且第二分布密度值大于第一分布密度值。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区域与第一侧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上述的 区域与第二侧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材料层于第一侧具有一第一分布密度 值,第二材料层于第二侧具有一第二分布密度值,且第一分布密度值大于第二分布密度值。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材料层于第一表面配置多个第二光学微 结构,第一材料层于第二表面配置多个第=光学微结构,且第=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高 于第二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运些第一光学微结构为微球体。
[0015]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一光源W及一光学膜片。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W及一相 对于入光面的侧面。光源配置于入光面旁。光源发出的一光束经由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板。 光学膜片配置于导光板上。光学膜片包括一第一材料层W及一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具 有一第一表面W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光束经由导光板引导而由第一表面进入 光学膜片。第二材料层配置于第一表面W及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材料层具有多 个第一光学微结构。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一侧W及相对于第一侧的一第二侧。第一侧对位于 导光板的入光面,第二侧对位于导光板的侧面,且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由第二侧朝向第 一侧的方向上增加。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具有一区域。此区域位 于第一侧W及第二侧之间。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由第二侧朝向此区域增加,且第二材料 层的分布密度由此区域朝向第一侧减少。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中,第二材料层于第一侧具有一第 一分布密度值。第二材料层于第二侧具有一第二分布密度值,且第二分布密度值大于第一 分布密度值。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中,上述的区域与第一侧之间具有 一第一距离,上述的区域与第二侧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中,第二材料层于第一侧具有一第 一分布密度值,第二材料层于第二侧具有一第二分布密度值,且第一分布密度值大于第二 分布密度值。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中,第一材料层于第一表面配置多 个第二光学微结构,第一材料层于第二表面配置多个第=光学微结构,且第=光学微结构 的分布密度高于第二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组中,运些第一光学微结构为微球体。
[0022]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W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第二材料层配置于第一材料层的第一表面W及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 之一,且第二材料层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另外,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由光学膜片的 第二侧朝向光学膜片的第一侧的方向上增加。因此,光学膜片可W遮蔽导光板上的缺陷或 异物,并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的第二材料层配 置于第一材料层的第一表面W及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第二材料层具有多个第一光 学微结构。另外,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由光学膜片的第二侧朝向光学膜片的第一侧的方 向上增加。因此,导光板上的缺陷或异物可W被光学膜片遮蔽,且背光模组具有良好的光学 效果。
[0023]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4]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00巧]图1B是图1A的光学膜片的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示意图。
[00%] 图1C是图1A的光学膜片的第二材料层沿着X轴方向的分布密度示意图。
[0027] 图1D是图1A的导光板的网点分布密度示意图。
[0028] 图1E是图1A、1B的光学膜片与不具有第二材料层的已知光学膜片的视角曲线图。
[002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第二材料层的分布密度示意图。
[0030]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侧视示意图。
[0031]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W下配合附图的优选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W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 右、前、后、垂直或水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 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3] 图1A是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