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70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及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车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后桥是用于将汽车的后轮装配到汽车上,为了将汽车后桥固定到车架上,通 常将后桥的纵向吊臂设置在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而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焊接在汽车的底盘 上,从而可以通过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将后桥固定在汽车上。现有技术中,纵向吊臂固定装置通常为一 U型板,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两侧板分 别开设有用于穿设后桥纵向吊臂的安装孔,而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底板焊接在汽车的下 部,从而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固定在汽车上。由上可知,由于纵向吊臂固定装置通过冲压成型,在U型板的弯折处存在较大的 应力,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两侧板在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向两侧伸张,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 回弹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两侧板之间的距离变大,两侧板上的安装孔不能同轴,给纵向吊 臂的安装带来困难。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及交通工具,解 决现有技术中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回弹现象严重,可靠性差的缺陷,实现提高纵向吊臂固 定装置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连接 板;所述固定支架为U型板,所述U型板的第一侧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U型板的第二 侧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 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纵向吊臂;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U型板的底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 一凹陷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凹陷结构;所述连接板与 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 有效的克服了固定支架因弯折处应力过大而造成严重的回弹现象,使固定支架成型后第 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不会向两侧伸张,从而可以有效的确保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同轴 度;另外,通过连接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更加确保了第一侧 板和第二侧板不会向两侧伸张,有效的保证了两侧边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固定支架发生回 弹现象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为了增强固定支架的结构强度,所述底板的表面 设置有工型加强筋结构。如上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为了更有效的降低固定支架产生的回弹量,所述 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连 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结构。
3[0010]如上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为了增强连接板的结构强度,所述连接板的表面 设置有条型加强筋结构。如上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为了更方便的将纵向吊臂安装到纵向吊臂固定装 置上,进一步的满足纵向吊臂对安装同轴度的要求,纵向吊臂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板 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 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 通孔的圆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面内,所述第二通孔的圆面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 面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为了方便的通过外部夹具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 定板进行定位,并将纵向吊臂更加牢固的装配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 定板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固定板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第二凸 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辆主体和纵向吊臂,还包括 上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所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固设在所述车辆主体上,所述纵向吊臂固 设在所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交通工具,通过设置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有效的克 服了固定支架因弯折处应力过大而造成严重的回弹现象,使固定支架成型后第一侧板和第 二侧板不会向两侧伸张,从而可以有效的确保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同轴度;另外,通 过连接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更加确保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 板不会向两侧伸张,有效的保证了两侧边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固定支架发生回弹现象的可 能性,从而提高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固定支架的 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和连接板2。具体的,固定支架 1是用于将纵向吊臂固定安装到车辆上的,而连接板2是用于加固固定支架1。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1为U型板,U型板的第一侧板11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 U型板的第二侧板12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1,第一安装孔111与第二安装孔121同轴,第一 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用于固定纵向吊臂。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1设置 为U型板结构,固定支架1的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二侧板12上设置第 二安装孔121,并且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为同轴设置,从而可以准确方便的通 过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将纵向吊臂安装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第一侧板11与U型板的底板13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凹陷结构131,第二侧板 12与底板13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凹陷结构132。具体的,第一侧板11与底板13的连 接处以及第二侧板12与底板13的连接处,为固定支架1的变形区域,第一侧板11和第二 侧板12容易在变形区域中应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张,从而增加纵向吊臂安装到固定支架1上 的安装难度。为了克服变形区中应力对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影响,降低固定支架1 的回弹量,提高固定支架1的加工精度,方便纵向吊臂安装,本实施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中 的第一侧板11与底板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陷结构131,同样,第二侧板12与底板13连 接处设置有第二凹陷结构132。通过第一凹陷结构131和第二凹陷结构132,将大大削弱变 形区域中的应力,可以有效的限制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与底部13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与底板13连接处的应力,被第一凹陷结构131和第二凹陷结构 132有效的抑制住,从而减小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受应力,有效的降低了固定支架 1的回弹量,方便了纵向吊臂的安装过程,确保纵向吊臂的装配精度。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固定支架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底板13的表面可以设 置有工型加强筋结构133。具体的,通过在固定支架1的底板13上设置工型加强筋结构 133,可以有效的提高底板13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结构强度,确保 纵向吊臂固定装置能够承受纵向吊臂的重量。连接板2与底板13相对设置,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2用于加固固定支架1,连接板2与底板13相对设置,并且可以分别与 第一侧板11的端部和第二侧板12的端部固定连接,使固定支架1和连接板2形成一刚性 盒体,更有利于降低固定支架1的回弹量,确保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更一步的,为了增强连接板2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2的表面可以设置 有条型加强筋结构21。具体的,连接板2上设置的条型加强筋结构21,与底板13上设置的 工型加强筋结构133具有相同的功效,可以增强连接板2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纵向吊臂 固定装置的结构强度,确保纵向吊臂固定装置能够承受纵向吊臂的重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 有效的克服了固定支架因弯折处应力过大而造成严重的回弹现象,使固定支架成型后第 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不会向两侧伸张,从而可以有效的确保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同轴 度;另外,通过连接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更加确保了第一侧 板和第二侧板不会向两侧伸张,有效的保证了两侧边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固定支架发生回弹现象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更有效的降低固定支架1产生的回弹量,在本实 施例中,第一侧板11与底板13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陷结构131 ;第二侧板12与 底板13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凹陷结构132。具体而言,通过在第一侧板11与底板13连接处的两端设置第一凹陷结构131,并 在第二侧板12与底板13连接处的两端设置第二凹陷结构132,使底板13的四个角上设置 有第一凹陷结构131和第二凹陷结构132,第一凹陷结构131和第二凹陷结构132在底板 13上对称设置,更有效的降低了固定支架1的回弹量,方便了纵向吊臂的安装过程,确保纵 向吊臂的装配精度。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为了更方便的将纵向吊臂安装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 上,进一步的满足纵向吊臂对安装同轴度的要求,本实施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 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第二固定板4上开设有第二 通孔(未图示);第一固定板3固定在第一侧板11上,第二固定板4固定在第二侧板12上; 第一通孔31的圆面位于第一安装孔111的圆面内,第二通孔的圆面位于第二安装孔121的 圆面内,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结构相同,第二固定板4的 具体结构可参见附图4中第一固定板3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固定板3固设在 第一侧板11上,使第一固定板3上的第一通孔31的圆面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11的圆面所 在的区域中,同时,第二固定板4与第一固定板3的安装方式相同,固设在第二侧板12上, 使纵向吊臂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固设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由于第一通 孔31和第二通孔的圆面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的圆面所在的区域中, 也就是说,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1的直径。 从而可以方便的调节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的位置,保证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同 轴设置,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纵向吊臂的装配精度,方便纵向吊臂的安装。例如,第一通孔31 的直径比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3毫米,从而使第一固定板3具有一定的调节量,从而可以方 便的调节第一固定板3固设在第一侧板11上的位置,对于第二固定板4同样设置。从而可 以通过外部夹具定位销对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进行定位,达到纵向吊臂对第一通孔31 和第二通孔同轴度的要求。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的通过外部夹具对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进行定位, 并将纵向吊臂更加牢固的装配在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 板3围绕第一通孔31设置有第一凸台32,第二固定板4围绕第二通孔设置有第二凸台(未 图示),第一凸台32和第二凸台相对设置。具体而言,通过第一凸台32和第二凸台,并将第一凸台32和第二凸台相对设置, 可以方便的通过外部夹具夹持住第一凸台32和第二凸台,使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保持 同轴,从而将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焊接在固定支架1上后,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 孔具有较高的同轴度。另外,在第一凸台32和第二凸台中穿设纵向吊臂,有助于提高第一 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与纵向吊臂的接触面积,使纵向吊臂更加牢固的装配到第一固定 板3和第二固定板4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辆主体和纵向吊臂,还包括纵向吊臂固定装置,该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实施例中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固设在车辆主体上,纵向吊臂固设在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上。具 体的,本实施例中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本实用新型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实 施例以及附图1-4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交通工具,通过设置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有效的克 服了固定支架因弯折处应力过大而造成严重的回弹现象,使固定支架成型后第一侧板和第 二侧板不会向两侧伸张,从而可以有效的确保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同轴度;另外,通 过连接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更加确保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 板不会向两侧伸张,有效的保证了两侧边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固定支架发生回弹现象的可 能性,从而提高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可靠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支架为U型板,所述U型板的第一侧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U型板的第二侧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纵向吊臂;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U型板的底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凹陷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凹陷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工 型加强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 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凹陷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处的两端分别 设置有所述第二凹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 条型加强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 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 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 通孔的圆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面内,所述第二通孔的圆面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 面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围绕所述 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固定板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 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设置。
7.一种交通工具,包括车辆主体和纵向吊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 所述的纵向吊臂固定装置,所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固设在所述车辆主体上,所述纵向吊臂 固设在所述纵向吊臂固定装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纵向吊臂固定装置及交通工具,包括固定支架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支架为U型板,所述U型板的第一侧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U型板的第二侧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纵向吊臂;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U型板的底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凹陷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凹陷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凹陷结构、第二凹陷结构和连接板,有效的克服了固定支架因弯折处应力过大而造成严重的回弹现象,提高了纵向吊臂固定装置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P1/54GK201559565SQ20092027787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志亮, 李维增, 李进召, 樊君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