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424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中间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厚板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在中厚板生产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产品的性能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控制轧制过程中,在钢板的再结晶和未再结晶区之间的部分再结晶区温度范围内须停止轧制,进行待温,以避免出现混晶组织,影响产品质量。

目前,国内、外中厚板生产线大多数粗、精轧机之间的间距普遍较短,随着TMCP技术的发展,当进行中间冷却时,将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各中厚板生产厂家采用多种方法来改善中间坯的冷却,提高生产效率,通常来说,主要有层流冷却、水帘、气雾冷却、空冷等方式。

层流冷却的方法冷却速度偏大,使冷却后的钢板温度不够均匀,对中间坯的组织性能不利。在水帘方式中,水量难以根据需要迅速自动调整,并且冷速不均匀,造成中间坯的温差加大,易使中间坯的板形恶化,不利于精轧机的准确控制,最终导致成品钢板的板形问题。气雾冷却设备较为复杂,并且对气路、水路的洁净度以及压力控制范围要求较高,导致整体投资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使用。

而中间坯通过在辊道上摆动进行空冷待温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温降过程,冷却速率较小,其轧机生产能力一般要降低26%~30%左右,但空冷后板坯温度均匀性较水冷等方法大大提高,可保证成品钢板头尾及两侧的组织性能均匀,使其受到众多中厚板生产厂家的广泛应用。

中间坯空冷待温方式有多种形式,伊森泊格采用机前旁通辊道,德国米尔海姆采用横移小车,瑞典奥斯陆和南钢采用轧机后建一个能放一块钢板待温的“提篮”形式的在线液压升降机构,以实现钢板交叉轧制。

采用旁通辊道的优点是中间坯的长度限制小、横移点多,且辊道使用灵活,其缺点是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基础较深,影响到轧机区地下室的布置。采用横移小车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设备基础对轧机区地下室的影响小,其缺点是中间坯长度受横移小车的限制,使用灵活性稍差,此外,由于其位置固定,中间坯在轧机与横移小车之间往返输送的距离长,有时会影响轧制节奏。采用“提篮”形式的在线液压升降机构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基本不额外占用车间场地,但主要缺点是中间坯与支撑机构长期接触,导致中间坯黑印多,冷却均匀性较差,影响钢板整体性能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显著改善钢板温度均匀性的中间坯冷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中间坯冷却系统,包括布置在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中间辊道从动侧旁的中间坯冷却台架及设置在中间辊道正下方的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所述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包括位于中间辊道下方且沿中间辊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底板、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且一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若干个支架、驱动所述底板升降的升降液压缸及驱动所述底板横移的横移液压缸,每个所述支架与所述底板均形成一个朝向中间坯冷却台架方向的开口,且一个所述支架对应嵌入至一个相邻传输辊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中间坯冷却台架包括沿中间辊道长度方向布置的底座及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且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若干个固定支撑架,每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支撑架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供容纳对应所述支架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坯冷却台架还包括个数与所述凹槽个数相同的活动支撑架及驱动活动支撑架升降的活动支撑架液压缸;所述底座上沿底座长度方向开设有个数与凹槽个数相同的垂直安装孔,所述垂直安装孔与所述凹槽呈一一对应且连通,一个所述活动支撑架插入至一个所述垂直安装孔内,且所述活动支撑架与所述支架错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辊道上安装中间坯冷却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轧机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中间坯冷却台架的固定支撑架和活动支撑架依次支撑中间坯,使得中间坯表面黑印显著减少,温度均匀性显著提高;中间坯冷却系统设备简单,中间坯冷却台架占地小,不影响轧机区地下室的布置,且设置数量和装置长度均不受限制,从而使得中间坯长度不受限,使用灵活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坯冷却系统的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结构安装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坯冷却系统的中间坯冷却台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C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中间辊道1、传输辊2、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3(其中:底板3.1、支架3.2、开口3.3)、中间坯冷却台架4、活动支撑架5、固定支撑架6、凹槽7、底座8(其中:垂直安装孔8.1)、横移液压缸9、升降液压缸10、侧栏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4所示的中间坯冷却系统,包括布置在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中间辊道1从动侧旁的中间坯冷却台架4及设置在中间辊道1正下方的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3,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3将中间坯升起并横移至中间坯冷却台架4,待中间坯空冷至合适温度后,使用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3将中间坯移回中间辊道1,并进入精轧机进行轧制。

结合图2、图3所示,中间坯升降横移机构3包括位于中间辊道1下方且沿中间辊道1长度方向布置的底板3.1、沿底板3.1长度方向且一侧垂直固定在底板3.1上的若干个支架3.2、驱动底板3.1升降的升降液压缸10及驱动底板3.1横移的横移液压缸9,每个支架3.2与底板3.1均形成一个朝向中间坯冷却台架4方向的开口3.3,方便将中间坯升起后可横移至中间坯冷却台架4以及沿原路返回至中间辊道1;同时,一个支架3.2对应嵌入至一个相邻传输辊2之间的间隙内,即支架3.2与相邻传输辊2之间的间隙呈一一对应布置,另外,底板3.1的上表面与传输辊2的下底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支架3.2将中间坯顶起的距离;

结合图5所示,中间坯冷却台架4包括沿中间辊道1长度方向布置的底座8、及沿底座8长度方向且垂直固定在底座8上供搁置中间坯的若干个固定支撑架6、活动支撑架5及驱动活动支撑架5升降的活动支撑架液压缸(图中未示出),每相邻两个固定支撑架6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供容纳对应支架3.2的凹槽7,即支架3.2与凹槽7呈一一对应布置;活动支撑架5个数与凹槽7个数相同,底座8上沿底座8长度方向开设有个数与凹槽7个数相同的垂直安装孔8.1,垂直安装孔8.1与凹槽7呈一一对应且连通,一个活动支撑架5插入至一个垂直安装孔8.1内,且活动支撑架5与对应的支架3.2错开布置,即安装时,每个活动支撑架5均与对应的支架错开,使用时,支架3.2和活动支撑架5不会发生干涉碰撞。

活动支撑架5通过活动支撑架液压缸可以相对于固定支撑架6上下移动,通过活动支撑架5的上下移动来改变中间坯冷却台架4的使用情况,当活动支撑架5向上移动至高于固定支撑架6时,则由活动支撑架5支撑中间坯,当活动支撑架5向下移动至低于固定支撑架6时,则由固定支撑架6支撑中间坯。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温度低的支撑架在高温的中间坯上留下黑印,最终影响轧件局部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二是为了防止支撑架温度长期过高引起热损伤,从而导致支撑架寿命缩短,三是提高了中间坯温度的均匀性。

另外,为了保证中间坯在转运输送的过程中保证中间坯的平整,所有安装的支架3.2顶端应该在同一平面上,所有固定支撑架6的顶端也应该在同一平面上,同理,所有活动支撑架5的顶端在运动的过程中也应该保存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中间坯冷却台架的底座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及场地大小进行自由设置,设置数量和装置长度均不受限制,从而使得中间坯长度不受限,即使用灵活、方便。

使用过程如下:升降液压缸10驱动底板3.1上升直至支架3.2将中间坯顶起高于侧栏11,然后横移液压缸9驱动底板3.1向中间坯冷却台架4方向横移,当中间坯完全横移至中间坯冷却台架4上方时,此时,支架3.2刚好置于对应凹槽7上方,升降液压缸10驱动底板3.1下降直至支架3.2下降至固定支撑架6上表面的下方,此时,中间坯平稳放置在中间坯冷却台架4的固定支撑架6上,并每隔一段时间(如30秒),活动支撑架液压缸驱动活动支撑架5上升直至高于固定支撑架6上表面,将中间坯顶起,此时,由活动支撑架5支撑中间坯,并依次反复进行,直至中间坯冷至合适温度后,升降液压缸10驱动底板3.1上升直至支架3.2离开凹槽7,使得中间坯高于中间坯冷却台架4,再经过横移液压缸9横移至中间辊道1,最后下降至中间辊道1上,由传输辊2将中间坯传送至精轧机进行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辊道上安装中间坯冷却系统,大大地提高了轧机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且中间坯冷却系统设备简单,中间坯冷却台架占地小,不影响轧机区地下室的布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