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93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料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混合料成型模具,一般包括模冲、阴模,模冲又可分为上模冲、下模冲,上模冲成型产品的上端面,下模冲成型下端面;阴模成型产品的与端面垂直的面。对于有台阶的产品,一般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模冲上设置台阶,二是增加模冲;台阶高度较高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密度均匀性,必须通过使用“增加模冲”的方式进行处理;产品台阶较低时,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用,若使用“在模冲上设置台阶”的方式,则台阶的高度就是不可变的,如果一个系列的产品,只有某个台阶的高度或形状不同,其它的都相同的情况下,则需要做多个不同的模冲,浪费材料和成本;若使用“增加模冲”的方式,高度是变的可调了,但由于模冲之间的配合有间隙,每一次成型压制时,配合的间隙都不尽相同,产品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增加模冲”的方式,有时受到压机或模架的限制,能够设置的模冲数量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合料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合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阴模和上模冲及下模冲围成一个成型腔,所述上模冲或下模冲包括固定杆、冲体和冲头,所述冲体为中空形状,两端设置有台阶孔,上端面为工作面,下端面为固定端;所述固定杆位于冲体内部,并与冲体相配合,冲体的上台阶孔与冲头相配合,所述冲头紧固在固定杆的上端,所述冲头和冲体之间设置有调节块。

所述冲头与固定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面略高于冲体的下端面,固定杆的下端面设有固定孔,冲头的上端面也设置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为六角槽或四方槽。

所述调节块的数量为0-5块。

所述冲体的固定端设有销孔,所述冲体的下端面设有斜面,斜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7º,长度为3-5mm。

还包括芯棒,固定杆为中空形状,芯棒与固定杆的中空形状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合料成型模具,把整体的模冲分成了四部分,即固定杆、冲体、冲头、调节块,冲头的工作面可以制作不同的形状或高度,不再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冲进行调节;调节高度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块进行调节;由于冲头与固定杆、冲体配合为固接,模冲工作时三者的位置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解决了“模冲之间的配合有间隙,每一次成型压制时,配合的间隙都不尽相同,产品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合料成型模具,冲体的固定端还设有销孔,起到定位模冲的作用;冲体的下端面设有斜面,斜面与底面的夹角为3~7º,长度为3-5mm,这是由于模具在成型压制时,下模冲与阴模配合,具有一定的配合间隙,在成型压制过程中,会有一些粉末从间隙中落下来,这些粉末就会落到模冲的周围,并聚集;斜面可以减少聚集的粉末对压制过程的影响,增加压制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斜面也能减少应力集中,可以较好的释放应力,增加模具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料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冲体,3-冲头,4-调节块,5-销孔,6-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混合料成型模具,包括阴模、上模冲、下模冲,阴模和上模冲及下模冲围成一个成型腔,上模冲或下模冲包括固定杆1、冲体2、冲头3;冲体2为中空形状,两端设置有台阶孔,上端面为工作面,下端面为固定端;固定杆1位于冲体2内部,并与冲体2相配合,冲体2的上台阶孔与冲头3相配合,冲头3紧固在固定杆1的上端,在冲头3和冲体2之间设置有调节块4,调节块4用于调节冲头3工作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包括芯棒,固定杆1为中空形状,芯棒与固定杆1的中空形状相配合。

冲头3与固定杆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杆1的底下端面略高于冲体2的下端面,固定杆的下端面设有固定孔,冲头的上端面也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六角槽或四方槽,调节块的数量为0-5块,冲体2的固定端设有销孔5,起到定位模冲的作用。

冲体2的下端面设有斜面6,斜面6与底面的夹角为3~7º,长度为3-5mm。由于模具在成型压制时,下模冲与阴模配合,具有一定的配合间隙,在成型压制过程中,会有一些粉末从间隙中落下来,这些粉末就会落到模冲的周围,并聚集;本实用新型斜面的设置可以减少聚集的粉末对压制过程的影响,增加压制过程的稳定性,同时,斜面也能减少应力集中,可以较好的释放应力,增加模具的寿命。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案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案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