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30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型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中国汽车市场要求车型换代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形各类车身外观,并不断的试验创新,而试制是验证设计正确与否的关键环节,要求试制的每个环节必须高精度,严格按照设计数据完成,顶盖板件直接影响着整个车型的开发前景,所以顶盖简易模具成形是整车覆盖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零件外观质量的必要因素。

现有的顶盖简易模具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设计工作量大、铸件铸造周期长、材料成本较高、加工周期长、模具可循环利用率低、整个项目的节约性差,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能够满足不同车型调整更新的需要,整体零部件少,而且可拆式结构使得整个模具循环使用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包括压机,压机包括上台面和下台面,还包括上模和设于上模下方并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上模连于上台面,下模连于下台面;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共用垫板、上模压料芯和上模翻边镶块,上模压料芯设于上模共用垫板上,上模翻边镶块也设于上模共用垫板上,且设在上模压料芯的上、下两侧边;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共用垫板、下模凸模底座、下模凸模和下模翻边镶块,下模凸模底座设于下模共用垫板上,下模凸模设于下模凸模底座上,下模凸模与所述上模压料芯相匹配,下模翻边镶块也设于下模共用垫板上,且设在下模凸模底座的上、下两侧边。

所述的上模和下模都采用HT300铸铁,铸造成型。

所述的上模压料芯通过定位键和螺丝连于上模共用垫板上。

所述的上模翻边镶块通过销钉和螺丝连于上模共用垫板上。

所述的下模共用垫板上设有导滑槽,下模凸模底座上设有导滑面,下模凸模底座通过导滑面和导滑槽之间的匹配,连于下模共用垫板上。

所述的下模凸模通过定位键槽设于下模凸模底座上。

所述的下模翻边镶块通过销钉和螺丝连于下模共用垫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车型的顶盖,只需拆换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料芯、上模翻边镶块、下模翻边镶块和下模凸模既可,拆装方便,能同时整型两个工件,更能节约加工与调试时间,提高了项目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顶盖翻边的整型模具,包括压机3,压机3包括上台面301和下台面302,还包括上模1和设于上模1下方并与上模1相匹配的下模2,上模1连于上台面301,下模2连于下台面302,上模1和下模2都采用HT300铸铁,铸造成型,模具闭模的高度为800mm。

请结合图2所示,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共用垫板101、上模压料芯102和上模翻边镶块103,上模压料芯102通过定位键和螺丝设于上模共用垫板101上,上模翻边镶块103通过销钉和螺丝也设于上模共用垫板101上,且设在上模压料芯102的上、下两侧边。

请结合图3所示,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共用垫板201、下模凸模底座202、下模凸模203和下模翻边镶块204,模共用垫板上201设有导滑槽,下模凸模底座202上设有导滑面,下模凸模底座202通过导滑面插入导滑槽,使其连于下模共用垫板201上,下模凸模203通过定位键槽设于下模凸模底座202上,下模凸模202的型面与所述上模压料芯102的型面相匹配,下模翻边镶块204通过销钉和螺丝也设于下模共用垫板201上,且设在下模凸模底座202的上、下两侧边。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式,在针对不同车型顶盖的整型,只需拆装上模压料芯102、上模翻边镶块103、下模翻边镶块204和下模凸模203,使得工序简单易操作,调整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使用时,下模共用垫板201通过压板固定在压机3下台面302上,下模凸模底座202也同时也固定在压机3下台面302上,下模凸模203通过定位键槽放置在下模凸模底座202上,下模翻边镶块204通过销钉和螺丝锁护在下模共用垫板201的镶块安装座上,即在下模凸模底座202的上、下两侧边,机床顶杆顶起下模凸模底座202导滑面与下模共用垫板201的导滑槽相对运动。上模压料芯102通过定位键和螺丝设于上模共用垫板101上,上模翻边镶块103通过销钉和螺丝也设于上模共用垫板101的镶块安装面上,且设在上模压料芯102的上、下两侧边,然后翻转,与下模2合模,待上、下型面贴合,用压板将上模共用垫板101锁护在压机3上台面301上。打开模具,机床顶杆顶起下模凸模底座202导滑面与下模共用垫板201的导滑槽相对运动,抬高50mm后将零件放置于下模凸模203表面,然后上机台往下运动,上模压料芯102与下模凸模203之间压紧后,上机台和顶杆同时往下运动,直至模具闭合,然后取件,依次循环。

另外,在上模压料芯102和上模翻边镶块103上还可以用五轴在其表面刻画出零件边界线、孔位和中心十字线,用以代替检具,检验零件的最终状态。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