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50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应急制动系统是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 车而应当设置的。目前的行车制动系统主要分为气压式、油压式和组合式三种。这三种制 动方式共同的特点是制动系统中的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全部是串联式组 合。也就是说,如果一处失效,整个制动系统就会失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应急制 动系统的配置就显得非常必要。目前,绝大多数汽车上尚未配置应急制动系统,如遇长距离 下坡时行车制动系统失效,司机只能采用“抢档”的办法,也就是由高速档迅速转换为低速 档,利用发动机的辅助制动作用,稳定车速,配合使用驻车制动系统,即“手刹”使车速减慢, 最后达到停车的目的。如果“抢档”失败,变速齿轮从高速档脱出而又未挂入低速档,也就 是成了所说的“空档”,情况就变得非常糟糕。在此情况下,汽车失去了发动机的辅助制动作 用,车速将越来越快,最后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发生车祸。由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著的、1991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结构》一 书下册第280页图28a-37公开的一种黄河JN162型汽车气压制动回路示意图,介绍了一种 双回路制动装置,即双输气管道,双储气罐,双腔制动阀和复合式后制动气室。也就是汽车 行车制动系统中的四大组成部分,只有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采用了复合式,而在其它系统, 如供能装置、制动器仍是单回路方式,如遇发动机、空压机损坏或制动气压还未建立的情 况下制动,仍会造成制动失灵。还有制动器里的刹车片磨损过度,摩擦力矩严重下降的情况 下也会造成制动失灵。另国内外现有大量汽车,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也不便加装这种装置。 特别是一些小轿车,由于体积原因,不可能安装那么多储气罐来解决应急制动问题。因此汽 车应急制动问题,一直保持在目前这种水平上,因汽车制动失灵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 置,解决行驶中的汽车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防止汽车失控、造成颠覆事故的发 生,以便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产生有效的再制动,以避免由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的发生。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包括供 能装置以及设置于其外壳的内底板上的液压泵)、电子控制装置、电磁回油阀,外壳的下面 安装有贮液罐,所述电子控制装置通过一控制开关与汽车蓄电瓶电连接,电磁回油阀通过 其上的小孔与液压泵液路连接,液压泵的进油阀的下端伸在贮液罐中,贮液罐内部装有制 动液,电磁回油阀通过一回油管与制动液液路连接;所述应急制动装置还包括一应急制动 器和位于其下侧的应急制动分泵,液压泵通过出一油阀直通和一连接油管与应急制动分泵 液路连接;应急制动器包含刹车底盘、刹车蹄铁、刹车片、刹车凸轮、应急制动分泵,刹车底盘两侧分别安放有两个刹车蹄铁,刹车底盘的上部放有刹车凸轮,其上部与一刹车凸轮连 接,下部与应急制动分泵连接,中部与刹车底盘连接,刹车蹄铁外缘安放有刹车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压泵包括泵体、进油阀、出油阀、出油阀直通、柱 塞、柱塞套、电磁线圈、软铁、柱塞弹簧、线圈外壳、导磁套、后罩组成,其中所述泵体水平方 向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孔,水平方向的右端孔中,镶装有柱塞套,其左端有出油阀,泵体下 端装有进油阀,水平方向的左端一侧设有一小孔,小孔的右侧设有电磁回油阀,小孔右侧的 下端设有贯穿贮液罐的垂直孔;所述进油阀具有的进油阀接杆上端外径有螺纹,中心有孔, 上端穿过一 0形密封圈后与泵体下部垂直方向的孔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形式与进油阀体 连接,下端穿过一 0形密封圈伸在进油阀体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油阀体上端内孔设有螺纹,中心设有不同直径 的孔,进油阀体通过上端内孔螺纹与进油阀接杆连接;进油阀体下端的孔内安放有滤布架, 整个进油阀体伸在外壳下面的贮液罐中的制动液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油阀芯上端为一堆体,下端为一圆柱体,圆柱体 安放在进油阀体中部较细直径的孔中;所述出油阀由一圆柱体与一圆锥体组成,圆柱体安 放在柱塞套内,其左端顶有出油阀弹簧;所述柱塞为一根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圆柱体构件,右 端通过弹簧卡圈锁定在软铁中心孔内,左端穿过柱塞弹簧安放在柱塞套中;所述电磁线圈 整体安放在线圈外壳内,右端孔内安放有软铁圆柱体部分,引出线分别与蓄电瓶和电子控 制装置电连接;软铁左端压有柱塞弹簧,中心孔内安放有柱塞,右端安放在后罩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磁套左端套在柱塞套右部外径上,镶装在泵体 右侧孔内,导磁套端穿过线圈外壳,放在电磁线圈的中心孔里;线圈外壳与后罩连接,右端 孔内设有槽,槽内镶装有卡簧,左侧底部套在导磁套左端外径上,且紧固在泵体端面上;后 罩底部设有多个小孔的杯状体构件,杯内安放有软铁,其与线圈外壳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应急制动分泵由缸体、活塞、皮碗、调节螺栓组成, 其中所述缸体为一套状体和矩形体组成的构件,套状体的两侧分别安放有两个活塞和皮 碗,缸体的中上部设有排气孔,下部设有进油孔,排气孔的左端安放有排气阀,进油孔通过 油管接头螺栓与连接油管液路连接、缸体通过六角螺栓紧固在刹车底盘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活塞为一圆柱体与圆饼体组成的构件,圆柱体的 一侧安放有皮碗,圆柱体的另一侧设有一圆饼体,圆饼体的外径上设有多道槽,槽上压有止 退弹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皮碗为一中心有孔,外形呈锥形的碗状构件,皮碗过中 心孔安放在活塞槽内,并与活塞一同安放在缸体孔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螺栓为一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圆柱体构件,稍 细一点的圆柱体外径上刻有螺纹,并通过螺纹安放在活塞中心孔内,稍粗一点的圆柱体端 面设有方槽,并通过方槽与刹车蹄铁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止退弹簧为一薄片构成的条形构件,通过螺钉紧 固在缸体的侧面,止退弹簧的两端呈V形,V形的凸起分别压在两活塞饼状体外径上的槽 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将大大保证应急制动装置中 的供能装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使整个汽车应急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且该装置体积较小,大车、小车、拖挂车、拖拉机都可配用,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实施后,可有效地避免因 行车制动系统失效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为汽车安全行驶提供了新的保障。

图1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供能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供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液压泵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液压泵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电磁回油阀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应急制动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应急制动分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刹车蹄铁限位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应急制动装置整体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供能装置1,汽车蓄电瓶2,控制开关3,液压泵4,连接油管5,电磁回油 阀6,电子控制装置7,贮液罐8,制动液9,外壳11,泵体12,出油阀直通13,回油管14,出油 阀弹簧16,出油阀17,密封圈18,螺栓19,柱塞套20,柱塞21,电磁线圈22,柱塞弹簧23,后 罩24,软铁25,弹簧卡圈26,卡簧27,线圈外壳28,导磁套29,孔30,进油阀接杆31,密封圈 32,进油阀芯33,进油阀体34,滤布架36,进油阀37,小孔38,回油阀芯39,推动杯40,推动 杆41,螺钉42,衔铁43,铁芯44,线圈45,支承架46,阀芯弹簧47,复位弹簧48,弹簧杯49, 应急制动分泵50,调节螺栓51,缸体52,止退弹簧53,蹄铁复位弹簧54,皮碗55,活塞56,槽 57,组成刹车片58,刹车蹄铁59,刹车底盘60,刹车毂61,应急制动器62,刹车凸轮63,打开 排气阀64,排气孔65,进油孔66,油管接头螺栓67,六角螺栓68,限位螺栓69,螺母70,挡片 71,弹簧72,蹄铁限位装置73,汽车制动灯7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包括供能装置1以及装设于其外壳 11内底板上的液压泵4、电子控制装置7、电磁回油阀6。所述外壳11下面安装有贮液罐8, 液压泵4中具有的电磁线圈22与电子控制装置7电连接,电子控制装置7通过控制开关3 与汽车蓄电瓶2电连接,电磁回油阀6通过小孔38 (见图5)与液压泵4液路连接,贮液罐 8内装有制动液9,液压泵4的进油阀37的下端伸在制动液9中,电磁回油阀6通过回油 管14与制动液9液路连接,液压泵4通过出油阀直通13、连接油管5与安放在应急制动器 62 (见图6)下侧的应急制动分泵50 (见图6)液路连接。如图3至图5所示,为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液压泵,采用电磁驱动的柱塞式液压泵 的一个实施例,液压泵还可以是马达驱动的叶片泵、齿轮泵。所述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液压 泵4,由泵体12、出油阀直通13、出油阀17、柱塞套20、柱塞21、电磁线圈22、柱塞弹簧23、 后罩24、软铁25、线圈外壳28、导磁套29、进油阀37组成。所述泵体12水平方向分别设有 相互贯通的孔,水平方向孔的左端和垂直方向孔的下端,分别设有螺纹;水平方向的右端孔 中,镶有柱塞套20,柱塞套20左端孔内装有出油阀17。所述泵体12下端通过螺纹件形式
6装有进油阀37,左端一侧设有一小孔38,小孔38的右侧稍大一点的水平孔内设有电磁回油 阀6,小孔38右侧的下端设有垂直孔,并通过安装在垂直孔下端的回油管14与贮液罐8贯 通。所述进油阀37的进油阀接杆31上端外径有螺纹,其中心有孔,上端穿过0形密封圈后, 与泵体12下部垂直方向的孔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形式与进油阀体34连接,下端穿过0形 密封圈32伸在进油阀体34中部孔内。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进油阀体34的上端内孔设有螺纹,中心设有不同直径的 孔,进油阀体34通过上端内孔螺纹与进油阀接杆31连接,进油阀体34]下端内孔安放有滤 布架36,整个进油阀体34伸在外壳11下面的贮液罐8中,并插在制动液9里。所述进油 阀芯33上端为一圆锥体,下端为一圆柱体,圆柱体轴向刻有多道槽,圆柱体安放在进油阀 体34中部较细直径的孔中。所述出油阀17由一圆柱体与一圆锥体组成,圆柱体轴向刻有 多道槽,出油阀17的圆柱体安放在柱塞套20孔内,左端顶有出油阀弹簧16。所述柱塞21 为一根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圆柱体构件,右端通过弹簧卡圈26锁定在软铁25中心孔内,左端 穿过柱塞弹簧23安放在柱塞套20孔中。所说的柱塞套20是一种套状体构件,外径上有两 道槽,槽内分别装有0形密封圈18,左侧径向设有与泵体12、进油阀37相贯通的孔30,中心 孔两端分别安放有出油阀17和柱塞21。所说的电磁线圈22为一螺旋管线圈,整体安放在 线圈外壳28内,内孔套在导磁套29上,右端孔内安放有软铁25圆柱体部分,引出线分别与 蓄电瓶2和电子控制装置7电连接。所述软铁25为一圆柱体与饼状体组成的T形导磁构 件,软铁25左端压有柱塞弹簧23,中心孔内安放有柱塞21,右端安放在后罩24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说述导磁套29为一外径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套状体构件,左 端套在柱塞套20右部外径上后,镶装在泵体12右侧孔内,导磁套29右端穿过线圈外壳28 后安放在电磁线圈22中心孔里。所述线圈外壳28为一杯状体构件,右端外径设有螺纹,通 过螺纹与后罩24连接,右端孔内设有槽,槽内镶装有卡簧27,左侧底部中心孔套在导磁套 29左端外径上后,通过螺栓19紧固在泵体12右端面上。所述后罩24为一内径口部设有螺 纹、底部设有多个小孔的杯状体构件,杯内安放有软铁25,并通过螺纹与线圈外壳28连接。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电磁回油阀6由回油阀芯39、阀芯弹簧47、推动杯 40、推动杆41、衔铁43、铁芯44、线圈45、支承架46、复位弹簧48、弹簧杯49组成,其中回 油阀芯39为一由多个不同直径组成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左侧设有一圆锥体,圆锥体与圆柱 体之间设有一圆饼体,圆锥体的顶部靠在泵体12的小孔38右侧孔内,回油阀芯39右端穿 过弹簧杯49左侧底部中心孔,套在阀芯弹簧47内。所述推动杯40为一外径由不同直径组 成、内径有孔的杯状体构件,推动杯40的右侧中心设有螺孔并通过螺纹与推动杆41连接, 推动杯40内安放有阀芯弹簧47,推动杯40的左侧套在复位弹簧48内,整个推动杯40安放 在弹簧杯49右侧口部。所述衔铁43为一由不同厚度组成,中部和两端设有孔的条形构件, 中部孔套在推动杆41右端,衔铁43的左平面,通过螺钉42紧贴在泵体12的右侧垂直面上。 所述铁芯44为一个E字型导磁构件,中间套有线圈45,左侧中心靠在推动杆41的右端,铁 芯44外缘安放在支承架46内。所述线圈45为一由绝缘导线绕成的套状构件,整个线圈套 在铁芯44中间凸起部,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控制开关3与蓄电瓶2电连接。所说的 支承架46为一由薄板折成的方形构件,上、下各设有一挂耳,挂耳中心有孔,其内侧套在铁 芯44的外缘上,上、下挂耳通过螺钉42紧贴在衔铁43的上、下两个小平台上。所述弹簧杯 49为一口部外径有沿、底部中心有孔的杯状体构件,整个弹簧杯镶装在泵体12右侧的水平
7孔中,端口部紧贴在衔铁43左侧平面上。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应急制动器62由刹车底盘60、刹车蹄 铁59、刹车片58、刹车毂61、应急制动分泵50、蹄铁限位装置73组成。其中,刹车底盘60 为一薄板制成的盘形构件,盘上设有多个孔,盘的两侧分别安放有两个刹车蹄铁59,盘的上 部安放有原行车制动系统的刹车凸轮63,盘的下部安放有应急制动分泵50,所示的是汽车 应急制动装置的应急制动器62配用于气压式行车制动系统车辆的一个实施例,应急制动 器62还可以配用于其它油压式、组合式行车制动系统的车辆。所述刹车蹄铁59为一由弧 形带状体与扇形弧状体垂直组合成的弧形构件,弧的外缘安放有刹车片58,上部与刹车凸 轮63连接,下部与应急制动分泵50连接,中部通过限位螺栓69与刹车底盘60连接。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应急制动分泵50由缸体52、活塞56、 皮碗55、调节螺栓51组成。缸体52为一套状体和矩形体组成的构件,套状体的孔中两侧分 别安放有两个活塞56、皮碗55,缸体52的中上部设有排气孔65,下部设有进油孔66,排气 孔65的左端安放有排气阀64,进油孔66通过油管接头螺栓67与连接油管5液路连接、缸 体52通过六角螺栓68紧固在刹车底盘60下部。所述活塞56为一圆柱体与圆饼体组成的 构件,圆柱体的一侧切有槽,槽内安放有皮碗55,圆柱体的另一侧设有一圆饼体,圆饼体的 外径上设有多道槽57,槽上压有止退弹簧53,活塞56靠近刹车蹄铁59的一侧中心设有盲 孔,孔内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栓51连接。所述皮碗55为一中心有孔,外形呈锥 形的碗状体构件,皮碗55通过中心孔安放在活塞56槽内,并与活塞56 —同安放在缸体52 孔内。所述调节螺栓51为一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园柱体构件,稍细一点的园柱体外径上刻有 螺纹,并通过螺纹安放在活塞56中心孔内,稍粗一点的园柱体端面设有方槽,并通过方槽 与刹车蹄铁59连接。所述止退弹簧53为一薄片构成的条形构件,中部设有两个孔,并通过 螺钉紧固在缸体52的侧面,止退弹簧53的两端呈V形状,V形状凸起分别压在两活塞56饼 状体外径上的槽57内。所述汽车应急制动装置,蹄铁限位装置73由限位螺栓69、挡片71、 弹簧72组成,其中限位螺栓69为一长条园柱体,一端设有园饼体,一端外径刻有螺纹,限位 螺栓69穿过刹车底盘60、刹车蹄铁59中部孔、弹簧72、挡片71与螺母70螺纹连接。所述 挡片71为一中心有孔的园形薄片构件,通过限位螺栓69安放在弹簧72的两端面上。所述 弹簧72为一由钢丝绕成的螺旋状构件,与挡片71 一起,套在限位螺栓69上,通过螺母70 压在刹车蹄铁59扇形弧状体中部平面上。当汽车驾驶员发现行车制动系统失效时,可及时闭合控制开关3,电磁回油阀6中 的线圈45持续得电,铁芯44被吸回左端,推动推动杆41、推动杯40、回油阀芯39左移,回 油阀芯39左端圆锥体将小孔38封住,将来自液压泵4通往贮液罐8的液路关闭。同时电 子控制装置7开始工作,输出一系列方波脉冲,驱动液压泵4中的电磁线圈22 —会得电,一 会失电,得电时电磁线圈22产生磁场,将软铁25吸回,柱塞21左移,柱塞弹簧23储能,将 预先注入柱塞套20中心孔内的制动液经出油阀17、出油阀直通13、连接油管5压至应急制 动器62上的应急制动分泵50内。当电磁线圈22失电时,磁场消失,柱塞弹簧23推动软铁 25、柱塞21右移,柱塞套20中心孔密闭容积变大,靠负压打开进油阀芯33,制动液9被吸 入柱塞套20中心孔中。当电磁线圈22再次得电时,软铁25又被吸回,柱塞21左移,进油 阀芯33将返回贮液罐8的通路关闭,柱塞套20只能打开出油阀17,制动液9再一次压至 应急制动分泵50内,推动装在里面的两个活塞56向两端移动,推动刹车蹄铁59上的刹车片58靠到刹车毂61内圆面上,产生制动作用。此时液压泵4周而复始,连续工作,不断将 制动液压至应急制动分泵50内,刹车片58上的摩擦正压力逐步增大,所产生的制动力也不 断增强,迫使汽车渐渐停了下来,达到应急制动之目的。当汽车完全停止后,操作驻车制动系统,使车保持静止不动。关闭控制开关3,使液 压泵4停止工作。此时电磁回油阀6中的线圈45失电,作用在推动杆41上的电磁推力消 失,在复位弹簧48的作用下右移,作用在回油阀芯39上的正压力消失,通往贮液罐8的通 路被打开,作用在刹车蹄铁59上的正压力亦消失,在蹄铁复位弹簧54的作用下,使刹车蹄 铁59复位,作用在刹车毂61上的力完全消失,系统解除制动状态。制动液返回到贮液罐8 中储存,整个汽车应急制动装置恢复初始状态备用。排气阀64是为整个液路系统排尽空气而设置的。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要求汽车 应急制动装置的液路系统中不允许有空气存在,故设此阀。在初装时,打开排气阀64,令制 动液充满整个液路系统后关闭,以保证整个汽车应急制动装置的正常使用。控制开关3是 一种双刀单掷开关,其一路控制电子控制装置7,一路控制汽车制动灯74,以发挥其原有作用。由于汽车应急制动装置除制动器外,完全独立于汽车行车制动系统,且该装置的 能量又取自于汽车电源,而汽车电源又由蓄电瓶与发电机双重供给,因此将大大保证应急 制动装置中的供能装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再在汽车制动器里配以汽车刹车片磨损极限 报警器,使整个汽车应急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且该装置体积较小,大车、小车、拖挂 车、拖拉机都可配用,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实施后,可有效地避免因行车制动系统失效而引 发的交通事故,为汽车安全行驶提供了新的保障。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包括供能装置(1)以及设置于其外壳(11)的内底板上的 液压泵(4)、电子控制装置(7)、电磁回油阀(6),外壳(11)的下面安装有贮液罐(8),其特 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7)通过一控制开关(3)与汽车蓄电瓶(2)电连接,电磁回油阀 (6)通过其上的小孔(38)与液压泵(4)液路连接,液压泵(4)的进油阀(37)的下端伸在贮 液罐(8)中,贮液罐(8)内部装有制动液(9),电磁回油阀(6)通过一回油管(14)与制动液 (9)液路连接;所述应急制动装置还包括一应急制动器(62)和位于其下侧的应急制动分泵 (50),液压泵(4)通过出一油阀直通(13)和一连接油管(5)与应急制动分泵(50)液路连 接;应急制动器(62)包含刹车底盘(60)、刹车蹄铁(59)、刹车片(58)、刹车凸轮(63)、应急 制动分泵(50),刹车底盘(60)两侧分别安放有两个刹车蹄铁(59),刹车底盘(60)的上部 放有刹车凸轮(63),其上部与一刹车凸轮(63)连接,下部与应急制动分泵(50)连接,中部 与刹车底盘(60)连接,刹车蹄铁(59)外缘安放有刹车片(5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4)包括泵体 (12)、进油阀(37)、出油阀(17)、出油阀直通(13)、柱塞(21)、柱塞套(20)、电磁线圈(22)、 软铁(25)、柱塞弹簧(23)、线圈外壳(28)、导磁套(29)、后罩(24)组成,其中所述泵体 (12)水平方向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孔,水平方向的右端孔中,镶装有柱塞套(20),其左端 有出油阀(17),泵体(12)下端装有进油阀(37),水平方向的左端一侧设有一小孔(38),小 孔(38)的右侧设有电磁回油阀(6),小孔(38)右侧的下端设有贯穿贮液罐(8)的垂直孔; 所述进油阀(37)具有的进油阀接杆(31)上端外径有螺纹,中心有孔,上端穿过一 0形密封 圈(32)后与泵体(12)下部垂直方向的孔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形式与进油阀体(34)连 接,下端穿过一 0形密封圈(32)伸在进油阀体(34)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体(34)上端内孔 设有螺纹,中心设有不同直径的孔,进油阀体(34)通过上端内孔螺纹与进油阀接杆(31)连 接;进油阀体(34)下端的孔内安放有滤布架(36),整个进油阀体(34)伸在外壳(11)下面 的贮液罐(8)中的制动液(9)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芯(33)上端为 一堆体,下端为一圆柱体,圆柱体安放在进油阀体(34)中部较细直径的孔中;所述出油阀 (17)由一圆柱体与一圆锥体组成,圆柱体安放在柱塞套(20)内,其左端顶有出油阀弹簧 (16);所述柱塞(21)为一根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圆柱体构件,右端通过弹簧卡圈(26)锁定 在软铁(25)中心孔内,左端穿过柱塞弹簧(23)安放在柱塞套(20)中;所述电磁线圈(22) 整体安放在线圈外壳(28)内,右端孔内安放有软铁(25)圆柱体部分,引出线分别与蓄电瓶 (2)和电子控制装置(7)电连接;软铁(25)左端压有柱塞弹簧(23),中心孔内安放有柱塞 (21),右端安放在后罩(24)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套(29)左端套在柱 塞套(20)右部外径上,镶装在泵体(12)右侧孔内,导磁套(29)右端穿过线圈外壳(28),放 在电磁线圈(22)的中心孔里;线圈外壳(28)与后罩(24)连接,右端孔内设有槽,槽内镶装 有卡簧(27),左侧底部套在导磁套(29)左端外径上,且紧固在泵体(12)端面上;后罩(24) 底部设有多个小孔的杯状体构件,杯内安放有软铁(25),其与线圈外壳(28)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制动分泵(50)由缸 体(52)、活塞(56)、皮碗(55)、调节螺栓(51)组成,其中所述缸体(52)为一套状体和矩形体组成的构件,套状体的两侧分别安放有两个活塞(56)和皮碗(55),缸体(52)的中上部设 有排气孔(65),下部设有进油孔(66),排气孔(65)的左端安放有排气阀(64),进油孔(66) 通过油管接头螺栓(67)与连接油管(5)液路连接、缸体(52)通过六角螺栓(68)紧固在刹 车底盘(60)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6)为一圆柱体与 圆饼体组成的构件,圆柱体的一侧安放有皮碗(55),圆柱体的另一侧设有一圆饼体,圆饼体 的外径上设有多道槽(57),槽(57)上压有止退弹簧(5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皮碗(55)为一中心有孔,外 形呈锥形的碗状构件,皮碗(55)通过中心孔安放在活塞(56)槽内,并与活塞(56) —同安 放在缸体(52)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51)为一由 不同直径组成的圆柱体构件,稍细一点的圆柱体外径上刻有螺纹,并通过螺纹安放在活塞 (56)中心孔内,稍粗一点的圆柱体端面设有方槽,并通过方槽与刹车蹄铁(59)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应急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弹簧(53)为一薄 片构成的条形构件,通过螺钉紧固在缸体(52)的侧面,止退弹簧(53)的两端呈V形,V形 的凸起分别压在两活塞(56)饼状体外径上的槽(57)内。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应急制动装置,是外壳底板上安装有液压泵、电子控制装置和电磁回油阀,液压泵中的电磁线圈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控制开关与蓄电瓶电连接,液压泵分别通过小孔、连接油管与电磁回油阀、应急制动分泵液路连接,利用电磁驱动的液压泵产生的液压力,作用在应急制动分泵上,推动刹车片与刹车毂摩擦,产生再制动,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因汽车行车制动系统失效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文档编号B60T17/18GK201784610SQ20102050062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刘松元, 郭佳生 申请人:湖北佳旺汽车制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