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70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装饰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重卡市场上牵引装置主要采用牵引钩形式,包括牵引钩本体和防脱环两部 分。其中,牵引钩本体是铸造而成,用于勾挂牵引绳等牵引工具;防脱环是一种碳素弹簧钢 丝,用于防止牵引绳由牵引钩本体上脱落。采用上述的牵引装置功能单一,只能满足软牵引的使用,当车辆需要其他附加功 能时,还需要在车辆的相对位置连接其他零部件以实现其他附加功能,使得车辆结构相对 复杂、成本增加。另外,在利用该牵引装置进行硬牵引时,防脱环易损坏、脱落,从而破坏整 个牵引装置,且影响牵引过程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连接装置,其通过固定于车辆稳固 件前端的连接基座连接多种功能的前端功能件,使得车辆在实现多种附加功能的同时,又 能够简化该车辆连接基座的制作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基座和前端功能 件,所述连接基座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车辆稳固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 接板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板相垂直,所述前端功能件与所述连接板 配合连接。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前端功能件为拖车环,与所述连接基座的所 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辆发生故障时,对所述车辆进行牵引。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拖车环为经铸造成型的铸件。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前端功能件为加强保险杠,与所述连接基座 的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用于减弱所述车辆受到的撞击。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加强保险杠为金属焊接件。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基座的一侧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的一 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基座为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 成型结构。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基座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车辆稳固件 可采用螺栓连接、铆接或焊接连接固定。如上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基座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端功能件 可采用螺栓连接固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车辆连接装置,可以通过固定于 车辆稳固件前端的连接基座连接多种功能的前端功能件,对车辆进行牵引或通过加强保险杠对车辆进行保护等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的多种附加功能,并 且能够简化该车辆连接装置的制作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的另一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的另一俯视图。1-车辆稳固件;2-连接基座; 3-连接板;4-固定板; 5-螺栓;6-肋板;7-拖车环; 8-加强保险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基座和前端功能件,连接基座包括 固定板和连接板,固定板与车辆稳固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的一端固定 连接且与固定板相垂直,前端功能件与连接板配合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连接 装置,通过固定于车辆稳固件前端的连接基座连接前端功能件,对车辆进行牵引或通过加 强保险杠对车辆进行保护等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的多种附加功 能,并且能够简化该车辆连接装置的制作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 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辆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车辆稳固件1的前端的连接基 座2,该连接基座2包括连接板3和固定板4,固定板4与车辆稳固件1的前端固定连接,连 接板3与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该固定板4相垂直,前端功能件与连接板3配合连 接。连接基座2可以为固定板4和连接板3—体成型的铸件,材料为ZG270-500碳素铸钢; 车辆稳固件1可以为车架纵梁或其他稳固车辆用的稳固件。其中,前端功能件为拖车环7,与连接基座2的连接板3可拆卸连接,用于在车辆发 生故障时,对车辆进行牵引。该拖车环7为经铸造成型的铸件,材料可以为ZG270-500碳素 铸钢。该拖车环7可以方便的与拖车钩连接,对车辆进行软牵引或硬牵引,尤其是当车辆出 现事故,特别是转向、制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将钢管或铁件等硬制材料的牵引工具 连接至该拖车环7上,对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硬牵引。该拖车环7不容易使拖车钩脱落且 该拖车环7不容易被硬牵引的作用力所损坏。另外,固定板4与车辆稳固件1可以通过4个螺栓5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或 焊接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板3可以通过4个螺栓5连接拖车环7,连接时拖车环7的底座 安装面与连接板3前端相配合连接,方便该拖车环7的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连接装置,可以通过固定在车辆稳固件1前端的 连接基座2连接拖车环7,该连接基座2的结构简单,制作模具简单,无需经常更换;拖车 环7的环状结构可以避免目前牵引过程脱钩、损坏等不安全情况,且该拖车环7制作磨具简 单;因此,该车辆连接装置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0028] 连接基座2的一侧还包括肋板6,肋板6的一端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肋板6的另 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从而增加连接基座2和车辆稳固件1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更好 的保证对车辆进行牵引的安全性。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的另一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 装置的另一俯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该车辆连接装置包括固定于车辆稳固件1的前端 的连接基座2,该连接基座2包括连接板3和固定板4,固定板4与车辆稳固件1的前端固 定连接,连接板3与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该固定板4相垂直,前端功能件与连接板 3配合连接。连接基座2可以为固定板4和连接板3 —体成型的铸件,材料为ZG270-500碳 素铸钢;车辆稳固件1可以为车架纵梁或其他稳固车辆用的稳固件。其中,前端功能件为加强保险杠8,与连接基座2的连接板3可拆卸连接,用于减弱 车辆受到的撞击;该加强保险杠8为使用钢板或圆钢型材焊接而成的焊接件,一般该加强 保险杠8为由钢板或圆钢型材焊接而成的网格状结构。在车辆可以正常行驶,无需再连接 基座2上连接拖车环时,即可以更换为该加强保险杠8,从而进一步保证车辆在正常行驶时 的安全,若车辆发生碰撞时,减弱撞击力。另外,固定板4与车辆稳固件1可以通过4个螺栓5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或 焊接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板3可以通过4个螺栓5连接加强保险杠8,连接时加强保险杠 8的底座安装面与连接板3前端相配合连接,方便该加强保险杠8的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连接装置,可以通过固定在车辆稳固件1前端的 连接基座2连接加强保险杠8,该连接基座2的结构简单,制作模具简单,无需经常更换;并 且,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可以通过连接在该连接基座2上的加强保险杠8,提高行驶过程的 安全性,也增加了该车辆连接装置的灵活性。连接基座2的一侧还包括肋板6,肋板6的一端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肋板6的另 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从而增加连接基座2和车辆稳固件1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更好 的保证连接板3可拆卸连接加强保险杠8时,车辆行进过程中的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 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基座和前端功能件,所述连接基座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车辆稳固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板相垂直,所述前端功能件与所述连接板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功能件为拖车环,与所 述连接基座的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用于在所述车辆发生故障时,对所述车辆进行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环为经铸造成型的铸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功能件为加强保险杠, 与所述连接基座的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用于减弱所述车辆受到的撞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保险杠为金属焊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的一侧还 包括肋板,所述肋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为所述固 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的所述固 定板与所述车辆稳固件可采用螺栓连接、铆接或焊接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车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座的所述连 接板与所述前端功能件可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连接装置。该车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基座和前端功能件,所述连接基座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车辆稳固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板相垂直,所述前端功能件与所述连接板配合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连接装置,可以通过固定于车辆稳固件前端的连接基座连接多种功能的前端功能件,对车辆进行牵引或通过加强保险杠对车辆进行保护等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连接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的多种附加功能,并且能够简化该车辆连接装置的制作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60R19/24GK201559492SQ20092027783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关大鹏, 田孟义, 谭昌毓, 韩永明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