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3607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属于微波设备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验室中,对制备活性炭采用先常规加热炭化后微波加热活化并随炉冷却的方法。该制备方法效果明显,制备出来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非常好。但是由于常用加热设备都是将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分开出来,导致操作变得繁杂,且制备时间加长(因为炉体温度高,所以降温缓慢,一般至少几个小时,炭化活化分开进行浪费的时间非常多),此外需要额外消耗保护性气体。最重要的是设备停炉时间长,空闲率高,造成实验效率低。为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多功能自散热式微波设备的发明就显得十分必要。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活性炭炭化活化过程的特点,设计出多功能自散热式微波设备。此设备能实现常规电阻加热、微波加热、超声波处理、物料旋转加热、底部吹气、保护气体通入、尾气抽除及自散热等功能。避免了传统加热炉及普通微波设备因功能单一造成工艺流程复杂操作繁杂等缺点。不仅可以应用于活性炭制备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有相关需要的其他领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包括物料热电偶1、超声波发生器2、竖式烟道3、主烟道4、抽气栗5、横式烟道
6、烟气热电偶7、散热器8、透波陶瓷坩祸9、微波发生器I 10、旋转盘11、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2、空心转轴13、转轴电动机14、吹气管15、旋转齿轮16、保护气体通气管17、底座18、微波发生器II 19、保温体层20、冷却水出水管21、炉腔体22、冷却水进水管23、坩祸透气孔24、锯齿形开口 25、炉门转轴26、炉门27 ;炉腔体22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微波发生器I 10和微波发生器II 19,每个微波发生器设有至少一个磁控管;主烟道4上设有烟气热电偶7、竖式烟道3和横式抽气烟道6,横式抽气烟道6上设有抽气栗5 ;透波陶瓷坩祸9与下面的旋转盘11连接,旋转盘11和空心转轴13连为一体,空心转轴13里面设有吹气管15,空心转轴13穿过炉腔体22底部的凹槽;空心转轴13底部设有齿槽,齿槽与转轴电动机14的偏心轮16相互啮合;透波陶瓷坩祸9的底部设有透气孔24 ;炉腔体22的底部设有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2和保护气体通气管17,炉腔体22的顶部设有散热器8,散热器8包括冷却水出水管21和冷却水进水管23 ;炉腔体20的内部设置有保温体层20,顶部设置有物料热电偶1和超声波发生器2,如图1~2所示。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炉门27上设置有炉门转轴26和炉门门拴28,炉门27的开口为锯齿形开口 22,锯齿形开口 25上设有耐高温防漏波塑料密封圈。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超声波发生器2为功率可调超声波发生器。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散热器8为导热性能良好抗热胀冷缩性耐高温材料。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微波发生器I 10和微波发生器II 19为功率可调微波发生器。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转轴电动机14为功率可调转轴电动机。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保温体层20为硅酸铝纤维耐高温轻质透波保温材料。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锯齿形开口 25上设有耐高温防漏波塑料密封圈。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按下炉门门拴28,打开炉门27,往透波陶瓷坩祸9里面装满物料,开启转轴电动机14调节旋转盘11转速,关上炉门27,根据需要通入保护性气体,根据需要选择电阻加热、微波加热、超声波处理或三者联合处理,根据烟气大小决定是否开启抽气栗5,若需要开启抽气栗5则需要将竖式烟道3封死且开启横式烟道6,同时根据需要通过吹气管15从底部吹入所需气体,处理完毕后关闭加热电源,开启散热器8为炉腔体降温,炉腔体冷却后取出透波陶瓷坩祸8,取出产品。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多功能自散热式微波设备布局合理、实用方便,能快速将炉体冷却,有效提高物料加热效率;
[0014](2)该多功能自散热式微波适时采用电阻加热,微波加热,超声波处理,物料旋转,尾气抽除、底部吹气协同炉腔体自散热,极大地丰富了普通加热炉的功能;
[0015](3)该多功能自散热式微波设备可用于其他有相似需要的实验,也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的部分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A-A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物料热电偶;2_超声波发生器;3_竖式烟道;4_主烟道;5_抽气栗;6_横式烟道;7_烟气热电偶;8_散热器;9_透波陶瓷坩祸;10_微波发生器I ;11_旋转盘;12-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3-空心转轴;14-转轴电动机;15_吹气管;16-旋转齿轮;17_保护气体通气管;18_底座;19_微波发生器II ;20-保温体层;21_冷却水出水管;22_炉腔体;23-冷却水进水管;24-坩祸透气孔;25-锯齿形开口 ;26-炉门转轴;27_炉门;28_炉门门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所述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包括物料热电偶1、超声波发生器2、竖式烟道3、主烟道4、抽气栗5、横式烟道6、烟气热电偶7、散热器8、透波陶瓷坩祸9、微波发生器I 10、旋转盘11、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2、空心转轴13、转轴电动机14、吹气管15、旋转齿轮16、保护气体通气管17、底座18、微波发生器II 19、保温体层20、冷却水出水管21、炉腔体22、冷却水进水管23、坩祸透气孔24、锯齿形开口 25、炉门转轴26、炉门27 ;炉腔体22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微波发生器I 10和微波发生器II 19 ;主烟道4上设有烟气热电偶
7、竖式烟道3和横式抽气烟道6,横式抽气烟道6上设有抽气栗5 ;透波陶瓷坩祸9与下面的旋转盘11连接,旋转盘11和空心转轴13连为一体,空心转轴13里面设有吹气管15,空心转轴13穿过炉腔体22底部的凹槽;空心转轴13底部设有齿槽,齿槽与转轴电动机14的偏心轮16相互啮合;透波陶瓷坩祸9的底部设有透气孔24 ;炉腔体22的底部设有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2和保护气体通气管17,炉腔体22的顶部设有散热器8,散热器8包括冷却水出水管21和冷却水进水管23 ;炉腔体20的内部设置有保温体层20,顶部设置有物料热电偶1和超声波发生器2。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炉门27上设置有炉门转轴26和炉门门拴28,炉门27的开口为锯齿形开口 22,锯齿形开口 25上设有耐高温防漏波塑料密封圈。
[0023]本实施例中散热器8为导热性能良好抗热胀冷缩性耐高温材料;微波发生器I 10和微波发生器II 19为功率可调微波发生器;转轴电动机14为功率可调转轴电动机;保温体层20为硅酸铝纤维耐高温轻质透波保温材料;锯齿形开口 25上设有耐高温防漏波塑料密封圈。
【主权项】
1.一种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热电偶(1)、超声波发生器(2)、竖式烟道(3)、主烟道(4)、抽气栗(5)、横式烟道(6)、烟气热电偶(7)、散热器(8)、透波陶瓷坩祸(9)、微波发生器I (10)、旋转盘(11)、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2)、空心转轴(13)、转轴电动机(14)、吹气管(15)、旋转齿轮(16)、保护气体通气管(17)、底座(18)、微波发生器II (19 )、保温体层(20 )、冷却水出水管(21)、炉腔体(22 )、冷却水进水管(23 )、坩祸透气孔(24)、锯齿形开口(25)、炉门转轴(26)、炉门(27);炉腔体(22)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微波发生器I (10)和微波发生器II (19);主烟道(4)上设有烟气热电偶(7)、竖式烟道(3)和横式抽气烟道(6),横式抽气烟道(6)上设有抽气栗(5);透波陶瓷坩祸(9)与下面的旋转盘(11)连接,旋转盘(11)和空心转轴(13)连为一体,空心转轴(13)里面设有吹气管(15),空心转轴(13)穿过炉腔体(22)底部的凹槽;空心转轴(13)底部设有齿槽,齿槽与转轴电动机(14)的偏心轮(16)相互啮合;透波陶瓷坩祸(9)的底部设有透气孔(24);炉腔体(22)的底部设有耐高温方形电阻丝(12)和保护气体通气管(17),炉腔体(22)的顶部设有散热器(8 ),散热器(8 )包括冷却水出水管(21)和冷却水进水管(23 );炉腔体(20 )的内部设置有保温体层(20 ),顶部设置有物料热电偶(1)和超声波发生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27)上设置有炉门转轴(26)和炉门门拴(28),炉门(27)的开口为锯齿形开口(22),锯齿形开口(25)上设有耐高温防漏波塑料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属于微波设备设计领域。所述底部吹气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包括物料热电偶、超声波发生器、竖式烟道、主烟道、抽气泵、横式烟道、烟气热电偶、散热器、透波陶瓷坩埚、微波发生器Ⅰ、旋转盘、耐高温方形电阻丝、空心转轴、转轴电动机、吹气管、旋转齿轮、保护气体通气管、底座、微波发生器Ⅱ、保温体层、冷却水出水管、炉腔体、冷却水进水管、坩埚透气孔、锯齿形开口、炉门转轴、炉门和炉门门拴。其中保温体层为硅酸铝纤维耐高温轻质透波保温材料,锯齿形开口设有耐高温防漏波塑料密封圈,散热器为导热性能良好抗热胀冷缩性耐高温材料,其余均为钢铁构件。
【IPC分类】C01B31/08
【公开号】CN205045830
【申请号】CN201520480722
【发明人】张声洲, 夏洪应, 张利波, 彭金辉, 王仕兴, 刘秉国, 许磊, 周朝金, 程松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