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辆及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766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重型车辆及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重型车辆及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平衡悬架装置包括两个单独推力杆总成且对称布置,其中每一个推力杆总成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桥端推力杆支座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端纵梁的推力杆支座上,与中、后车桥连接时可采用两组两个单独的直上推力杆总成。双平衡杆的设计,车架端推力杆支座可直接与纵梁连接,推力杆的力不再需要经过横梁,直接传递给了车架纵梁,从而避免了横梁以及横梁连接的故障,进而可以根据悬架的实际载荷情况设计推力杆强度,不再受限于横梁以及其连接强度。此外,两个单独的直推力杆又避免了传统V型推力杆故障偏高及车桥运动轨迹受限的缺陷;两个单独的上推力杆结构又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重型车辆及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运输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型车辆及平衡悬架,属于汽车底盘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早期开发的重型车辆平衡悬架一般采用单上直推力杆结构,车架端推力杆支座安装在车架横梁上,推力杆的力需要经过横梁传递给纵梁。但随着吨位的不断增加,容易出现上推力杆断裂、横梁撕裂、推力杆以及横梁连接螺栓松动、断裂等故障,甚至故障后引起车桥翻转、传动轴损坏等更加严重的连带性故障;另外传统V型推力杆具有故障偏高及车桥运动轨迹受限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型车辆及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可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有效地保证平衡悬架的可靠性和其它性能。
[0004]一种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采用第一、第二推力杆总成,第一、第二推力杆总成呈对称布置,每个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连接车桥端和车架端,车桥与车架上分别设有支座,支座与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5]进一步地,车架端支座可安装在纵梁上。
[0006]进一步地,车桥端支座安装在车桥横梁中间位置。
[0007]进一步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
[0008]进一步地,每个推力杆总成与车架端连接的支座单独设置。
[0009]一种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与中、后车桥连接的为两组两个单独的直上推力杆总成,其中每组采用第一、第二推力杆总成,第一、第二推力杆总成呈对称布置,每个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连接车桥端和车架端,车桥与车架上分别设有支座,支座与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0]进一步地,车架端支座可安装在纵梁上。
[0011 ] 进一步地,车桥端支座安装在车桥横梁中间位置。
[0012]进一步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
[0013]两组双推力杆总成与车架端及车桥端连接的支座为整体设置。
[0014]一种重型车辆,其采用上述的任一方案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
[0015]两个单独的直推力杆避免了传统V型推力杆故障偏高及车桥运动轨迹受限的缺陷,两个推力杆结构平衡性更好,可以平衡车架的梁的受力,减轻连接强度,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特别是车架端推力杆支座可直接与纵梁连接,推力杆的力不再需要经过横梁,直接传递给车架纵梁,从而避免了横梁及横梁连接部分的故障;进而可以根据悬架的实际载荷情况设计上推力杆总成强度,不再受限于横梁以及其连接强度。
[0016]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采用双上直推力杆平衡悬架结构,在满足各项性能参数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该装置的可靠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0019]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包括:车桥端推力杆支座1、连接螺栓2、螺母3、上推力杆总成4、连接螺栓5、车架端推力杆支座6。
[0020]具体连接关系为,连接螺栓2、螺母3将两个单独的上推力杆总成4与车桥端推力杆支座1连接起来;连接螺栓5将上推力杆总成4与车架端推力杆支座6连接起来。
[002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里,采用两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的平衡悬架,推力杆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桥端推力杆支座上,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端推力杆支座上,车架端推力杆支座可直接与纵梁连接,车桥端的整体支座上对称固定两个推力杆总成的一端,车架端的整体支座上同样对称固定两个推力杆总成的另一端。支座也可以单独设置。
[0022]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所述结构,两个推力杆结构平衡性更好,可以平衡车架的梁的受力,推力杆的力不再需要经过横梁,直接传递给车架纵梁,从而避免了横梁及横梁连接部分的故障;进而可以根据悬架的实际载荷情况设计上推力杆总成强度,不再受限于横梁以及其连接强度。此外,两个单独的直推力杆又避免了传统V型推力杆故障偏高及车桥运动轨迹受限的缺陷;两个单独的上推力杆结构具有提高整车的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002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推力杆总成,第二推力杆总成,第一、第二推力杆总成呈对称布置,每个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连接车桥端和车架端,车桥与车架上分别设有支座,支座与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车架端支座安装在纵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车桥端支座安装在车桥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螺栓、螺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推力杆总成与车桥端及车架端连接的支座为单独设置。
6.—种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与中、后车桥连接的为两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每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包括第一推力杆总成、第二推力杆总成,第一、第二推力杆总成呈对称布置,每个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连接车桥端和车架端,车桥与车架上分别设有支座,支座与推力杆总成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车架端支座安装在纵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螺栓、螺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其特征在于,两组双推力杆总成与车架端及车桥端连接的支座为整体设置。
10.一种重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种双上直推力杆结构平衡悬架。
【文档编号】B60G7/00GK204055198SQ20142040562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丁志恒, 谷雪松, 吴润汉, 王波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