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68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具体的涉及一种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主要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具有高效、节能、轻质的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0LEDs) 及大面积白光照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今年来的研究热点。此类主动发光、轻、 薄、对比度好、能耗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Baldo等人[M. A. Baldo, S. Lamansky, P. E. Burrows, M. E. Thompson, S. R. Forrest, Very high—efficiency gre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on electrophosphorescence, Appl. Phys. Lett. 1999, 75 :4-6. ] 1999年将小分子磷光材料 Ir(ppy)3掺入主体材料CBP中,器件发光效率为28cd/A,功率为311m/W,发射峰位510nm, 其性能远远超过电致荧光发光器件,立即引起大家对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广泛关注。但 是这种基于小分子的器件,发光材料在器件制备和工作中存在结晶现象,使得器件的寿命 降低,同时有机小分子器件制备需要真空蒸镀,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Gong等人X. Gong, M. R. Robinson, J. C. 0strowski , D. Moses, G. C. Bazan, A. J. Heeger, High—efficiency polymer—based electrophosphorescentdevices, Adv. Mater. 2002, 14 :581-585.将Ir (DPF) 3掺入PVK和PBD混合物中得到磷光聚合物器件,其 外量子效率达10%,电流效率为36cd/A,发光峰位550nm,最大亮度超过8000cd/m2。这种 通过掺杂小分磷光材料于聚合物中溶液旋涂,制备工艺简单,利于制备大面积显示器件和 照明器件,但是存在相分离现象,导致器件性能及寿命降低。 为了解决掺杂小分子磷光聚合物器件存在的问题,最好办法是设计合成磷光聚合 物,也就是小分子磷光发光配合物与主体聚合物单体共聚形成含有磷光配合物单元及传输 能量的主体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这类特殊的共轭聚合物中,特定的电荷传输或发射基 团可以直接连在聚合物骨架上或是连接在非共轭聚合物骨架上作为侧基。这种方法的优点 是可以确保控制共聚物发光颜色以及共轭长度,并且由于可以形成非晶态聚合物,可以有 效抑制三线态激子的自淬灭、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含重金属磷光配合物的聚合物,是把小分子重金属磷光配合物与聚合物单体共 聚,形成含有重金属配合物单元的磷光聚合物,结合了重金属磷光配合物的高发光效率和 聚合物发光材料的简便制作工艺,正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和大企业的投入,已成 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但是目前作为电致发光材料的磷光聚合物材料还是比较少,制约着高性能廉价显 示器件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
4成膜性及发光性能的磷光聚合物发光材料,为磷光聚合物材料提供新的可选择品种。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种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
致发光材料的结构式通式如下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其中R为氢原子或三氟甲基;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 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数,m : n = (99. 8 97. 0) : (0. 2 3. 0)。 当R为氢原子,得到一个优选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3,其结构式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其中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 数,m : n = (99. 8 97. 0) : (0. 2 3. 0)。 当R为三氟甲基;得到另一个优选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4,其结
构式是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 数,m : n = (99. 8 97. 0) : (0. 2 3. 0)。 本发明的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材料,该磷光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为21000 6700之间,申请人通过差热分析行对材料的热性能进行表征,证明该材料具有 优异的热力学性能(热分解温度> 360°C ),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通过调节铱 金属配合物配体的结构达到调节聚合物发光波长的作用,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的含铱磷光 聚合物材料PA3、PA4的发光波长分别为619nm、644nm(士2nm)左右。该类聚合物发光材料 兼具了聚合物和磷光材料的优异性能,有利于发展下一代性能优越的平面显示器以及大面 积照明器件。


图1是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3的荧光光谱图;
图2是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4的荧光光谱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制备该含铱磷光聚
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主要原料为 三水合三氯化铱,购自西安凯立化工有限公司; 配体1-甲基-13-十四碳烯-2,4-二酮,其合成参考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 200810147093. 5)的方法合成; 2-苯并噻唑基吡啶、2-苯并噻吩-5-三氟甲基吡啶参考文献Maoliang Xuet. al. , Optical Materials 28 (2006) , 1025-1028合成。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主要用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3 1. 1 二 (2-苯并噻吩基吡啶)(1-甲基-13-十四碳烯-2, 4- 二酮)合铱合成 合成路线
合成方法 氮气下,25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2_苯并噻吩基吡啶7mmo1,三水合三氯化铱 2. 8mmol,40mL水,150mL乙二醇乙醚,回流反应24h。加入100ml水,有固体析出。过滤,烘 干得二聚物(1)。直接用于下步合成。 氮气下,2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二聚物(1) 0. 45mmol, 1_甲基-13-十四碳烯_2, 4- 二酮1. 13mmol,碳酸钾0. 8g, 1, 2- 二氯乙烷lOOmL,回流反应24h,反应液过滤,有机相水 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縮。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为淋洗剂硅胶柱色谱分离,得 黄色固体(2)。
1. 2结构鉴定 核磁波i普CH-NMR, CDC13, 500MHz, S (卯m)) :8. 418 (s, 2H) , 7. 724 7. 779 (m, 2H), 7. 631 (d, 2H) , 7. 589 (d, 2H) , 7. 052 (t, 2H) , 6. 782 7. 004 (m, 4H) , 6. 269 (d, 1H) , 6. 203 (d, 1H) ,5. 240(s, 1H) ,4. 921 5. 205 (m, 2H) , 2. 071 1. 949 (m, 6H) , 1. 788 (s, 3H) , 1. 532 (s, 4H) , 1. 019 1. 160(m,4H) ,0. 911 1. 006 (m, 2H)。 红外光谱(KBr, cm—1) :3054,1262(C = C_H) ;2922, 2851, 1475 (-CH2-) ;1600(C = 0) ;1576, 1434, 756 (妣啶);908(噻吩)。
元素分析 计算值(% ) :C :51. 82, H :4. 99, N :5. 11, S :7. 67 ;
实测值(% ) :C :51. 90, H :4. 86, N :5. 16, S :7. 64。
质谱(836M+)。 以上数据证实上述反应得到的化合物是二 (2-苯并噻吩基吡啶)(1-甲 基-13-十四碳烯-2,4-二酮)合铱。 1. 3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0. 02mmol的二 (2_苯并噻唑基吡啶)(1_甲基-13-十四碳烯_2, 4_ 二酮)合铱与N-乙烯基咔唑按照0. 2% : 99. 8%的摩尔比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溶剂 中,加入4^mol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回流温度下反应10h。反应完毕后,蒸出四氢呋 喃,然后溶于5ml氯仿中,倒入甲醇中进行沉降,过滤。滤饼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中抽 提48h。固体物取出后在3(TC下真空干燥。得到红色固体粉末,命名为含铱磷光聚合物有 机电致发光材料PA3,结构式如下
7<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其中,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 数,m : n = (99. 8 97. 0) : (0. 2 3. 0)。
1. 4荧光光谱测试 荧光光谱用970CRT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溶于四氢呋喃溶液浓度为20mg/ mL,用KW-4A型匀胶机甩制成膜,测试均于室温下进行。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最大发光波 长为619nm。 实施例2 :制备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4 2. 1 二 [2-苯并噻吩-5-三氟甲基吡啶](1-甲基-13-十四碳烯-2, 4- 二酮)合 铱的合成 合成路线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
(3) 合成方法 氮气下,250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2_苯并噻吩基_5_三氟甲基吡啶7mmol,三水 合三氯化铱2. 8mmol,40mL水,150mL乙二醇乙醚,回流反应24h。加入100ml水,有固体析 出。过滤,烘干得二聚物(3)。直接用于下步合成。 氮气下,2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二聚物(3) 0. 45mmol, 1_甲基_13_十四碳烯_2, 4- 二酮1. 13mmol,碳酸钾0. 8g, 1, 2- 二氯乙烷lOOmL,回流反应24h,反应液过滤,有机相水 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縮。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为淋洗剂硅胶柱色谱分离,得 黄色固体(4)。
2. 2结构鉴定 核磁波谱CH-NMR, CDC13, 500MHz, S (ppm)) :8. 623 (s, 2H) , 7. 952-7. 909 (m, 2H) , 7. 721-7. 668 (q, 4H) , 7. 133 (t, 2H) , 6. 888—6. 851 (m, 2H) , 6. 307 (d, 1H) , 6. 243 (d, 1H), 5. 415-5. 400 (q, 1H) , 5. 313 (s, 1H) ,5. 012—4. 925 (s, 1H) ,2. 032—1. 984(q,4H) , 1. 831 (m, 4H) , 1. 357-1. 067 (m, 12H)。 红外光谱(KBr, cm—1) :3055、2926、2854 (C_H键特征吸收),1706(烯醇式互变特征 吸收消失),1610、 1576、 1492 (芳环特征吸收)、1320 (C_N键特征吸收),1135 (C_F键特征吸 收),1082 (C-S键特征吸收)。
元素分析 计算值(% ) :C :51. 89, H :3. 84, N :2. 88, S :6. 60 ;
实测值(% ) :C :51. 91, H :3. 86, N :2. 83, S :6. 54。
质谱(972M+)。 2. 3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0. 02mmol的二 [2_苯并噻吩_5_三氟甲基吡啶](1_甲 基-13-十四碳烯-2,4-二酮)合铱与N-乙烯基咔唑按照0.2X : 99.8%的摩尔比溶解于 10ml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4% mol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回流温度下反应10h。反应完 毕后,蒸出四氢呋喃,然后溶于5ml氯仿中,倒入甲醇中进行沉降,过滤。滤饼置于索氏提取 器中用甲醇中抽提48h。固体物取出后在3(TC下真空干燥。得到粉色固体粉末,命名为含 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4,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 数,m : n = (99. 8 97. 0) : (0. 2 3. 0)。
2. 3荧光光谱测试 荧光光谱用970CRT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溶于四氢呋喃溶液浓度为20mg/ mL,用KW-4A型匀胶机甩制成膜,测试均于室温下进行。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最大发光波 长为644nm。
权利要求
一种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为氢原子或三氟甲基;m,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数,m∶n=(99.8~97.0)∶(0.2~3.0)。FSA00000052694400011.ti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当R为氢原 子,得到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3,其结构式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其中,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数, m : n = (99. 8 97. 0) : (0. 2 3. 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当R为三氟甲 基,得到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A4,其结构式如下<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其中,m, n为无规共聚的咔唑基乙烯单元和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的单元数, n = (99. 8 97. 0) : (0. 2 3. 0)。<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含铱磷光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结构式通式如下其中,R为氢原子或三氟甲基;m,n为无规共聚的含铱配合物的乙烯基结构单元和咔唑基乙烯单元的单元数,m∶n=(99.8~97.0)∶(0.2~3.0)。
文档编号C09K11/06GK101775282SQ201010125140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6日
发明者刘建韬, 周瑞, 徐茂梁, 杜渭松, 王子俊, 王户生, 王歌扬, 肖奇 申请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