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铸模具旋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148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浇铸模具旋转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铸模具旋转台。
【背景技术】
[0002]砂型铸造是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在对体积较小的金属铸件通过型砂铸造的方式进行铸造的过程中,现有的技术设备都是将浇铸模具并列放置在地上,然后通过行车等工具将放有铁水的浇包移动到待浇的模具浇冒口上进行浇铸,当一个浇铸完成后再将浇包移动的下一个待浇的模具浇冒口上进行浇铸,从而实现对多个模具的浇铸,在浇铸的过程中,行车需要多次调节,同时工作人员也要使浇包在行车前行的过程中平稳的移动,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对于行车的控制也比较困难,在运行时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浇铸模具旋转台,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所存在的缺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浇铸模具旋转台,包括旋转台、设在旋转台底部的支撑架、设在支撑架上用于放置旋转台的旋转轴,所述旋转台包括用于放置浇铸模具的圆形的旋转台本体、设在旋转台本体内部的一个向内突起的安装槽、设在安装槽与旋转轴之间的旋转装置、设在旋转台本体内用于固定浇铸模具的型砂,所述旋转台本体与安装槽采用同心圆结构,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旋转台本体底部设有一个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夹紧机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设在安装槽内的旋转轴承、设在旋转轴上的滚珠,所述旋转轴承内设有键槽,所述旋转轴通过键槽卡接在旋转轴承内,所述滚珠的顶部与安装槽顶面接触,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夹具、转接在左夹具上与其配合夹紧驱动装置的右夹具,所述左夹具包括底部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左支撑臂、设在左支撑臂上的左夹套,所述右夹具包括通过转动轴交叉转接的方式转接在左支撑臂上的右支撑臂、设在右支撑臂顶端与左夹套配合夹紧的右夹套,所述右支撑臂的下端设有用于驱动左夹套和右夹套对驱动装置进行夹紧的一个驱动踏板,所述左支撑臂与右支撑臂之间设有一个复位装置。
[0005]在对旋转台进行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旋转装置则能够使旋转台在旋转的过程中更加灵活,旋转台与旋转轴之间通过旋转轴承连接,旋转轴承与旋转轴之间通过键槽与键想卡接的方式连接,在旋转台沿着旋转轴旋转时更加轻松省力,而旋转轴顶面与安装槽之间通过滚珠连接支撑,在旋转台沿着旋转轴旋转的过程中,滚珠能够使旋转台旋转更加灵活,旋转台与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更小,而旋转台本体内的型砂则起到一个固定隔热的效果,将浇铸模具下模的一部分埋在型砂内,可以对模具起到固定的效果,当浇包浇铸满后铁水溢出或者发生模具破腔的情况发生时,型砂还能起到隔离的效果,使铁水流动性更差,铁水凝结后更容易进行处理,转台本体与安装槽采用同心圆结构,则使旋转台本体在旋转的过程中更加平稳,采用多个夹紧机构则为了夹紧更加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浇铸位置对其进行控制,一把夹紧机构采用3— 5个,控制更加全面,而且相对比较简洁,成本更低,在对驱动装置进行夹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踏板,就能对左夹套和右夹套进行相对合并,从而实现夹紧机构对驱动装置进行夹紧,能有效的防止在浇铸的过程中旋转台发生转动的现象发生,使浇铸更加安全,当需要再次旋转旋转台时,只需松开驱动踏板,复位装置就能对夹紧机构进行复位,使夹紧机构控制更加方便简洁,夹紧时的运行原理与剪刀类似,这一结构生产更加方便,控制更加简便,通过复位机构与夹紧机构的配合使用,在对驱动装置进行夹紧时,能够更加快速方便。
[0006]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径大于旋转台本体的圆环、均匀环设在旋转台本体与圆环之间的若干根用于固定圆环并起到受力作用的驱动杆,所述左夹套和右夹套对圆环进行夹紧。
[0007]结构简单、重量轻、旋转方便、使用安全,在旋转台本体与圆环之间至少设有6根驱动杆,当浇包对一个铸件浇铸完毕进行下一个浇铸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用脚顶在驱动杆上然后向前推就能通过旋转装置对旋转台本体进行旋转,从而将放置在旋转台本体上的下一个待浇铸铸件旋转到浇包下方进行浇铸,在对驱动杆进行前推的过程中,由于圆环直径大于旋转台本体的最大直径,而且圆环的高度低于旋转台本体的底部,在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旋转的过程中,人体能够相距旋转台本体一定的距离,使驱动更加方便,驱动过程中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圆环还能起到防止现场人员与旋转台本体接触,从而提高现场安全性,而左夹套和右夹套对圆环进行夹紧,由于圆环位于两夹套之间,在旋转台旋转时,则能够在旋转台旋转到任何的角度时都能够进行夹紧,使夹紧更加方便。
[0008]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臂包括垂直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下支撑臂、转接在下支撑臂上用于固定左夹套的上支撑臂,所述右支撑臂与上支撑臂交叉转接,所述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上。
[0009]在夹紧的过程中,由于下支撑臂固定不动,上支撑臂通过转轴转接在下支撑臂上,使上支撑臂能够围绕着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当操作人员踩下驱动踏板,通过右支撑臂控制右夹套对圆环进行夹紧时,由于右支撑臂与上支撑臂交叉转接,通过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从而实现左夹套对圆环进行夹紧,以达到左夹套和右夹套对圆环实现夹紧的效果,而当工作人员松开驱动踏板时,由于复位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上,当左支撑臂不动的情况下,右支撑臂通过复位装置相对于左支撑臂进行移动,从而使夹紧机构复位到未夹紧的初始状态,在夹紧的过程中夹紧力更大,夹紧效果更好,固定更加牢固。
[0010]作为优选,所述左夹套与右夹套的横截面均为等半径的圆弧形结构,所述左夹套与右夹套的轴截面为与圆环匹配的圆弧,所述左夹套与右夹套在夹紧后所形成的圆弧度小于 360° 。
[0011]左夹套与右夹套的横截面内圆弧半径与所夹紧的圆环相同,在夹紧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牢固,接触面积更广,而且左夹套与右夹套具有一定的长度,轴截面为与圆环匹配的圆弧,在夹紧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合理,夹紧力度更好,而且在夹紧的过程中,左夹套与右夹套在夹紧后所形成的圆弧度小于360°,夹紧力可以根据踏板对右支撑臂的力度而进行控制,夹紧效果好,而且一般左夹套与右夹套在夹紧后所形成的圆弧度度开口处角度在15° —75°之间,技能保证有效的夹紧效果,对圆环的生产也更加方便。
[0012]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的顶面均匀环设有若干个底部为半圆球结构的滚珠孔,所述滚珠安装在滚珠孔内。
[0013]结构简单、旋转灵活,在使用的过程中,滚珠孔至少采用3个,本结构采用6个或者8个,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旋转台对滚珠的压力相对比较大,滚珠在旋转台旋转的过程中进行旋转时,底部采用半圆球结构的滚珠孔能够使滚珠滚动更加灵活,同时,滚珠孔的直径略大于滚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也能起到滚动灵活的效果,装拆也能加方便。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复位装置采用一定长度的弹簧复位,所述旋转轴采用T型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选取合适长度的弹簧能够对右支撑臂起到一个限位左右,使右支撑板一直处于弹簧正常状态下的位置,从而使左夹套和右夹套上端的开口位置一直位于驱动杆的两侦牝使驱动装置在驱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夹紧机构发生碰撞,当工作人员对夹紧机构进行夹紧后松开时,弹簧能够快速的对右支撑臂进行复位,从而进行旋转,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简便,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更换方便,由于旋转台上需要放置型砂和铸件,重量比较大,当旋转台本体直径大于2M时,所以所选的旋转轴承也具有一定的规格尺寸,从而导致旋转轴相对直径较大,而旋转轴采用T型结构,则有效的降低了旋转轴的生产成本,减少了其整体重量。
[0015]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旋转台本体的中间设有一根导向管,所述旋转轴内设有一个吊环,所述吊环的下端固定在空腔内,所述吊环的上端穿过限位管后位于旋转台本体的上方,结构简单,搬运方便,在工作场所,当需要对旋转台进行搬运移动时,只需直接将吊环挂在行车上通过行车就能进行整体的搬运,搬运简便,同时旋转轴内部为空腔结构,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整体重量,吊环通过导向管穿出,导向管的顶面高于旋转台本体顶面,能够有效的防止型砂从导向管上掉落到旋转装置内,不会对旋转台本体的旋转产生影响。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浇铸模具旋转台,在对多个浇铸模具进行浇铸的过程中,无需再对浇包进行依次移动,只需将浇铸模具放置到旋转台本体内,通过驱动装置对旋转台本体沿着旋转轴进行旋转,就能对放置在型砂内的浇铸模具沿着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将需要浇铸的浇铸模具旋转到浇包下方进行浇铸,在对浇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踏板控制夹紧机构对驱动装置进行夹紧,就能有效的防止在浇铸的过程中旋转台发生转动的现象发生,使浇铸更加安全,当需要再次旋转旋转台时,只需松开驱动踏板,复位装置就能对夹紧机构进行复位,使夹紧机构控制更加方便简洁,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所存在的缺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劳动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