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7253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转向节是汽车上的关键零件,由于其结构复杂以及对机械性能的高要求,增加了其加工成型的难度。在现有技术中,先通过锻造加工成毛坯,再通过机械加工进行后续的车、铣、钻孔等操作。
[0003]如图1、图2的转向节,其包括杆部01、盘部02、耳部(长耳03、短耳04),锻造后需要在盘部02靠近杆部01的一侧钻三个孔05,用于工艺孔、ABS孔和限位螺栓孔,但是由于工件的长耳03、短耳04处锻造后拔模角较大,如果采用常用的定位装置定位后钻孔,该位置无法布置,从而影响定位的精度,因此必须采用其他方法进行钻孔。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结构科学,固定转向节后再翻转进行钻孔,定位精确,使用简单方便。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包括底座、可水平翻转180°的翻板,所述翻板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翻板中部设置有用于转向节杆部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翻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转向节盘部压紧在所述翻板的压紧装置,所述翻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两组用于抵触转向节的长耳侧面的防转动装置,所述轴承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支撑所述翻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翻转180°后的翻板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翻板的底面设置有与钻孔位置对应的钻套。
[0006]所述定位孔内套接有定位套。
[0007]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用于压住转向节盘部的压板,所述压板通过压紧螺栓与所述翻板连接。
[0008]所述翻板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转向节盘部的支撑钉。
[0009]所述两组防转动装置对称设置,一组所述防转动装置包括可调挡块、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翻板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挡块与所述定位座连接。
[0010]所述可调挡块与所述定位座螺纹连接,可调挡块的一端抵触转向节耳部的侧面。
[0011]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球头螺杆,所述翻板的边缘开设有卡槽,所述球头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铰接,当所述翻板翻转180°后,所述球头螺杆伸入所述卡槽,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翻板压紧在球头螺杆的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球头螺杆螺纹连接。
[0012]所述轴承座设置有可转动的芯轴,所述芯轴与所述翻板固定连接。
[0013]所述芯轴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包括底座、可水平翻转的翻板,所述翻板中部设置有用于转向节杆部穿过的定位孔,所述翻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转向节盘部压紧在所述翻板的压紧装置,所述翻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两组用于抵触转向节的长耳侧面的防转动装置,所述轴承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支撑所述翻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翻转180°后的翻板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翻板的底面设置有与钻孔位置对应的钻套,本实用新型将转向节杆部向下固定在翻板上,然后再将翻板翻转180°后进行钻孔,通过该技术方案固定转向节后再翻转进行钻孔,定位精确,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I——底座2——翻板
[0021]21——定位孔22——定位套
[0022]23——支撑钉24——卡槽
[0023]3——轴承座31——芯轴
[0024]4——压紧装置41——压板
[0025]42一一压紧螺栓5—一防转动装置
[0026]51——可调挡块52——定位座
[0027]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
[0028]8——固定装置81——球头螺杆
[0029]82——压紧螺母9——钻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0031]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包括底座1、可水平翻转180°的翻板2,所述翻板2通过轴承座3与所述底座I连接,轴承座3设置有可转动的芯轴31,所述芯轴31与所述翻板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将转向节杆部01向下固定在翻板2上,然后再将翻板2翻转180°后进行钻孔,所述翻板2中部设置有定位孔21,所述定位孔21内连接有定位套22,转向节杆部01向下穿过定位套22。所述翻板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转向节盘部02压紧在所述翻板2的压紧装置4,所述翻板2的侧面还设置有两组用于抵触转向节的长耳侧面的防转动装置5,通过定位套22、压紧装置4、防转动装置5可以将转向节固定在翻板2上。
[0032]如图4所示,所述轴承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分别用于在翻板2翻转前后支撑翻板2。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与所述底座I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支撑所述翻板2的底,第一支撑杆6的高度可以调整。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I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翻转180°后的翻板2固定的固定装置8,第二支撑杆7的高度也可以调整。所述翻板2的底面设置有与钻孔位置对应的钻套9。
[0033]本实施例机构科学,通过该技术方案固定转向节后再翻转进行钻孔,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定位的问题,定位精确,其使用简单方便。
[0034]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4包括用于压住转向节盘部02的压板41,所述压板41通过压紧螺栓42与所述翻板2连接。
[0035]进一步的,所述翻板2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转向节盘部02的支撑钉23,由于转向节盘部02端面不平,通过支撑钉23可以使转向节盘部02位于水平位置。
[0036]进一步的,所述两组防转动装置5对称设置,一组所述防转动装置5包括可调挡块51、定位座52,所述定位座52与所述翻板2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挡块51与所述定位座52连接。两组防转动装置5分别用于左转向节、右转向节,在图中只画出一组防转动装置5,其对称面为穿过转向节杆部01的竖直平面。
[0037]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挡块51与所述定位座52螺纹连接,可调挡块51的一端抵触转向节耳部的侧面,可调挡块51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可以调整。
[003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球头螺杆81,所述翻板2的边缘开设有卡槽24,所述球头螺杆8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顶端铰接,当所述翻板2翻转180°后,所述球头螺杆81伸入所述卡槽24,所述固定装置8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翻板2压紧在球头螺杆81的压紧螺母82,所述压紧螺母82与所述球头螺杆81螺纹连接。
[0039]进一步的,所述芯轴31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孔21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使得翻转翻板2时省力,操作方便。
[004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可水平翻转180°的翻板(2),所述翻板(2 )通过轴承座(3 )与所述底座(I)连接,所述翻板(2 )中部设置有用于转向节杆部穿过的定位孔(21),所述翻板(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转向节盘部压紧在所述翻板(2)的压紧装置(4),所述翻板(2)的侧面还设置有两组用于抵触转向节的长耳侧面的防转动装置(5),所述轴承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与所述底座(I)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另一端支撑所述翻板(2)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与所述底座(I)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翻转180°后的翻板(2)固定的固定装置(8),所述翻板(2)的底面设置有与钻孔位置对应的钻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1)内套接有定位套(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4)包括用于压住转向节盘部的压板(41),所述压板(41)通过压紧螺栓(42)与所述翻板(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2)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转向节盘部的支撑钉(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防转动装置(5 )对称设置,一组所述防转动装置(5 )包括可调挡块(51)、定位座(52 ),所述定位座(52 )与所述翻板(2 )固定连接,所述可调挡块(51)与所述定位座(52 )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挡块(51)与所述定位座(52)螺纹连接,可调挡块(51)的一端抵触转向节耳部的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球头螺杆(81),所述翻板(2)的边缘开设有卡槽(24),所述球头螺杆(8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的顶端铰接,当所述翻板(2)翻转180°后,所述球头螺杆(81)伸入所述卡槽(24),所述固定装置(8)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翻板(2)压紧在球头螺杆(81)的压紧螺母(82),所述压紧螺母(82)与所述球头螺杆(81)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设置有可转动的芯轴(31),所述芯轴(31)与所述翻板(2 )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31)的中心轴与所述定位孔(21)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可翻转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可翻转的翻板,翻板中部设置有用于转向节杆部穿过的定位孔,翻板的两侧设置有压紧转向节盘部的压紧装置、抵触转向节的长耳侧面的防转动装置,轴承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支撑翻板的底面,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翻转180°后的翻板固定的固定装置,翻板的底面设置有与钻孔位置对应的钻套,本实用新型将转向节杆部向下固定在翻板上,然后再将翻板翻转180°后进行钻孔,通过该技术方案固定转向节后再翻转进行钻孔,定位精确,使用简单方便。
【IPC分类】B23Q7/00
【公开号】CN204725214
【申请号】CN201520380919
【发明人】张运军, 席小龙, 常继成, 赵海涛, 王战兵
【申请人】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