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12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铸焊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铅酸蓄电池极板的连接下艺采用焊接的方式,但在蓄电池内部有多个单独工作的单体电池,这些单体电池结构相同,都包括了正极板和负极板,因数量较多,采用人工焊接的话,所需劳动力大,生产效率很低,但最终的产品质量却不高,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铸焊模具来进行焊接工作。目前的铸焊模具结构为铸焊模体用金属制成,模体内为空腔,模体两侧分别有进出的水气通道口,模体表面有电池集流排成型的四道槽和极柱槽。此类结构的铸焊模具往往冷却效果不佳,模体表面的散热面积小,冷却水或液无法发挥最佳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包括铸焊模本体,所述铸焊模本体的一个面上设有凹道槽和极柱槽,所述铸焊模本体内设有供冷却液或气进出的冷却腔, 所述冷却腔连通冷却管,在所述铸焊模本体上与所述凹道槽和极柱槽相对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包括一个槽底,所述槽底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穿透所述铸焊模本体上设有凹道槽和极柱槽的面。作为一种优选,铸焊模本体固连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销孔。作为一种优选,定位块包括与所述铸焊模本体相连的连接部以及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销孔,所述连接部与定位部之间设有一缓冲槽。作为一种优选,定位块有4块,所述铸焊模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2块定位块。作为一种优选,冷却腔有两个,所述的每个冷却腔连通两根冷却管。作为一种优选,冷却槽有5个,在所述的两个冷却腔之间设有一个冷却槽,所述的每个冷却腔的一旁设有两个冷却槽。作为一种优选,通孔在槽底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或腰形。作为一种优选,冷却槽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槽底位于梯形截面的上底边。作为一种优选,铸焊模本体上设有4个安装孔。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铸焊模本体上与凹道槽和极柱槽相对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冷却槽, 冷却槽增大了冷却腔通过冷却液或气时的冷却面积,并且在冷却槽的槽底上开设了通孔, 使得冷却槽与凹道槽和极柱槽所在的面相通,便于热量通过冷却槽发散出去。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定位块使得在使用时定位准确,设置在连接部与定位部之间
3的缓冲槽使得定位块在受到外力冲击能通过缓冲槽吸收外力,延长了使用寿命。3、本实用新型优选了冷却槽的数量和分布位置,使得冷却槽更好地协助冷却腔散发热量,还优选了冷却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增大了散热面积;并优选了通孔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或腰形,既增大了散热面积又保证了整体强度。

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的又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包括铸焊模本体1,铸焊模本体1的一个面上设有凹道槽21和极柱槽22,所述铸焊模本体1内设有供冷却液或气进出的冷却腔3, 冷却腔3连通冷却管4,冷却腔3有两个,每个冷却腔3连通两根冷却管4。在铸焊模本体 1上与所述凹道槽21和极柱槽22相对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冷却槽6,所述冷却槽6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槽底61位于梯形截面的上底边,冷却槽6包括一个槽底61,槽底61上开有通孔62,通孔62穿透铸焊模本体1上设有凹道槽21和极柱槽22的面。冷却槽6有5个,在两个冷却腔3之间设有一个冷却槽6,该冷却槽6上设有6个通孔62,2个圆形通孔62和4 个腰形通孔62 ;每个冷却腔3的一旁设有两个冷却槽6,该冷却槽6上设有3个通孔62,1 个圆形通孔62和2个腰形通孔62。铸焊模本体1固连有定位块5,定位块5上开设有定位销孔51。定位块5包括与铸焊模本体1相连的连接部52以及定位部53,定位部53上设有定位销孔51,连接部52与定位部53之间设有一缓冲槽M。定位块5有4块,铸焊模本体 1的两侧分别设有2块定位块5。铸焊模本体1上设有4个安装孔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在冷却管4内通入冷却水或水蒸气,同时在冷却槽6相对于槽底61的一侧用高压力的气流吹,这样加快空气流通,使得散热效果更佳,对比现有技术仅仅采用单一的冷却管冷却,效果一般,且冷却效率低。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包括铸焊模本体(1),所述铸焊模本体(1)的一个面上设有凹道槽(21)和极柱槽(22),所述铸焊模本体(1)内设有供冷却液或气进出的冷却腔(3),所述冷却腔(3)连通冷却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铸焊模本体(1)上与所述凹道槽(21)和极柱槽(22)相对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冷却槽(6),所述冷却槽(6)包括一个槽底(61),所述槽底 (61)上开有通孔(62),所述通孔(62)穿透所述铸焊模本体(1)上设有凹道槽(21)和极柱槽(22)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焊模本体(1)固连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上开设有定位销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5)包括与所述铸焊模本体(1)相连的连接部(52)以及定位部(53),所述定位部(53)上设有定位销孔 (51),所述连接部(52)与定位部(53)之间设有一缓冲槽(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5)有4块, 所述铸焊模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2块定位块(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3)有两个, 所述的每个冷却腔(3)连通两根冷却管(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6)有5个, 在所述的两个冷却腔(3)之间设有一个冷却槽(6),所述的每个冷却腔(3)的一旁设有两个冷却槽(6)。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2)在槽底(6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或腰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6)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槽底(61)位于梯形截面的上底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焊模本体(1)上设有4个安装孔(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铸焊模具,包括铸焊模本体,所述铸焊模本体的一个面上设有凹道槽和极柱槽,所述铸焊模本体内设有供冷却液或气进出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连通冷却管,在所述铸焊模本体上与所述凹道槽和极柱槽相对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包括一个槽底,所述槽底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穿透所述铸焊模本体上设有凹道槽和极柱槽的面。本实用新型在铸焊模本体上与凹道槽和极柱槽相对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冷却槽,冷却槽增大了冷却腔通过冷却液或气时的冷却面积,并且在冷却槽的槽底上开设了通孔,使得冷却槽与凹道槽和极柱槽所在的面相通,便于热量通过冷却槽发散出去。
文档编号B22D19/04GK202199761SQ20112028588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李小兵, 陈新明 申请人:长兴新源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