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性的金属构件和改性金属表面的方法

文档序号:325009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改性的金属构件和改性金属表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金属,典型地,铝合金和镁合金的表面改性技术。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改性金属构件表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活化金属表面并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优良的粘合特性和涂布特性的改性层,并涉及由该方法表面改性并可以显示优良的粘合特性和涂布特性的金属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减少车辆重量,越来越多地使用包含铝或镁作为主要组分的轻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传统上,在各种
技术领域
如金属加工、树脂处理、功能性材料的生产和机械组装和加工中,存在对于将不同轻金属材料互相粘合或将轻金属材料粘合至由其它材料制成的构件,从而形成一体化构件的技术需求。已开发多种粘合剂以满足上述需求,这些粘合剂中的一些显示非常优良的粘合特性。粘合技术的这种进步得到了用于要粘合的该轻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以及粘合剂技术发展的支持。改性要粘合的轻金属材料表面的下列方法通常作为在粘合之前进行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已知。在铝合金的情况下,通常对铝合金的表面进行清洁以从合金表面除去污物和油,然后进行铬酸处理。在使用4各酸处理的情况下,在铝合金表面产生刚性金属氧化物膜,从而稳定铝合金的表面,并且通过刻蚀使通过产生在表面上的刚性金属氧化物膜而因此稳定的铝合金表面粗糙化。在镁合金的情况下,使用磷酸钠或硅酸钠将镁合金表面完全脱脂,然后进行磷酸锌处理以在其上形成具有高度不规则表面的磷酸锌膜。如上所述,刚性金属氧化物膜的形成或具有高度不规则表面的磷酸锌膜的形成通常已知为用于作为被粘合体的轻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即粘合前的表面处理。可适当地制备铝合金表面或镁合金表面以通过这些预处理方法粘合或涂布。然而,考虑到表面预处理后的耐腐蚀性,在磷酸锌预处理中可用的金属材料受限。此外,由于产生作为磷酸锌预处理中的反应的副产物的淤渣,对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旦。此外,该磷酸锌预处理需要高成本。此外,考虑到最近的环境条例,应避免使用包含有毒六价铬的处理液的铬酸处理。在此情况下,已提议使用无此有毒组分的处理液的预处理。例如,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布2000-204485描述用于金属表面的无铬涂布剂,其包含具有孤电子对的含氮化合物、该含氮化合物和含锆化合物两者。此外,相应于美国专利5,342,456和美国专利5,449,414的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布5-195244描述使用无铬酸性组合物的表面处理,其中例如在使用能够形成优良的抗腐蚀膜的组分的水溶液处理后不进行洗涤,通过烘烤和干燥使稳定膜形成于金属表面。
发明内容然而,嗦口日本专利申^貪首次7>布2000-204485中所述,不含有害六价铬的能够形成表面处理膜的无铬涂布剂只对铝合金可用,并且该表面处理膜是通过表面处理和干燥形成。因此,很难均匀处理复杂结构例如车辆部件。描述于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布5-195244的表面处理对包括4美合金和铝合金的各种金属材料是可用的,这是因为该膜可不经化学反应而产生。然而,类似于上述无铬涂布剂,该膜为通过表面处理和干燥形成,从而使复杂结构例如车辆部件不能得到均匀处理。另一方面,通常采用物理处理金属表面的方法,例如使用氧化铝、不锈钢等制成的砂(shot)的喷砂(shotblasting)和使用砂纸、钢丝刷或砂轮机的抛光作为粘合前预处理。然而,如果要进行物理表面处理的金属构件为通过挤压或铸造而形成,由于不匀的氧化物膜厚度或残留在金属构件表面的脱模剂,该金属构件不能通过物理表面处理而均匀地处理。结果,由于残留的氧化物膜和脱模剂,膜到金属构件表面的粘合特性和粘附特'l"生发生波动。此外,在物理处理期间产生的金属构件的细颗粒附着于该表面。因此,有必要对金属构件表面进行清洁和脱脂。考虑到在常规表面处理和表面改性技术中遇到的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表面改性方法生产并具有优良的粘合或涂布特性的表面改性构件,并提供用于包括铝合金和镁合金的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能够活化金属材料表面,从而形成具有优良的粘合或涂布特性的表面改性层。作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已发现以上目的可通过将能量施加至金属表面而达到,例如通过激光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UV)照射处理、电晕处理和火焰处理。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表面改性构件,该表面改性构件包括金属基体;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属基体表面的表面改性层,该表面改性层包含金属氢氧化物;和在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设置的可固化树脂层、墨层和涂布材料层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改性金属构件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能量施加于至少部分金属构件表面,以在该金属构件表面产生金属氢氧化物。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中,提供包含如上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和通过设置在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的可固化树脂层与表面改性构件接合的对应构件(counterpartmember)的接合制品。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使用如上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生产该接合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在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的可固化树脂层接合表面改性构件与对应构件。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可显示优良的粘合和涂布特性,因此,由通过可固化树脂接合表面改性构件和对应构件形成的接合制品可显示优良的粘合和涂布耐久性。此外,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可活化金属材料表面,从而增强通过该表面改性方法处理的金属材料的改性表面的粘合特性和涂布特性。图l为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表面改性处理的实施例中的试验片的尺寸和形状的示意性说明图。图2为示出用于使用于表面改性处理的两片试验片彼此粘合的粘合试验的试验样品制备步骤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用于研究用于实施例2、实施例3和比较例1中的试验片的表面状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图的实例的图。图4是示出用于研究用于实施例6、实施例7和比较例5中的试验片的表面状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图的实例的图。图5是用于实施例2中的试验片的表面改性层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图6是用于实施例3中的试验片的表面改性层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图7是用于实施例6中的试验片的表面改性层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图8是用于实施例7中的试验片的表面改性层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图9是用于比较例1中的试验片的表面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图IO是用于比较例6中的试验片的表面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图ll是用于比较例7中的试验片的表面的表面构形的SEM观测图像。具体实施方式在下列描述中,将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和表面改性方法。除非另外说明,用于下列描述中的术语"%"意指质量百分比。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包括金属基体;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属基体表面上并包含形成金属表面的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改性层;在表面改性层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上设置的可固化树脂层、墨层和涂布材料层的至少之一。该表面改性构件可通过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生产,在该方法中,将能量施加于至少部分金属构件表面,从而在金属构件的表面产生金属氢氧化物。在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中,将先前存在于金属构件的表面的各种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通过施加于金属表面的能量化学转化为金属氢氧化物。结果,基于金属氢氧化物的产生,可以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可以高效且件基体材料的强度降低。具体地,通过将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金属氢氧化物在金属表面产生,从而形成改性表面。结果,当粘合剂或涂层施加于改性表面时,在该改性表面上形成存在于该改性表面上的金属氢氧化物的羟基和包含于作为粘合剂或涂层的组分的树脂中的官能团如丙烯酸类或环氧自由基、异氰酸酯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之间的化学键如共价键或氢键。结果,该改性表面可显示极优良的粘合特性或涂布特性,即涂布材料对改性表面的高粘附性。此外,作为确定通过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在金属表面是否产生金属氢氧化物的方法,例如可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通过基于XPS计算氢氧化物中的金属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结合能和金属原子和氧原子的含量(原子%),可容易地识另'J金属氢氧化物的形成。构成欲通过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处理的金属构件的金属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常规已知的任何合适的金属和合金。该金属和合金的具体实例包括包含以下金属作为主要组分的金属和合金铁(Fe)、镍(Ni)、铜(Cu)、锌(Zn)、镁(Mg)、铝(A1)、银(Ag)、铂(Pt)、金(Au)、铅(Pb)、锡(Sn)、钛(Ti)、钴(Co)、锰(Mn)、4各(Cr)、钼(Mo)、镉(Cd)、钨(W)和4衣(Ir),以及包含这些金属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合金。在如上所述的这些金属和合金中,铝、铝合金和镁合金优选通过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处理,这是因为铝、铝合金和镁合金可在表面形成通常引起金属表面的粘合特性或涂布特性劣化的坚硬的氧化物膜。此外,由于铝、铝合金和镁合金与常规使用的钢材料和钢板相比具有小的比重,考虑到金属构件的重使用的铝合金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铝合金。该铝合金的实例包括铝合金铸件如日本工业标准(JIS)H5202中规定的AC1A、AC1B、AC2A、AC2B、AC3A、AC4A、AAC4B、AC4C、AC4CH、AC4D、AC5A、AC7A、AC8A、AC8B、AC8C、AC9A和AC9B;铝合金压铸件(diecastings)如JISH5302中规定的ADC1、ADC3、ADC5、ADC6、ADCIO、ADC10Z、ADC12、ADC12Z和ADC14;以及铝合金片和才反如JISH4000中头见定的AlloysNo.2017、2219、3003、3104、4032、5005、5154、6101、6061、7075和8021。在这些铝合金中,AC4C、ADC12、5005、5154、6106、6061和7075是典型的。另外,镁合金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镁合金。该镁合金的实例包括如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SAE)J465规定的AZ31、AZ31B、AZ61、AZ91、AZ91D、AM50、AM60和AM60B。此处,代号"AZ"和"AM"表示加入到镁合金中的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A"、"M"和"Z"分别代表铝、镁和锌。代号后的数字表示加入的金属元素的百分比。例如,AZ91表示90/。的铝和1%的锌包含在该镁合金中。在这些4美合金中,AZ31、AZ61、AZ91、AM60和AM60B是典型的。要用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处理的金属构件的形式不特别限定。可使用由包括以金属模具或砂模铸造、挤压、锻造和压制的各种成型方法形成的金属构件。此外,要用本发明的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的金属构件的表面不限于表面的完整区域而可为要进行粘合或涂布的表面局部区域。用于将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的设备或方法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常规已知的设备或方法,只要该设备或该方法能够直接或间接将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即可。该设备的实例包括可用具有不同波长的范围从紫外线到红外线的各种光照射物体并可用于标记、表面显微处理和金属焊接的激光处理设备(激光器通过射线的受激激发的光放大器),可通过在减压下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并可主要用于等离子体聚合以形成薄膜的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可以使用低压汞灯或高压汞灯作为光源以紫外线直接照射基底表面的紫外照射设备,可以靠近基底表面进行电晕放电并可用于增强树脂膜或片表面的润湿性的电暈处理设备,可用于通过使用丙烷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燃烧而活化烯烃树脂如聚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月旨的表面的火焰处理设备,可用通过加速电压加速的高能电子束照射基底表面的电子束照射设备,可通过使用低压汞灯或准分子灯作为光源产生臭氧的臭氧处理设备,可用任选的在电场中加速的离子束照射基底表面的离子注入设备(离子束照射设备),以及可以通过使用红外灯用红外线直接照射基底表面的红外线照射设备。可用于将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的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加热设备如加热器来加热基底表面的方法,以及通过直接抛光方法如喷砂和锉削在基底表面产生摩擦热的方法。通过使用上述设备直接将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的方法包括,例如在大气或真空中直接将从上述设备发出的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的方法。通过使用上述设备间接地将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的方法包括,例如在大气或真空中将能量施加于事先以任选的材料涂布的金属表面的方法,和将能量经过油或化学溶液的膜而施加于浸入油或化学溶液的金属表面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的激光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uv)照射处理、电暈处理和火焰处理可单独或以其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通过使用这些处理,可将足以改性要处理的金属表面的能量施加于金属表面,从而在金属表面均匀地形成由金属氩氧化物制成的表面改性层。本发明的表面改性处理可以高效且高可靠性地进行而不会引起表面改性层劣化或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金属构件基体材料的强度降低。特别地,优选将要用激光处理进行处理的金属表面用具有波长500-1,100nm的激光光在照射强度100-90,000W/mm2下进行照射。通过釆用此照射条件,先前存在于表面的金属和各种金属化合物可转化为金属氢氧化物而在表面形成包含金属氢氧化物的均匀的表面改性层,而不需要过分熔融要处理材料。本发明的表面改性处理可以高效且高可靠性地进行而不会引起表面改性层劣化或要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金属构件基体材料的强度降低。特别地,如果照射的激光光波长低于500nm,存在于要处理金属表面上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不能转化为金属氢氧化物。另一方面,如果激光光波长超过1100nm,要处理材料可被在表面产生的热能过分熔融以致在包含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改性层上不能形成均匀且适度的不规则形状,即显微凹凸。此外,如果激光光照射强度低于100W/mm2,当处理具有极低光吸收的金属时,即使通过^f吏用如上所述具有波长范围500至1100nm的激光光,也不能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的表面改性层。如果激光光照射强度超过90,000W/mm2,当处理具有极高光吸收的金属时,该金属表面可能过分熔融,从而干扰表面改性层的均匀形成。此外,优选激光光的照射强度在200-30,000W/mm2的范围内。当激光光照射强度位于上述范围内时,可充分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并且可降低设备和维护的成本。用于本发明的激光不特别限定。激光的实例包括YAG激光(钇铝石榴石)、YV04激光(矾酸钇)、半导体激光和C02激光。在这些激光中,优选YAG激光和YV04激光。而且,用于标记和显微机械加工的激光可应用于该表面改性方法。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在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中,要形成在金属表面的金属氢氧化物可为至少包含一个羟基的化合物。该金属氢氧化物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1(0H)3、AIOOH]、氢氧化铅[Pb(OH)2]、氢氧化锡[Sn(OH)2、Sn(OH)4]、氢氧化钛[Ti(OH)3、Ti(OH)4]、氢氧化铬[Cr(OH)3]、氢氧化锰[Mn(OH)2、Mn(OH)3]和氢氧化铁[Fe(OH)3、FeOOH]。在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中,包含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改性层优选具有厚度5pm以下。在具有此表面改性层的表面改性构件中,适当地控制在表面改性层中的金属氢氧化物的形成条件和表面改性层的不规则表面形状。因此,当使用粘合剂、涂料或墨进行粘合、涂布或印刷时,具有表面改性层的金属基体在粘合剂、涂料或墨对表面改性层的粘合特性或粘附特性方面的波动可降低并可在该粘合特性和粘附特性方面显示优良的耐久性。具体地,当表面改性层的厚度为5jim以下时,可以提供其上均匀且适当地形成显微凹凸的所需的表面改性层。由于表面改性层的形成,在对表面改性构件进行粘合、涂布或印刷时,可充分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而不在表面改性构件中发生由于基体材料强度劣化而造成的破裂。此外,优选表面改性构件满足由下列表达式(1)和(2)表示的关系KRa/Rao^20(1)Sm/SmoS8(2)在表达式(l)中,Ra表示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后金属构件改性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o表示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前金属构件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如果Ra/Rao之比为1以上,可在金属构件的改性表面提供具有足够的深度和高度的良好的不规则性。由于提供良好的不规则性,可在对表面改性金属构件进行粘合、涂布或印刷时得到锚固效果。结果,可得到表面改性金属构件的足够的粘合和粘附耐久性。此外,如果Ra/Rao之比为20以下,即使表面改性金属构件在显微凹部处具有降低的厚度,也可更稳定地得到表面改性的效果而不引起基体材料强度劣化。在表达式(2)中,Sm表示在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后在金属构件的改性表面上紧邻的显微凹凸之间的平均距离,Smo表示在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前在金属构件的表面上紧邻的显微凹凸之间的平均距离。如果Sm/Smo之比为8以下,在金属构件的改性表面上可形成足够数量的每单位面积的显微凹凸。这导致在对表面改性金属构件进行粘合、涂布或印刷时产生锚固效果,因此可以保证表面改性金属构件充分的粘合和粘附耐久性。术语"算术平均粗糙度"意指下列值。从已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构件的改性表面切割具有尺寸25mmx125mmx2mm的平板形样品。通过使用激光非接触表面粗糙度仪或示踪接触表面粗糙度仪,从样品表面上任选的测量点测量粗糙度曲线。沿平均线方向从粗糙度曲线取样基准长度。在任选的五个测量点处测量来自平均线的基准长度的粗糙度曲线的偏差的绝对值。算术平均粗糙度意指在该任选的五个测量点的绝对值的平均值。术语"谷和峰之间的平均距离"意指下列值。以与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测量具有与如上所述的相同尺寸的平板形样品的粗糙度曲线,并且沿平均线方向从粗糙度曲线取样基准长度。在粗糙度曲线上的任选五个测量点处测量在该基准长度中对应于一个谷和紧邻该谷的一个峰之间的距离的平均线的长度。谷和峰之间的平均距离,其意指在任选的五个测量点测量的平均线长度的平均值。此外,表面改性构件可与其它构件通过形成于表面改性构件的改性表面的可固化树脂层接合,从而形成接合制品。充当对应构件的其它构件不特别限定,并可为由各种材料制成的构件或制品。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也可用作该对应构件。该对应构件的实例包括以下由例如以下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成型制品包括聚乙烯(PB)树脂和聚丙烯(PP)树脂的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聚氯乙烯(PVC)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PA)树脂、聚酰胺酰亚胺(PAI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聚缩醛(POM)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PF)树脂和聚苯硫醚(PPS)树脂;由例如以下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成型制品钢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和钛合金;由例如以下的纤维材料制成的织物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和天然纤维;由例如以下的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成型制品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和乙丙橡胶(EPDM);玻璃和陶资。在这些对应构件中,优选树脂成型制品和金属成型制品。形成上述可固化树脂层的可固化树脂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可固化树脂以形成上述可固化树脂层,只要施加于表面改性构件的改性表面的至少部分,一般施加于完整的改性表面的可固化树脂可在表面改性构件与由任选的材料制成的对应构件通过可固化树脂接合之后可固化即可。该可固化树脂的实例包括以下。(1)热熔树脂如聚烯烃类树脂(例如,聚乙烯(PE)类树脂和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类树脂)、合成橡胶类树脂(例如,聚丁二烯(SBS)类树脂和聚异戊二烯(SIS)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和聚酯类树脂,(2)环氧树脂,(3)聚氨酯树脂,(4)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如丁苯类橡胶(SBR)、丁腈类橡胶(NBR)、乙丙类橡胶(EPDM)、氯丁类橡胶(CR)、异丁烯-异戊二烯类橡胶(IIR)和丁二烯类橡胶(BR),(5)丙烯酸类树脂如第二代丙烯酸(SGA)类树脂,(6)脲醛树脂,(7)三聚氰胺树脂,(8)酚醛树脂,和(9)包括改性硅酮的硅酮树脂。将以上可固化树脂施加于改性表面的方法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涂布方法。涂布方法的实例包括以刷子直接施涂;使用浸渍可固化树脂的织物的涂布方法;使用涂布设备如喷雾器、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才几、辊式涂布才几、刮才奉涂布才几(barcoater)、凹版涂布机(gravurecoater)、流动涂布才几(flowcoater)和帘式涂布机(curtaincoater)的涂布方法;浸涂;和4吏用涂布才仓的涂布方法。此外,在将可固化树脂施加于改性表面并与对应构件接合之后,如果需要,可对所得接合制品进行加热处理和湿润化处理以促进可固化树脂的固化。特别地,在将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硅酮树脂用作可固化树脂的情况下,优选在温度40°C至150。C和湿度30。/oRH至100%RHT对可固化树脂进行固化以促进树脂的固化。在上述各种可固化树脂中,优选使用选自由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硅酮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通过使用该可固化树脂,可实现所得的接合制品的优良的加工效率、快速固化特性和充分的粘合耐久性。该丙烯酸类树脂的实例包括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热固性丙烯酸类树脂和湿气固化性丙烯酸类树脂,然而并不特别限于此,可以使用各种丙烯酸类树脂。该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如曱基丙烯酸曱酯和丙烯酸乙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该酯化产物的酯基的实例可包括烷基如曱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己基、月桂基和硬脂基。在丙烯酸酯或曱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的情况下,可将两种或更多种酯基彼此组合使用。热固性丙烯酸类树脂的实例包括由选自由以下单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种单体共聚得到的聚合物能够在其分子中形成交联结构的包含官能团如羧基、羟基、氨基、羟甲基、环氧基的单体如丙烯酸、曱基丙烯酸、丙烯酰胺、曱基丙烯酰胺、N-羟曱基丙烯酰胺、芳基缩水甘油醚和曱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不包含此官能团的单体如苯乙烯、丙烯酸酯和曱基丙烯酸酯。该湿气固化性丙烯酸类树脂的实例包括氰基丙烯酸曱酯、氰基丙烯酸乙酯、氰基丙烯酸丙酯和氰基丙烯酸丁酯。在上述丙烯酸类树脂中,优选热固性丙烯酸类树脂或湿气固化性丙烯酸类树脂。此外,必要时,上述丙烯酸类树脂还可包含各种添加剂。该添加剂的实例包纟舌以下。(1)抗氧化剂如受阻胺、氢醌、受阻苯酚和含硫化合物,(2)紫外吸收剂如二苯曱酮、苯并三唑、水杨酸酯和金属配合物盐,(3)耐候稳定剂如金属皂、重金属的无机盐化合物和有机盐化合物和有机锡化合物,(4)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和脂肪酸酯,(5)蜡如石蜡、聚合蜡、蜂蜡、鲸蜡和低分子量聚烯烃蜡,(6)有机和无机填料如碳酸钙、高岭土、滑石、云母、膨润土、粘土、炭黑、玻璃微球、丙烯酸类树脂粉末、酚醛树脂粉末、陶瓷粉末、沸石和氧化钛,(7)有机和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丙烯酸类纤维、尼龙纤维、聚酯纤维、氧化铝纤维和硼纤维,(8)抗静电剂,(9)抗菌剂,(10)脱水剂,(11)阻燃剂,(12)溶剂,(13)颜料,(14)香料,和(15)硬化促进剂。这些添加剂可以以其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f吏用。上述作为可固化树脂的聚氨酯树脂不特别限定,并且可使用各种聚氨酯树脂,只要该聚氨酯树脂包含作为组成单元的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即可。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芳族二异氰酸酯如2,4-曱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4,4'-二苯曱烷二异氰酸酯(4,4'-MDI)、2,4'-二苯基曱烷二异氰酸酯(2,4'-MDl)、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苯二亚曱基二异氰酸酯(XDI)、四曱基苯二亚曱基二异氰酸酯(TMXDI)、二曱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和l,5-萘二异氰酸酯(NDI);链脂族二异氰酸酯如六亚曱基二异氰酸酯(HDI)、三甲基六亚曱基二氰酸酯(TMH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和曱基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BDI);环脂族二异氰酸酯如反式环己烷-l,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H6-XDI(氢化苯二亚曱基二异氰酸酯)和H12-MDI(氢化二苯基曱烷二异氰酸酯);和以上二异氰酸酯的碳二亚胺改性的二异氰酸酯或异氰尿酸酯改性的二异氰酸酯。该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单独或以其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在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中,优选4,4'-MDI、2,4'-MDI、HDI、XDI和这些化合物的预聚物。另外,必要时,多元醇化合物也可与以上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组合使用以生产聚氨酯树脂。该多元醇化合物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多元醇化合物,只要该多元醇化合物在其分子中包含至少两个羟基即可。该多元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聚醚多元醇如聚四亚曱基醚二醇(PTMG),以及聚酯多元醇如由缩合得到的聚酯多元醇和内酯类聚酯多元醇。在这些多元醇化合物中,优选聚醚多元醇。此外,必要时,除了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以上化合物之外,以上聚氨酯树脂还可包含催化剂。该催化剂不特别限定,必要时,可使用任何适当的催化剂,只要该催化剂能够提高或降低聚氨酯树腊的固化速率即可。该催化剂的实例包括一元胺如三乙胺(TEA)和N,N'-二甲基环己胺(DMEDA),二元胺如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和N,N,N',N"-四曱基己烷-1,6-二胺(TMHEDA),三元胺如N,N,N',N',,N"-五曱基二亚丙基三胺(PMDPTA)和四曱基胍(TMG),环胺如三亚乙基二胺(TEDA)、N,N'-二曱基哌。秦(DMP)和N-甲基氧化吗啉(NMMO)(N-methylmorphorine)和醇胺如二曱基氨基乙醇(DMEA)和N-甲基-N,-(2-羟乙基)-哌嗪(MHEP)。在这些催化剂中,优选三元胺和环胺。此外,必要时,除了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酯基团的以上化合物之外,以上聚氨酯树脂还可包含添加剂。该添加剂与上述相同,并可以以其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上述环氧树脂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只要该环氧树脂包含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环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以及固化剂即可。该环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线型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线型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和杂环环氧树脂。在这些环氧树脂中,优选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双酚F型环氧树脂。上述固化剂的实例包括脂族胺如乙二胺(EDA)、二亚乙基三胺(DETA)、三亚乙基四胺(TETA)、四亚乙基五胺(TEPA)、异佛尔酮二胺(IPDA)和N-氨基乙基哌。秦(N-AEP);脂族芳香胺如间二曱苯二胺(MXDA);芳香胺如间苯二胺(MPDA)、二氨基二苯基曱烷(DDM)和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其它胺如双氰胺(DICY)和己二酸二酰肼(AADH);改性多胺如环氧化合物加成的多胺、米歇尔加成的多胺和曼尼希加成的多胺;聚酰胺-胺;和酸酐如邻苯二甲酸酐(PA)、四氢化邻苯二曱酸酐(THPA)、六氢化邻苯二曱酸酐(HHPA)、甲基四氢化邻苯二曱酸酐(MeTHPA)、曱基六氢化邻苯二曱酸酐(MeHHPA)、曱基降水片烯二酸酐(MNA)、十二烷基琥珀酸酐(DDSA)、苯均四酸二酐(PMDA)、二苯曱酮四酸二酐(BTDA)、乙二醇双(偏苯三酸酐)(TMEG)、偏苯三酸酐(TMA)和聚壬二酸聚酐(PAPA)。在这些固化剂中,优选脂肪胺、其它胺、改性多胺和多酰胺-胺。必要时,除了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环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以及固化剂之外,上述环氧树脂还可包含催化剂。该催化剂不特别限定,必要时,可使用任何适当的催化剂,只要该催化剂能够提高或降低环氧树脂的固化速率即可。该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叔胺如2-(二曱基氨基曱基)苯酚(DMP-10)、2,4,6-三(二曱基氨基甲基)苯酚(DMP-30)、三乙醇胺、四曱基胍、吡啶、曱基吡咬、哌咬、吡咯烷和l,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l(DBU)。在这些催化剂中,优选DMP-10和DMP-30。此外,必要时,除了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环氧基团的环氧化合物以及固化剂之外,上述环氧树脂还可包含各种添加剂。该添加剂的实例与上述相同。这些添力口剂可以以其任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上述硅酮树脂的实例包括热固性硅酮树脂和湿气固化性硅酮树脂,然而并不特别限于此,可使用各种硅酮树脂。该热固的包括含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含Si-H基的有机氢化聚硅氧烷作为主要组分的化合物。该湿气固化性硅酮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脱醇型硅酮树脂、脱肟型硅酮树脂、乙酸酯去除型硅酮树脂、脱酰胺型硅酮树脂和丙酮去除型硅酮树脂。在以上硅酮树脂中,优选湿气固化性硅酮树脂。必要时,以上石圭酮树脂还可包含各种添加剂。该添加剂的实例包4舌与上述相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以其^[壬意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使用这些用于生产接合制品的可固化树脂的方法不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涂布方法,只要将可固化树脂施加于表面改性构件的改性表面的至少部分,即表面改性构件的表面改性层表面的部分,然后使该表面改性构件与由任选材料制成的对应构件通过施加的可固化树脂接合之后固化即可。然而,考虑到所得的接合制品的良好的粘合耐久性,优选将通过用溶剂稀释可固化树脂制备的可固化树脂溶液施加于改性表面的至少部分,并在干燥改性表面以挥发溶剂之后,使用涂布枪将可固化树脂施涂于该改性表面并且将金属构件接合于对应构件,然后固化该可固化树脂。此外,可以用可固化树脂溶液涂布与表面改性构件的改性表面接合的对应构件的表面,随后干燥该溶液。改性表面和施加于改性表面的可固化树脂之间的粘合机理解释如下。如上所述,由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方法,通过将能量施加于要处理的金属构件的表面,将存在于金属构件的表面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化学转化为金属氢氧化物而在金属构件表面形成包含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改性层。此外,通过在将能量施加于该表面时产生的热将该金属构件的表面适当熔融,从而在该表面形成具有显微凹凸的不规则形状,导致改性表面的产生。当可固化树脂施加于表面改性构件的改性表面的至少部分时,存在于改性表面上的金属氢氧化物的羟基与包含在可固化树脂中的官能团如丙烯酸类基团、环氧基团、异氰酸酯基团和羟基互相反应,在其间形成化学键如共价键和氢键。此外,该可固化树脂渗入形成于改性表面上的不规则(irregularities)中,从而提高在改性表面和施加于改性表面的可固化树脂之间在粘合界面处的接触表面积。这导致表面能增加效果和锚固效果的增强,从而提高表面改性构件和施加于其上的可固化树脂之间的粘合力。即,粘合力对应于由生成于金属表面的金属氬氧化物引起的化学表面改性效果和由形成于金属表面上的不规则形状引起的物理表面改性效果的总和。结果,与常规化学处理(化学表面改性)和喷砂处理(物理表面改性)相比,通过本发明的表面改性处理得到的表面改性构件可显示相当优良的粘合耐久性。对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还可使用墨或涂布材料进行印刷或涂布,以在表面改性层表面的至少部分上形成墨层或涂布材料层。由于通过粘合机理获得的上述化学和物理作用,本发明的表面改性构件可保证对墨层或涂布材料层优良的粘合(粘附)特性。可用于印刷或涂布的墨或涂布材料不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墨或涂布材料,只要该墨或涂布材料可施加于表面改'性构件中的表面改性层的表面的至少部分或全部,并显示墨或涂布材料的固有功能即可。该墨的具体实例包括胶板印刷墨、印刷墨、凹版印刷墨和建筑用墨。该涂布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塑料用涂布材料、金属用涂布材料、陶瓷用涂布材料、合成革用涂布材料、导电涂布材料、绝缘涂布材料、紫外可固化涂布材料和电子束可固化涂布材料。将这些墨或涂布材料施加于表面改性构件的改性表面的方法可为如上述用于涂布可固化树脂的相同方法。实施例通过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并且不意欲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实施例1如图l所示的表面改性构件l的试验片以下列方式制备。对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尺寸的铝合金(JISH5302中规定的ADC12)制成的板的一侧表面的全部通过激光照射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该激光照射使用YV04激光照射设备(ML-7111A,由MiyachiTechnosCorp.制造)在下列照射条件下进行电流25A;频率15kHz;照射速率500mm/s;波长1064nm;照射强度7800W/mm2。结果,表面改性层2形成于充当金属基体的合金板一侧表面的全部之上。由此,得到在金属基体上具有改性表面,即表面改性层2的试验片。然后,通过下列方法对试验片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改性表面的状态、其改性表面的不规则性(Ra/Rao、Sm/Smo的测量)、形成于其上的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初始效果(润湿性)、其初始粘合特性和其粘合耐久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评价方法](表面状态)将此表面改性试验片在室温下冷却5分钟之后,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JPS-9200,由JEOLLtd.制造)测量存在于改性表面上的各金属原子的结合能的值(化学位移),基于测量的结合能值确定金属原子的结合状态。具体地,当要分析的金属原子为铝原子时,已知观察到以下的强吸收对于金属铝在约72.9eV,对于氬氧化铝在约74.0eV,对于氧化铝膜在约74.7eV的和对于氧化铝在约73-74eV。在改性表面上铝原子的结合状态基于此信息确定。类似地,当要分析的金属原子为镁原子时,已知观察到以下强吸收对于金属镁在约49.8eV,对于氢氧化镁在约49.5eV和对于氧化镁在约50.8eV。在改性表面上镁原子的结合状态基于此信息确定。(Ra/Rao)将试验片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冷却后,从改性表面上任选的测量点使用激光非接触表面粗糙度仪(ChapmanMP2100,由RAYTEXCORP.制造)测量改性表面的粗糙度曲线。沿平均线方向从粗糙度曲线取样4mm的基准长度。在任选的5个测量点处从平均线测量基准长度中粗糙度曲线偏差的绝对值。计算在任选的5个测量点处测量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使用激光非接触表面粗糙度仪,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事先计算试验片表面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之前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o)。计算试验片改性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表面改性处理之前的试验片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o之间的比Ra/Rao。(Sm/Smo)以如上述相同的方式使用激光非接触表面粗糙度仪测量试验片改性表面的粗糙度曲线,并且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从该粗糙度曲线取样基准长度。在粗糙度曲线上的任选的五个测量点处测量在该基准长度中对应于一个峰和紧邻该峰的一个谷之间的距离的平均线的长度。计算在该五个测量点的每一点处测量的平均线长度的平均值作为紧邻的峰和谷之间的平均距离(Sm)。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使用激光非接触表面粗糙度仪,事先计算通过表面改性处理进行处理之前的试验片表面紧邻的峰和谷之间的平均距离(Smo)。计算试验片改性表面上紧邻的峰和谷之间的平均距离Sm和表面改性处理前试验片表面上紧邻的峰和谷之间的平均距离Smo之比Sm/Smo。(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将试验片如上述冷却之后,将该试验片沿垂直于该一侧表面的截面方向切割。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镜(SSX-550,由ShimadzuSeisakushoCo.制造)在约3000倍放大倍率下靠近改性表面观察该切割试验片的截面以测量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初始效果-润湿性)将试验片如上述冷却后,使用棉签将湿润剂(具有湿润指数73-40的标准;容'液,由WakoJunyakuKogyoCo.制造)施力口到?文'性表面上约3cm的长度。随后,观察改性表面是否在其上施加该试剂后由施加的试剂保持湿润5秒的时间而无排斥。在指示改性表面的湿润状况的标准溶液的湿润指数中,将最大湿润指数用作该改性表面的润湿性(dyn)。当使用具有湿润指数73的标准溶液湿润改性表面时,该改性表面的润湿性以'》73"表示。另一方面,当使用具有湿润指数40的标准溶液不能湿润改性表面时,该改性表面的润湿性以"<40"表示。(初始粘合特性)如图2所示,使用涂布枪在从改性表面的一端延伸长度13mm的区域上,将环氧类粘合剂(Sundine2403,由AsahiRubberCo.Ltd.制造,下文中称为"粘合剂A")施涂于该试验片的改性表面,即表面改性层2的表面。由此得到在金属基体1A上具有表的试验片。然后,如图2所示,将作为对应构件的另一表面改性构件1的改性表面的端部粘合于试验片改性表面施加粘合剂的区域,以制备粘合试验样品。将如此制备的粘合试验样品保持在事先控制在温度170。C的恒温室(SMS-2,由TabaiEspecCo.制造)中30分钟,然后在室温下固化24小时以^_化粘合剂层3。进行该固化处理以在互相粘合的试片的表面改性层2和对应构件的表面改性层2之间形成具有100jLim以下的固化粘合剂层3。然后使用观'〗试仪"Autograph"(AG-I20kN,由ShimadzuSeisakushoCo.制造)在拉伸速率(牵拉速度)S0mm/min下对该粘合试验样品进行拉伸剪切试验,以测量该粘合试验样品的剪切强度。完成该拉伸剪切试验后,测量目测发现的在粘合剂中发生内聚和破裂的粘合剂层3的表面积与粘合剂层3的全部表面积之比(内聚-破裂比)。(粘合耐久性)以如上述相同的方式将试验片和对应构件互相粘合,将得至ij的粘合试验样品保持在事先控制在温度120。C的压力锅观'j试4义(EHS國220M,由TabaiEspecCo.制造)中72小时,然后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固化。如此对该粘合试-验样品进4亍如上述初始粘合特性中相同的拉伸剪切试验。实施例2除了将激光照射强度改为3800W/mm2之外,重复与实施例l中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通过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相同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各种评价试验。该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3除了通过使用YVO4激光照射设备(ML-9001A,由MiyachiTechnosCorp.制造),以激光波长532mn并在照射强度3800W/mn^下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外,重复与实施例l中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通过与实施例l中描述的相同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各种评价试验。该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4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铝合金用挤压铝合金板(JISH4000中规定的7075)代替并且激光照射强度改为980W/mm2以外,重复与实施例l中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除了使用改性硅酮类粘合剂(SuperXNo.8008,由SemedineCo.制造;下文中称为"粘合剂B")以外,以与实施例l中描述的相同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改性表面状态、其改性表面的不规则性、形成于其上的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并将所得试验片保持在室温下7天并固化以评价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5除了将实施例l中使用的铝合金板用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4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规定的AZ91)代替以外,重复与实施例l中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通过与实施例l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其改性表面状态、改性表面的不规则性、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初始粘合特性的评价。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6除了将实施例2中使用的铝合金板用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4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规定的AZ91)代替以外,重复与实施例2中描述的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通过与实施例l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其改性表面状态、其改性表面的不规则性、其上形成的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的评价。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7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铝合金板用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4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规定的AZ9l)代替以外,重复与实施例3中描述的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通过与实施例l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其改性表面状态、其改性表面的不规则性、其上形成的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的评价。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实施例8除了将实施例4中使用的铝合金板用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4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规定的AZ61)代替以外,重复与实施例4中描述的相同的步骤,从而得到表面改性构件的试验片。除了使用合成橡胶类粘合剂(S465,由SemedineCo.制造;下文中称为"粘合剂C")以外,以与实施例l中描述的相同方法对如此得到的试验片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改性表面状态、其改性表面的不规则性、形成于其上的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并将试验片保持在室温下7天并固化,以评价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l。比4交例1将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铝合金板(JISH5302中^见定的ADC12)的表面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对如此处理的铝合金板不进行表面改性,而以与实施例l至3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直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其初始粘合特性和其粘合耐久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寿交例2将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铝合金板(JISH5302中规定的ADC12)的表面用#320研磨砂纸沿一个方向轻微抛光l分钟,然后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对如此处理的铝合金板不进行表面改性,而以与比较例1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直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4交例3对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铝合金板(JISH5302中规定的ADC12)的表面使用磷酸镁类溶液进行化学转化处理,然后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对如此处理的铝合金板以与比较例1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專交例4将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铝合金板(JISH4000中规定的7075)的表面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除了使用粘合剂B并以与实施例4中描述的相同的方式进行固化以评价初始粘合特性以外,对如此处理的铝合金板不进行表面改性,而以与比较例l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直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举交例5对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中规定的AZ91)的表面使用磷酸镁类溶液进行化学转化处理,然后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对如此处理的镁合金板以与比较例1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净交例6将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中规定的AZ91)的表面以#320研磨砂纸沿一个方向轻微抛光l分钟,然后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对如此处理的镁合金板不进行表面改性,而以与比较例1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直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專交例7对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中规定的AZ91)的表面使用磷酸4美类溶液进行化学转化处理,然后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对如此处理的镁合金板以与比较例1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比專交例8将具有宽度25mm、长度125mm和厚度3mm的尺寸的镁合金板(SAEJ465中规定的AZ61)的表面用浸渍乙醇的布清洁并脱脂。除了使用实施例8中使用的粘合剂C以评价初始粘合特性以外,对如此处理的镁合金板不进行表面改性,而以与比较例l中描述的相同的方法直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其表面状态、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其初始效果(润湿性)和其初始粘合特性。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2。作为表面状态的研究结果的典型的实例,实施例2、实施例3和比较例1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结果示于图3,实施例6、实施例7和比较例5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结果示于图4。此外,作为经处理的表面构形的实例,用于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的试验片表面的SEM观测图像示于图5至图8中,用于比较例l(未处理)、比较例6(经抛光)和比较例7(经化学转化处理)中的试验片表面的SEM观测图像示于图9至图ll中。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2</column></row><table>表l(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column></row><table>*1:粘合剂A指由AsahiRubberCo.Ltd.制造的Sundine2403。*2:粘合剂B指由SemedineCo.制造的SuperXNo.8008。*3:粘合剂C指由SemedineCo.制造的S465。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column></row><table>表2(续)<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column></row><table>表2注释*1:OF指氧化物膜。*2:MRA指脱冲莫剂。*3:CF指化学转化膜。*4:粘合剂A指由AsahiRubberCo.Ltd.制造的Sundine2403。*5:粘合剂B指由SemedineCo.制造的SuperXNo.8008。*6:粘合剂C指由SemedineCo.制造的S465。如表l中所示,已确定包含氢氧化铝的表面改性层形成于在实施例1至4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铝合金构件上,且包含氢氧镁合金构件上。已认可由于表面改性层的产生,该表面改性构件显示优良的初始效果(润湿性),并且通过可固化树脂由接合表面改性构件与对应构件而形成的接合制品显示优良的初始粘合特性和粘合耐久性。相反,如表2所示,已确定无金属氢氧化物存在于用于比较例1至8中的未经处理、经抛光和经进行化学转化处理的合金构件表面。此外,已确定金属铝、氧化铝或氧化镁存在于该合金构件表面。此外,根据该合金构件的碳含量已确定脱模剂残留在该合金构件表面。由此,已认可用于比较例1至8中的合金构件与用于实施例1至8中的表面改性合金构件相比,在润湿性和粘合剂强度方面劣化。本申请以2007年2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27523的优先权为基础,在此将其完整内容引入作为参考。虽然以上通过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和实施例。根据以上教导,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可对上述实施方案和实施例进行改进和变化。参考下列权利要求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改性构件,其包含金属基体;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属基体表面的表面改性层,该表面改性层包含金属氢氧化物;和设置在该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的可固化树脂层、墨层和涂布材料层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该金属基体由选自由铝合金和镁合金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通过选自由激光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照射处理、电晕处理和火焰处理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处理形成该表面改性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通过用具有波长500至1,1OOnm的激光光在照射强度100至90,000W/mm2下照射来进行该激光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该表面改性层具有厚度5p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该表面改性层在其表面上具有满足由下列表达式(1)和(2)表示的关系的不规则性<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formula>(1),其中Ra表示表面改性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o表示改性前的金属基体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并且Sm/SmoS8(2),其中Sm表示在表面改性层的表面互相紧邻的谷和峰之间的平均距离,Smo表示改性前的金属基体表面互相紧邻的谷和峰之间的平均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该表面改性层具有厚度5(i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其中该可固化树脂层由选自由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硅酮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制成。9.一种改性金属构件的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能量施加于至少部分金属构件表面,以在该金属构件表面产生金属氢氧化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金属构件由选自由铝合金和镁合金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材料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选自由激光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照射处理、电晕处理和火焰处理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处理将能量施加于金属构件表面。12.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用具有波长500至1,1OOnm的激光光在照射强度1OO至90,000W/mm2T照射来进行该激光处理。13.—种接合制品,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和通过设置在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的可固化树脂层接合于该表面改性构件的对应构件。14.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表面改性构件生产接合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4舌通过设置在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的可固化树脂层接合表面改性构件与对应构件。全文摘要一种表面改性构件,其包括金属基体,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属基体表面上的表面改性层,该表面改性层包含金属氢氧化物,以及设置在表面改性层的至少部分上的可固化树脂层、墨层和涂布材料层的至少之一。一种改性金属构件表面的方法,其包括将能量施加于至少部分金属构件表面以在金属构件的表面产生金属氢氧化物。文档编号C23C22/57GK101240420SQ200810007078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申请日期2008年2月1日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发明者伊井慎一郎,大西达海,松崎福雄,铃木健司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