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635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压装置只有一种冲压状态,也即只能对原料进行单一的冲压处理。而随着对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原料进行冲压处理时需要冲压出预定形状的料块,有时需要将料块与原料完全脱离,而有时则需要保证在冲压后料块仍然与原料相连。为了满足不同的产品的需求,需要为不同的产品配备不同的冲压装置,间接提升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可实现冲压深度的调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压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导板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板靠近所述压台的一侧连有模板,所述模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压台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板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连有刀具。

具体地,工作台的上方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导板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同时第一导板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一导板滑动足够的距离后可与工作台脱离,第一导板上的模板也可随着第一导板的滑动而移动。连于压台一端的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导板设置在第二滑槽内,第二导板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二导板滑动足够的距离后可与支撑板脱离,设置在第二导板上的刀具也可随着第二导板的滑动而移动。在冲压处理时:将原料放在工作台上的模板上,压台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刀具向下运动并与原料进行接触,完成冲压处理。具体地,若需要保证在冲压处理后从原料上冲压出的预定形状的料块任然与原料保持接触,在冲压处理前将刀具对准模板未设有通孔的区域,冲压处理时刀具无法完全贯穿原料,这样原料上能被冲压出预定形状的料块且料块任然与原料相连;同时,若需要保证在冲压处理后从原料上冲压出的预定形状的料块脱离原料,在冲压处理前将刀具对准模板上设有通孔的区域,冲压处理时刀具可以完全贯穿原料,这样原料上被冲压出预定形状的料块能与原料完全分离;因此同一台冲压设备实现了可调节冲压的深度,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冲压需求。上述将刀具对准模板上的开设有通孔或者没有通孔的区域可通过滑动第一导板带动模板的移动来实现,也可通过滑动第二导板带动刀具的移动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模板与所述第一导板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刀具与所述第二导板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模板上还设有盲孔。

作为优选,所述模板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四个弹性块,四个所述弹性块沿所述模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板上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远离所述第一导板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的距离为5-1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板上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远离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的距离为5-1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45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槽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45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的深度为1厘米-3厘米和/或所述第二滑槽的深度为1厘米-3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模板可随着第一导板移动,同时在模板上开设通孔,冲压前将刀具对准通孔区域就能使料块脱离原料,冲压前将刀具对准未设有通孔的区域就可冲压出预定形状的料块的同时保持料块不与原料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台;

2、压台;201、支撑板;

3、第一导板;

4、第二导板;

5、模板;501、通孔;502、弹性块;

6、刀具;

7、第一把手;

8、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冲压深度可调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压台2,工作台1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导板3,第一导板3与工作台1滑动连接,第一导板3靠近压台2的一侧连有模板5,模板5上设有通孔501,压台2靠近工作台1的一端连有支撑板201,支撑板201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导板4,第二导板4与支撑板201滑动连接,第二导板4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连有刀具6。

具体地,工作台1的上方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导板3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同时第一导板3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一导板3滑动足够的距离后可与工作台1脱离,第一导板3上的模板5也可随着第一导板3的滑动而移动。连于压台2一端的支撑板20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导板4设置在第二滑槽内,第二导板4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二导板4滑动足够的距离后可与支撑板201脱离,设置在第二导板4上的刀具6也可随着第二导板4的滑动而移动。在冲压处理时:将原料放在工作台1上的模板5上,压台2向下运动带动支撑板201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刀具6向下运动并与原料进行接触,完成冲压处理。具体地,若需要保证在冲压处理后从原料上冲压出的预定形状的料块任然与原料保持接触,在冲压处理前将刀具6对准模板5未设有通孔501的区域,冲压处理时刀具6无法完全贯穿原料,这样原料上能被冲压出预定形状的料块且料块任然与原料相连;同时,若需要保证在冲压处理后从原料上冲压出的预定形状的料块脱离原料,在冲压处理前将刀具6对准模板5上设有通孔501的区域,冲压处理时刀具6可以完全贯穿原料,这样原料上原料上被冲压出预定形状的料块能与原料完全分离;因此同一台冲压设备实现了可调节冲压的深度,能够满足不同产品的冲压需求。上述将刀具6对准模板5上的开设有通孔501或者没有通孔501的区域可通过滑动第一导板3带动模板5的移动来实现,也可通过滑动第二导板4带动刀具6的移动来实现。

于本实施例中,模板5与第一导板3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若需要改变刀具6与模板5上的通孔501的位置关系,不仅可以滑动第一导板3来改变模板5的位置还可以拆下模板5换上另外一块模板5,换上的模板5上的通孔501的位置满足生产需求。

于本实施例中,刀具6与第二导板4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更换不同规格的刀具6进而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实现了一台设备对不同规格产品的生产。进一步的,也可拆下刀具6再将刀具6安装到第二导板4的合适位置以满足实际生产时对刀具6与通孔501的位置关系的需求。

于其他实施例中,模板5上还设有盲孔。进一步的,为了保护第一导板3不被刀具6磨损,可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盲孔代替通孔501。

于本实施例中,模板5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四个弹性块502,四个弹性块502沿模板5的中心对称设置。避免支撑板201与模板5的刚性接触,增强设备的使用寿命。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板3上设有第一把手7,第一把手7远离第一导板3的一端与工作台1的距离为5-10厘米,拉动第一把手7可将第一导板3抽出。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板4上设有第二把手8,第二把手8远离第二导板4的一端与工作台1的距离为5-10厘米,拉动第二把手8可将第二导板4抽出。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的侧面与第一滑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45度。第二滑槽的侧面与第二滑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45度。第一滑槽的深度为1厘米-3厘米,第二滑槽的深度为1厘米-3厘米。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