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351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的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温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的保温瓶。
【背景技术】
[0002] 保温瓶是以内抽真空的双层壁瓶为内胆,罩以外壳而成的保温容器,现代社会,保 温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保温瓶可分三大类:(1)细口型:口部直径 小,保温性能好,主要用于盛装沸热水、煎热中药汁、热饮料和冷饮料等;(2)大口型:口部 直径大,物品取放方便,主要盛装冰块、冰糕、带容器冷饮料、冰镇药剂、液态气体、防发酵物 质等,亦可盛放热食、带容器热饮料等;(3)杯型:口部直径大,小容量,主要用作短时间内 能减少环境温度对内装物影响的饮食具。
[0003] 保温瓶的结构不是很复杂,一般包括内胆、外壳和附加部件。保温瓶外壳具有一定 的强度,用以保护内胆和增加装饰效果。用于制作保温瓶外壳的材料有很多,比如,镀锡薄 钢板、黄铜、合金铝、不锈钢和塑料等,中国还有黑铁皮、竹篾、竹筒、木、搪瓷等。随着社会的 发展,人们对保温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材料其强度、耐老化性和抗冲击性能 不能满足保温瓶外壳的要求,在保温瓶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破碎现象,降低保温瓶的使用 寿命,同时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改性。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冲击的保温瓶,其耐老化性 能和抗冲击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000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冲击的保温瓶,包括内胆、外壳和瓶塞,内胆位于外壳内,外 壳采用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制作,其中上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按重 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氯化聚氯乙烯45-75份、聚丙烯15-35份、氯化聚乙烯10-20份、沸石 2-7份、硫酸钡3-10份、玻璃纤维5-15份、三氧化钼1-9份、二氧化锡2-8份、锡酸锌2-10 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3. 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7份、硬 脂酸锌〇. 6-1. 5份、硬脂酸钙1. 3-2. 5份、β -二酮0. 6-1. 8份、亚磷酸酯0. 3-1. 5份、间苯 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〇. 8-2. 5份、三聚硫氰酸0. 9-2份、硬脂酸甘油酯0. 6-1. 5份、聚乙 烯蜡0. 5-1. 3份、抗氧剂1-3份、硅烷偶联剂0. 5-2份。
[0006] 优选地,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稀材料的原料中,氯化聚氯乙稀、聚丙稀、氯化 聚乙烯的重量比为50-70 :20-32 :12-18。
[0007] 优选地,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中,沸石、硫酸钡、玻璃纤维、三氧 化钼、二氧化锡、锡酸锌的重量比为 3. 5-5. 7 :5-9. 3 :8-13 :2. 8-6. 9 :4-6. 8 :3· 8-8。
[0008] 优选地,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中,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二 酮、亚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的重量比为0. 8-1. 3 :1. 6-2. 2 :0. 9-1. 6 : 0· 7-1. 4 :1· 3-2. 2〇
[0009] 优选地,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氯化聚 氯乙烯53-68份、聚丙烯25-30份、氯化聚乙烯13-16份、沸石5-5. 6份、硫酸钡7. 5-9份、玻 璃纤维8. 9-12份、三氧化钼3. 8-5份、二氧化锡4. 8-6. 3份、锡酸锌5-7份、苯乙烯-丙烯腈 共聚物1. 9-2. 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 5-5. 8份、硬脂酸锌1-1. 2 份、硬脂酸钙1. 9-2. 1份、β -二酮1. 1-1. 5份、亚磷酸酯0. 9-1. 3份、间苯二酚双(二苯基 磷酸酯)1. 6-2. 0份、三聚硫氰酸1. 5-1. 8份、硬脂酸甘油酯0. 9-1. 2份、聚乙烯蜡0. 8-1. 1 份、抗氧剂1. 9-2. 3份、硅烷偶联剂1. 2-1. 8份。
[0010] 优选地,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氯化聚 氯乙烯65份、聚丙烯26份、氯化聚乙烯14份、沸石5. 3份、硫酸钡8. 2份、玻璃纤维10份、 三氧化钼4. 6份、二氧化锡5. 3份、锡酸锌6. 2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2份、甲基丙烯酸 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 3份、硬脂酸锌I. 1份、硬脂酸钙2份、β -二酮1. 26份、亚 磷酸酯1份、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1. 9份、三聚硫氰酸1. 7份、硬脂酸甘油酯1份、 聚乙烯蜡0. 9份、抗氧剂2份、硅烷偶联剂1. 6份。
[0011] 优选地,所述氯化聚乙烯的含氯量为35-38%。
[0012]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β _(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Ν、 N'-二_(β_萘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0013]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ΚΗ-550、硅烷偶联剂ΚΗ-560、硅烷偶联剂 ΚΗ-570、硅烷偶联剂ΚΗ-540、硅烷偶联剂Α-151、硅烷偶联剂Α-172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 合。
[0014] 本发明中,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可以按照常规的氯化聚氯乙烯制备工艺, 将各原料按配比混合后进行混炼、硫化得到。
[0015] 本发明中,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中,选择了聚丙烯与氯化聚氯乙烯进 行共混,在氯化聚乙烯和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聚丙烯与氯化聚氯乙烯的相容性好,聚丙 烯在氯化聚氯乙烯中分散均匀,两者的界面结合良好,能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提高了材料 的韧性、耐磨性、耐化学稳定性,且具有促进润滑的作用,改善了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苯乙 烯-丙烯腈共聚物与氯化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抗冲改性作用,同时能促进氯化聚 氯乙烯的塑化和流动性,加入后体系的拉伸强度下降,但是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上升,甲 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硬度、模量、耐热性以及流动性高,与氯化聚氯乙 烯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加入到体系中其包辊性、流动性好,体系的拉伸强度升高,减小了苯 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加入引起的拉伸强度的下降;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加入到体系中作 为主稳定剂,β -二酮、亚磷酸酯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加入到体系中作为辅助稳 定剂,主稳定剂和辅助稳定剂具有良好的协同稳定性,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够满足材 料加工热稳定性的要求;体系中由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 乙烯共聚物、硬脂酸甘油酯以及聚乙烯蜡等有机物的加入在改善材料柔韧性、耐用性的同 时,也导致了其易燃性显著提高,另外,本发明中的沸石、硫酸钡和玻璃纤维具有较高的熔 融温度,加入到体系中作为无机填料,在不降低材料冲击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体系的耐热性 能。
[0016] 对本发明中复合改性聚氯乙烯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0017]
[0018] 将本发明中复合改性聚氯乙烯材料用作保温瓶的外壳,得到的保温瓶其耐老化性 能和抗冲击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所述抗冲击的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中,所述复合改性氯化聚氯乙烯材料的原料中,氯化聚 氯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 45、46· 3、47、49、52、54、56· 3、58、59、62、64、65· 6、67、68、69· 3、71、 72. 5、73、74· 5、75 份;聚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 15、17、18· 5、19、21、23、24· 5、26、27· 3、28、 29、31、32· 3、34、34· 2、35 份;氯化聚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 10、11、12、13· 4、15、16、17· 4、18、 18. 5、19、19· 3、20 份;沸石的重量份可以为 2、2· 3、2· 8、3、3· 4、3· 7、4、4· 5、4· 9、5· 3、6、6· 7、 7份;硫酸钡的重量份可以为3、4、5、6. 3、7、7. 5、8、8. 6、9、9. 3、10份;玻璃纤维的重量份可 以为 5、5· 6、7、7· 4、8、8· 5、9、9· 3、10、10· 6、11、11· 3、12、12· 4、13、14、14· 5、15 份;三氧化钼 的重量份可以为 1、1· 3、L 8、2、2· 3、2· 7、4、4· 5、6、6· 3、7、7· 4、8、8· 3、9 份;二氧化锡的重 量份可以为2、2. 6、3、3. 4、4、4. 5、5、5. 3、6、6. 7、7. 5、8份;锡酸锌的重量份可以为2、2. 8、 3、3. 4、4、4. 6、5、5. 3、6、6. 7、7、7. 8、8、8. 5、9、9. 3、10 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重量份 可以为 1、1.2、1.5、1.8、1.9、2、2.3、2.7、2.9、3、3.4、3.46、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 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重量份可以为2、2. 5、2. 9、3. 4、4、4. 5、5、5. 6、6、6. 7、7份;硬脂酸锌 的重量份可以为〇. 6、0. 7、0. 86、0. 93、1、1. 16、1. 2、1. 34、1. 45、1. 5份;硬脂酸钙的重量份 可以为 1. 3、1· 5、1· 67、1· 8、1· 9、1· 94、2、2· 1、2· 23、2· 34、2· 4、2· 5 份;β -二酮的重量份可 以为0· 6、0· 8、0· 96、1、L 23、L 3、L 45、L 6、L 75、L 8份;亚磷酸酯的重量份可以为0· 3、 0· 38、0· 5、0· 59、0· 6、0· 7、0· 84、0· 93、1、1· 1、1· 26、1· 3、1· 45、1· 5 份;间苯二酚双(二苯基 磷酸酯)的重量份可以为 〇· 8、0· 89、1、1· 2、1· 35、1· 5、1· 8、1· 9、2、2· 2、2· 34、2· 45、2· 5 份; 三聚硫氰酸的重量份可以为 〇· 9、0· 94、1、L 2、L 26、L 4、L 56、L 6、L 67、L 8、L 89、L 94、2 份;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份可以为〇. 6、0. 8、0. 96、1、1. 13、1. 2、1. 34、1. 4、1. 46、1. 5份;聚 乙烯蜡的重量份可以为0. 5、0. 58、0. 63、0. 8、0. 9、1、1. 1、1. 26、1. 3份;抗氧剂的重量份可 以为1、1. 2、1. 6、1. 8、1. 94、2、2. 3、2. 38、2. 5、2. 7、2. 86、3份;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可以为 0· 5、0· 7、0· 8、0· 94、1、1· 2、1· 3、1· 46、1· 56、1· 7、1· 8、1· 89、1· 9、2 份。
[0022] 实施例1
[0023] 图1为本发明所述抗冲击的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 冲击的保温瓶,包括内胆2、外壳1和瓶塞3,内胆2位于外壳1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