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纳米粒子的制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266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Au纳米粒子的制备,属于分析应用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基因检测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上述方法中经常用到的纳米粒子有胶体金、半导体量子点示踪剂、铁/金合金纳米粒子、铜/金合金纳米粒子和银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为通过电化学传感的表面DNA识别和电化学响应的放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大部分方法通常依赖于高灵敏的金属示踪剂的电化学溶出进行传感或测量。溶出伏安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测痕量金属的方法。此方法的高灵敏度当归功于“built-in”(内置)的预富集步骤,在此步骤中,目标金属聚集(沉积)到工作电极上。因此,与早些时候检测DNA杂交使用的脉冲伏安技术相比,检测限低了3~4个数量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Au纳米粒子的制备,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配制0.01 %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和1 %的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并用0.22 μm的多孔滤膜分别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将1.0 mL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加入到100 mL沸腾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中,继续保温搅拌2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制备好的金胶溶液保存于4°C备用。

进一步,所述Au纳米粒子的制备, 反应温度为100度。搅拌速度为200-300转/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杂交过程将金胶纳米粒子引入空隙,随后银的沉积能够产生可供测量的电信号。杂交产生的电信号,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电极空隙间电阻的变化,使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为0.5 p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首先配制0.01 %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和1 %的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并用0.22 μm的多孔滤膜分别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将1.0 mL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加入到100 mL沸腾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中,继续保温搅拌2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制备好的金胶溶液保存于4°C备用。

实施例2

首先配制0.02 %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和1 %的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并用0.22 μm的多孔滤膜分别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将2.0 mL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加入到100 mL沸腾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中,继续保温搅拌2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制备好的金胶溶液保存于4°C备用。

实施例3

首先配制0.015 %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和1 %的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并用0.22 μm的多孔滤膜分别过滤除去杂质,然后将1.50 mL柠檬酸三钠(C6H5Na3O7·3H2O)溶液加入到100 mL沸腾的三水合氯化金(HAuCl4·3H2O)溶液中,继续保温搅拌2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制备好的金胶溶液保存于4°C备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