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5860发布日期:2018-09-04 22:4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

铸造模具是模具的一种,在生产产品时,需要使用到铸造模具,现有的铸造模具在生产完零件时,需要人工手动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分离开,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具备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注料管,所述上模具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纵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端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框,所述壳体内腔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传动框配合使用的活动杆,所述滑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上模具的底部与下模具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壳体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内壁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横杆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壳体、支撑板、上模具、推杆、下模具、固定杆、滑套、滑杆、传动框、活动杆、转盘、连接杆、横杆和电机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铸造模具,具备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减少了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使用,使固定杆滑动的更加顺畅,避免了因固定杆与壳体的摩擦力较大,造成固定杆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固定杆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使横杆滑动的更加顺畅,避免了因横杆与壳体的摩擦力较大,造成横杆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横杆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可对横杆起到复位的作用,增加了横杆的稳定性,使横杆的稳定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注料管,方便了将原料注入上模具和下模具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壳体、3支撑板、4上模具、5注料管、6推杆、7下模具、8支撑腿、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固定杆、12滑套、13滑杆、14传动框、15活动杆、16转盘、17连接杆、18横杆、19第二滑块、20第二滑槽、21复位弹簧、2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模具7,下模具7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4,上模具4的底部与下模具7紧密接触,上模具4顶部的中心处连通有注料管5,通过设置注料管5,方便了将原料注入上模具4和下模具7内,上模具4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内部纵向固定连接有滑杆13,滑杆13的表面套设有滑套12,滑套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8,横杆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9,壳体2内壁右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9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20,通过第二滑块19和第二滑槽20的配合使用,使横杆18滑动的更加顺畅,避免了因横杆18与壳体2的摩擦力较大,造成横杆18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横杆18的使用寿命,横杆18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1,通过设置复位弹簧21,可对横杆18起到复位的作用,增加了横杆18的稳定性,使横杆18的稳定效果更好,复位弹簧21的顶部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横杆18的右端与壳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横杆1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框14,壳体2内腔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6,转盘16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传动框14配合使用的活动杆15,滑套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0,壳体2内壁左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0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9,通过第一滑块10和第一滑槽9的配合使用,使固定杆11滑动的更加顺畅,避免了因固定杆11与壳体2的摩擦力较大,造成固定杆11出现损坏的状况,延长了固定杆11的使用寿命,固定杆11的左端与壳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顶部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并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

使用时,利用外设控制器启动电机22,通过电机22带动转盘16旋转,通过转盘16带动活动杆15在传动框14内滑动,从而带动传动框14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框14带动连接杆17向上移动,通过连接杆17带动横杆18向上移动,通过横杆18带动滑套12在滑杆13上向上移动的同时,复位弹簧21收缩,通过滑套12带动固定杆11向上移动,通过固定杆11带动推杆6向上移动,通过推杆6带动支撑板3向上移动,通过支撑板3带动上模具4向上移动,上模具4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将产品取出,以此达到方便使用者使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铸造模具,通过底座1、壳体2、支撑板3、上模具4、推杆6、下模具7、固定杆11、滑套12、滑杆13、传动框14、活动杆15、转盘16、连接杆17、横杆18和电机2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