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离合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70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副离合操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传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离合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使用越来越普及,其销 售量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对学习驾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作为教学用车的教练车的 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商用中重型教练车,离合器操纵装置通常设置在主 驾驶位置侧,即只能在主驾驶侧操纵离合器。而在副驾驶位置侧,只设置有副制动操纵装 置,没有设置离合器操纵装置,使得这种教练车的副驾驶员对离合器无法进行操纵。当教学 过程中学员无法正确操作时,教练只能通过副制动操纵装置来控制车况,例如,进行紧急刹车等。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在副驾驶侧通过副制动操纵装置控制车况,可能出现紧急刹车,发动机被动熄火 甚至侧翻等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可能引起汽车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相关零部 件的过早损坏,影响整车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离合操纵装置,解决目前教练车在副驾驶 侧只能通过副制动操纵系统控制车况,存在安全隐患且易损坏汽车零部件的问题,实现在 副驾驶侧也可以操纵离合器,提高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副离合操纵装置,包括副离合踏 板、副离合踏板支架、副离合拉线和副离合拉线支架;所述副离合踏板包括相连接的踏板和 踏板臂,所述踏板臂的与所述踏板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上,并与副离合 拉线连接,所述副离合拉线固定在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上,并与离合摇臂连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离合摇臂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副离合拉线可以 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离合摇臂进行销接。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可以固设在主离合踏板支架上。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固设有固定轴,所述 固定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副离合踏板的踏板臂固设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用 于将所述踏板臂回位的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踏板臂连接,另一 端与所述两个支撑杆中的任意一个连接。该第一回位弹簧可以有效保证该副离合操纵装置 的回位性,提高整个副离合操纵装置的操纵精度和操纵的灵活性。所述踏板和踏板臂之间可以铰接连接,并在连接处可以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所 述第二回位弹簧用于控制所述踏板的转动和回位。所述踏板的转动角度范围可以为0度 40度。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副离合踏板的操纵舒适性。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处的杠杆比可以为1. 5,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处的杠杆比可以为4。该参数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副驾驶处的空间狭小、不利于副离合踏板布置的问题;同时可以使得操纵轻便。所述离合摇臂可以与离合总泵推杆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离合总泵推杆下移,产生 推开离合助力器进气阀门的油压,驱动所述离合助力器进行离合器的助力分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通过依次连接的副离合踏板和副离合拉 线,驱动与副离合拉线连接的离合摇臂旋转,进而带动离合总泵推杆运动操纵离合器,解决 了目前教练车在副驾驶侧只能通过副制动操纵系统控制车况,存在安全隐患且易损坏汽车 零部件的问题,实现了副驾驶侧也可以控制离合器,该装置为纯机械联动装置,结构简单, 可靠性强,且显著提高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副离合操纵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前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离合操纵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离合操纵装置实施例中的踏板和踏板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踏板;12-踏板臂;13-副离合踏板支架;14-副离合拉线; 15-副离合拉线支架;16-离合摇臂;17-安装孔;18-支撑杆;19-固定轴;20-第一回位弹簧;21-第二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在副驾驶侧设置副离合操纵装置,并将该 副离合操纵装置与主驾驶侧的离合摇臂连接,可以在副驾驶侧,通过该副离合操纵装置对 离合摇臂施加作用力,进而驱动与离合摇臂连接的离合总泵推杆运动,实现对离合器的操 纵。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副离合操纵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前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 副离合操纵装置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左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可以包括副离合踏板,该副离合踏 板包括相连接的踏板11和踏板臂12 ;还可以包括副离合踏板支架13、副离合拉线14和副 离合拉线支架15。其中,副离合踏板的踏板臂12固定在副离合踏板支架13上,该踏板臂12的与踏板11相对的一端可以设置连接孔,连接副离合拉线14。该副离合拉线14 一直延伸至主离合操纵装置侧,与离合摇臂连接。在主离合操纵装置侧进行了改进,一方面是可以 在主离合踏板支架上安装副离合拉线支架15,以固定和支撑副离合拉线14 ;另一方面是可 以将离合摇臂16加长如图2所示,并在加长后的离合摇臂16上增加了安装孔17,副离合拉 线14可以通过该安装孔17与离合摇臂16进行销接。具体的,在副离合踏板侧,副离合踏板支架13上可以设置两个支撑杆18,该两个 支撑杆18之间可以固设一固定轴19,并在该固定轴19上套设有轴套。踏板臂12可以固 设在该轴套上。这样,当踏板臂12在踏板11上作用力的带动下运动时,即可绕着固定轴 19转动,使得连接在踏板臂12另一端的副离合拉线14的端部也可以一起转动。实际应用 中,为增加副离合操纵装置的回位性,还可以在轴套上设置用于将踏板臂12回位的第一回 位弹簧20,该第一回位弹簧20的一端连接踏板臂12,另一端连接两个支撑杆18中的任意 一个。当踏板11停止踩压时,踏板臂12可以在该第一回位弹簧20的作用下恢复到原始状 态,与之相连的副离合拉线14也会相应地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该副离合操 纵装置的回位性,提高整个副离合操纵装置的操纵精度和操纵的灵活性,且不会影响主离 合操纵装置的正常操纵性能。在此基础上,为使得副离合踏板操纵方便和舒适,可以将副离合踏板的踏板11和 踏板臂12做成分体式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离合操纵装置实施例中的踏 板和踏板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踏板11和踏板臂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铰接,并且可 以在其连接处设置第二回位弹簧21,该第二回位弹簧21可以使得踏板11的角度跟随脚的 踩动方向进行转动,可以进行大约0度 40度角的旋转随动,大大提高了副离合踏板的操 纵舒适性。在踏板11上没有作用力时,第二回位弹簧21可以使踏板11自动回位,较为方 便。本实施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在安装时,考虑到副驾驶一侧空间较狭小以及人机工 程要求,可以将副离合踏板支架13安装在主副驾驶之间的驾驶室底板鼓包上,并且将该副 离合踏板支架13斜置可变角度设置,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通过计算 各级传动杠杆比,通过三维设计校核,计算出合适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各部分的杠杆比。例 如,可以将主离合踏板杠杆比设定为5,考虑到机械机构传动效率、操纵轻便以及安装空间 等因素,可以将副离合拉线支架处的杠杆比即副离合拉线操纵离合摇臂处的杠杆比设定为 1. 5 ;将副离合踏板支架处的杠杆比即副离合踏板操纵副离合拉线处的杠杆比设定为4,总 杠杆比基本接近于6。该参数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副驾驶处的空间狭小、不利于副离合踏板布 置的问题;同时兼顾了操纵轻便的要求,踏板力可以控制在150N以内。本实施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教练车的学员操作不当时,副驾驶员可以提前判断并操纵该副离合操纵装置。 副驾驶员在踩动副离合踏板的踏板11时,与踏板11连接的踏板臂12可以随动旋转,带动 连接在踏板臂12另一端的副离合拉线14运动。副离合拉线14可以传递拉力,驱动连接在 其另一端的离合摇臂16旋转。离合摇臂16的旋转可以推动离合总泵推杆,使离合总泵内 的活塞下移,产生油压。该油压经过油管推开离合器助力器进气阀门,助力器依靠进气气压 进行离合器的助力分离工作。本实施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通过相连接的副离合踏板和副离合拉线,驱动与副离合拉线连接的离合摇臂旋转,进而带动离合总泵推杆运动操纵离合器,解决了目前教练 车在副驾驶侧只能通过副制动操纵系统控制车况,存在安全隐患且易损坏汽车零部件的问 题,实现了副驾驶侧也可以控制离合器,该装置为纯机械联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有 效提高了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且同时大大增加了传动系统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 维修成本,提高了整车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 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离合踏板、副离合踏板支架、副离合拉线和副离合拉线支架;所述副离合踏板包括相连接的踏板和踏板臂,所述踏板臂的与所述踏板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上,并与副离合拉线连接,所述副离合拉线固定在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上,并与离合摇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摇臂上设置有安装 孔,所述副离合拉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离合摇臂进行销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固设在 主离合踏板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包括两 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固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副离合踏板 的踏板臂固设在所述轴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用于将所 述踏板臂回位的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踏板臂连接,另一端与所 述两个支撑杆中的任意一个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和踏板臂之间铰接 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用于控制所述踏板的转动和回 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O度 4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处的杠 杆比为1. 5,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处的杠杆比为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摇臂与离合总泵推 杆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离合总泵推杆下移,产生推开离合助力器进气阀门的油压,驱动所述 离合助力器进行离合器的助力分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副离合操纵装置,包括副离合踏板、副离合踏板支架、副离合拉线和副离合拉线支架;所述副离合踏板包括相连接的踏板和踏板臂,所述踏板臂的与所述踏板相对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离合踏板支架上,并与副离合拉线连接,所述副离合拉线固定在所述副离合拉线支架上,并与离合摇臂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离合操纵装置实现了副驾驶侧也可以控制离合器,该装置为纯机械联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且显著提高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K23/02GK201587329SQ20092027786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上官云飞, 杜晓彤, 黄冬雷, 黄希庆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