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354055阅读:来源:国知局
离器的出口进入后续分离工段,夹带的待生催化剂经旋风分离器的料腿进入第3个二级反应区。再生催化剂经过汽提器、提升管进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并依序经过第I个至第3个二级反应区,积碳后形成待生催化剂,待生催化剂再经过汽提器、提升管进入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并依序经过第I个至第2个二级再生区,烧炭后形成再生催化齐IJ。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0°C,气相线速度为0.5m / s,床层密度为900kg / m3,第I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3wt%,第2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7wt%,第3 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9wt%;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0°C,气相线速度为0.7m / s,床层密度为700kg / m3,第I 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4wt%,第2个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2wt%。反应产品采用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低碳烯烃碳基收率为90.5wt%。
[0062]实施例3
[0063]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内设置6个二级反应区,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内设置5个二级再生区,含有含氧化合物的原料进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与包括SAP0-34分子筛的催化剂接触,生成的气相产品物流和待生催化剂,气相物料和夹带的待生催化剂进入旋风分离器,气相产品物流经旋风分离器的出口进入后续分离工段,夹带的待生催化剂经旋风分离器的料腿进入第6个二级反应区。再生催化剂经过汽提器、提升管进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并依序经过第I个至第6个二级反应区,积碳后形成待生催化剂,待生催化剂再经过汽提器、提升管进入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并依序经过第I个至第5个二级再生区,烧炭后形成再生催化剂。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80°C,气相线速度为0.7m / s,床层密度为700kg / m3,第I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lwt%,第2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3wt%,第3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4wt%,第4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5wt%,第5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6wt%,第6个二级反应区的平均积炭量为7wt% ;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50°C,气相线速度为1.0m / s,床层密度为500kg / m3,第I个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5wt%,第2个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3wt%,第3个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2wt%,第4个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lwt%,第5个二级再生区的平均积炭量为0.01wt%。反应产品采用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低碳烯烃碳基收率为91.4wt%。
[0064]以上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所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其他更改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有含氧化合物的原料从η个进料支线并行通入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中的第I个至第η个二级反应区,与催化剂接触,生成含有低碳烯烃产品的物流和待生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依序串行通过第I个至第η个二级反应区,碳含量逐渐增加;其中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由物料流动控制器分隔成η个二级反应区; b)将由所述第I个至第η个二级反应区流出的含低碳烯烃产品的物流与其所携带的待生催化剂分离;所述含低碳烯烃产品的物流进入产品分离工段,经分离、提纯得到低碳烯烃产品;分离出的待生催化剂进入第η个二级反应区; c)由第η个二级反应区流出的待生催化剂经过汽提、提升进入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再生;所述待生催化剂依序串行通过第I至m个二级再生区;再生介质从m个再生区进料支线并行通入第I个至第m个二级再生区,所述待生催化剂与所述再生介质接触,碳含量逐渐下降,完成再生后的催化剂随后经汽提、提升返回第I个二级反应区;其中所述密相流化床再生器由物料流动控制器分隔成m个二级再生区; 其中,η彡2并且m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8彡η彡3并且8彡m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中,所述物料流动控制器中的气体表观线速度小于等于催化剂的最小流化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相流化床再生器中,所述物料流动控制器中的气体表观线速度小于等于催化剂的最小流化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含有SAP0-34分子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区反应条件为:气体表观线速度为0.1-1.5m / s,反应温度为400-550°C,床层密度为200_1200kg / 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的第I个至第η个二级反应区内的催化剂平均积炭量依次递增,第I个二级反应区内的催化剂平均积炭量为0.5-3wt % ,第η个二级反应区内的催化剂平均积炭量为7-10wt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再生区反应条件为:气体表观线速度为0.1-1.5m / s,再生温度为500-700°C,床层密度为200_1200kg / m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相流化床再生区第I个至第m个二级再生区内催化剂平均积炭量依次递减,第I个二级再生区内的催化剂平均积炭量为3-10wt %,第m个二级再生区内的催化剂平均积炭量为0-3wt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氧化合物为甲醇和/或二甲醚;所述低碳烯烃为乙烯、丙烯或丁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再生介质为空气、贫氧空气或水蒸气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11.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密相流化床反应器,所述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区、气固分离区、汽提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经由物料流动控制器分隔为η个二级反应区,其中η > 2。
12.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密相流化床再生器,所述密相流化床再生器包括再生区、气固分离区、汽提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区经由物料流动控制器分隔为m个二级再生区,其中m彡2。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方法,以甲醇和/或二甲醚为主要原料,采用多级(n≥2)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和多级(m≥2)催化剂再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催化剂积碳量和碳含量均匀性难以控制以及低碳烯烃选择性较低的问题。
【IPC分类】C07C11-04, C07C11-06, B01J8-26, C07C11-02, C07C1-20, C07C11-08
【公开号】CN104672040
【申请号】CN201310643502
【发明人】刘中民, 叶茂, 张涛, 何长青, 王贤高, 赵银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