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机构及采用该制动机构的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54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第二 固定面5434上。第二出液接头57的通孔的轴线与第二收容孔5436的轴线重合,且第二出 液接头57的开口 5631与第二收容孔5436连通。第二出液接头57上的开口 5631朝向装 设部5430设置。
[0028] 加工件58固定于装设部5430上,且第一出液接头56与第二出液接头57位于加 工件58的两侧。第一出液接头56上的开口 5631及第二出液接头57上的开口 5631朝向 加工件58。本实施方式中,加工件58为车削时所用的刀片。
[0029] 管道59由第一固定板11外侧穿设至固定座10内部并延伸至与进液接头55连通。 进一步地,加工装置100还包括支撑件60。支撑件60呈"J"形状,且支撑件60的一端固定 于安装件39上。本实施方式中,管道59由第一固定板11上的孔(图未7K)传入固定座1〇 内,并绕过支撑件60延伸至与进液接头55连通。
[0030] 进一步地,加工组件50还包括固持件501及断屑件502。固持件501固定于安装 面5432上。断屑件502固定于固持件501朝向装设部5430的一侧上。断屑件502位于加 工件58与固持件501之间,且断屑件502支撑于加工件58上。断屑件502呈圆台状,且断 屑件502靠近加工件58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加工件58靠近断屑件502的直径。断屑件502 的外圆周上形成有一断屑面5021,用以断裂加工件58加工工件时的加工屑。
[0031] 请同时参阅图2、图8和图9,制动机构70包括齿条72、安置件74、基座75、复位 件76、制动件77及弹性件79。齿条72固定在安装件39上。安置件74固定在齿条72上。 基座75可滑动地装设在安置件74上。复位件76的两端分别抵持基座75及安置件74。制 动件77可滑动地设置在安置件74上,其能够在加工装置100掉电时与齿条72啮合从而使 安装件39和动子33停止运动。弹性件79设置在基座75与制动件77之间,弹性件79与 复位件76分别位于制动件77的两侧。
[0032] 齿条72固定在滑动组件30的安装件39上,且沿动子33的滑动方向延伸。齿条 72的两侧分别形成啮合齿。进一步地,制动机构70还包括驱动件73,用以驱动基座75相对 安置件74运动。驱动件73设置在安置件74的一侧并邻近弹性件79。请同时参阅图10, 驱动件73包括驱动本体732、驱动轴734及推抵块736。驱动轴734活动地装设在驱动本 体732上朝向安置件74的一端,推抵块736固定在驱动轴734远离驱动本体732的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73为气缸。
[0033] 请同时参阅图10至图11,安置件74大致呈方形板状,其包括底座742及盖设在 底座742上的上壳744。底座742固定在齿条72上且与驱动件73间隔设置。底座742上 邻近驱动件73间隔贯通开设两个滑槽746,且两个滑槽746位于齿条72的两侧。底座742 远离齿条72的表面上凸设有止挡部748。止挡部748设于复位件76与制动件77之间,用 以对制动件77进行限位。请参阅图12,上壳744靠近驱动件73凹设形成收容部7442,用 于收容基座75。收容部7442靠近驱动件73的侧壁贯通开设穿插孔7445,穿插孔7445与 收容部7442联通。收容部7442远离驱动件73的侧壁沿动子33的滑动方向贯通开设安置 孔7446,用于收容复位件76。在本实施方式中,安置孔7446的数量为两个,相对且间隔地 贯通开设在收容部7442远离驱动件73的侧壁。
[0034] 请同时参阅图12至图13,基座75包括基体752及间隔凸设在基体752朝向齿条 72表面上的侧板753、延伸部754、凸块755及配合部757。侧板753凸设在基体752远离 驱动件73的端部。侧板753远离齿条72的面上间隔形成两个凸起7532。延伸部754大 致呈"凸"字状,其凸设在基体752远离侧板753的端部,且延伸部754远离侧板753的一 端可由上壳744的穿插孔7445中伸出。延伸部754沿动子33的滑动方向贯通开设有贯通 孔7542 (请参阅图13)。凸块755大致呈梯形状,其大致凸设于基体752的中部。凸块755 具有两个倾斜侧面7552,且两个倾斜侧面7552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驱动件73的方向逐渐 减小。凸块755与延伸部754之间形成滑移部756。配合部757凸设在侧板753朝向延伸 部754表面的两端。配合部757上对应两个倾斜侧面7552形成有两个倾斜侧壁7572 (请 参阅图13),倾斜侧壁7572与倾斜侧面7552平行且相对地设置以于其间形成导向部758, 导向部758与滑移部756相连通。侧板753与凸块755远离驱动件73的侧面之间形成连 通槽759,连通槽759连通导向部758。
[0035] 请再次参阅图9及图11,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76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复位件76 收容在一个安置孔7446中。复位件76包括加强杆762及复位部764。加强杆762的一端 固定在基座75的侧板753上。在本实施例中,复位部764为弹簧。复位部764的长度大于 加强杆762的长度。复位部764套设在加强杆762上,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基座75的侧板 753及安置孔7446远离驱动件73的端面上。
[0036] 制动件77包括滑动本体771及设在滑动本体771上的导引部772及啮合部774。 导引部772凸设在滑动本体771朝向基座75的表面且与导向部758相适配。导引部772 可滑动地收容在导向部758内。啮合部774固定在滑动本体771上,且可滑动地穿设滑槽 746。啮合部774朝向齿条72的表面形成与齿条72相适配的啮齿,当导引部772沿着导向 部758朝远离驱动件73的方向运动时,啮合部774能够在滑槽746中朝靠近齿条72的方 向运动,以与齿条72啮合从而阻止安装件39及动子33继续运动;当导引部772沿着导向 部758朝靠近驱动件73的方向滑动时,啮合部774能够在滑槽746中朝远离齿条72的方 向运动以解除啮合部774与齿条72之间的啮合,从而使安装件39及动子33的运动顺畅。
[0037] 请同时参阅图9、图10及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79收容于延伸部754的 贯通孔7542中,且其设置在基座75与制动件77之间。具体为,制动机构70还包括抵接件 78,抵接件78可滑动地设置在滑移部756上并位于弹性件79及制动件77之间,弹性件79 的两端分别抵持抵接件78与基座75。进一步地,抵接件78朝向侧板753的一侧间隔凸设 形成两个抵接部782,抵接部782与制动件77的导引部772和滑动本体771相抵。
[0038] 组装时,将两个定子31平行固定于固定座10内,将两个滑轨35分别固定于相应 的定子上,将动子33可活动地置于两个定子31之间,将固定有安装件39的两个滑动件37 可滑动地设置于相应的滑轨35上;将装设有进液接头55的固定件51固定于安装件39上, 将套设件52固定于固定座10上,将传送件53的一端可活动地穿过套设件52至固定座10 外,将传送件53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件51上;将装设件54固定于传送件53上,将加工件 58固定于装设件54上,将第一出液接头56及第二出液接头57分别固定于装设件54上,且 使第一出液接头56的开口 5631及第二出液接头57的开口 5631对准加工件58的两侧;将 固定有断屑件502的固持件501固定于装设件54上。
[0039] 组装制动机构70时,首先,将基座75可滑动地收容在收容部7442内,将复位件76 收容在安置孔7446内;其次,将弹性件79收容在延伸部754的贯通孔7542内,将抵接件78 可滑动地装设在滑移部756内,使制动件77的导引部772可滑动地收容在导向部758内, 然后,将底座742固定在上壳744上,然后使啮合部774可滑动地穿设底座742的滑槽746, 最后,将底座742与驱动件73间隔设置在齿条72上,将齿条72固定在安装件39上且沿动 子33的滑动方向延伸。
[0040] 使用时,将一端连通进液接头55的管道59的另一端与外界冷却液(图未示)接通, 将两个定子31接通外界电源,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动子33沿滑动通道313的延伸方向滑 动;滑动的动子33带动安装件39移动,从而使两个滑动件37在相应的滑轨35上滑动;同 时,驱动件73的驱动轴734朝向安置件74伸出,以推抵基座75相对安置件74朝向复位件 76运动,此时,复位件76处于压缩状态。当基座75相对安置件74运动到一定位置时,安 置件74的止挡部748自两个凸起7532间滑入连通槽759以与制动件77相抵,以使制动件 77停止随基座75运动。基座75在驱动件73的作用下继续朝复位件76运动,此时,制动 件77沿基座75的导向部758向远离复位件76的方向运动,以使得制动件77的啮合部774 远离齿条72,从而使安装件39及动子33的滑动顺畅,另外,制动件77沿基座75的导向部 758向远离复位件76的方向运动时会抵压弹性件79。安装件39在动子33的带动下,从而 使加工组件50运动,以使加工件58对待加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