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正装置和导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24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导正装置和导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正装置和导正设备。



背景技术:

为防止生产流水线上的平板在传输过程中跑偏,以达到满足后续工序对平板位置精度要求的目的,需要用到导正设备。现有的导正设备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采用齿轮齿条同步传动机构,采用伺服电机加同步带轮的传动结构等等,它们可以实现导正的功能,但整个导正设备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常需要多套动力源来解决同时对多通道进行导正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和导正设备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多套动力源来解决同时对多通道进行导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导正设备,所述导正设备包括上述导正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导正设备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导正单元;

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同时驱动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执行导正动作。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气缸、旋转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

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板连接;

所述旋转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槽,两个所述长槽沿长度方向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滑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移动;所述第二滑轨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部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移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与所述第二移动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构成的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的方向,所述第一移动部与所述第二移动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第一移动部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上均设置有与两个所述长槽配合的限位轮;

两个所述导正单元与两个所述移动部连接。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每个所述导正单元均包括第一滑移板和第二滑移板;

所述第一滑移板和所述第二滑移板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滑移板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部上,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移动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滑移板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部上,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二移动部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滑移板沿所述第一移动部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移板沿所述第二移动部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还包括传输滚道流水线;

所述滚道流水线与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配合,用于承载平板物料。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所述传输滚道流水线呈板状,板面上设置了导向槽;

所述导向槽沿平行于第一滑轨或第二滑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滑移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二滑移板上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均能够穿过所述导向槽向外延伸,使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做相对运动,以导正处于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之间的平板物料。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所述导向槽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平行设置;

至少有两个所述导向槽的每个所述导向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导柱和一个所述第二导柱。

可选的,上述导正装置,所述导正单元为三个。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正设备,所述导正设备包括机架,以及所述的导正装置;

所述导正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导正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导正单元;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同时驱动两个所述导正单元执行导正动作。一个导正单元为一个导正通道,传统导正装置具有多个导正单元时,需要多套动力源驱动,本实用新型只利用一个驱动机构同时驱动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简化了导正装置的机械结构,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导正设备,包括机架,以及所述的导正装置;所述导正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正设备包括了上述导正装置,因此具备了上述导正装置所具有的所有优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简化了机械机构,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旋转气缸;102-旋转板;103-长槽;104-第一滑轨;1041-第一固定部;1042-第一移动部;1043-第一滑块;1044-第一导轨;105-第二滑轨;1051-第二固定部;1052-第二移动部;1053-第二滑块;1054-第二导轨;106-限位轮;201-第一滑移板;2011-第一导柱;202-第二滑移板;2021-第二导柱;301-传输滚道流水线;3011-导向槽;401-平板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正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正装置,所述导正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至少两个导正单元;

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同时驱动两个所述导正单元执行导正动作。

现有的导正设备一般采用齿轮齿条同步传动机构,或伺服电机加同步带轮的传动结构等等,它们可以实现导正的功能,但整个导正设备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常需要多套动力源来解决同时对多通道进行导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导正单元为一个导正通道,驱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个导正单元执行导正动作,即实现了只用一套动力源控制多通道进行导正,简化了导正装置的机械结构,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能够利用一套动力源控制多通道进行导正,从而简化导正装置的机械结构,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的优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气缸101、旋转板102、第一滑轨104和第二滑轨105;

所述旋转气缸101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板102连接;

所述旋转板10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槽103,两个所述长槽103沿长度方向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滑轨104和所述第二滑轨105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滑轨104包括第一固定部1041和第一移动部1042,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1041移动;所述第二滑轨105包括第二固定部1051和第二移动部1052,所述第二移动部1052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1051移动;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与所述第二移动部105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104和所述第二滑轨105构成的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104或所述第二滑轨105的方向,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与所述第二移动的投影不重合;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与所述第二移动部1052上均设置有与两个所述长槽103配合的限位轮106;

两个所述导正单元与两个所述移动部连接。

具体的,第一滑轨104和第二滑轨105别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101的两侧,所述旋转板102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101的上方,并与旋转气缸101的输出端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板102的外边沿延伸出两个侧翼,两个侧翼关于所述旋转板102的中心对称,两个侧翼上分别设置了长槽103,两个长槽103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与两侧翼的对称轴垂直。如图3所示,第一滑轨104包括第一固定部1041和第一移动部1042,且第一固定部1041与第一移动部1042通过第一滑块1043和第一导轨1044连接;第二滑轨105包括第二固定部1051和第二移动部1052,且第二固定部1051与第二移动部1052通过第二滑块1053和第二导轨1054连接。第一滑轨104的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滑轨105的第二移动部1052上均设置有与两个长槽103配合的限位轮106,该限位轮106能够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长槽103内滚动。

所述旋转气缸101工作时,带动与其输出端连接的旋转板102转动,由于旋转板102通过长槽103与滚轮与分别与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连接,限位轮106受到的力沿长槽103的长度方向、第一移动部1042移动的方向和第二移动部1052移动的方向分解,从而驱动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做相对运动或反向运动。至少导正单元在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的作用下做导正动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每个所述导正单元均包括第一滑移板201和第二滑移板202;

所述第一滑移板201和所述第二滑移板202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滑移板201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上,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滑移板202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部1052上,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二移动部1052的方向延伸。

当所述旋转气缸101顺时针旋转时,通过旋转板102带动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做相对运动;由于第一滑移板201固定在第一移动部1042上,第二滑移板202固定在第二移动部1052上,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的相对运动转化为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做相对运动;待导正的平板物料401放置在导正单元上,即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之间,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相对运动直至与平板物料401的两条侧边接触,继续运动直至导正。平板物料401导正后,旋转气缸101逆时针旋转,通过旋转板102带动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做反向运动;由于第一滑移板201固定在第一移动部1042上,第二滑移板202固定在第二移动部1052上,第一移动部1042和第二移动部1052的反向运动转化为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做反向运动,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打开复位。

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滑移板201沿所述第一移动部1042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移板202沿所述第二移动部1052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至少两个导正单元执行导正动作。驱动机构驱动导正单元的数量由设置在驱动机构输出端的导正单元的数量决定,以驱动机构驱动三个导正单元为例,三个导正单元包括三个第一滑移板201和三个第二滑移板202,三个第一滑移板201沿第一移动部1042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三个第二滑移板202沿第二移动部1052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且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阵列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传输滚道流水线301;

所述滚道流水线与至少两个所述导正单元配合,用于承载平板物料401。

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滚道流水线301呈板状,板面上设置了导向槽3011;

所述导向槽3011沿平行于第一滑轨104或第二滑轨105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滑移板201上设置有第一导柱2011,所述第二滑移板202上设置有第二导柱2021;所述第一导柱2011与所述第二导柱2021均能够穿过所述导向槽3011向外延伸,使所述第一导柱2011与所述第二导柱2021能够在所述导向槽3011内做相对运动,以导正处于所述第一导柱2011和所述第二导柱2021之间的平板物料401。

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3011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3011平行设置;

至少有两个所述导向槽3011的每个所述导向槽3011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导柱2011和一个所述第二导柱2021。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传输滚道流水线301用于承载平板物料401,同时,为使第一滑移板201与第二滑移板202的相对运动对平板物料401的导正起到作用,在第一滑移板201上设置第一导柱2011,在第二滑移板202上设置第二导柱2021,传输滚道流水线301上设置导向槽3011,其中一对第一导柱2011和第二导柱2021穿过一个导向槽3011,平板物料401放置在导向槽3011上方,第一导柱2011和第二导柱2021之间,以使第一导柱2011和第二导柱2021相对运动时能够导正平板物料401。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正设备,所述导正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导正装置;

所述导正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实施例一中的导正装置通过一个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两个导正单元执行导正动作,即实现了只用一套动力源控制多通道进行导正,简化了导正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而简化了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导正设备的整体机械结构,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