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641736阅读:来源:国知局
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240~300分钟后制得长余辉荧光粉分散液;在100kW 超声下往石墨烯分散液中缓慢滴加长余辉荧光粉分散液,超声30~60min,然后抽滤、烘干, 于真空环境下进行1050°C热处理30min,再在1250°C下热处理60min,制得石墨烯/长余辉 荧光粉复合材料; (2) 制备石墨烯/长余辉荧光粉/Si02复合材料:将0. 5g石墨烯/长余辉荧光粉复合 材料在300~500KW超声震动和1000~12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于乙醇中;之后加入 一定比例的水和氨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与石墨烯/长余辉荧光粉复合材料的质 量比为1. 8: 1,调节pH值为9,反应温度为25°C,反应12小时;进行离心并依次用丙酮和 去离子水清洗3次获得沉淀;将该沉淀在90°C下干燥5h,以得到包覆有Si02的核壳复合材 料;将该包覆有3102的核壳复合材料置于氩气气氛下进行800°C热处理1. 5h,获得复合物; 将该复合物浸没在氢氟酸中超声5~60min,去除部分的二氧化硅,离心并干燥,获得石墨烯 /长余辉荧光粉/Si02复合材料; (3) 按下述重量份数称取物料:尼龙树脂60~70份、混杂玻璃纤维增强体30~40份、尼 龙母粒1~5份、石墨烯/红光荧光粉/310 2复合材料1~5份、石墨烯/长余辉荧光粉/SiO2 复合材料1~5份和抗氧剂0. 1~0. 3份;将上述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并造粒,其中所述混 杂玻璃纤维增强体由侧喂料加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 265~280°C,即得到聚酰胺复合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 烯/红光荧光粉/Si0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0. 5g石墨烯/红光荧光粉复合材料 在300~500KW超声震动和1000~12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于乙醇中;之后加入一定 比例的水和氨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与石墨烯/红光荧光粉复合材料的质量比 为1. 8:1,调节pH值为9,反应温度为25°C,反应12小时;进行离心并依次用丙酮和去离 子水清洗3次获得沉淀;将该沉淀在90°C下干燥5h,以得到包覆有Si02的核壳复合材料; 将该包覆有3102的核壳复合材料置于氩气气氛下进行800°C热处理1. 5h,获得复合物;将 该复合物浸没在氢氟酸中超声5~60min,去除部分的二氧化硅,离心并干燥,获得石墨烯/ Ya9V04:Eu\Q4,A1\Q6荧光粉/SiO2复合材料。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 /红光荧光粉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lg石墨烯加入l〇〇ml去离子水中,在800~1000kW 超声震动和500~8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180~200分钟后制得石墨烯分散液;将 25~100gYa9V04:Eu\Q4,厶13+。.。6纳米荧光粉加入500ml去离子水中,在1000~1200kW超声 震动和800~10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240~300分钟后制得红光荧光粉分散液;在 100kW超声下往石墨烯分散液中缓慢滴加红光荧光粉分散液,超声30~60min,然后抽滤、烘 干,制得石墨烯/红光荧光粉复合材料。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Ya9V04:Eu\Q4,A1\Q6纳米荧光粉制备方法如下:(a)将2. 4mmolNa3V04 ·12Η20溶解在含 有10ml乙二醇和3ml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b)将上述溶液3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边 逐滴滴入含有2. 7mmol-定配比的Υ(Ν03) 3 ·6Η20,Eu(N03) 3,A1 (N03) 3的12ml乙二醇溶液 中,再在500r/min离心速度搅拌5~10min至溶液澄清,加入15ml蒸馏水;(c)将反应溶液倒 入容积为5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高压反应釜内,在真空环境下,170°C下保温反应90min, 反应结束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悬浮液倒出,离心并依次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3次 获得白色沉淀;(d)将该沉淀在90°C下干燥4h,得到纳米荧光粉;(e)将纳米荧光粉超声搅 拌分散于乙醇中;之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氨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与纳米荧光 粉的质量比为1. 8: 1,调节pH值为9,反应温度为25°C,反应6小时;进行离心并依次用丙 酮和去离子水清洗3次获得白色沉淀;将该沉淀在90°C下干燥5h,以得到包覆有Si02的核 壳纳米荧光粉;(f)将该包覆有Si02的核壳纳米荧光粉置于氩气气氛下进行800°C热处理 lh,获得荧光粉复合物;(g)将荧光粉复合物浸没在氢氟酸中超声lh,去除二氧化硅,离心 并干燥,获得平均粒径l〇~20nm的YQ.9V04:Eu\Q4,A1\Q6纳米荧光粉。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杂玻 璃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 将10~15份石墨烯/高岭土/Si02复合填料和5~10份石墨烯/碳酸钙/Si02复 合填料在500~800KW超声震动和1000~12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于15~20份去离子 水中,处理90~120min形成溶液A ;在500~800KW超声震动和1000~1200r/min离心速度搅 拌下,加入1~5份石墨稀,处理240~300min形成混合悬浮液; (2) 将40~50份短玻璃纤维添加至所述悬浮液中,在300~500KW超声震动和 800~10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处理90~120min,静置60min,去掉上层清液,用去离子水清 洗数次,l〇〇°C干燥90min,得到混杂玻璃纤维增强体。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烯/碳酸 钙/Si02复合填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石墨烯/碳酸钙复合填料超声搅拌分散于乙醇中;之后 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氨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与石墨烯/碳酸钙复合填料的质量 比为1. 8:1,调节pH值为9,反应温度为25°C,反应5小时,进行离心并依次用丙酮和去离 子水、去离子水清洗3次获得沉淀;将该沉淀在90°C下干燥2h,以得到包覆有Si02的石墨 稀/碳酸f丐/Si02复合填料。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 /碳酸钙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lg石墨烯加入l〇〇ml去离子水中,在800~1000kW超 声震动和500~10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180~200分钟后制得石墨烯分散液;将100g 量子点碳酸钙加入500ml去离子水中,在1200~1500kW超声震动和1000~1200r/min离心速 度搅拌下分散240~300分钟后制得碳酸钙分散液;在100kW超声下往石墨烯分散液中缓慢 滴加碳酸钙分散液,超声30~60min,然后抽滤、烘干,制得石墨烯/碳酸钙复合填料。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烯/高岭 土/Si02复合填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石墨烯/高岭土复合填料超声搅拌分散于乙醇中;之后 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氨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与石墨烯/高岭土复合填料的质量 比为1. 8:1,调节pH值为9,反应温度为25°C,反应5小时,进行离心并依次用丙酮和去离 子水、去离子水清洗3次获得沉淀;将该沉淀在90°C下干燥2h,以得到包覆有Si02的石墨 稀/高岭土 /Si02复合填料。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 高岭土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lg石墨稀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在800~1000kW超声 震动和500~800r/min离心速度搅拌下分散180~200分钟后制得石墨烯分散液;将50g纳米 高岭土加入500ml去离子水中,在1000~1200kW超声震动和800~1000r/min离心速度搅拌 下分散240~300分钟后制得高岭土分散液;在100kW超声下往石墨烯分散液中缓慢滴加高 岭土分散液,超声30~60min,然后抽滤、烘干,制得石墨烯/高岭土复合填料。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 高岭土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50g高岭土矿石以15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60分钟,然后置 入5L去离子水中,加入220g醋酸钾搅拌60分钟,抽滤清洗至pH值为7左右,然后在80度 条件下烘干后以120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60分钟,再调整至300W超声波下进行1800转 /分钟球磨1小时,获得粒径在10~30nm的高岭土粉末。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长余辉荧光粉/SiO2复合材料;(2)按下述重量份数称取物料:尼龙树脂60~70份、混杂玻璃纤维增强体30~40份、尼龙母粒1~5份、石墨烯/红光荧光粉/SiO2复合材料1~5份、石墨烯/长余辉荧光粉/SiO2复合材料1~5份和抗氧剂0.1~0.3份;将上述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并造粒,其中所述混杂玻璃纤维增强体由侧喂料加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265~280℃,即得到聚酰胺复合材料。该夜光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增强荧光粉在聚酰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发光均匀性,且具有高的发光强度及延长余辉时间。
【IPC分类】C08K3/08, C09K11/82, C08K9/02, C08K3/24, C09K11/02, C08K13/06, C08L77/00, C08K3/26, C08K3/04, C08K3/34, C08K7/14
【公开号】CN105400181
【申请号】CN201510953927
【发明人】黄志华
【申请人】黄志华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