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毛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02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毛刺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毛刺机构。



背景技术:

毛刺是金属切削加工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指金属在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晶粒剪切滑移、塑性变形使材料挤压撕裂,导致工件表面过渡处出现尖角、毛边等各种不规则的金属部分。

阀体在生产加工中,除了对外表面的加工,还需要对阀体内的多个液压孔进行去毛刺加工,而现有的去毛刺方式采用的大多是人工一个一个用毛刷旋转来去除毛刺,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加工效率低,同时多个液压孔之间加工的一致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去毛刺效率高,且液压孔之间的加工一致性好的去毛刺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毛刺机构,包括壳体、主旋转轴、主旋转齿轮、小旋转齿轮、毛刷和快换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与位于壳体内部的主旋转齿轮相连;所述主旋转齿轮四周分布有多个与其相互啮合的小旋转齿轮;所述毛刷通过快换组件设置在小旋转齿轮上。

优选的,所述快换组件包括毛刷夹紧套和螺母;所述毛刷夹紧套设置在小旋转齿轮内;所述毛刷夹紧套前端呈锥面;所述毛刷插入在毛刷夹紧套内,并通过位于毛刷夹紧套前端的夹紧螺母固定在毛刷套夹紧套内。

优选的,所述毛刷夹紧套与小旋转齿轮之间还设有旋转轴承。

优选的,所述主旋转轴与壳体之间还设有主旋转轴轴承。

优选的,所述小旋转齿轮的数量为九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去毛刺机构,其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实现多个毛刷一起转动同步对多个孔进行去毛刺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孔具有一致性好的特点,同时具有节省人力物力,且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剖面带有一个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略去毛刷后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主旋转轴;3、主旋转齿轮;4、小旋转齿轮;5、毛刷;6、毛刷夹紧套;7、夹紧螺母;8、旋转轴承;9、主旋转轴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去毛刺机构,其包括壳体1、主旋转轴2、主旋转齿轮3、小旋转齿轮4、毛刷5和快换组件;所述壳体1内设有主旋转轴2;所述主旋转轴2与位于壳体1内部的主旋转齿轮2相连;所述主旋转齿轮2四周分布有多个与其相互啮合的小旋转齿轮4;所述毛刷5通过快换组件设置在小旋转齿轮4上;所述快换组件包括毛刷夹紧套6和螺母7;所述毛刷夹紧套6设置在小旋转齿轮4内;所述毛刷夹紧套6前端呈锥面;所述毛刷5插入在毛刷夹紧套6内,并通过位于毛刷夹紧套6前端的夹紧螺母7固定在毛刷套夹紧套6内;所述毛刷夹紧套6与小旋转齿轮4之间还设有旋转轴承8;所述主旋转轴2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主旋转轴轴承9;所述小旋转齿轮4的数量为九个。

实施例一:

主旋转轴旋转带动主旋转齿轮旋转,主旋转齿轮旋转,带动与主旋转齿轮相啮合的九个小旋转齿轮与主旋转轴同步转动,小旋转齿轮转动带动毛刷同步进行旋转,这样九个毛刷九同步旋转,而上述去毛刺机构是安装在旋转和上下抛动的平台上,将九个毛刷伸入到待加工工件中后,旋转平台旋转,毛刷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刷洗的动作。

其中,毛刷夹紧采用快换组件固定在小旋转齿轮上;当需要更换毛刷时,需要一头拧住毛刷夹紧套,一头旋转夹紧螺母,将松开螺母后就可以拔出毛刷,从而实现毛刷的快速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机构,其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实现多个毛刷一起转动同步对多个孔进行去毛刺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孔具有一致性好的特点,同时具有节省人力物力,且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