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适用于轮毂加工过程中,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加工孔,配合所述加工孔于机架的顶部设置有轮毂传动组件,所述轮毂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被加工轮毂转动,且所述机架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的下方设置有竖支架,所述竖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上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毂本体连接处的偏置动毛刷,所述偏置动毛刷中心相对于被加工轮毂中心偏心设置。上述轮毂去毛刺装置具有去毛刺无死角和去毛刺效果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轮穀去毛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轮毂一般包括轮毂本体、若干条轮辐和轮辋,轮毂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轮轴的孔,轮辐固定连接于轮毂本体和轮辋之间。轮毂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毛刺,目前,去除轮毂毛刺的方式一般采用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打磨,这种方式显然存在工作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另外一种是采用专门配套的自动去毛刺机打磨轮毂上的毛刺,但是目前的用于轮毂的去毛刺机只能对毛刷易于打磨到的地方进行去毛刺,而针对轮辐与轮毂本体和轮辋连接的拐角处,因毛刷打磨不到无法去除毛刺,通常需要再次进行加工。存在具有加工死角和去毛刺效果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其具有去除轮毂毛刺无死角和去毛刺效果好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毂去毛刺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加工孔,配合所述加工孔于机架的顶部设置有轮毂传动组件,所述轮毂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被加工轮毂转动,且所述机架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的下方设置有竖支架,所述竖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上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毂本体连接处的偏置动毛刷,所述偏置动毛刷中心相对于被加工轮毂中心偏心设置。
[0006]特别地,所述机架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的下方还设置有斜支架,所述斜支架设置于以被加工轮毂中心为中心相对所述竖支架的另一侧,所述斜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上倾斜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辋连接处的斜置动毛刷。
[0007]特别地,所述轮毂传动组件为设置于所述加工孔周边的若干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被加工轮毂转动。
[0008]特别地,所述竖支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
[0009]特别地,所述斜支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
[0010]特别地,所述偏置动毛刷竖直安装于其转轴上。
[0011]特别地,所述偏置动毛刷倾斜安装于其转轴上。
[0012]特别地,所述偏置动毛刷中心与被加工轮毂中心的偏心角度为20°?40°,即所述偏置动毛刷中心与被加工轮毂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0°?40°。
[0013]特别地,所述斜置动毛刷的倾斜角度为45°?75°。
[0014]特别地,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采用链轮和链条传动方式,包括两个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两个传动链轮分别设置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和转轴上,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于两个传动链轮之间。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轮毂去毛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6]I)偏置动毛刷中心相对于被加工轮毂中心偏心设置,这样可以使偏置动毛刷完全充分接触轮辐与轮毂本体的连接处,以对轮辐与轮毂本体的连接处进行无死角打磨,彻底去除该处的毛刺;
[0017]2)同时设置有用于打磨轮辐与轮辋连接处斜置动毛刷,能够一次对被加工轮毂的轮辐与轮毂本体以及轮辐与轮辋的连接处进行同时去毛刺,再保证去毛刺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3)轮毂传动组件带动轮毂转动,同时偏置动毛刷和斜置动毛刷也高速转动,同时对轮毂进行打磨去毛刺,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
[0019]4)竖支架和斜支架的底部均连接有驱动气缸,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轮毂进行去毛刺,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轮毂去毛刺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轮毂去毛刺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轮毂去毛刺装置的偏置动毛刷的偏置状态图。
[0023]图中:
[0024]1、机架;2、加工孔;3、传动轮;4、被加工轮毂;5、竖支架;6、转轴;7、毛刷驱动电机;8、偏置动毛刷;9、驱动气缸;10、斜支架;11、斜置动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6]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架I,所述机架I的顶部设置有加工孔2,所述加工孔2的周边设置有若干个传动轮3,所述传动轮3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传动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传动轮3转动进而带动被加工轮毂4转动,且所述机架I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2的下方设置有竖支架5,所述竖支架5的顶部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毛刷驱动电机7,且所述转轴6的端部上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毂本体连接处的偏置动毛刷8,所述偏置动毛刷8竖直安装于转轴6上,且所述偏置动毛刷8中心相对于被加工轮毂4中心偏心设置,所述偏置动毛刷8中心与被加工轮毂4中心之间的偏心角度A = 24°,即偏置动毛刷8中心与被加工轮毂4中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A = 24°,所述竖支架5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9。
[0027]所述机架I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2的下方还设置有斜支架10,所述斜支架10设置于以被加工轮毂4中心为中心相对所述竖支架I的另一侧,所述斜支架10上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毛刷驱动电机7,且所述转轴6的端部上倾斜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辋连接处的斜置动毛刷11,所述斜置动毛刷11的倾斜角度为45°,所述斜支架10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9。
[0028]上述用于驱动偏置动毛刷8和斜置动毛刷11的传动组件均采用链轮和链条传动方式,包括两个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两个传动链轮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和转轴上,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于两个传动链轮之间。
[0029]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加工孔,配合所述加工孔于机架的顶部设置有轮毂传动组件,所述轮毂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被加工轮毂转动,且所述机架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的下方设置有竖支架,所述竖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上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毂本体连接处的偏置动毛刷,所述偏置动毛刷中心相对于被加工轮毂中心偏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于所述加工孔的下方还设置有斜支架,所述斜支架设置于以被加工轮毂中心为中心相对所述竖支架的另一侧,所述斜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电机,且所述转轴的端部上倾斜安装用于打磨轮辐与轮辋连接处的斜置动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传动组件为设置于所述加工孔周边的若干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传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被加工轮毂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动毛刷竖直安装于其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动毛刷倾斜安装于其转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动毛刷中心与被加工轮毂中心的偏心角度为20°?4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置动毛刷的倾斜角度为 45° ?7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采用链轮和链条传动方式,包括两个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两个传动链轮分别设置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和转轴上,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于两个传动链轮之间。
【文档编号】B24B9/04GK204053686SQ20142045151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薛匡丰 申请人:无锡市润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