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723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量化被广泛地认为是交通运输业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al-mg-si合金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焊接性能好,可回收性好,是车辆轻量化的理想材料。现有的商业6061铝合金强度较高,热挤压成形性能好,具有作为车身用铝合金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延伸率偏低,高速冲击过程中易开裂,吸能性能差,难以满足交通运输业对高性能铝合金型材的需求。

为满足汽车使用安全性能要求,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al-mg-si合金成分,使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同时热挤压成形性良好。er和sr元素对铝合金的积极作用,目前多数利用都是针对al-mg、al-cu-mg合金的,而在al-mg-si合金中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的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该铝合金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铝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在680℃~730℃温度下完全熔化,静置10~20min,精炼、静置、扒渣后,将熔体于700℃下浇注于预热后的铁模中,得到铸锭;其中,原料的质量百分配比为:

(2)将步骤(1)所得铸锭于540℃下均匀化处理12h,快速冷却后去皮;

(3)将步骤(2)中去皮处理后的铸锭加热至470℃~490℃,保温3~4h,放入预热后的挤压装置中挤压,挤压比为40,得到型材;

(4)将步骤(3)所得型材在线水淬或雾淬,在180℃下人工时效2~8h,得到铝合金。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精炼为通过六氯乙烷进行精炼。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铁模的预热温度为250℃~300℃。

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挤压装置的预热温度为430℃~480℃。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现有的常规商业铝镁硅合金中添加饵和锶元素,并合理优化合金组元成分比例。利用er、sr原子与al原子的原子半径差和电负性差异,使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形成一种alxer、alxsr质点,显著细化铸态晶粒组织。在合金后续挤压过程中,由于大量质点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和对晶界的钉扎作用,抑制再结晶晶粒长大,使材料再结晶温度提高,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变形也能得到均匀的细晶组织。经人工时效后,单一添加er、sr原子的al-mg-si合金强度有所提高;而复合添加时强度最高,挤压成形后抗拉强度约为335mpa,延伸率为18.8%,综合性能远高于现有不含er、sr的商业al-mg-si合金。此外,与常规al-mg-si合金相比,本发明合金si含量过剩,保证了合金的强度;fe、zn元素含量偏低,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塑性和韧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组分配比合理、加工制造容易、操作工艺简单,利用er、sr元素合金化,有效改善al-mg-si合金组织结构,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可适用于作为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型材的结构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原料在680℃~730℃温度下完全熔化,静置10~20min,用六氯乙烷进行精炼,静置、扒渣后,将熔体于700℃下浇注于预热至250℃~300℃的铁模中,得到铸锭;其中,原料的成分(wt%)为:0.56%mg,0.42%si,0.24%cu,0.20%fe,0.028%mn,0.028%cr,0.028%zn,0.29%er,0.29%sr,其余为al;

(2)将步骤(1)所得铸锭于540℃下均匀化处理12h,快速冷却后去皮;

(3)将步骤(2)中去皮处理后的铸锭加热至470℃~490℃,保温3~4h,将挤压筒、挤压模具及挤压垫预热至430℃~480℃并保温,将铸锭放入预热后的挤压装置中挤压,挤压比为40,得到型材;

(4)将步骤(3)所得型材在线水淬或雾淬,在180℃下人工时效2~8h,得到铝合金1。

实施例2

(1)将原料在680℃~730℃温度下完全熔化,静置10~20min,用六氯乙烷进行精炼,静置、扒渣后,将熔体于700℃下浇注于预热至250℃~300℃的铁模中,得到铸锭;其中,原料的成分(wt%)为:0.64%mg,0.50%si,0.26%cu,0.22%fe,0.032%mn,0.032%cr,0.032%zn,0.31%er,0.31%sr其余为al;

(2)将步骤(1)所得铸锭于540℃下均匀化处理12h,快速冷却后去皮;

(3)将步骤(2)中去皮处理后的铸锭加热至470℃~490℃,保温3~4h,将挤压筒、挤压模具及挤压垫预热至430℃~480℃并保温,将铸锭放入预热后的挤压装置中挤压,挤压比为40,得到型材;

(4)将步骤(3)所得型材在线水淬或雾淬,在180℃下人工时效2~8h,得到铝合金2。

实施例3

(1)将原料在680℃~730℃温度下完全熔化,静置10~20min,用六氯乙烷进行精炼,静置,减少铝合金氧化,去除合金液表面的熔渣,提高合金纯度,将700℃熔体在保护气氛下浇注于预热至250℃~300℃的铁模中,得到铸锭;其中,原料的成分(wt%)为:0.6%mg,0.43%si,0.25%cu,0.21%fe,0.03%mn,0.03cr%,0.03%zn,0.3%er;0.3%sr,其余为al;

(2)将步骤(1)所得铸锭于540℃下均匀化处理12h,快速冷却后去皮;

(3)将步骤(2)中去皮处理后的铸锭加热至470℃~490℃,保温3~4h,将挤压筒、挤压模具及挤压垫预热至430℃~480℃并保温,将铸锭放入预热后的挤压装置中挤压,挤压比为40,得到型材;

(4)将步骤(3)所得型材在线水淬或雾淬,在180℃下人工时效8h,得到铝合金3。

对比实施例1

对比实施例1得到的铝合金4,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中记载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原料的成分为:0.6%mg,0.43%si,0.25%cu,0.21%fe,0.03%mn,0.03%cr,0.03%zn,其余为al。

对比实施例2

对比实施例2得到的铝合金5,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中记载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原料的成分为:0.6%mg,0.43%si,0.18%cu,0.21%fe,0.03%mn,0.03%cr,0.03%zn,0.3%er,其余为al。

对比实施例3

对比实施例3得到的铝合金6,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中记载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原料的成分为:0.6%mg,0.43%si,0.18%cu,0.21%fe,0.03%mn,0.03%cr,0.03%zn,0.3%sr,其余为al。

效果实施例

本发明按上述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1~3制得的四种铝合金3~6依据gb/t228-2000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四种合金人工时效8h后的力学性能

由表1可知,单一添加er、sr原子的al-mg-si合金强度有所提高;而铝合金3中,复合添加时强度最高,挤压成形后抗拉强度约为335mpa,延伸率为18.8%,综合性能远高于现有的商业al-mg-si合金。这主要是由于er和sr加入合金后晶粒得到显著细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