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093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轿车、摩托车领域装于非驱动桥的车轮与 车轴之间,提供旋转支承连接与制动的一种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是一 种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及制动盘为汽车的支撑系统和制动系统主体执行部件,是安
全法规件,该零件要求100%的可靠,在汽车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不允
许有任何状态的失效或效能下降。
传统的轮毂、制动盘为组合式结构,为一个钢制的轮毂与单独制 动盘通过两个连接螺钉组装在一起,形成组合式轮毂制动盘装置。该 组合件由于制动盘为铸铁加工件,轮毂为锻件加工件,两种零件的材 质不同,加工工艺链长,对单个零件的加工和零件组合装配的精度要 求都很高,生产制作的周期也较长。由于组合装配存在误差,保证不 了制动盘面对轴承位的跳动,往往影响制动性能,使其初始制动效能 差,容易产生制动噪音,并且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组合式轮毂制动盘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
3在提供一种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使之制造更简单、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 构,它包括制动盘和轮毂,制动盘位于轮穀径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动盘和轮毂为 一体结构,所述制动盘和轮毂为整体铸铁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轮毂的主体环行部位为绕车轮旋转轴 线s-s展开的基本旋转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在轮毂侧面有平坦的车轮抵靠表面,抵 靠表面上有用于安装车轮的轴向螺紋孔,在螺紋孔周边有凸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动盘为通风盘,在通风盘内设置散热 通风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动盘与轮毂的抵靠表面之间为过渡部 分,过渡部分与制动盘的交接部有膨胀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穀的一端有便于车轮安装定位的圆 筒,圓筒包括外圆部分和内孔部分,圆筒的外圆部分用于车轮安装定 位和对中,在轮毂的另一端有外圓柱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毂的内圓设置有轴承孔,轴承孔的一 侧设置限位台肩,限位台肩为内孔和轴承孔之间的高度差,轴承孔的 另一端设置卡簧槽。
本实用新型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的优点概括如下①减少了装配 部位;②降低了制造和装配成本;③轮毂和制动盘的刚度增大,由制 动钳制动引起的弹性变形减小,降低了制动噪音;④轴承孔和制动面 一次装夹加工完成,提高了制造的精度,缩短了制动距离;⑤降低了制动面相对车轮轴制动脱开的可能性; 降低了重量和轴向尺寸。

图1、图2为复合轮毂制动盘透视图3为复合轮毂制动盘前视图4为复合轮毂制动盘仰视图5为复合轮毂制动盘俯视图6为复合轮毂制动盘沿B-B旋转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车轮和车轴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轮毂,2.制动盘,4.车轮,5.车轮螺栓,6.轴承,7.卡簧,8. 车轴,10.抵靠表面,11.螺紋孔,12.凸台,13.外圆部分,14.旋转体结 构,15.外圆柱表面,16.内孔部分,17.限位台,18.轴承孔,19.卡簧 槽,21.散热通风道,22.膨胀槽,23.摩擦面,24.过渡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它包括制动盘 2和轮毂1,轮毂1的主体环行部位为绕车轮旋转轴线S-S展开的基 本旋转体结构14 (旋转体结构能使该部位具备良好的铸造工艺和足 够的连接强度,以抵御车轮的旋转弯曲作用),制动盘2位于轮毂1径向,制动盘2和轮穀1为一体结构,所述制动盘2和轮毂1为整体 铸铁件结构(如图1-图7所示)。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A型石 墨形态及全珠光体基体,决定了它良好的制动效能,无制动噪音,足 够的旋转弯曲疲劳强度及复合轮毂、制动盘功能。
在轮敎1侧面有平坦的车轮抵靠表面10,抵靠表面10上有用于 安装车轮的轴向螺紋孔11,在螺紋孔11周边有凸台12。凸台12可 使螺紋孔螺紋有足够的有效扣数及连接壁厚来保证所需的螺紋连接 强度(如图1、图6所示)。
制动盘2为通风盘,在通风盘内设置散热通风道21 (制动盘也 可设计为一定壁厚的实心盘),如图1、图2、图4所示。
制动盘2与轮毂1的抵靠表面10之间为过渡部分24,过渡部分 24与制动盘2的交接部有膨胀槽22。当制动盘制动吸热产生热膨胀 时,该膨胀槽起到缓沖作用,避免因热应力而产生裂紋。过渡部分24 设置适宜的壁厚,以保证零件的制造工艺性及连接的功能需要(如图 2、图6所示)。
轮毂1的一端有便于车轮安装定位的圓筒,圓筒包括外圓部分13 和内孔部分16,圆筒的外圓部分13用于车轮安装定位和对中,在轮 毂l的另一端有外圓柱表面15 (如图6所示)。
轮毂1的内圆设置有轴承孔18,轴承孔18的一侧设置限位台 肩17,限位台肩17为内孔16和轴承孔18之间的高度差(限制过盈 压入的轴承外圈向车轮侧串动),轴承孔18的另一端设置卡簧槽19 (通过内卡簧限制轴承沿该方向串动),如图2、图6、图7所示。
6由于复合轮毂制动盘为整体结构(一个轮毂、 一个制动盘、两个 连接螺钉四个零件合为一个零件),轮敎上的轴承孔18和制动盘上两
摩擦面23能一次装卡同时加工出,可以保证摩擦面23对轴承孔18 的跳动在0. 03mm以内,确保了初始制动力矩。
权利要求1、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它包括制动盘(2)和轮毂(1),制动盘(2)位于轮毂(1)径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2)和轮毂(1)为一体结构,所述制动盘(2)和轮毂(1)为整体铸铁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轮毂(1 )的主体环行部位为绕车轮旋转轴线S-S展开的基本旋 转体结构(1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在轮毂(1 )侧面有平坦的车轮抵靠表面(10 ),抵靠表面(10 ) 上有用于安装车轮的轴向螺紋孔(11 ),在螺紋孔(11 )周边有凸台(1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制动盘(2)在径向摩擦面为通风盘,在通风盘内设置散热通风道(21)。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制动盘(2 )与轮毂(1 )的抵靠表面(10 )之间为过渡部分(24 ), 过渡部分(24)与制动盘(2)的交接部有膨胀槽(22)。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轮毂(1)的一端有便于车轮安装定位的圆筒,圆筒包括外圆 部分(13)和内孔部分(16),圓筒的外圆部分(13)用于车轮安装 定位和对中,在轮毂(1)的另一端有外圆柱表面(15)。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轮毂(1 )的内圓设置有轴承孔(18 ),轴承孔(18 )的一侧设置 限位台肩(17 ),限位台肩(17 )为内孔(16 )和轴承孔(18 )之间 的高度差,轴承孔(18)的另一端设置卡簧槽(19)。
专利摘要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它包括制动盘(2)和轮毂(1),制动盘(2)位于轮毂(1)径向,所述制动盘(2)和轮毂(1)为一体结构,所述制动盘(2)和轮毂(1)为整体铸铁件结构。它克服了传统的组合式结构装配存在误差,易产生制动噪音,制造成本相对高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复合轮毂制动盘结构具有可减少装配部位,降低制造和装配成本,提高制造的精度,缩短制动距离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B21/08GK201348003SQ2008202305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李从新, 李双莉, 毛燕明, 汪文高 申请人: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