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7693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无水金属氯化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氧化物分解氯化法、水合物直接加热脱水法、有机溶剂脱水法等。受各方面条件和产品品质的限制这些方法有各种缺点:如有机溶剂脱水法有机溶剂无法重复使用,有机溶剂经蒸馏分离工序后容易少量残留而导致产品发黑,有异味;氧化物分解氯化法则不能很有效的去除氧元素;而且存在设备复杂、产率较低、污染严重、所得产品纯度不高、杂质超标、结晶发黄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包括反应管、载物管、结晶收集管、加热套、冷却套、右橡皮塞、左橡皮塞、输气管、出气管、反应皿、测温管、热电偶、温控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反应管的右侧部分为反应区,所述反应管的左侧部分为结晶区,所述反应管的外部对应设有加热套和冷却套,反应管两端分别设有右橡皮塞和左橡皮塞;所述右橡皮塞内设有输气管和载物管,所述载物管穿过右橡皮塞置于反应管的反应区内,载物管上面设有反应皿,反应皿内放置有金属块,所述载物管内壁固定设置有测温管,所述测温管内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与温控装置连接;所述左橡皮塞内设有出气管和结晶收集管,所述结晶收集管穿过左橡皮塞位于反应管的结晶区内,所述出气管与尾气吸收装置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通过两段干燥装置与氯气相连,所述两段干燥装置由内装有液态干燥剂的干燥罐、导气管、内装有固态干燥剂的干燥器串联组成,使氯气进入反应管之前被充分去除水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皿为半球形内凹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套均匀覆盖反应管的反应区,以保证反应管受热均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套均匀覆盖反应管的结晶区,以保证反应管均匀冷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管为耐高温玻璃。这样,反应管不易损坏,反应易于观察。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结晶收集管为内凹结构,方便结晶的收集。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与现有的用于制备无水氯化物的装置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I)氯气在进入反应管前经过二段干燥完全除去了氯气中水份。
[0014](2)载物管内壁固定设置有测温管,热电偶置于测温管内,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对反应物温度进行近距离快速的测量,所测温度更接近反应物的真实温度数值,同时也可更加准确的控制反应的进行温度防止杂物的产生,提高所需无水金属氯化物的纯度。
[0015](3)反应管的结晶区配有冷却装置,可以加快无水金属氯化物的冷却过程,提高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效率。
[0016](4)反应管内有结晶收集管,结晶产物收集方便。
[0017](5)反应管左侧配有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制备过程安全环保。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采用金属直接氯化法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具有工艺合理、反应平稳、易控制杂质的引入、制作成本低、无污染、无毒害、产率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制备的无水金属氯化物结晶纯度可以达到99.99%以上,产率可以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两段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1、反应管;2、金属块;3、反应皿;4载物管;5、测温管;6、热电偶;7、右橡皮塞;8、输气管;9、加热套;10、温控装置;11、结晶收集管;12、左橡皮塞;13、出气管;14、冷却套;15、冷却设备;16、进气管;17、干燥罐;18、液态干燥剂;19、导气管;20、干燥器;21、固态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请参照图1,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包括反应管1、载物管4、结晶收集管U、加热套9、冷却套14、右橡皮塞7、左橡皮塞12、输气管8、出气管13、反应皿3、测温管5、热电偶6、温控装置10、尾气吸收装置。
[0024]反应管I的右侧部分为反应区,外部均匀覆盖有加热套9,所述加热套9与加热装置相连。反应管I的左侧部分为结晶区,外部均匀覆盖有冷却套14,所述冷却套14与冷却设备15相连。反应管I两端分别设有右橡皮塞7和左橡皮塞12,将反应管I左右两端密封。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时,也可采用其他密封方式。
[0025]右橡皮塞7内设有输气管8和载物管4,所述载物管4穿过右橡皮塞7置于反应管I的反应区内,载物管4上面设有反应皿3,反应皿3内放置有金属块2。所述金属块2可以采用粒度更细的金属粉末,以提高反应速度,使反应更充分。载物管4外径小于反应管I内径,以使载物管4置于反应管I内并保证反应皿3内的金属块2完全同氯气反应。
[0026]载物管4内壁固定设置有测温管5,所述测温管5内设有热电偶6,所述热电偶6与温控装置10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对反应物温度进行近距离快速的测量,所测温度更接近反应物的真实温度数值,同时也可更加准确的控制反应的进行温度防止杂物的产生,提高所需无水金属氯化物的纯度。
[0027]如图2所示,输气管8通过两段干燥装置与氯气相连,所述两段干燥装置由干燥罐17、导气管19、干燥器20串联组成,所述输气管8与干燥罐17相连,所述干燥罐17经过导气管19与所述干燥器20相连,所述干燥器20与氯气罐或氯气发生器相连,干燥罐17内部装有液态干燥剂18,干燥器20内部装有固态干燥剂21,氯气在进入反应管I前经过二段干燥装置完全除去了氯气中水份。
[0028]如图1所示,左橡皮塞12内设有出气管13和结晶收集管11,所述结晶收集管11穿过左橡皮塞12位于反应管I的结晶区内,所述出气管13与尾气吸收装置相连。结晶收集管11外径略小于反应管I内径,但二者之间的缝隙很小,以使结晶物基本被结晶收集管11收集。出气管13连接到尾气吸收装置上,尾气吸收装置用来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制备过程安全环保。
[0029]本实用新型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工艺如下:
[0030]第一步:取出右橡皮塞7,将需要进行反应的金属块2放置在反应皿3上,压紧右橡皮塞7使其密封紧密。
[0031 ]第二步:通入氯气使其通过进气管16进入干燥罐17,通过液态干燥剂18,吸收氯气中的水份,再通过导气管19进入干燥器20,通过固态干燥剂21进一步的吸收氯气中的水份。
[0032]第三步:待反应管I中的氯气饱和以后再打开温控装置10,通过加热套9对反应管I进行升温,当达到反应温度后,金属块2与氯气反应开始升华,然后进入保温阶段,待金属块2与氯气完全反应后停止升温,关闭升温装置。
[0033]最后一步:打开冷却设备15进彳丁结晶,在待结晶完全后,取出左侧橡皮塞将结晶收集管11上的结晶进行收集取样。化验结果表明所得的无水金属氯化物结晶纯度可以达到99.99%以上,产率可以达到95%以上。
[0034]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中未说明的装置及设备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包括反应管、载物管、结晶收集管、加热套、冷却套、右橡皮塞、左橡皮塞、输气管、出气管、反应皿、测温管、热电偶、温控装置、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反应管的右侧部分为反应区,所述反应管的左侧部分为结晶区,所述反应管的外部设有加热套和冷却套,反应管两端分别设有右橡皮塞和左橡皮塞;所述右橡皮塞内设有输气管和载物管,所述载物管穿过右橡皮塞置于反应管的反应区内,载物管上面设有反应皿,反应皿内放置有金属块,所述载物管内壁固定设置有测温管,所述测温管内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与温控装置连接;所述左橡皮塞内设有出气管和结晶收集管,所述结晶收集管穿过左橡皮塞位于反应管的结晶区内,所述出气管与尾气吸收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通过两段干燥装置与氯气相连,所述两段干燥装置由内装有液态干燥剂的干燥罐、导气管、内装有固态干燥剂的干燥器串联组成,使氯气进入反应管之前被充分去除水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皿为半球形内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均匀覆盖反应管的反应区,以保证反应管受热均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均匀覆盖反应管的结晶区,以保证反应管均匀冷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为耐高温玻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收集管为内凹结构,方便结晶的收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无水金属氯化物的装置,包括反应管、干燥设备、加热套、温控装置、冷却套和冷却设备,活动的载物管置于反应管的反应区,载物管上面固定有反应皿,反应皿内放置金属块,载物管内壁固定设置有测温管,热电偶置于测温管内,热电偶与温控装置连接;反应管的结晶区设置有结晶收集管。氯气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然后与金属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进入尾气收集装置。本装置具有工艺合理、反应平稳、易控制杂质的引入、制作成本低、无污染、无毒害、产率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IPC分类】C01B9/02
【公开号】CN205187847
【申请号】CN201521034065
【发明人】唐亦秋, 刘一宁, 王文军, 戴慧敏, 唐爱勇
【申请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