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子及其应用和合成方法_3

文档序号:9519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两个装有250mLLB培养基(100μg/mL氨苄)的1L摇瓶中,在37°C和300转/分下振荡 培养15小时。将两个摇瓶里的种子液合并成500mL,接种到5L的起始培养基中,起始培养 基含有:30g/L的甘油,25g/L的磷酸二氢钾,10g/L的硫酸胺,10g/L的七水硫酸镁,0. 4g/ L的七水硫酸铁。重组大肠杆菌在10L发酵罐里进行通气搅拌培养,温度30°C,pH7.0,调 节搅拌和通气控制溶氧在25%。待起始培养基里的甘油耗尽后,开始流加诱导培养基(乳 糖:50g/L,甘油:200g/L)诱导酶的产生。流加速度为60-250mL/小时,在3小时内逐步达 到最大流速。温度30°C,pH7.0,调节搅拌和通气控制溶氧在25%。总的诱导时间为10小 时,细胞湿重达到115g/L。离心收集细胞,并于-20度保存。称取50g湿细胞,悬浮于440mL 的100mM的磷酸缓冲液(pH8.0)中并超声破碎,离心后得到RUHSDH野生型重组酶液。重 组酶液酶活(正向/反向)为5. 8/12. 3单位/mL,酶液于-20°C保存,用于UDCA合成。
[0048] 实施例3
[0049] 使用和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来对含有重组DNApET21a(+)-RU_8C2的大肠杆菌 BL21(DE3)进行发酵,总的诱导时间为9小时,细胞湿重达到110g/L。离心收集细胞,并 于-20°C保存。称取50g湿细胞,悬浮于450mL的100mM的磷酸缓冲液(pH8. 0)中并超声 破碎,离心后得到RU-8C2突变子重组酶液。此重组酶液酶活(正向/反向)为9. 8/25. 2 单位/mL,酶液于-20 °C保存,用于UDCA合成。
[0050] 实施例4
[0051] 使用和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来对含有重组DNApET21a(+)-RU-4F9的大肠杆菌 BL21(DE3)进行发酵,总的诱导时间为10小时,细胞湿重达到114g/L。离心收集细胞,并 于-20°C保存。称取50g湿细胞,悬浮于440mL的lOOmM的磷酸缓冲液(pH8. 0)中并超声 破碎,离心后得到RU-4F9突变子重组酶液。此重组酶液酶活(正向/反向)为17. 0/59. 0 单位/mL,酶液于-20°C保存,用于UDCA合成。
[0052] 实施例5
[0053] 使用和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来对含有重组DNApET2la(+) -LKDH的大肠杆菌 BL21(DE3)进行发酵,总的诱导时间为10小时,细胞湿重达到120g/L。离心收集细胞,并 于-20°C保存。称取50g湿细胞,悬浮于420mL的lOOmM的磷酸缓冲液(pH8. 0)中并超声 破碎,离心后得到用于辅酶再生的醇脱氢酶重组酶液。此重组酶液酶活为36. 0单位/mL,酶 液于-20°C保存,用于UDCA合成过程中的辅酶再生。
[0054] 实施例6
[0055] 取30. 6g含量为98%的7-KLCA,悬浮在100mL的lOOmM磷酸钾缓冲液(pH7. 8) 中,用2NNaOH调节pH至8. 0。加入150mL实施例5的醇脱氢酶液和150mL实施例2的 7β-类固醇脱氢酶(RUHSDH)野生型重组酶液,用lOOmM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H至7. 8。 继续加入178mg辅酶NADP+二钠盐和200mL异丙醇后开始反应。总的反应体积为600mL, 底物终浓度在50g/L。反应在25°C、350rpm和pH7. 8~8. 0下进行,24小时后转化率为 69. 7%〇
[0056] 实施例7
[0057] 取30. 6g含量为98%的7-KLCA,悬浮在100mL的lOOmM磷酸钾缓冲液(pH7. 8) 中,用2NNaOH调节pH至8. 0。加入150mL实施例5的醇脱氢酶液和150mL实施例3的 7β-类固醇脱氢酶(RUHSDH)突变子RU-8C2重组酶液,用lOOmM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H 至7. 8。继续加入178mg辅酶NADP+二钠盐和200mL异丙醇后开始反应。总的反应体积为 600mL,底物终浓度在50g/L。反应在25°C、350rpm和pH7. 8~8. 0下进行,24小时后转化 率为85%。
[0058] 实施例8
[0059] 取30. 6g含量为98%的7-KLCA,悬浮在100mL的lOOmM磷酸钾缓冲液(pH7. 8) 中,用2NNaOH调节pH至8. 0。加入150mL实施例5的醇脱氢酶液和150mL实施例4的 7β-类固醇脱氢酶(RUHSDH)突变子RU-4F9重组酶液,用lOOmM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H 至7. 8。继续加入178mg辅酶NADP+二钠盐和200mL异丙醇后开始反应。总的反应体积为 600mL,底物终浓度在50g/L。反应在25°C、350rpm和pH7. 8~8. 0下进行,24小时后转化 率为99. 4%。
[0060] 实施例9
[0061] 取6L2g含量为98%的7-KLCA,悬浮在100mL的lOOmM磷酸钾缓冲液(pH7. 8) 中,用2NNaOH调节pH至8. 0。加入150mL实施例5的醇脱氢酶液和150mL实施例4的 7β-类固醇脱氢酶(RUHSDH)突变子RU-4F9重组酶液,用lOOmM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H 至7. 8。继续加入178mg辅酶NADP+二钠盐和200mL异丙醇后开始反应。总的反应体积为 600mL,底物终浓度在100g/L。反应在25°C、350rpm和pH7. 8~8. 0下进行,24小时后转 化率为99. 2%。
[0062] 实施例10
[0063] 取实施例8反应液,用2NNaOH调节其pH至产物全部溶解。加入1. 0 %硅藻土在 50~60°C搅拌1小时后过滤。滤液冷却后,在快速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加盐酸溶液至pH 为2. 0左右,继续搅拌30分钟后过滤得到熊去氧胆酸粗品。在乙酸乙酯里加入上述熊去氧 胆酸粗品(重量比30% ),加热到60~70°C滴加三乙胺溶解后,继续搅拌回流2小时。待 上述溶液冷却并过滤除去固形物后,用盐酸溶液调节滤液pH至2. 0左右,过滤得到的结晶 真空干燥后得到精制的熊去氧胆酸28. 3g,重量收率(从7-KLCA出发)为94. 6%,经检测 符合欧洲药典标准。
【主权项】
1. 一种7β-类固醇脱氢酶的突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子的氨基酸序列SeqID NO:4,编码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3 ;或所述突变子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6,编码核 苷酸序列为SeqIDNO: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突变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变子用于催化底物 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7-KLCA合成熊去氧胆酸UDCA。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突变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底物3α-羟基-7-氧 代-5β-胆烷酸7-KLCA合成熊去氧胆酸UDCA的反应,反应中所需要的辅酶由醇脱氢酶催 化异丙醇而合成,从而实现辅酶的循环再生;所述的醇脱氢酶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 7、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 8。4. 一种熊去氧胆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子催化底物 3α-羟基-7-氧代-5β-胆烷酸7-KLCA合成熊去氧胆酸UDCA,同时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 的醇脱氢酶及异丙醇使得辅酶循环再生。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熊去氧胆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熊去氧胆酸粗品 在有机溶剂中加碱溶解、回流、过滤除去固形物以及酸化分离的获得精制成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子及其应用和合成方法;一种7β-类固醇脱氢酶的突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子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4,编码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3;或所述突变子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6,编码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5。使用高效的7β-类固醇脱氢酶及其突变子酶,以及辅酶再生系统来催化合成胆酸化合物特别是熊去氧胆酸,底物浓度高达100g/L,转化率为99.2-99.5%,重量收率高达94-96%。酶可以通过发酵方法廉价易得,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优于化学合成方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IPC分类】C12N9/04, C12P33/06
【公开号】CN105274070
【申请号】CN201510681787
【发明人】刘志斌, 刘经辉, 吴庆斌, 周敦秀
【申请人】南京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刘志斌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