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99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座椅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车辆的车室内的车辆用座椅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有对汽车等车辆进行的如下研究当车辆后碰撞时通过使设置在车辆用座 椅上的头枕向前方移动从而有效地支撑乘员的头部,以抑制乘员的头部向后方移动从而保 护头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73445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中揭示有 如下的座椅装置在支撑乘员的背部的靠背后方配置有后窗台板(Rear Parcel Shelf)及 覆盖该后窗台板的后窗台饰板,设置有从该后窗台饰板的前侧向前方突出的头枕支撑部, 并且在后窗台板与靠背之间设有弹簧,靠背经由该弹簧而由后窗台板支撑。该座椅装置在 车辆后碰撞时,通过上述头枕支撑部与头枕抵接从而限制头枕的向后方移动,另一方面,靠 背压缩上述弹簧并向后方移动而导致头枕相对于靠背相对性地向前方移动,结果是乘员的 头部相对于背部向后方移动的量被抑制得较小。上述专利文献的座椅装置中,由于在后窗台板上设置有头枕倾动装置,因此存在 不美观或后窗台板与头枕的布局自由度受到限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导致外观等变差,能够 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保护乘员头部的车辆用座椅系统。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系统,配置在搭载有乘员用座椅的车辆中,所述乘员用座椅 具备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和支撑乘员头部的头枕,所述车辆用座椅系统包括加强结构体, 加强所述靠背;连结支撑部,将所述加强结构体连结于车身壁部并予以支撑;受压部,设置 在所述靠背内并且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所述乘员的压推而向后方移动;头枕可 动机构部,随着所述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移动;其中,所述受压部设置 在相对于所述靠背的下端部位于该下端部上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不会使后窗台板或头枕的外观变差,即使在例如不具有后窗台板的 车辆中也可以设置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等,从而能够确保设计自由度。此外,通过将受压部 设置在距靠背的下端部一定间隔的上方位置,能够缩短上述头枕与受压部的间隔,有效地 使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变得紧凑。此外,由于靠背的加强结构体连结在车身壁部,因此在车 辆后碰撞时,能够使乘员背部施加给靠背的压推负荷集中于上述受压部地使头枕向前方移 动,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抑制乘员的头部的向后方移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车辆中还搭载着除具备上述加强结构体及上述 连结支撑部的上述乘员用座椅以外的第一座椅,该第一座椅的靠背包括第一加强结构体, 加强该第一座椅的靠背;第一受压部,被支撑成基于车辆后碰撞时乘员向后方移动的压推 而向后方移动;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在车辆后碰撞时随着上述第一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
4而使头枕向前方移动;其中,从上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上述受压部间的距离大于 从上述第一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上述第一受压部间的距离。更具体而言,所述车辆还搭载 有除具备所述加强结构体及所述连结支撑部的所述乘员用座椅以外的第一座椅,所述第一 座椅具备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和支撑乘员头部的头枕,其中,所述第一座椅的靠背包括第 一加强结构体,加强该第一座椅的靠背;第一受压部,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座在 所述第一座椅上的乘员向后方移动的压推而向后方移动;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在所述车 辆后碰撞时随着所述第一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所述第一座椅所具备的头枕向前方移 动;其中,从所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所述受压部间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座椅的 靠背下端部到所述第一受压部间的距离。根据该结构,既有效地使上述乘员用座椅的头枕可动机构部变得紧凑,又将上述 第一座椅的第一受压部设置在该靠背的下端部附近,从而在车辆后碰撞时,能够使上述第 一受压部有效地向车辆后方相对移动,并且据此能够使第一座椅的头枕确实地向前方移 动。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在上述车辆中还搭载有除具备上述加强结构体及上述连结 支撑部的上述乘员用座椅以外的第一座椅,该第一座椅的靠背包括第一加强结构体,加强 该第一座椅的靠背;第一受压部,被支撑成基于车辆后碰撞时乘员向后方移动的压推而向 后方移动;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在车辆后碰撞时随着上述第一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 头枕向前方移动;其中,上述第一加强结构体处于与车身壁部非连结的状态,从上述乘员用 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上述受压部间的距离大于从上述第一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上述第一 受压部间的距离。更具体而言,所述车辆还搭载有除具备所述加强结构体及所述连结支撑 部的所述乘员用座椅以外的第一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具备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和支撑乘员 头部的头枕,其中,所述第一座椅的靠背包括第一加强结构体,加强该第一座椅的靠背; 第一受压部,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座在所述第一座椅上的乘员向后方移动的压 推而向后方移动;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在所述车辆后碰撞时随着所述第一受压部的向后 方移动而使所述第一座椅所具备的头枕向前方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体处于与车 身壁部非连结的状态,从所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所述受压部间的距离大于从所述 第一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所述第一受压部间的距离。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乘员用座椅的后侧形成有行李室,该行李室的底部 从上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部附近向后侧延伸设置。根据该结构,与在靠背的下端部附近设置上述受压部时相比,较薄地形成靠背的 下端部,从而具有能够有效地扩大行李室的收纳空间等的优点。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上设置有连结上述受压部与上述 头枕的连结部件,并且上述加强结构体上设置有将上述连结部件可摇动地予以支撑的摇动 支撑部,通过上述连结部件以该摇动支撑部为支点摇动位移来使上述头枕向前方移动。根据该结构,随着在车辆后碰撞时上述受压部向后方移动,以上述摇动支撑部为 支点使连结部件摇动位移,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使上述头枕向前方移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摇动支撑部设置在将上述加强结构体连结于车身 壁部并予以支撑的上述连结支撑部的附近。根据该结构,可通过上述连结支撑部将作用于摇动支撑部的负荷传递给车身壁部并予以支撑,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确保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的支撑刚性,对应作 用在上述受压部的压推力地使上述连结部件顺利地摇动位移,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上 述头枕向前方确实地移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加强结构体由沿着上述靠背的外周延伸的靠背构 件构成,并且在前视下上述加强结构体的下侧部的宽度比该加强结构体的上侧部的宽度 窄,而且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设置在上述加强结构体的内侧。根据该结构,既可防止上述靠背与设置在车身壁部的隆起部发生干扰,又可充分 确保上述受压部的车宽方向的设置尺寸并适当地驱动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上述靠背构件 例如为由管材构成的靠背骨架、或由刚体构成的板材。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不会产生后窗台板或头枕的不美观或者布 局自由度受到限制等问题,能够以简单且紧凑的结构,随着上述受压部在车辆后碰撞时向 后方移动而使上述头枕向前方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乘员的头部的向后方移动。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系统的车辆的概略结 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上述车辆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乘员用座椅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图5是表示连结支撑部的脱离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连结支撑部的连结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乘员用座椅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第1座椅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乘员用座椅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及图2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系统的车辆的内部 结构。在形成该车辆的车室底部的底板1上设置有由驾驶席及副驾驶席构成的前排的第一 座椅2,并且在其后方配置有构成上述车辆用座椅系统的后排的乘员用座椅3。在该乘员用 座椅3的车宽方向外侧部设置有由车辆的侧板构成的车身壁部4(侧壁)。此外,在上述乘 员用座椅3的后方形成有行李室5,其底部fe从乘员用座椅3的靠背下端部附近向后侧延 伸设置。如图3所示,上述后排的乘员用座椅3由具有可乘坐多个乘员的共用的座垫3a、 竖立设置在其后端部的单人用靠背6、以及双人用靠背7的长座椅构成。上述单人用靠背6 具有对应于一名乘员的宽度尺寸,在其上端部设置有一个头枕6a。在上述靠背6内设置有 加强结构体9,加强该靠背6 ;背面板(未图示),设置在该加强结构体9的后侧并且沿着靠 背6的背面延伸;后述的受压部10,以在车辆后碰撞时受到乘员压推而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头枕可动机构部11,随着该受压部10的向后方移动而使上述头枕6a向前方移动。上述加强结构体9由以沿着靠背6的外周延伸的方式在前视下呈“ 口”字状或倒 “U”字状弯折的圆管制的靠背构件构成,在前视下其下侧部相比上侧部以较窄的宽度形成。 例如,在车身壁部4的下侧部设置有与轮室罩等对应的隆起部的车辆中,为了避免与该隆 起部发生干扰,而使上述靠背6的车外侧下侧部向车身的中央部侧凹入,并且对应于此使 上述加强结构体9对应于靠背6而形成向下变窄的形状,从而在前视下加强结构体9的下 侧部相比上侧部以较窄的宽度形成。此外,上述加强结构体9经由设置在其下端部的左右一对座椅支架12、12而固定 在底板1上,并且以该座椅支架12的支撑轴1 为支点可摇动地被支撑。而且,上述乘员 用座椅3的靠背6可对应于加强结构体9的摇动位移而在起立状态与前倒状态之间可位移 地被支撑,并且通过设置在上述座椅支架12上的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分别保持在起立状态 及前倒状态。上述靠背6在其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至上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处,设置有将加强 结构体9可卡脱地连结于车身壁部4并予以支撑的连结支撑部14。如图5所示,该连结支 撑部14具有由安装在车身壁部4上的“U”字状部件构成的撞针15 ;安装在加强结构体9 上的锁座16。在该锁座16上设置有被上述撞针15插入的槽部17 ;在该槽部17内保持撞 针15的插销18 ;以及在撞针15的保持位置锁定该插销18的锁定部19。例如,使上述靠背6从前倒状态转移到立起状态时,在靠背6上设置的上述锁座 16的槽部17外嵌于车身侧的撞针15时,则如图6所示,通过该撞针15,上述插销18被推 动而转动位移到保持位置,并且该插销18被上述锁定部19限制在保持位置。如此一来,撞 针15保持在锁座16的槽部17内,结果是经由由该撞针15及锁座16等构成的连结支撑部 14,上述加强结构体9连结支撑在车身壁部4,从而上述靠背6被限制在立起状态。另外,使上述靠背6从立起状态转移到前倒状态时,通过操作设置在上述加强结 构体9的上端部的锁定解除杆20,经由未图示的线缆将上述锁定部19驱动到插销18的锁 定解除位置。如此解除上述连结支撑部14对加强结构体9支撑的支撑状态,从而可向锁座 16的槽部17外拉出上述撞针15,并且可使处于上述立起状态的靠背6摇动位移而为前倒 状态。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具有设置在加强结构体9的内侧的由圆管材等构成的连 结部件22。该连结部件22具有沿着加强结构体9的上部下侧面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上侧 部件24、以及从该上侧部件M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侧的侧方部件25,该侧方部 件25由设置在上述加强结构体9上的左右一对摇动轴支撑部13、13可摇动地轴支撑。该 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构成上述连结部件22的圆管材折弯从而一体形成上述受压部10。该受 压部10设置成在距上述靠背6的下端部指定距离X的上方位置,将两侧方部件25的下端 部彼此连结。另外,在上述连结部件22的上侧部件M上设置的保持筒27中插通并固定有头枕 6a的支撑杆沈,从而头枕6a经由上述连结部件22与上述受压部10相连结。此外,在上述 侧方部件25的下端部与加强结构体9的侧方部之间,设置有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的左右一 对压靠部件观,通过该压靠部件28的压靠,使上述连结部件22保持在沿着加强结构体9的
7位置。上述摇动轴支撑部13在与设置在靠背6的上部右侧的上述连结支撑部14大致相 同高度附近的位置,具有从上述加强结构体9的侧边部向内侧突出设置的支撑轴13a,以该 支撑轴13a为支点可摇动地支撑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的连结部件22。而且,在车辆后碰 撞时,当乘坐在单人用靠背6侧的乘员的背部压推靠背6而向后方压推上述受压部10时, 该受压部10抵抗上述压靠部件观的压靠力而向后方移动,从而如图4的虚拟线所示,上述 头枕可动机构部11的连结部件22及头枕6a的支撑杆沈以上述摇动轴支撑部13为支点 摇动位移,并且头枕6a向斜前上方侧移动。如图3、图7及图8所示,上述双人用靠背7具有可乘坐二名乘员的宽度尺寸,在其 上端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头枕7a、7a,并且扶手7b设置在前侧面。该扶手7b在双人用靠背7 的右侧,即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侧可摇动地轴支撑,由此,在水平的使用位置与沿着靠背7的 前表面的存放位置之间可位移地被支撑。在上述双人用靠背7内设置有加强结构体四,加强该靠背7 ;背面板(未图示), 设置在该加强结构体四的后侧并且沿着上述靠背7的背面延伸;受压部30,以在车辆后碰 撞时受到乘员压推而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头枕可动机构部31,随着该受压部30的 向后方移动而使上述头枕7a向前方移动。设置在上述双人用靠背7内的加强结构体四的宽度尺寸对应于靠背7的大小而 形成得大于设置在上述单人用靠背6内的加强结构体9。该加强结构体四除具有沿着上述 扶手7b的设置部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间构件33这点以外,具有与设置在上述单人用 靠背6上的加强结构体9大致相同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加强结构体四的内侧设置有头枕可动机构部31。该头枕可动机构部 31具有连结部件39,该连结部件39具有设置有头枕用的保持筒34的上侧部件35 ;从该 上侧部件35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侧纵向部件36及右侧纵向部件37 ;以及从上述 上侧部件35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向下方向侧延伸的中间纵向部件38。位于与上述单人用靠 背6邻接的一侧的右侧纵向部件37的上下尺寸设定得短于上述左侧纵向部件36及中间纵 向部件38,并且上述右侧纵向部件37的下端部经由水平部件40连结于上述中间纵向部件 38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另外,当车辆后碰撞时受到乘员的背部压推而向后方移动的受压部30,被设置成 在距上述靠背7的下端部指定距离X的上方位置,将上述左侧纵向部件36与中间纵向部件 38的下端部彼此连结。此外,在靠背7的上部左侧(车宽方向外侧),设置有具有与设置在 单人用靠背6上的连结支撑部14相同结构的连结支撑部42,即设置有将上述加强结构体 29可卡脱地连结于车身壁部4并予以支撑的由撞针及锁座等构成的支撑机构。在位于构成上述加强结构体四的右侧(与单人用靠背6邻接的一侧)的纵向构 件43与上述中间构件33的下部,在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31的所述水平部件40的下侧位 置,设置有支撑扶手7b的基端部的扶手支撑部44,以该扶手支撑部44的支撑轴为支点,上 述扶手7b可摇动地被支撑。如此通过在扶手支撑部44的上侧设置头枕可动机构部31的 水平部件40,而在上述扶手7b的基端部附近不存在头枕可动机构部31的受压部的结构,从 而不与上述扶手支撑部44发生干扰就能够使头枕可动机构部31的连结部件39及受压部 30摇动位移。
此外,在设置在上述双人用靠背7上的加强结构体四中,与设置在单人用靠背6 上的加强结构体9同样,在与设置在靠背7的上部左侧的上述连结支撑部42大致相同高度 附近的位置上,设置有将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31的连结部件39可摇动地予以支撑的左右 一对摇动轴支撑部45、45。此外,上述加强结构体四经由设置在其下端部的左右一对座椅 支架46、46而固定在底板1上,并且以该座椅支架46的支撑轴46a为支点可摇动位移地被 支撑。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由设置在上述乘员用座椅3的前方的驾驶席及副驾驶席等 构成的第一座椅2具有加强其靠背加的第一加强结构体47、以及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50。 另外,该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50具有第一受压部48,以在车辆后碰撞时基于乘员的向后 方移动产生的压推而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以及第一连结部件49,以随着该第一受 压部48的向后方移动而使第一座椅2的头枕2b向前方移动的方式摇动位移。另外,从第一座椅2上设置的头枕可动机构部50的摇动中心到头枕支撑杆上部的 距离bl与该摇动中心到受压部48的距离1^2之比,与从该第一座椅2后排的上述乘员用座 椅3上设置的头枕可动机构部11的摇动中心到头枕支撑杆06)上部的距离al与该摇动 中心到受压部10的距离a2之比大致相同。即,(al/a2) = (blA2),从而能够使后排的乘 员用座椅3的摇动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于连结支撑部14。此外,通过使上述第一座椅2的靠背加的上述第一受压部48沿着第一加强结构 体47的下边部设置,从而使从上述靠背加的下端部到第一受压部48的间隔距离Y,设定得 小于具备上述单人用靠背6及双人用靠背7的乘员用座椅3的对应距离X(所述指定距离 X)。此外,由于上述第一座椅2沿着设置在底板1上的座轨51可前后移动地被支撑,因此 未设置将设置在上述第一座椅2的靠背加的第一加强结构体47连结于车身壁部4上的连 结支撑部,故在不具有该连结支撑部这点与上述乘员用座椅3不同。在上述不具有将第一加强结构体47连结于车身壁部4上的连结支撑部的第一座 椅2的靠背加中,基于车辆后碰撞时所作用的负荷,靠背加以在其下部连结于座垫的作为 铰链部的倾斜机构52为支点摇动位移,其上侧部易于向后方移动,因此,当在上述靠背加 的下端部附近的上方设置第一受压部48时,难以在车辆后碰撞时使该第一受压部48向后 方相对移动。因此,通过将从上述靠背加的下端部到第一受压部48的距离Y设定得小于 上述乘员用座椅3的对应距离X,虽然会使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50相应地大型化,但在车辆 后碰撞时能使第一受压部48确实地向后方移动。即,将上述第一受压部48设置在靠背加的下端部附近时,与将该上述第一受压部 48设置在更上方时相比,能够使在车辆后碰撞时所作用的压推力集中作用于上述第一受压 部48。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在靠背加的下端部附近设置第一受压部48,从而使第一受压 部48在车辆后碰撞时有效地向车辆后方相对移动,并使第一连结部件49对应于此而顺利 地摇动位移,从而使头枕2b可确实地向前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搭载有在上述第一座椅2的后方具备支撑乘员的背部的靠背6、7及 支撑乘员的头部的头枕6a、7a的乘员用座椅3的车辆中,由于具备加强结构体9、四,加强 该乘员用座椅3的靠背6、7 ;连结支撑部14、42,将该加强结构体9、四连结于车身壁部4并 予以支撑;受压部10、30,设置在上述靠背6、7内并且被支撑成基于车辆后碰撞时乘员的压 推而向后方移动;以及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随着该受压部10、30的向后方移动而使上述头枕6a、7a向前方移动;而且将上述受压部10、30设置在距靠背6、7的下端部指定距离X 的上方位置,因此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头部的优点。S卩,在构成上述乘员用座椅3的单人用靠背6中,通过设置在其上部右侧(车宽方 向外侧)的具有上述撞针15及锁座16的连结支撑部14、以及支撑上述靠背6的下端部的 座椅支架12,能够稳定地支撑上述加强结构体9的上部及下部的双方,因此在车辆后碰撞 时即便乘员的背部压推靠背6,也能够有效地抑制上述靠背6的主体部分向后方移动。因此,即使在距靠背6的下端部指定距离X的上方设置上述受压部10时,由于靠 背6的从加强结构体9的上下方向中间起的上部连结于其附近的车身侧壁4,因此在车辆后 碰撞时上述靠背6几乎不会向后方位移,作用于该靠背6的压推力能够集中于受压部10。 通过使该受压部10有效地向后方移动,从而具有使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的连结部件22 摇动位移而使上述头枕6a确实地向前方移动,能够稳定地保持乘员的头部的优点。而且, 如上所述通过在距靠背6的下端部指定距离X的上方位置设置受压部10,从而能够缩短连 结上述头枕6a与受压部10的连结部件22的上下尺寸,能够有效地使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 11变得紧凑。上述效果在构成乘员用座椅3的双人用靠背7中也同样能够获得,但当在该双人 用靠背7上支撑有可摇动的上述扶手7b时,难以在该扶手7b的设置部设置使上述连结部 件39摇动位移的受压部。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除扶手7b的设置部以外的部位,即 仅在靠背7的左侧(车宽方向外侧)部位设置上述受压部30,随着该受压部30由乘坐在乘 员用座椅3的左侧的乘员的背部向后方推动而使上述连结部件39摇动位移,从而使左右的 头枕7a、7a同时向前方移动。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在乘员用座椅3的后侧形成有行李室5的车辆中,当从上述 乘员用座椅3的靠背下端部附近向后侧延伸设置该行李室5的底部fe时,能够充分确保上 述行李室5的收纳空间。S卩,由于在距构成上述乘员用座椅3的单人用靠背6及双人用靠 背7的下端部指定距离X的上方位置设置上述受压部10、30,因此与在上述靠背6、7的下端 部附近设置该受压部时相比,能够较薄地形成靠背6、7的下端部,从而具有能够有效地扩 大行李室5的收纳空间的优点。此外,如图4的虚拟线所示,也可在上述靠背6、7为前倒状 态时,由其上面与上述行李室5的底部fe形成连续的物品载置面。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乘员用座椅3的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上分别设置有连 结受压部10、30与头枕6a、7a的连结部件22、39。该乘员用座椅3中,在加强靠背6、7的 加强结构体9、四上设置有将上述连结部件22、39可摇动地予以支撑的摇动支撑部13、45, 通过以该摇动支撑部13、45为支点使上述连结部件22、39摇动位移,从而使上述头枕6a、 7a向前方移动,因此具有在车辆后碰撞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上述头枕6a、7a向前方确 实地移动从而有效地保持乘员的头部的优点。特别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在将乘员用座椅3上设置的加强结构体9、四连结 于车身壁部4并予以支撑的连结支撑部14、42的附近设置上述摇动支撑部13、45时,能够 由上述连结支撑部14、42将作用于该摇动支撑部13、45的负荷传递给车身壁部4并予以支 撑,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确保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的支撑刚性,对应作用 于上述受压部10、30的压推力地使上述连结部件22、39顺利地摇动位移。此时,通过使受 压部10、30位于上侧,根据后碰撞时的头枕6a、7b的可动量的要求值,还能将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配置在上方,能够靠近连结支撑部14、42配置上述摇动支撑部13、45。由此,具有 能够有效地提高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的支撑刚性的优点。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沿着靠背6、7的外周延伸的靠背构件构成加强结构体 9、四,并且以前视下其下侧部相比上侧部宽度较窄的状态形成,且在上述加强结构体9、四 的内侧设置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因此能够充分确保上述受压部10、30的车宽方向上的 设置尺寸并驱动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S卩,在为了避免与设置在车身壁部4的隆起部发生干扰而使上述靠背6、7的车外 侧下侧部凹入车身的中央部侧并且对应于此而使上述加强结构体9、四对应于靠背6、7而 形成下窄形状的车辆中,当在该靠背6、7的下端部附近设置受压部时,无法充分确保该受 压部的车宽方向的设置尺寸。然而,当如上所述在距靠背6的下端部一定间隔的上方位置 设置受压部10、30时,能够对应于上述靠背6、7的宽度尺寸从而充分确保上述受压部10、30 的车宽方向的设置尺寸。因此,具有在车辆后碰撞时能够使乘坐在上述乘员用座椅3上的 乘员的背部确实地抵接于上述受压部10、30并适当地驱动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的优 点ο另外,也可代替通过沿着靠背6、7的外周延伸的管材构成的靠背构件来构成上述 加强结构体9、四的上述实施方式,而通过在靠背6、7内设置前视下形状与靠背6、7的形状 大致相同的由刚体构成的板材,来构成加强该靠背6、7的加强结构体,并且利用设置在其 上的肋(bead)状的加强部等来设置上述摇动支撑部13、45或连结支撑部14、42。此时,受 压部、头枕可动机构部等便设置在上述板材的前方。此外,也可代替通过上述连结支撑部14、42将设置在上述乘员用座椅3上的加强 结构体9、四连结于车辆的由侧板构成的车身壁部4上并予以支撑的上述实施方式,而如图 10及图11所示,在由乘员用座椅3的后侧设置有后窗台(package tray) 53的家轿型等构 成的车辆中,设置由设置在上述后窗台53形成的车身壁部上的撞针15、以及设置在上述加 强结构体9的侧边部或加强结构体四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侧部等的锁座16构成的连结支撑 部 54,550此外,也可代替通过设置在由上述侧板构成的车身壁部4上或由后窗台53构成的 车身壁部上的撞针15、以及设置在上述加强结构体9、四上的锁座16来构成连结支撑部的 上述实施方式,而通过设置在加强结构体9、四上的锁座、以及设置在由上述侧板构成的车 身壁部4上或后窗台53上的撞针,来构成将上述加强结构体9、四连结于车身侧部件并予 以支撑的连结支撑部。上述乘员用座椅3上可乘坐的人数及上述头枕6a、7a的个数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可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也可采用省去设置在上述双人用靠背7上的扶手7b的结构。此 时,可采用省去上述中间构件33并将受压部设置成在上述靠背7的宽度方向的大致全长上 延伸的结构。此外,也可采用不具有上述头枕可动机构部11、31,而是对受压部的位移进行电检 测,并且通过对头枕进行电机驱动从而保护乘员的头部的结构。
1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搭载有乘员用座椅的车辆中,所述乘员用 座椅具备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和支撑乘员头部的头枕,所述车辆用座椅系统包括加强结构体,加强所述靠背;连结支撑部,将所述加强结构体连结于车身壁部并予以支撑; 受压部,设置在所述靠背内并且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所述乘员的压推而向 后方移动;头枕可动机构部,随着所述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移动;其中, 所述受压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靠背的下端部位于该下端部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搭载有除具备所述加强结构体及所述连结支撑部的所述乘员用座椅以外 的第一座椅,所述第一座椅的靠背包括第一加强结构体,加强该第一座椅的靠背;第一受压部,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乘员向后方移动的压推而向后方移动; 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在所述车辆后碰撞时随着所述第一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头 枕向前方移动;其中,从所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所述受压部间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座椅的靠背 下端部到所述第一受压部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搭载有除具备所述加强结构体及所述连结支撑部的所述乘员用座椅以外 的第一座椅,所述第一座椅的靠背包括第一加强结构体,加强该第一座椅的靠背;第一受压部,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乘员向后方移动的压推而向后方移动; 第一头枕可动机构部,在所述车辆后碰撞时随着所述第一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头 枕向前方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体处于与车身壁部非连结的状态,从所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部到所述受压部间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座椅的靠背 下端部到所述第一受压部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用座椅的后侧形成有行李室,该行李室的底部从所述乘员用座椅的靠背下端 部附近向后侧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可动机构部上设置有连结所述受压部和所述头枕的连结部件,并且所述加强 结构体上设置有将所述连结部件可摇动地予以支撑的摇动支撑部,通过所述连结部件以该 摇动支撑部为支点摇动位移来使所述头枕向前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动支撑部设置在将所述加强结构体连结于车身壁部并予以支撑的所述连结支 撑部的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体由沿着所述靠背的外周延伸的靠背构件构成,并且在前视下所述加强 结构体的下侧部的宽度比该加强结构体的上侧部的宽度窄; 所述头枕可动机构部设置在所述加强结构体的内侧。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座椅系统,配置在搭载有乘员用座椅的车辆中,所述乘员用座椅具备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和支撑乘员头部的头枕,所述车辆用座椅系统包括加强结构体,加强所述靠背;连结支撑部,将所述加强结构体连结于车身壁部并予以支撑;受压部,设置在所述靠背内并且被支撑成基于所述车辆后碰撞时所述乘员的压推而向后方移动;头枕可动机构部,随着所述受压部的向后方移动而使所述头枕向前方移动;其中,所述受压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靠背的下端部位于该下端部上方的位置。由此,不导致外观等变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保护乘员头部。
文档编号B60N2/427GK102059965SQ20101055616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2日
发明者中矢耕一, 小林明宏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